诡屋凶影

3161

1

时至午夜,月光冷清。覃娥醒了,是被一阵叫骂声惊醒的。

覃娥住的是二层木楼,对面是间带有小院的平房。隔窗望去,只见一对男女正撕撕扯扯,打作一团。覃娥刚想下楼去找楚梅,一同去劝架,可怕的一幕瞬间上演:男子边破口大骂边抓起只花盆,丧心病狂地砸向女人的头:“那个给老子戴绿帽子的王八蛋到底是谁?”

覃娥不忍再看,尖叫着冲向底层:“楚梅,出人命了—”

覃娥和楚梅是在网上认识的。尽管相识不过数月,此前除了视频没见过真人,但两人非常谈得来,相处得情同姐妹。覃娥喜欢摄影。前天,楚梅说,她的家乡棋盘镇有山有水,如果覃娥有兴趣,随时可以来玩。覃娥既兴奋又好奇,次日便搭上了开往棋盘镇的客车。

车到终点,又走了四五里山路,覃娥一眼就瞄见了站在山口等她的楚梅。楚梅的模样远比从视频里看到的还要漂亮,只是儿时患过小儿麻痹症,走路瘸瘸拐拐。楚梅带着覃娥回了她的二层小木楼。楼上楼下参观完毕,覃娥问楚梅,你父母没在家?楚梅说,他们去了外地,十天半月回不来,这儿很安静,你就放心住吧。谁料,入住当夜,就撞见了一桩凶案!

听到覃娥的惊叫,楚梅也奔出了房间。

诡屋凶影 “就在对面的房子里。他用花盆砸破了一个女人的头!”覃娥惊恐地喊道。

“那座老房子,少说也有二十年没住过人了。”楚梅说罢,抄起手电筒领覃娥迈出了门。

别说尸体与血迹,就连半丝厮打的痕迹都没有。而更让覃娥难以置信的是,屋内的地上灰尘满布,墙上挂满了蜘蛛网,恰如楚梅所言:这是座废弃多年的空屋!

2

提心吊胆折腾到天亮,覃娥感觉有些头晕,简单吃了几口早饭就上了楼。在躺下前,她又扫了眼伫立于对面的平房。房子空荡荡的,了无声息,确实不像有人住的样子。但在转身的那刻,覃娥瞅到了一位老妇人。

老人鬓发斑白,在平房后的树林里冲她招手,示意她过去。覃娥也没多想,抓起相机下了楼。可刚走进树林,老妇人却没了影。

这时,楚梅追来:“覃娥,你在找什么?”

覃娥倍感纳闷,说:“有个老人招呼我,像是有啥话要说—”

“你不会没休息好,又出现幻觉了吧?”楚梅抢过话茬,迟疑问道。

闷头琢磨片刻,覃娥扬扬相机,说去拍几张照片。兜兜转转之中,一眼没留神,甚至都没听见脚步声,那位老人又站在了面前。

“你是谁?”覃娥警觉问道。

老人嗓音沙哑,一连声地反问:“你叫什么名字?你爸妈是干什么的?你怎会认识小梅?”

“我叫覃娥,和楚梅是网友。你问我父母干什么?”

老人上上下下打量着覃娥,口气里多了丝强硬:“少废话,快说!”

覃娥的父亲经商,开有一家小公司,生意嘛还不错;母亲是家庭妇女,很少抛头露面。他们中年得女,视覃娥如掌上明珠,百般疼爱。此外,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如实说完,覃娥问:“你……认识我爸爸妈妈?”

老人没回答,话题一转警告道:“请你马上离开,越快越好。实话跟你说,楚梅她不是人!”

楚梅不是人,那会是啥?覃娥只觉心尖一哆嗦,呆立当场。不一会儿工夫,楚梅晃动着身子追了上来。回想着老人说的话,覃娥本能后退:“你……你别碰我!”

“覃娥,你的脸色很难看。坏了,你一定是碰到她了!”

楚梅叫声“糟糕”,一把攥住覃娥的手奔进了密林。很快,一座长满荒草的低矮坟冢映入了覃娥的眼底。大胆靠上前,只一眼,覃娥便惊骇得头皮发麻,冷汗涔涔而下。

坟冢前的墓碑上,镶有一幅黑白遗照。照片中的人,活脱脱就是那个老妇人!

3

万万没想到,老妇人才不是人!

