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生活达人时尚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热点新闻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美甲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婚庆庆典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投资理财论坛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战列舰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设计时报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热酷群英车友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教育培训兼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经典传递]裁缝的故事

2782

巷口那家裁缝铺子的老裁缝告老还乡了,附近的邻里街坊们好不失落。这年头,能遇上一个好裁缝,如觅一宝。那些脖子上挂着皮尺、手里操着剪刀的裁缝师傅们,天天与各色人群打着交道,他们量体裁衣,他们细针密缕,他们看世俗百态,他们也窥万千人心……老裁缝走了,那些年听他讲过的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裁缝与宰相
  
  从前有位裁缝师傅,手艺精巧,远近闻名,他身边还有个得力的徒儿。
  
  一日,宰相家请他去做衣服,他便带着徒儿一块去。早饭后师徒俩开始裁衣,到下午开始将棉衣含绒。百姓家都以棉绒为主,而宰相家用丝绵含棉衣,既保暖又轻软,价值更是棉绒的十倍。
  
  裁缝师傅干着干着,突然拿起一团丝绵塞进了衣服里,不料这一幕却被相爷暗中看到了。
  
  到晚上收工了,相爷邀请裁缝师徒共进晚餐。在饭桌上,相爷欲出一联,让裁缝师傅对答。师傅再三推却,相爷却不答应,直接开口出联道:“脚踏火盆身藏绵。”
  
  裁缝师傅听此言不禁心虚,低头无语,徒儿见师傅如此窘迫,连忙为师傅解围道:“相爷,我师傅年迈,一时未有好的对子,小人能对,不知相爷允否?”
  
  相爷应允:“你能答对,恕你无罪。”
  
  徒儿说:“小人年幼无知,要是得罪了相爷,还请相爷包涵。”
  
  相爷说:“但说无妨。”
  
  徒儿对道:“身居高位心爱钱。”
  
  相爷听了,有些惭愧,忙说:“我十年寒窗攻读苦。”
  
  徒儿对道:“我三载案板裁剪忙。”
  
  相爷暗想,这个小裁缝真是不一般,自己也实在不该为一团丝绵太斤斤计较,便说:“两眼不观窗外事。”
  
  徒儿忙向相爷施礼,道:“相爷,古人言,宰相肚内好行船。”
  
  后来,徒儿告诉相爷,师傅常年患有胃寒病,在衣服里塞丝绵,只是为了暂借丝绵取暖而已。
  
  糊涂裁缝答非所问
  
  有个新上任的县令,通过几个月的观察,对自己管辖的地方似乎有点失望。
  
  这天,他问衙役:“大家平日里只知道吃吃喝喝混日子,难道咱们县就没个有大才的人?”
  
  衙役看到县令板着个脸发牢骚,心里有点紧张,他以为县令要找一个叫“有大才”的人,马上回答道:“有大才呀,老爷,他就在这条街上住。”
  
  县令说:“那还不赶快派差役去他家,传他来县衙?”
  
  事有凑巧,镇上真的就有一个人叫有大才,是个裁缝。差役一来叫他,他还以为县令要做衣服,于是匆忙带了剪刀、尺、粉袋等东西来到县衙。
  
  县令见到了有大才,面露喜色地问:“你有大才吗?”
  
  有大才答道:“小的有大才!”
  
  县令说:“哦,我问你一句话。”
  
  有大才说:“什么话?”
  
  县令想了想,说:“有子曰‘礼之用’……”
  
  有大才一听,忙说:“袖子掖,是袖子长。里子硬,是浆子浓的毛病。”
  
  县令一愣,问:“何为贵?”
  
  有大才说:“哼!现在大缎子贵,礼服呢贵,绣花缎贵,栖霞缎贵,凌云葛也不贱!”
  
  县令解释说:“我说的是文章!”
  
  有大才答道:“蚊帐?做一架,得要三丈五尺布。”
  
  县令又解释说:“不!我所说的都是三纲五常。”
  
  有大才又回答说:“是啊,是啊,三丈五长。不但能裁出三身大衫,还能剩一条单裤子呢!”
  
