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獾的父子

935

父子俩在留山顶上放羊。正值初秋,万物萧条。儿子十三四岁的样子,蔫巴巴地抱着鞭子跟在羊群后面,突然眼前一亮:在一块岩石后面发现了一个洞口,洞口四周的泥土光溜溜的。


儿子喊来父亲,说:“不会是狼窝吧?”


父亲趴在洞口闻了闻,说:“是獾。是一头老獾,它白天肯定在洞里,这下子咱爷俩走运了。你知道吗,獾全身都是宝,獾油是一味名贵的药,可治烧伤、烫伤;它的皮垫在屁股下,一辈子都不长痔疮。”


儿子兴奋极了,稚嫩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


父亲吩咐他,你赶紧回家带上镐和锨,再把网和笼子拿来。


儿子像阵风一样跑下山去。


回到家,门上还挂着那把大铁锁。他有些失望,沮丧地一腚蹲在了门口的碌碡上,他想:娘可能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娘是父亲花钱从外地买回来的媳妇。他七岁那年,娘在一个冬日,给他爷俩蒸下了一锅馒头,突然就走了,带走了父亲所有的积蓄。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等身上的汗凉透了才站起身,然后从脖子上拎出钥匙,踩在一块石头上,抓过铁锁,插进锁孔,“吧嗒”一声,锁开了。


儿子进屋的第一件事,是舀起一瓢凉水像牛按进河里一样咕咚咕咚灌进肚子里。然后快速地找齐了工具,又一溜小跑地回到了山上。


捕獾的父子-民间故事

父亲把手电绑在头上,父子俩沿着洞穴匍匐掘进。洞一会儿宽,一会儿窄;一会儿直行,一会儿弯曲。有些地方扁平了身子也无法进入,这就需要把洞四周凿宽。而且不时岔出另一处洞穴。父亲知道,这是狡猾的獾为了迷惑敌人,故意挖出的假洞。但你不敢确保哪是真洞穴,所以两条都要挖。这样就费了不少力气,挖着挖着,往往走向了一条死胡同。眼看大半天的工夫过去,洞外堆起像小山一样高的鲜土。儿子说:“爹,咱歇会吧,我实在累得爬不动了。”儿子肩膀上套着一根绳子,像纤夫一样,负责把父亲装进框里的土拉出洞外。父亲说:“应该离獾的窝不会太远了。我这会儿闻着气味越来越浓了,再加把劲。”儿子擦把汗,仿佛看到一只又老又大的獾趴在眼前,立马又来了力气。可挖着挖着,前方突然又岔出多道洞穴,这就给前进增加了难度。


眼看日落西山,羊群吃饱了趴在不远处“咩咩”叫着要归圈。儿子爬进洞里说:“天要黑了,算了吧,回家吧。”父亲想想说:“也好,但我有办法让獾逃不出去,你把带来的笼子堵在洞口,用网盖严了,然后压上大石头,保准它跑不了。”


父子俩忙活了一会儿,感觉万无一失,才放心地赶着羊群离去。


第二天,他们带足了水和干粮,早早地来到了洞前。可钻进去不远,一堆新土堵住了洞口。原来,獾连夜开挖,把窝前移了十多米。这就给掘进又增加了困难,父子俩费了不少劲,才重新挖到了原来的地方。父亲说:“咱晚上不能走了,不能给它喘息的机会,它窝里有备好的食物,要不,永远别想逮到它。”儿子点点头,说:“狡猾的狐狸永远斗不过猎人。”


父子俩挖了一天,傍晚把羊群赶回圈里,晚上继续回到山上挖。獾也开始往前掘进,不时把新鲜的土含到跟前,有几次父亲都照到了獾的身影,他表情夸张地模仿给儿子看,儿子脏兮兮的脸上露出了阳光般的笑容。洞外堆起的山包越来越大,父子俩歇息了几次,吃了点干粮,终于在月亮偏西的时候,那只又老又大的獾眼看走投无路,恋恋不舍地离开洞穴,一头钻进了他们布置好的笼子里。


父亲满意地把笼子口拴好,伸了个懒腰,打了个长长的呵欠。准备下山时,儿子突然支起耳朵,说:“爹,我好像听见洞里还有声音。獾喜欢群居,应该不止一只。”父亲照了照獾四只饱满的乳房,说:“算了,就是再有也不挖了,太累了,咱赶紧回家吧,明天还要赶羊群上山呢。”


父子俩就着月光背着笼子回到家,洗了把脸,躺下。父亲很快鼾声如雷。儿子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明明听见洞里还有声音,可父亲为啥放弃了这大好的时机?他越想越睡不着,干脆爬起来穿好衣服,抓起手电筒又上了山。


风清月正高。


他一口气赶到洞口,一下子惊呆了:在手电筒暗黄色的灯柱里,四只刚睁开眼睛的小獾仔可怜巴巴地蜷缩在洞口,正发出哀怨的叫声。儿子像被闪电击中了一般,全身战栗了一下。他蹲下身,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们毛茸茸的小脑袋。小獾仔纷纷伸出舌头,贪恋地舔着他的手指。儿子突然像受了委屈,眼泪“哗啦”—下子流出来,立马转身往山下跑去。