覃娥又惊又怕,弯腰背起楚梅跌跌撞撞开跑。手臂被树枝划出了几道血口子,她也没抛下楚梅。楚梅却一点儿都没怕,气咻咻地说那个老妇人去世已有20年,活着时就爱胡说八道。下次她要再冒出来胡搅蛮缠,该骂就骂,骂她几回她就老实了。

老天保佑,但愿永远都不要有下次。覃娥惴惴暗想。可午夜时分,声声叫骂又惊醒了她。

还是昨夜发生的情景:男子下手狠辣,打倒女人后举起花盆,用力砸下。覃娥怕得要命,张口想喊楚梅,却见那个女人拼命扭动身子,侥幸躲过致命一击,紧跟着抬脚踹中了男子的下腹。男子疼得满地打滚,恶毒咒骂着死死扼住了女人的脖颈。

惨白的月光下,女人扬起挂满血污的脸冷声一笑,伸手抓来一只油桶,用牙咬开桶盖,倾倒得满地都是,随即决绝地擦燃了火柴!

火光熊熊,烈焰升腾,刹那间烫红了覃娥的眼睛。

“覃娥,这回你看到的,是真的。”不知何时,楚梅已走上二楼,站在了覃娥身侧。

“走啊,快跟我去救人啊!”

楚梅站着没动,恨恨回道:“没人能救得了他们,救得了那个孩子。”

孩子?没错,火海中确实发出了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覃娥猛地撞开楚梅,疾步往楼下跑:“你不救,怎么知道救不了?”可拽开门,冲上街,覃娥又呆住了。

对面的平房里,静默得如同一座坟墓,压根就没着火!

呆立半晌,覃娥咬了下手指,疼痛钻心,并非做梦。楚梅跟了上来:“你刚才说,你要去救那个孩子?火那么大,你就不怕烧死?”

“我不怕!不管大人有什么错,孩子没错。我发誓,要碰上这事,就算死,我也绝不会像你这般冷漠无情。”覃娥大声回道,“楚梅,从认识你那天起,我就认定你心地善良,拿你当姐妹看,可你太让我失望了!”喊着叫着,覃娥意识到自己失态,楚梅腿脚不利落,苛责她去救人,无异于自寻死路。念及此,忙缓和语调道歉说,“对不起,我太激动了。楚梅,这座房子,是不是……闹鬼?”

“这样的场景,我夜夜在看,已看了20多年,看得我都麻木了,有时都想笑。”楚梅喃喃自语,说打人的男子叫陈二东,嗜酒好赌,生性多疑,女人叫张霞,是陈二东的妻子。出事前,陈二东怀疑张霞出轨,数次下狠手殴打她。覃娥看到的,便是最后一次动手时的真实情景。而在隔壁房间,睡着张霞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四岁,一个刚满周岁。大火燃起时,张霞的母亲,也就是那个纠缠覃娥的老妇人慌得六神无主,只抱起小外孙女逃了出去,却忘了拽上老大。老大挣扎着往外逃,不幸被烧裂的房门砸中,葬身火海。后来听说,张霞的小女儿,确实是她和别人私通生下的,并非陈二东的亲骨肉。再后来,有人重修了平房,搬进居住。陈二东和张霞虽双双殒命,尸骨都烧成了灰,但他们的怨气没散,夜夜凶影重现,这座房子也便成了人人畏而远之的鬼屋。

覃娥听得心惊肉跳:“你和它住得这么近,你就不怕?快看,她又来了—”

数十米开外,突然多出个影影绰绰的人影。

是老妇人!楚梅快速抓起块儿石头要扔,却又收住手,幽幽说道:“你走吧,别再来吓唬覃娥。覃娥是我的朋友,我不准任何人伤害她。”

老妇人还真听话,一眨眼的工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4

次日,老妇人没现身。楚梅引领覃娥去了不少风景秀丽的地儿,拍摄了海量照片。夜幕降临,等覃娥睡下,楚梅独自走出门,走进了阴森森黑魃魃的平房。

而此时,覃娥毫无睡意,正站在窗口望着她。只见楚梅吃力地跪下去,不知说了些什么。

两天后,覃娥该回城了。送到山口,楚梅翕动了几下嘴唇,欲言又止。覃娥看破了她的心思,回身给了她一个热情拥抱:“楚梅,谢谢你的招待。我能叫你一声姐姐吗?”