  裁缝书法家
  
  有个人姓夏名自大,因他平时喜欢自我吹嘘,人称“瞎自大”。瞎自大曾学过几天书法,自以为了得,常常写了对联送人,可人家从来没把他写的对联挂出来过。为什么?字太差呗。
  
  不过,瞎自大心态倒是好,仍然不罢休。他想出了一个绝招,把一副对联写几十遍,然后从中挑出一些写得比较好的字,剪下来,凑成一联。因而,人们又送他一个外号,叫“裁缝书法家”。这样剪剪贴贴的对联,终于有一天闹出了笑话。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网吧里看鬼故事
    今天,阿玄和以前一样,去他经常去的那家网吧,在那里玩着劲舞,玩久了,觉得无聊,坐在那里发呆。后来随便打开一网站,上面都是鬼故事,他随便打开一个,发现还蛮好看,就一直在那里看。看的时候,总是有人拍他肩,他问谁呀,却没人回答,他也没回头。终于,那人第N次的拍了
  • 轮回
    [第一世]在恐龙灭绝之后不久,她爱着他,他不晓得。她把最甜美的果子喂到他嘴里的时分,他不晓得。她把最精巧的兽骨项链挂在他的脖子上的时分,他还是不晓得。乃至当她温顺地依偎在他怀里,带着含笑的面容睡去的时分,他还是不晓得。他穿着这个族里最美丽的兽皮衣服,戴着这
  • 补血
    随着天气的寒冷,妹妹变得越来越诡异。她自觉身为大姐,应该多照顾妹妹一些,于是家务活她都主动揽下来做。但是最近妹妹总是要求她买猪血拿来煲汤。还说什么以血补血。妹妹的工作是dJ,她以为妹妹可能太过劳累而导致贫血,所以也没怎么放在心上。直到昨晚她买回一只鸡,准备
  • 行凶的羔羊
    “我个人认为凶器仍然在这所房子里。也许它就在我们的鼻子底下。”房间里既温暖又整洁,玛丽·麦乐尼已身怀六甲,她神色慵懒,粉颈低垂,正安详从容地做着针线活,等丈夫下班回家。四点五十分的时候,她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她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向门口走去,在丈夫进
  • 玻璃珠
    由于每天早出晚归,她基本上从未和邻居交流过。只是每天晚上睡觉时,她总是听见楼上传来玻璃珠落地的声音,不仅仅是一两声,而是很多很多声。在漆黑的夜晚里,显得十分诡异。“咚咚咚……”清脆的玻璃珠落地声又从楼上传下来,像小河流水般永不间断,扰人清梦。小雯忍无可忍了
  • 黑布鞋作者:老李没刀
    从小就不愿意坐地铁,放着阳光明媚的地面不走偏要钻到地底下,虽然也是灯火通明但是也觉的会有一丝丝的阴风吹过你的身体,让人不寒而栗。没办法了,太堵车,孩子快放学了,只能坐地铁,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迷起了眼,哎,只能暂时和你告别钻到地底下了!正是下班的时间,
  • 楼下的女人
    小林是个推理小说迷,有一此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那年,他来这个陌生的城市工作,住在单位那栋90年代的老楼里,九楼却没有,所以很少下了逛。那日他闲得无聊,便在楼下四处溜达,发现楼层的转角处有一小铺,店主是位30上下的女子,穿着妖艳但却清秀可人。这是家奇怪的
  • 巴士夜惊魂
    那是个寒冷的冬夜,我在单位加班,忙碌到十点多才把手头的活干完。来到公交车站的时候,北风怒号,雪花乱舞,大街上看不到一个人。夜这么深,巴士也该停了吧?我想打的回去,可哪里又有出租车的影子?就在我沮丧无助之际,一辆14路居然晃晃悠悠停在我的面前。我大喜过望,三
  • 听来的故事
    2000年,我因病在湖南某市中住院,晚上气温高达四十度,病友们热得睡不下觉,于是,相约每人讲一个“鬼”故事来消谴。当晚,一位七十六岁的老司机,给我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我说一件真事。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我在一家国营汽车运输当司机,那时,正是大炼钢铁最繁忙的时
  • 阴阳同宅
    前几天看到有些地方施工,挖出了很多尸骨。还有一些陪葬的物品之类的。好像在现在这样的事情很多,也有好多的建筑就是建在那上面。从现在很多的事件也大多和这些有些关系。很多人都认为人死了就如灯灭,没什么大不了的,至于是不是好像很难来验证的。但好像每个人都不会愿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