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露天电影留下的记忆
415
在我小的时候能看场露天电影,不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了。
我的童年、我的少年全都是在农村度过的。说起过去的农村就会自然让人想到落后,而且落后是全方位的。什么吃、穿、住、行,什么生产劳动、休闲娱乐,都在这个落后的组合里。死气沉沉、没有一点颜色的生活,别说看一场正规、像样的演出,即使是看民间艺人“杂耍”都能算作饱尝了一顿大餐,无疑看场电影就当然是最丰盛不过的大餐了。
精神食粮极度短缺、早已成了被遗忘角落里的屯子人常年接触不到报纸,接触不到书刊,上级戏剧团体也很少光顾这片土地。电视、电脑是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名词儿,有收音机的只是个别户。我都上学了才在大队部头一回见到录音机,他们把说的话用机器录进去,再回放出来我当时真的感到很神奇。
感到更神奇的是电影,屏幕里的人居然会走动、会说话,动物会跑、会叫,全跟亲临其境一模一样。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琢磨也没琢磨出来到底是啥道理。尽管都是黑白片,我似乎能看到其中缤纷的色彩……
单调的日子,我们的父辈就如同一个从事简单操作的机器人。除上工、吃饭、睡觉外,上帝给设定的其它程序好像都是多余。最枯燥、最煎熬的要属生产队放假后的猫冬阶段。这个季节天黑得早,因闲着没事,一家人终不能围着一盏小油灯大眼瞪小眼、无声无息地静坐,多数人家只好过早地熄灯睡觉了。他们说你别以为躺在炕上是享清福,那转辗反侧没有困意的滋味也是很苦的。我在想难道农村人的命就应该苦?不仅农忙时白天干活苦,农闲时夜间睡觉照样苦。
大概又过了若干年,广播线路通到了我们屯儿,这样能帮助农民消愁解闷的不光是过年扭扭秧歌、平时唱唱“二人转”了,从此一家一户又增加了这个小小的广播喇叭。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每天十八点整公社广播站开始播音,伴随着一首激昂的乐曲,一位男播音员用吐字不太标准的声音预告节目。广播内容以新闻和样板戏为主,不久有评书连播了,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是老少都熟悉的名字。到点了邻居们就会聚到一起喝茶水、听评书,这不能不说是村民文化生活走向丰富迈出的大步伐。在二十二点广播在《大海航行靠舵手》歌声中结束,没有尽兴,也没有办法,“广播站下班了,咱们也回家吧。”他们一个个懒洋洋站起伸伸腰,无奈地散去。
现在的一些老年人为啥仍对“二人转”格外热衷?我猜很大程度是在那个环境下建立的感情。他们仿佛是同“二人转”一路走过来的,一听到“二人转”,就坐不住炕,就得扭几下、喊几嗓子。我曾有过不可思议,也曾有过看不顺,“二人转也不是什么高雅东西,怎么就吸引你们如此迷恋?”他们的回答可是不含糊:“不看二人转看啥?想看国家的芭蕾舞团演出你能请来咋的?什么高雅、低雅的,能让老百姓喜欢就是高雅,我们宁可不吃饭也得看二人转!”一阵连珠炮把我轰得彻底没“电”了。出乎我意料的是农村的“二人转”竟也能杀进城,也登上了大场面。专家们说都别小瞧“二人转”,它已经被列入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说这宝贵的遗产一定是祖先们在自娱自乐中的创造发明。
我跟众多小朋友一样,最盼看电影了。由于受条件限制电影下乡的次数屈指可数,全公社只有一个电影放映队,轮流到各村屯放映。露天电影冬天不能放,雨天不能放,节假日放映员休息不能放,能到我们村一年最多也只能有四、五场。在温饱还没有很好解决的年代,农村人想吃顿饺子不容易,他们想看电影可能要比吃饺子还不容易!
听说电影来到村里了,孩子们乐得能蹦得老高,大人们也是高兴得奔走相告。见面的第一句话:“今天来电影了!”“真的吗?你别骗我,是真的我得早点收拾收拾家里的活儿,别耽误看电影。”每家每户都是这样的为不耽误看电影忙活着……
还没等太阳落山,全屯儿人仨一群、五一伙地就陆续朝小屯儿中间的那个篮球场涌来。有提前占位置的,有特意来帮忙的,放映员也着手前期的准备工作。在众人的帮助下,随着一、二、三的喊号声,一个白色镶着黑边的大屏幕就被“支”起来了,见到这个久违的屏幕最让人兴奋和激动了。
看电影也不单单是看上映的片子,还有很多的热闹可看。特别是启动发电机的现场,都觉得新鲜,围着的人足足有好几层,围得水泄不通。那时电网还没有进村,放电影用电就要靠自带的发电机供给。发电机不大,说它离开汽油不行,是靠喝汽油活着的。我就见那师傅拿工具捅捅这,动动那,还要在一个按钮上按几下意思是供供油。然后把一根绳子紧紧缠绕在发电机的轮子上,绳子缠好了,缠结实了,他差不多使尽了全身力气,猛地一拽,发电机哒、哒、哒地就响起来了。顺利的话一次成功,不顺利就得一次次反复这样拽。机器启动着了,电灯也亮了,一道白光射向屏幕,在场人一阵欢呼。转一会又都灭了,欢呼声也跟着灭了,一下子就变得鸦雀无声……
演电影那天是人最集中的一天,来观看的不只是本村人,还有邻近周边村的人。房上、树上、墙头上都是人,人山人海。大屏幕的正面是黑压压一片,正面坐满了,没有合适位置了干脆就坐在背面。好的电影一般都得看几遍,在本村看完还要跟随放映队到别的村去看,最远的要走七、八里路。最受欢迎的是战斗片和反特片,象《地道战》《地雷战》《三进山城》《打击侵略者》《秘密图纸》《铁道卫士》《小兵张嘎》等都是我在老家时看的电影。
进入那场大运动时期,老的电影尤其反映爱情方面的电影都不准上映了。能上映的大都是些革命题材的电影,还有领导人接见外宾的新闻,外国电影主要是友好国家的片子。至今我仍清晰记得那几句顺口溜:“苏联电影连拥带抱,朝鲜电影有哭有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但这些现象的出现丝毫没有减弱人们看电影的热情。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一辈儿也跟着匆匆的岁月脚步走进了现代社会。农村不再落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互联网络的普及,家家都是一个随时可以看播放的电影院了。
追忆过去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回首往事也会常伴有不尽的感慨。深深烙印在我心里的童趣正渐渐远去,我细细地咀嚼着、品尝着,苦苦寻找、寻找当年看电露天影时的那种感觉、那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