楚梅禁不住眼圈一红,亲了下覃娥的额头:“对不起,该说谢谢的是我。谢谢你,覃娥。”

依依道别,沿着山路走远,无意中一回头,覃娥看到了非常温馨的一幕:楚梅搀扶着那个老妇人,慢慢隐进了茂密的山林。

坐在客车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刚登录QQ,楚梅的头像便跳起来。

是一段留言:“覃娥,以前,我满心仇怨,恨妈妈,恨姥姥,更恨你所拥有的幸福,越想越恨,固执地想把噩梦强加给你,折磨你,毁掉你的一切。可当你在山林里背着我跑,当你冲我喊,说你会去救那个孩子时,我终于相信姥姥说得没错,你天性善良,是个好女孩。回去后,什么也别问,忘了此行吧。如果有来世,我保证,我会做一个好姐姐的。”

看完,楚梅从QQ上消失了。

转过年,在覃娥出嫁的前一天晚上,爸爸老覃思忖良久,说要和她谈谈。覃娥偎进老覃的怀里,捂住了他的嘴。她当然知道老爸想说什么—你的母亲,叫张霞;你还有个姐姐,曾患过小儿麻痹症,四岁那年不幸遭遇不测。你的姥姥年迈多病,备受打击,把你送进孤儿院没几天就去世了。我和你妈妈不能生育,从抱养你那天起,就把你当成了我们的亲生女儿。

