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培养大学生不是为了去扫地
3945
近日,翻阅一本旧杂志,一篇名为《大学生就不能扫地吗》的文章映入眼帘,读罢,思索良久,感慨万千,思绪犹如黄河的怒涛,翻滚咆哮,久久无法平息。
如今,谈到大学生的话题,心头涌动的何止是苍凉与无奈,甚至害怕感知到有关这个群体的任何风吹草动,尽管如此,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闻的触角无孔不入,有关大学生的报道仍是纷至沓来:如大学生卖猪肉、大学生当村官、大学生贷款创业、大学生争聘挑粪工、大中城市中的“蚁族”等等。大学生是什么,大学生是一个社会最年轻的血液,是时代发展最强劲的音符,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代言人,如此特殊的群体遭遇如此特别的社会现象,你会做何感想?我想说的是,这样的现象背后,其实潜伏的是一个庞杂的社会问题,如果一些人单单拿大学生能不能扫地来说事,如此背景之下,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啼笑皆非。作为一个社会精神支柱的知识分子,如果他们探寻事物的眼光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如果他们研究学问的初衷缺乏一种为人的良知和社会的责任的话,这恐怕又要成为整个社会另一种悲哀。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其为提高全民素质的普通教育与为国家培养尖端人才的高等教育应该是截然不同的,所谓高等教育,严格地定位应该是为国家发现、挖掘、培养真正的人才,这里所谓人才,应该是被全民寄予厚望的,是被期待将会在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领域有所建树的;这样的人才应该是备受尊敬和爱戴,因为一方面他们的聪慧和才智是出类拔萃的,另外他们必须具备忍受寂寞与枯燥,默默进行奉献的毅力和决心,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这里被称谓为人才的学子,还必须是品德高尚的,因为只有这样,人才的奉献精神与研究决心才能从骨子里长出来。至此,我想我该高声呐喊一句:我们培养大学生是期待其在人类发展的文明中积极奉献的人,而远远不是现在培养的职业性人才,将高薪视为自己人生终极目标的人才。
现在,让我们睁大眼睛看看,我们当下的高等教育都做了什么,再看看如此教育之下的学子们又能做些什么。自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校的扩建争先恐后,高校的合并风起云涌,没有谁甘愿落后。有人说,高校扩招就是大学平民化的过程,如果你注意到了众多底层百姓为了筹集学费淌血淌泪的样子的话,你也一定相信这也是一个强取豪夺的过程,不同的是,这个过程的强取豪夺只不过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话又说回来,高校扩招也好,合并也好,如果这些行为全是本着研究学问、发展学术,不断拓展我们的精神文化领域的话,这多少能让我们感到一些安慰,但摆在面前的现状令人失望:高校争先恐后地买地皮、建校区,火热朝天的建筑场面似乎准备雄心壮志地承担改写历史的重担,可又有谁能相信,钢筋水泥的背后滋生的腐败会是怎样的惊人。当屡屡曝光的“抄袭门”、教授与学子之间的潜规则成为真实的谎言时,所有这些折射的则是这个时代精神圣坛已是何等破败与荒芜。高等院校,作为民族灵魂的栖息地,如若衰败,令人忧矣!中国十几亿的人口,似乎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义正严词地说些什么。至此,高校扩招形同皇帝的新装,荒唐程度有点无法收场。改革开放,大搞经济的今天,现实似乎已经证明,什么都可以讲求经济效益,唯独教育不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石,如果被眼前这个精神家园严重盐碱化的现实吞噬的话,民族何求发展,民族何求强大?
如此的教育,造就的学子又会如何呢?众所周知,现行教育体制之下,百姓对教育的投资是一个无底洞,尽管义务教育和扶贫政策早已经呱呱落地,很多人都被“学费全免”,“牛奶鸡蛋”温情地安抚过,但在竞争激烈、视分数如命的今天,铺天盖地的学习班、学习资料,加之学校不顾颜面的私欲,早已使很多人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不堪重负,然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让乞丐和鞋匠都能明白,让孩子上学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很多孩子都是背负累累负债进入高校的。孩子都是聪明的,最能明白欠债还钱的道理,对于热门专业趋之若鹜。几乎在整个大学期间,学子们脑子里就一个概念:学什么、做什么、拿什么证将来能找到好工作,能挣大钱,所以我们的学子好忙碌啊!忙着拿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以及各种职业资格证,年轻的学子被无形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忘记了独立思考,忘记了对人生的思索。四年之后,众多的学子就这样被稀里糊涂卷进了职场的硝烟弥漫之中。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多少人披星戴月、连滚带爬,即便如此,谁又能停下来问问自己,幸福的生活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是僧多粥少吧!部分学子毕业即失业则成了必然,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个失业的部落也多属于“穷二代”(这在贫富差距加大的中国为数不少),因为作为当代社会的“富二代”、“官二代”,上一代的勤劳早已为其积累了足够强大的财富堡垒,他们有足够的资本优雅地选择生活。再看看“穷二代”,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接济家里,严峻的经济压力和窘迫的生存现状,太多的学子在失望里学着期望,擦掉眼泪学会坚强,如此一来,别说让这些孩子扫地、擦桌子,就连掏大粪的工作,求职的长队中大学生不也表现得相当踊跃么?再去看看聚集在一些大中城市里的“蚁族”,为了生存,来钱的活他们都干,卖报、卖豆浆、炸油条、跑保险、干销售,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出现,至于自己所学专业,早不知姓甚名谁,因为对于他们挣钱要紧,生存才是关键。简陋的住宿、简单的饮食、恶劣的生活环境,相信每一位父母看了都会心疼地颤抖,谁愿意相信他们就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呢?谁又会告诉他们希望究竟在哪里?没有人给我们答案。
高等教育,何去何从,现状如此,令人堪忧。纵观世界名校,大学精神无不洋溢这样的字眼:自由、独立、开放、积极,如此之下,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独立思考的治学精神、包容一切的伟大胸襟,能造就出一个个大师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在我们国家,近年来高校似乎在逐步丧失其宝贵的独立性,在丧失其高贵的自由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多是一副媚态和奉承的姿势,这个原因似乎就能够解释当今大学不能培养出真正人才的原因了。我们的高校,逮着个机会就为自己聘请名誉校长,眼明手快地为自己捞点面子;一有空儿就邀请明星艺人来校演讲,好的不好的轮番上阵,真个是闹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高校如此一个需安静才能研究学问、需严谨才能发展学术的一方净土,现如今竟犹如自由市场一般的芜杂和浮躁,真是星移斗转,世事变迁,事物发展的变幻莫测令人可叹。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教育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的事情,大家已经看到当今教育失败造成的恶果了,我们悲痛地呼吁:千万不要再这样下去了,再这样糟蹋我们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