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的故事
1959
溜须拍马,自古有之。在古代,蒙古人牵马与人相遇,习惯拍拍对方的马屁股,继而再摸摸马膘,然后赞美一声“好马”,以示热情。可时间一长,有人不管别人的马好马坏,都一味地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好马。久而久之,“拍马屁”就成了阿谀奉承的代名词。本期为大家带来一组拍马屁的故事。
阎王爷审马屁精
阎王爷听说阳间有个专门拍马屁、干坏事的人,一怒之下,派出牛头马面,把那个马屁精抓来审问。
阎王爷威风凛凛地升堂,一拍惊堂木,冲着阶下吼道:“大胆马屁精,你在阳间专门拍马屁,干尽坏事,实在可恶。今日,你落在我手里,若不从实招供,决不轻饶!”
马屁精“扑通”一声跪下,哀声哭道:“大王啊,我从来都不想拍马屁的,可是,在阳间,像大王您这样廉洁奉公、作风正派、不喜欢别人拍马屁的,实在是太少了。小的为了生存,不得不这样啊,若在大王您的治下,小的是决计不敢拍马屁的。请大王您明断啊!”
“还有这等事?你可不得说假话啊!”阎王爷一边沉思,一边审问,他的口气跟之前相比已经缓和多了。
“小的句句实话,一点不假。大王,您能明察秋毫,执法森严,真是万民之福。阳间的那些官员,若能学得大王您的一星半点,谁还敢为非作歹呢?”
“如此说来,你是无罪的?”
“大王英明,小的真的无罪。大王,在您的面前,小的再有半句谎言,真是死有余辜了。”
“那你回去吧!”
“谢大王!谢大王!”马屁精捣蒜般磕了一通响头,退出阎罗殿,笑嘻嘻地回阳间去了。
瓦盆换花园
北京大学校园里的未名湖,是个好地方。二百年前,这儿叫淑春园,是乾隆赏给和的园子,那是和用一个瓦盆换来的。
传说和是马屁精转世,吹牛拍马,数他第一。一次,乾隆从紫禁城到圆明园去玩,文武大臣也跟随前往。走到海淀镇,乾隆用脚在舆内蹬了两下,抬舆的太监赶紧停下。那些跟随的文武大臣,以为乾隆有什么圣谕,慌忙下马的下马,停轿的停轿,跪伏在地,支棱着耳朵听着。可跪了好一会儿,乾隆也不开“金口”。
这时,只有一个人没跪。谁呢?就是和。他跑到山货店里,拿了个瓦盆,又跑了回来。到了乾隆乘坐的龙舆跟前,跪在地下,一手撩起帘子,一手把瓦盆递了进去。不一会儿,只听乾隆说了声:“行了!”和又是一撩帘子,把那瓦盆端了出来,瓦盆里是半盆尿。这时,文武大臣们才恍然大悟。
到了圆明园,乾隆对大臣们说:“哼,你们一个个全都是笨蛋,不能体会朕的心思,就和爱卿聪明。”然后用手往南一指淑春园说,“和爱卿,我把那座园子赏给你了。”和喜不自胜,连忙跪下磕头:“谢主龙恩。”就这样,和凭着他的小聪明,用一个小瓦盆换来了一座大花园。
从那以后,和更摸着了乾隆的脾气,变着法儿讨乾隆的喜欢,成了乾隆最宠信的大臣,官越做越大,竟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吹牛大王与马屁精
很久以前,有一对师徒,师父爱吹牛,人称“吹牛大王”;徒弟则专爱拍师父的马屁,帮师父圆谎,人送外号“马屁精”。
这师徒二人在一起,一个吹牛吹得没边,一个拍马拍得天衣无缝,真是天生的绝配!
一天,吹牛大王对别人说:“我家有口井,昨晚被大风吹到隔壁人家去了。”听的人当然不信,马屁精忙替师父圆谎道:“真有这事!我师父家的井贴近邻家的篱笆,昨晚风大,把那篱笆吹到井这边来了,看起来就像把井吹到邻家去了。”
没过几天,吹牛大王又夸口说:“昨天,我射下一只大雁,那大雁的头上还顶了一碗粉汤。”
别人不信,马屁精就又替师父圆谎道:“真有这事!当时我师父正在院里吃粉汤,大雁掉了下来,头正好落进碗里,可不是头顶粉汤吗?”
又过了几天,吹牛大王再次吹性大发:“昨天我钓鱼时,突然觉得有东西咬钩。我感觉不像鱼,等我拉上来一看,原来是一枚大鹅蛋。”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你吹牛也吹得太离谱了!那鹅蛋圆溜溜的,又没长嘴,你怎么钓得上来?”
马屁精听了,立即站出来证明:“是真的!我亲眼看见师父钓上来一团草,里面裹着个大鹅蛋。”
过了没几天,吹牛大王来到大街上,又一次没有边际地胡吹起来:“有一次我出远门,在途中遇到了强盗,那强盗不由分说冲着我就砍了一刀,幸亏我身手敏捷,躲过了一劫。可惜,我骑的马倒了霉,受了一刀。那强盗的刀削铁如泥,一刀就把马砍成了首尾两截。我一看强盗那么厉害,便急忙骑上前半截逃走了。”
众人一听,纷纷嚷道:“半截子马怎么能跑?它连命都保不住了,还能跑?鬼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