今生今世,永远都是。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养了个“别人家的孩子”是什么滋味?
    听说我那生性随意的小姨不仅开始健身、学英语了,还报了本科自考班,我惊诧不已。和小姨通电话时,她像个委屈的孩子,控诉表妹每天通过视频督促她听课、写作业,逼得她一把年纪经常做被老师罚站的噩梦。电话这头的我狂笑不已,谁让上辈子拯救了地球的小姨,养了一个“别人家的
  • 冬季,有风雨吹过诗歌
    飞虹路一场梦缘份让人走进了飞虹洁净的路面恍惚瞥见你光鲜亮丽的脸和你相溶你如海伦的江水(:)长发飘逸投入你的眉心水草一般沦漪波纹*时光荏苒,沧桑一剑你化身钟楼的利剑刺穿了绿叶*正如徐君轻轻的来又轻轻的去不带走任何云彩夜色夤雨
  • 余生,惟愿真情相伴
    余生,惟愿真情相伴作者|湘楚雁丽一个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把真情写的圆满。走过匆忙流逝的时光,总有一些美丽不需要言语的奢侈,静静的等着彼此用一份真情来珍惜,而你就是我等了许久的真情。余生不长,只要有你在就好。真情的路上,不管能走多远,都要懂得且行且惜,用
  • 念人:当这春暖花开时(散文)
    获悉您远去了,连续几天,悲痛、伤感、怀念之情笼罩在我心头上,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尽管您去了,但是,您那朗朗的笑声,那热情大方助人为乐的品格,依然在我的心头中缭绕不断。是的,您十八岁参军,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凭着自己的能力,二十岁出头就当上了连长。转业后,组织
  • 七月,云深不知处
    七月的最后一天,艳阳高照,觉有几分酷热难耐。入夏以来,最近这几天是最热的,温度都在三十五度左右。待在室内不出去还好,若要出去,真觉如被火烤一般。夏天,此时才显出了它的本色。热,是夏天永恒的主题。小时候,在田里帮忙干农活,汗如水一般往下淌。不过,那时候,我们
  • 悄悄地,我与这个世界一起觅食
    刚看了会书的缘故,让我在这立冬前夕,秋就如同即将抛弃孩子,撇下了冷却后背的娇嗔,赶紧加了一件内衣,往外就走,去与外界亲密接触,开始步伐坚毅的行走,去觅食点滴。悄悄地,未打搅到任何别人,只是拿着手机与充电宝,以一双自己知道的慧眼,在地球这个旯旯旮旮,也许就是
  • 梦醒涂鸦(明天,还想遇见你)
    明天,还想遇见你——致我的青春黄程碧忘记了风中的第一次躁动想不起雨中的第一件花衣注定只是途中的一个不经意的邂逅(:)然后便是永远的相思依稀中你来到我的案前发稍滴落少女固有的芬芳脸上写着春天的消息你说:南方的树枝上写着一串串的故事我说:故事里
  • 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文/文翼1记得大学毕业刚进公司的那一年,有一天我和胡哥到外单位去办事。事情办完以后,我们开车来到停车场的出口处,一个带着红袖章的老人过来跟我们收费。明明我们的车才停了半小时不到,老人却硬生生要收我们三十块钱。我不由地嘟囔了一
  • 美丽的二月兰(原创)
    单位里的二月兰开了,成片的,远远看去煞是好看。紫色的、白色的花瓣羞涩的向四处张开,露出长长的黄色花蕊,如一群站在溪边眺望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花朵不娇、不艳,实在说不上出众,和大院里的杏花、桃花、红梅比起来没有一点优势,如果是一朵两朵,是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的,
  • 不忘初心
    善良是最美的成全善良是最好的投资你真心付出的善良一定会有收获温暖善良里面含着幸运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你蕴藏积攒的福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善良的人在过日子活着时总是会幸福通情达理感恩的人生活中总是会富有让带着善良和感恩不忘初心沥沥前行让拥有善良
  • 卖书之难
    妻三番五次地说,将家里的书卖卖吧,你看堆得书房客厅到处都是,自己看着下不去脚堵得慌,即便有客人来总也是凌乱不堪吧。妻一次次地说,我便也一次次地答应着。这些书,既有我多年积攒下来的,有曾经上学时留置下来的课本,总觉得卖掉可惜;也有近几年或买或搜集来的各色读物
  • 真爱在哪里
    一个和他的游戏的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飘洋过海的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为了这个,我在夜里想了又想不肯睡去。记忆它总是慢慢的累积,在我心中无法抹去。为了你的承诺,我在最的时候都忍着不哭泣。.
  • 买车
    我很想买辆新自行车。我这辆车老旧了,上下班凑合着用。买新车谈何容易?要有自行车票才行。时当1981年,改革开放初,供应还不充裕。我曾改乘公交车。本市公交多,但上下班高峰时乘客也多。为免除早晚排队、等车、换乘之苦,我只好还骑我的旧车。忽闻市里分给我单位两张自
  • 桔子
    就水果而言,到现在为止,我吃过最多的是桔子。如果我一个人去买水果,首先肯定会先去买桔子。之后再买什么就要看了。桔子的理由有很多,记得小时候年家里没有很多的钱,但每次赶集都会给我和带点桔子。每次妈妈只给我们一个,妈妈说好东西要慢慢,不要一下子吃完了。通常都是
  • 你20岁偷的懒,是你30岁会掉的坑
    01前几天在一匿名分享平台,一个35岁的大叔吐槽说自己应聘上了销售,每天还要跟着一帮20来岁的小青年喊口号、打鸡血。他抱怨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喊口号好尴尬啊。评论里有人说:那你怎么不觉得35岁当销售尴尬呢?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同情怜悯一个人的自尊心,只是当一
  • 命运如果不宠你,请别伤害自己
    中,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一些,经历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我们往往不会意识到,有种伤害是我们自己强加,为了一个小小职位,一件小事,甚至是为了他人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纠缠于其中,久而久之,我们就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了。假
  • 爱情里不需要最好
    里不需要最好就读于这所的中文系,是知名企业家,是大学教授,家境很好。女孩相貌出众气质非凡。学习成绩很好也颇具文采,几乎每月都会在校报里发表。女孩平日里温婉平易近人,正因为这种种的优秀她被同学们评选为系花。读大学的两年里她收到了数不清的情书短信,
  • 畅想标点人生……
    人生像一首曲子,离不开灵动的音符;像一条长河,离不开翻滚的浪花;人生像一抹彩虹,离不开绚丽的色彩;人生像一篇,离不开各式的标点。——句号句号:一个小小的圆圈,是父亲那深沉的眼睛,也代表了父亲有始有终的那份。轻轻的一笔,圈内一个世界圈外一个
  •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空想家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空想家文/诸葛铉烈人们总是期盼机遇。有的人陷入辛德瑞拉般地幻想中期待机遇砸中自己,有的人做好一切准备,认为机遇一定会到来。不过我的想法稍有不同,尽管许多人将机遇视为积极正面的一种,而我认为机遇既非消极,也非积极,它只是
  • 有一种聪明,叫替他人着想
    有一种聪明,叫替他人着想文/李思圆1上周末,我回农村亲戚家。中午我下厨做了一道麻辣花椒鱼。正当我往油锅里翻炒调料时,大婶婶说,豆瓣放少了,建议我再多搁一点。结果中午开饭时,其他人都夸鱼肉味道好,可大婶婶却没怎么吃,而是夹桌子上的其他菜。于是我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