回到家,他小心地推开门,生怕惊动了父亲,轻轻地把獾笼子背上肩,往山上走去。


父亲听见声音,悄悄睁开眼睛,眼里已满是泪水……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新传说]父子快递
    一凌晨一点,翟志军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这一天,他送了150个快递。家中鸦雀无声,他的心犹如从遍布荆棘的草丛中跌入冰窟。一年前妻子去世,如今正在上高一的儿
  • 恩怨成就了这对父子
    林家父子一个是编剧一个是演员,在演艺圈名气很大,父亲有“金牌编剧”之称,儿子被誉为“本色演员”。当初,父亲遭遇骗子几乎倾家荡产,曾一度消沉;儿子自小叛逆,学
  • 最心酸的秘密
    楼下的简易房里住着父子俩。白天他们去捡破烂儿,晚上回来就住这儿。父亲四十多岁的样子,儿子十多岁吧。更让人心酸的是,他们都有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父亲驼背,看
  • [民间故事]钻火圈
    老游和小游父子俩靠卖艺为生。这天一大早,爷俩来到两河县街头,摆好场子,铜锣敲上三遍,引来了里外三层的看客,他们刚要当众表演拿手绝活钻火圈,突然人群一分,一伙
  • 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
    巴尔扎克小时候很爱好文学,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一天,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质问巴尔扎克:“我让你学习法律
  • 巴尔扎克的童年故事
    巴尔扎克小时候很爱好文学,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一天,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质问巴尔扎克:“我让你学习法律
  • 丛中客
    清风拂碧柳,客匆匆。庭前听雨谢春红。愁丝暗暗生,难重逢,沉醉痴人梦。一枕江南空余恨,故园风光里,尽散烟雨中。
  • QQ图文伤感日志:一直走,是否就能到永远
    墙上的划痕依旧存在。是这样吗,飞扬的会落下。QQ空间日志一直走,是否就能到永远?
  • 人生如茶,茶亦人生
    人生如茶人们总爱说,人生如茶。有人说,从茶字来看,人就嵌在草木之间。也还有人说,撇开人不说,这茶不也是:不草不木,亦草亦木——属于一种中性的东西。于是人们说,人生如茶,是说人生是在向往一种中庸。一个人,不管你心中有着怎样憧憬和梦想,而大多时候,其日子只能是
  • 村子里的风俗
    老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看戏
  • 缺德的淘宝卖家
    黄小丽是新上海人,她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套离公司只有半个小时车程,且价格还在自己承受范围内的房子。这间位于上海近郊的民宅,破是破了点。记得当时房东领着她开门的,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房子里四处布满了灰尘,结着蜘蛛网。但好在,房东说了,这个两居室只打算出租一间,另一
  • 奋斗改变命运拼搏成就辉煌
    风帆不挂在桅杆是块无用的布风帆不挂在桅杆是块无用的布,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飘渺的雾成功是对执著者的一种馈赠1、中考不相信“如果”,多一份勤奋,少一份后悔。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一份耕
  • 周恩来招待外宾发生的幽默事件
    一次,一个外国代表团来华访问。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周总理总理负责接待这些贵宾。进行了简单的会晤之后,贵宾们被请进了钓鱼台国宾馆享用午餐。席间,周总理谈笑风生,显得很随和。贵宾们看到中国总理如此随和,平易近人,就都没有了初到时的拘谨,大家边吃边聊
  • 放风筝乐趣
    潍坊是我国的风筝之都,那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风筝节。用纸做的叫纸鸢,在风筝上装上哨子,哨子便会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所以叫风筝。我对风筝爱不释手。一放寒假,我和好龙政就来到钱塘江边放风筝。我抓住线,龙政拿着风筝跑。“嗖”的一下,风筝就像飞机一样向天空
  • 彩衣系列之一《化仙娇》
    《化仙娇》朱唇微启半语羞,纤指拂眉映娇柔。月隐花凋飞燕逃,凡尘惊叹化仙娇。
  • 望海潮·宁波
    浙东滨翼,古越胜地,甬城历有陶公。三江争渡,天一汗牛,佛国僧游无数。长城卧山崖。千丈瀑飞岩,银河无假。港揽千帆,海上丝绸,通天下。钱湖日月双辉,有七堰九塘,十洲滨道。渔舟唱晚,飞桥星耀,绰绰鳞波游龙。沿街迎岳
  • 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
    无法驾驭的欲望必然让你一无所获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无法控制周围的一切人的需要不多但是想要的很多1、失败是留给不坚持的人2、可以反省不能后悔因为那将没有任何帮助3、你并不快乐因为你所没有的你不停的追
  • 赞美老师的经典段落
    1、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2、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3
  • 网恋一年多的男人竟是个有妇之夫
    我跟他相识于网络,在一个群里认识,聊天中因为投缘而渐渐有了感觉。渐渐的双方相互给了彼此的手机号,网络聊天慢慢演变成了手机聊。他的声音浑圆好听,充满了男人独特的魅力,我不知道他的真实年龄,他说我没有结婚。在越来越多的聊天中,我逐渐的沦陷下去,慢慢的演变成了疯
  • 狼图腾
    狼的军事才能和组织分工狼一旦离开大地就会颤抖无力,又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小编推荐《狼图腾》,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这是一部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