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梨花出墙来
4740
坚墙固守盛春景,梨花越墙望春风
——题记
日升星落岁月流转,花开花落似水流年。当繁华与喧嚣充斥着世界,洗尽铅华,有一清纯美景屹立于中原大地而亘古不变。那儿,便是梨园。
移步梨园,耳听一声如莺如燕如黄鹂的清音“来……了,”迷了春花,醉了秋月;转身望园中梨花,浓密的花影中透过缕缕幽香。赏梨花落雪,看花旦莲步轻移,云步飘过留下阵阵花香;看春花秋月,观青衣水袖轻拂,鱼贯而出陶醉游人心肠。日转星移,舞不尽生旦净末丑;春去秋来,唱不完百世人间情。日复一日,戏曲人用心血和汗水呵护梨树成长,年复一年,他们用真情演绎使梨花永远芬芳。我们沉醉于园中美景,不免想要它永葆春色,因而便竭己所能助其成长;坚筑园墙,守梨园之本;花跃墙头,望世外之香。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曾几何时,露天之下搭台唱戏是人们的喜爱所在,而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让这钟爱逐渐退出生活舞台。其实想想,现代人不喜欢戏曲似乎也有原因。霓虹灯改变了道路的颜色,让城市的夜空五彩缤纷;汽车火车缩短了两地的旅程,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生活的快感……可城市变为彩色,生活也更为丰富多彩,在缤纷的世界中,戏曲的那一抹颜色便不再吸引人们的视线;生活的速度快了,人心也快了,戏曲吴侬软语的慢板也很难与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相融。
其实,戏曲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对人生、历史的演绎,给予人们的不仅是视听觉的享受,更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帝王将相演绎历史风云,让我们重回千年感悟经典;才子佳人演绎凄美爱情故事,让我们反思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社会。也许我们并不理解“良辰美景”“似水流年”的含义,但可以通过戏曲的演绎感受到美的真谛。戏曲是千载传承的瑰宝,需要我们从前人手中接过,呵护它,珍藏它,如一脉香火永远流传。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传承戏曲,坚筑梨园之墙;守戏曲之本,方使梨园永存。
祖辈留下一粒种,若我们原封不动地传与后世,千百年后,仍只是一粒布满尘埃的种子。而将其种入泥土,用心呵护,百世之后,便得参天大树。戏曲也是如此,若只机械地传承而不创新,便如坚固的墙纵然能使园内的梨树不受外力破坏,可梨花也只能享受园内的春风却看外面的世界。若要戏曲之种长成参大树,必须加以创新并发展。
时代在变,戏曲也在变: 《仲夏夜之梦》将莎士比亚戏剧搬上传统戏曲舞台;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融东西音律于一体,流水慢板与交响乐团的结合使人耳目一新;央视《叮咯隆咚呛》栏目更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每一个演员都不想离开舞台,每一个演员又不得不离开舞台。我们不可能青春常驻,但黄梅戏要有未来。”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如是说。梨园春景的繁盛,既需前人所植之树茁壮成长,也要有人不断播种孕育新的芬芳。唯有创新,才能使戏曲在历史的洗礼中永葆活力。
创新戏曲,花开园墙之外,望文化新路,方得园外春风。
演绎尽世道沧桑人生冷暖,调风月总是离合悲欢。戏曲是美丽的,它的美可浸入骨髓,融入生命;戏曲是永恒的,它穿越千年而存在,伴随着艺术的潮起潮落。守望戏曲的,不仅是梨园之中的戏曲人,更应有一代代热爱艺术的青年人。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守望,守传统之道,望艺术新路,才能将文化发展推向一个个巅峰。
坚筑梨之墙,抛花园墙之外,传承戏曲,创新戏曲,代代坚守,世世展望,才能让戏路更宽,艺术之道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