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菜师傅
2266
老街首富海爷,花钱大方,办事儿讲究,府里雇个粗活儿佣人,都挑得像在剔鲫鱼刺儿似的。贴身的佣人自不必说,哪个不是眉眼精神、脑子灵活、手脚利索、口齿伶俐的?就连雇个喂牲口的,都得熟悉骡马的习性,闻一下马粪,张嘴就能说出这畜生的病根儿在哪儿!年前,海爷得了个小孙子,要请个奶妈。奶妈还不好请?奶水厚实不就行了呗!人家倒好,还要把奶妈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带过来,浑身上下,摸摸捏捏,瞅瞅是否健康壮实、聪明灵光。至于轿夫、工匠、厨子……里里外外,哪个没有一手绝活儿?没点儿能耐,混吃混喝的,想进海爷府?一边儿凉快去!
海爷府里的锅灶,有大小灶之分,小灶是给主子用的,做的都是些精细的食物,小碟小碗的,做饭跟绣花一样,玩的都是红白案上的真功夫!大灶则是给佣人设的,饭食自然粗一点儿,可就这儿,也不养闲人,个个有手艺,天天忙得脚不沾地。
这天,府里大灶上,进来一个伙计。往常,新来的伙计,且不说相貌如何,起码也是精干的小伙子。这次倒好,进来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汉,身材瘦小貌不惊人不说,终日闷声不吭俩眼朝天,像是来和石头赛呆似的。大灶的活儿零碎,装炭、烧火、掏灰、择菜、洗米、剁肉、和面,哪儿都要人手,可任你忙得跟陀螺一样,人家那屁股就跟粘在马扎上面似的,挪都不挪一下。大伙儿心里鼓着气,但嘴上都不敢言声,毕竟,这人是管家亲自领进来的,来时,人往这儿一搁,也没交代啥具体的事儿。大伙儿私下里嘀咕,莫非是管家的亲戚,来这儿吃闲饭的?
海爷好热闹,得个由头就要宴请亲朋,每逢此时,大灶小灶就得齐上阵。这一次,海爷过寿,更是少不了吃吃喝喝唱唱跳跳。请客这天,老汉破天荒地起了个大早,进门时,还带来一张一人多长、一臂宽的木托盘,边上还镶有约两厘米深的木挡条。大伙儿不知道干啥用的,就见他靠在井边,用一块抹布里里外外地擦。
烧火时,老汉开了口,交代灶上的伙计,一会儿上菜时,把菜放在这托盘上,其他的事儿,交给他来办。
大伙儿不知其意,等着看他的把戏。
海爷开始说祝酒词了。往常,海爷一张嘴,就意味着灶上的菜要下锅了。
这时,只见老汉将鞋一脱,换上一双草鞋,用白头巾将头一裹,就和伙计一道,将盛满菜的盆盆碗碗,密密麻麻地搁满了托盘。随后,他马步一蹲,几个人将托盘搬到他头上,那托盘便像粘在他头顶一般。老汉长长地吆喝了一声“上菜喽”,而后,就见他在席间健步如飞,或转弯下蹲,或金鸡独立,任由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灵巧穿梭。眨眼间,这一托盘的热菜,稳稳当当地送完了。转了一圈回来,大伙儿看那托盘,愣是一漓菜汤都没洒!而那老汉,气定神闲,大气都不喘!六六三十六桌亲朋,每桌二九一十八道热菜,全是这老汉一人传送的,整个过程,不过三两袋烟的工夫。搁往常,十几个人来来往往,手忙脚乱的,菜送错桌的,撞人怀里的,把菜汤滴到别人身上的……什么岔子没出过?
平日里,大伙儿哪见过这样的绝活儿?一时间,席上亲朋哪有心吃菜啊,眼都看直了,纷纷拍手叫好,直夸海爷府上能人多!海爷得了脸,散了席,招手让管家把老汉喊了去,当面赏了二两银子,还嘱咐管家,把他转到小灶上去了。谁不知道,那儿活儿轻,油水还高。
事儿传到了灶里,大灶小灶的师傅都不服气,自个儿烟熏火燎地忙了一整天,三十多桌的席面,哪道菜里没花心思?手都累得拿不动筷子了,也就赏了一两银子,这还得是掂勺儿的大厨。现如今,这个老汉不过传个菜罢了,东家一时起兴,竟给了二两银子,这东家眼里还有人吗?
这天,小灶里的大厨,见老汉散着手,闲坐在马扎上搓裤脚的泥巴,心里不爽,便招呼老汉,喂,老哥,帮我切个土豆吧,晚上,大奶奶想吃酸辣土豆丝。
别小看切土豆丝这活儿,小灶里的这个师傅切出来的丝,条条细得能穿针眼!大厨坐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着烟锅子,心想,一会儿,让你见识见识啥叫手艺!就你那点儿拿大顶的能耐,也值二两银子?
捏着土豆,老汉也不说话。一把刀,三两下,一个土豆就变成了一个圆柱形。而后,他用刀沿着圆柱,开始削出一张又长又窄的片,将圆柱全部削完后,将切好的长片再卷起来,最后像切面条一样切好抖开,瞬间变成一根根一臂长的土豆丝……
那天,在一旁看傻了眼的爷儿们,终于明白,为啥老汉平时不靠锅边不拿刀勺,只是偶尔传个菜了。人家能耐收着使,是想给你留个饭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