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闲事落,冬亦好时节

1466

发布:2021-06-19 13:27:34  来自 拧巴小姐姐 觅知友会员

时节渐深,一卷冷风吹起雾浓霜重。万里长空只剩,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光阴,悄然别过十月的枫红霜白一夕之间,又迎西风凋碧树。

十一月,一半是深秋的背影渐行渐远,一半是初冬的雪花飘飘洒洒。一路辗转而过的足迹,留成一个人的故事,不再与人诉。

心路逶迤,曾经的过往挂满记忆的墙;流逝的光阴,悲悲喜喜是一行关于流年的诗句。静默红尘,一脉低吟浅唱收纳于心灵的深处,安静而从容的凝成一缕暗香,悄然绽放。

有些路途,注定是风雨交织;有些人生,注定逶迤崎岖。当记忆化作浮云,当过往归于土尘,情愁忧怨来去如风,芳华锦年归于过去时。如此,又何必情深以往,痴情曾经,将一些聚散念到地老天荒。若有,过客匆匆,萍水相逢,只看作流年里的冥冥注定。

贴着禅意的温暖,水中花,镜中月,朵朵清词在心间绽放。清寂的光阴里任闲时花开,无忧无伤,不觉微笑已落上眉梢。

依偎着冬的门楣,看一枚枚金黄的叶子如蝶,悠悠而落,美到极致。终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 )

流年似水,岁月如风。许多葱茸的旧事在一枚枚枯黄里落寂。红尘旧梦,烟月更改,浮世云烟的故事悄悄变换着流年。生活无非是在细细碎碎里演绎一场清欢与悲喜。幸福的人生是,拥有烟火的真实,拥有平淡日子里的一朵素净。

日月两盏灯,春秋一场梦。在聚聚散散的浮世间,唯有从容面对,坦然接纳。你以为的山重水复里,正酝酿着一个柳暗花明。手捧内心的淡定,轻轻描绘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曾经,那一袭梦的羽翼在流年的书笺里收起亮丽的色泽,之后,将随旷野的黄叶飘洒零落。星月轮转,悠悠万事在流水淡烟里消逝。原以为来日方长,时光,却只在一个回眸里成了过往。如是,不如在喧嚣繁华的尘世里,拈花文字,墨香心语,留下最纯的质朴,让每一个日子清简如水。

一如,白音格力说:对一朵花,对一页诗,对一段小光阴,有说不尽的清宁与安好。于心的深情处,早已说了又说,将美好的愿说给每一个日常听,将一首干净的诗念给一页美丽的往事听。仿佛花开给春天,仿佛月来到你桌上。再素朴的日常,也能自言自语,这是向内丰盈的美好历程。

闲下来的时光,日子是这样慢慢而过。守一场初雪入了眉眼,守一季春花开在来年……淡淡的温暖,就住进了这个冬天。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地铁站里爬行的女尸
    我是这个城市里第一批女地铁司机,我的工作没有昼夜的区别,始终都要在地底穿行。每天只有周而复始的隧道陪着我。我的任务,是每天跑环线四圈。不要以为这四圈很简单。
  • 四季絮语
    春阳光,雨水和徐徐的清风暖洋洋地唤醒了睡梦中的大地。渐渐的,绵延万里的大地变成了起伏跌宕的绿色的波涛。接着,百花相继的开放,引来成群的彩蝶双双飞舞;树林里百
  • 等待爱情归来
    又是一个阴霾的时节,薇薇望着灰灰的天空,一切已经不是像哭过那么简单了。“少华,你还好吗?如果不今天就是我们三周年纪念日了。可是那只是如果。”薇薇无奈的笑了笑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解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
  • 青春代名词
    ,是的代名词。青春的时节,是一个复杂的时期,他早已脱去了孩童的稚气,更多的是增加了一份成熟的。或许就是这样,我们总是渴望的纯真,却又不得不去接受那些世俗的耳
  • 择一处宁静揣一怀素心
    初夏时节,山花烂漫,尽显山野的宁静。寂美的时光,编织记忆转角的明媚,倾听灵魂深处的呢喃,享受淡淡的优雅,让终日忙碌的身心回归自然。一处小屋,一份闲静,氤氲时
  • [新传说]还是诚实点好
    (1)郭兴民一家住在湖边,平时以围网养蟹为生,眼下又到了蟹苗上市的时节,郭兴民就来到县里一家蟹苗场。这家蟹苗场的老板叫周大奎,一向热情直爽,这也是郭兴民年年
  • 清明雨截
    大道,天桥,药王山遇见杏林春雨的江南绿白背景下跳阵雨天雷的舞闹醒了市区的骄阳我任性奔赴的脚步在阳光雨下等你筑虹每一阵风都像你尤其隔着一朵朵五彩的伞隔着清明时
  • 山里的伢仔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井冈山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山村的伢仔出生了。农历九月,已经到了深秋时节,而南方的气温在霜降过后还不算太凉。山清水秀,竹林青翠,这样的景色,
  • 《送终》赏析
    送终韦应物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晨
  • 民国四大家族不为人知的豪门恩怨
    从1915年到1972年,长达五十余年的蒋介石日记曝光,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中心,从北京的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到台北的“中央”研究院、国民党党史会,再到日本东京大学等知名研究机构蜂拥而至的专家学者,都沉浸于那
  • 周恩来特务生涯:威震敌胆的中央特科
    成立中共中央最早的情报保卫机构——中央特科,最初的酝酿是在廖仲恺遇刺事件之后。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代表廖仲恺遇刺身亡,而此前,没有任何预防和保卫措施。尽管刺杀的不是共产党人,但为中共保卫工作敲响了警钟。当时,中共广东区委决定要建立自己的内部保卫
  • 揭秘1983年“严打”到底处决了多少人
    据人民数据库资料,严打展开后,截至1983年9月23日,全国各地政法机关收到群众检举揭发犯罪分子的材料44万多件,已有三万一千多名犯罪分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严打能够起到展现国家威严以及安抚公众的作用。该策略之所以获得公众的支持,主要是对于公众而言,
  • 晚清最出名的三大红顶商人的人生结局
    红顶商人无疑是清朝的一种特色,商人们跟官府合作,双方互相获得彼此想要的利益。在晚清的时候,有三个红顶商人可能是最出名的,他们的结局也是最有启发性的,值得今天很多人再回头看看。第一个当然就是胡雪岩了,讲到中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一个没有办法绕过去的人物。胡雪
  • 罕为人知日本当年从中国掠夺了多少东西
    日本法西斯对中国华北的重要工业资源,可以说是举国上下,集军、政、经、文等各方力量进行掠夺。通过血腥的殖民统治和庞大严密的掠夺机构,把华北的巨量物资和财富变成其发动、扩大、维持侵略战争的经济动力,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日
  • 中印战争胜利后中国为何主动后撤20公里
    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之后,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呼吁:“中印两国政府都应该以中印十一亿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共同利益为重,以亚洲和平和亚非团结的利益为重,竭尽一切可能,寻求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途
  • 陈赓为何是周恩来的救命恩人,长征中他抬总理出草地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纪律和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同甘共苦,团结互助,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终于走出草地。萧华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 张闻天为何最终放弃博古而投靠毛泽东?
     “博洛矛盾”从暗的分歧发展到明的冲突,是在广昌战役开始之前和失败之后。  广昌战役失败博洛发生冲突广昌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坐落在盱江左岸。1934年3月,敌人集中11个师兵力向广昌作堡垒推进。博古、李德决定全力保卫广昌,与敌人“决战”。张闻天和毛泽东都坚
  • 张作霖时代东北军工多强大?一年可装备七个师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作霖绝对是个人物,他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路奋斗成长为东北王。他年轻的时候,为了糊口,曾经入伍从军,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又被清政府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有功于国,得到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
  • 胡蝶如何力压阮玲玉成为民国第一美女
    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众参与的选美活动,不得不提到陈蝶衣。陈蝶衣是流行歌曲之王,比较有名的歌曲《南屏晚钟》、《凤凰于飞》、《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均出自他手。  可就是这样一个写流行歌曲的男子,早期却是个办报人。民国时期的小报也竞争激烈,陈蝶衣15岁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