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块钱能做什么

4150

这两节是作文课,教语文的林老师给出的题目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课余时间,搞一个小型调查,问一问父母、长辈或其他人,十块钱能做什么?把调查的结果写出来。


林老师刚把作文题目抄到黑板上,下面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十块钱能做什么?老师怎么出了这么个怪题目?


林老师没有理会下面的窃窃私语,清了清喉咙说:“同学们,这次的作文是一个小型调查。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问一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邻居,也可以问一问商店里、大街上的陌生人,十块钱能做什么?然后把你调查的情况写下来,明天早上交给我。”


十块钱能做什么-励志故事

第二天,林老师一本一本地打开了学生交来的作业。


第一本上毛毛草草地写着:爸爸说,十块钱能打25分钟的电话。妈妈说,十块钱能买一只鸡腿。爷爷说,十块钱能买两包中档香烟。奶奶说,十块钱能买一顿早餐。我觉得,十块钱能买十支冰棒。


林老师看了看作文本上的名字,上面写着林小毛,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


第二本作业上龙飞凤舞地写着:爸爸背着妈妈对我悄悄地说,十块钱不够给小姐一次小费。妈妈说,十块钱买不到一支高级唇膏。爷爷说,十块钱买不到一包中华烟。奶奶说,十块钱打不了一圈麻将。我说,十块钱不够我一天的零花用。


林老师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不用看名字,她也知道是包工头郑大发的儿子郑小发写的。


第三本作业上歪歪扭扭地写着:爸爸说,十块钱可以买一顿狗食。妈妈说,十块钱可以买一本时尚杂志。爷爷说,十块钱可以买一个最便宜的鸟笼。奶奶说,十块钱能让擦皮鞋的给她擦一次鞋。我说,十块钱可以让我打一次出租到学校。


林老师知道,这是本市有名的房地产商王大赖的儿子王小顺写的。


第四本作业上有几行轻描淡写的字迹:爸爸说,十块钱用不着单独开发票。妈妈说,十块钱长啥样我没印象。爷爷说,十块钱装兜里太占地方。奶奶说,十块怎么能算钱?


不用说,这是市委秘书长的宝贝儿子写的。


……


第45本作业上工工整整地写道:爸爸说,十块钱是我干一天活儿的工钱。妈妈说,十块钱是我两天的饭钱。爷爷说,十块钱能买5支俺孙子最爱吃的糖葫芦。奶奶说,我不知道十块钱能做什么,因为我的口袋里从来没有超过十块钱。我说,十块钱能买4包方便面,每天中午吃一包,够我吃上4天。


林老师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滴到了作业本上,可她却全然不知。她想,这个孩子一定是班里成绩最优秀的李强。他的爸爸下岗了,听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到建筑队里给人家提灰搬砖,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


林老师拿起钢笔,在李强的作业本上接着写道:十块钱可以买一本课外读物,十块钱可以订一学期报纸杂志,十块钱可以买一盒英语磁带,十块钱可以买一支普通钢笔,十块钱可以得到一份天才、一份勤奋、一个志向、一个恒心……


想了想,林老师又在后面写上了一句话:你的奖学金已经发下来了,一共是十0元。下午上课前来找老师领。


林老师又想了想,把十0元改成了200元,然后从自己的工资袋里抽出十0元,和李强的奖学金放到了一起。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小小说]真没糊弄你
    有个小伙子叫胡龙,人如其名,很会“糊弄”人。这天,他又来到镇上人多的地方,把包袱摊开,扯着喉咙喊:“嘿,快来瞧快来看,祖传的好东西啊,过了这村没那店,要买的赶紧了!”卖的啥呢?看热闹的顿时围了过来。见来的人多,胡龙将一块药膏高高扬起:“祖传跌打膏,
  • [幽默故事]颗粒归仓
    接到老父亲打来的电话,田科长急匆匆地往乡下赶。年近七十的父亲,身板还算硬朗,非要守在乡下种那二亩地。田科长是个孝子,于是每年秋收时节,他都忙里偷闲赶回来帮忙。这年,当田科长回来时,该忙的都忙完了,还有啥活儿可干呢?父亲嗔责道:“挖田鼠洞呀!
  • [幽默故事]打赌
    李东正在睡觉,突然被一阵手机铃声吵醒,一看,原来是昨晚一起喝酒的王凯打来的。李东按下接听键,里面传出的却是个女人的声音:“我是王凯的老婆,昨晚王凯是不是和你一起喝酒了?现在他死了,你看着办吧!”李东腾地坐了起来:王凯昨晚还好好的,就是喝高了点儿,怎
  • [新传说]千杯不醉
    有个叫马助人的人,酒量奇大。人家喝酒,量小的用杯,量大的吹瓶,他倒好,直接用脸盆,号称:一盆不上头,两盆脸不红,三盆唱歌不走调,四盆气死老黄牛。马助人是个乡下的小包工头,专门带着十几个乡亲,干一些大工程队不爱干、转手承包出去的脏活儿、累活儿,就是所
  • [幽默故事]神秘号码
    小孙刚被调到宣传处,被分配到一个新办公室。小孙初来乍到,便充分领教了处里工作的繁忙,他有写不完的材料、开不完的会,天天累得头昏脑涨的。没过多久,小孙有了一个意外发现,那就是,处里很多人桌子上面的玻璃板下,都压着半张纸,纸上用大号字体,打印着
  • [悬疑故事]自己谋杀自己
    1。“不速之客”来访忙碌了一天之后,“寰宇国际公司”的董事长秦朗疲倦地靠在老板椅上小憩。不知为何,他最近几天脑子总是很混乱,虽然他一直竭力想让自己镇静下来,可内心却始终难以平复。“又想起以前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了吗?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一
  • [新传说]鉴宝大师打眼了
    孙时是X市大老板宋蕊芯的收藏顾问,这一天要到宋家鉴定一批古玩,他邀请前辈吴思远过去帮忙。开始时吴思远连声回绝,直到听说有一件珍贵的赏瓶在内才答应了,还主动带了便携式荧光光谱仪前往。吴思远是X市首屈一指的古玩鉴定师,号称“一眼准”,以前也为宋蕊芯服务过,近几
  • [中篇故事]消失的兵符
    西汉武帝年间,南粤王僭越称帝。汉朝派出一行身怀绝技的刑徒到南粤国当间谍,试图偷到南粤王的兵符,打开大汉和南粤之间的关卡。他们不知道,那个瘴疠之地等待他们的是什么……1。逃难之人西汉武帝年间,南粤王在朝称帝,出行黄屋左纛,这可是僭越的大罪,汉
  • [中篇故事]老巡警的最后一案
    1。板房惊尸民国某年深秋的一天,天气晴好,流经上海郊外某小镇的蒲溪两岸,野生的芦苇芦花飘白。一个常年割芦苇编席的汉子,沿溪割了半天,又累又乏,一抬眼,看到了前方不远处那个无人居住的破旧木板房,便奔过去打算歇歇脚。推开吱呀作响的板房门,割席汉子探头一
  • [新传说]老婆不在家
    姜六家里有个聪明能干的老婆,平日里老婆总是把他管得死死的,把个家搞得跟军营似的。姜六就算想打个麻将或是喝个闲酒什么的,都得费尽心机筹划一番。也难怪老婆看他这么紧,这姜六太贪玩,自控能力又差,还多少有点花花肠子,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的确让人有点不放心。
  • [民间故事]蟒血花
    青州城有个青鹤观,原本是个道观,后来道士都没了影,空下来的青鹤观,倒被一伙耍杂耍的占了巢。主事的叫铁常青,最近惹上了麻烦。杂耍团在牛员外家表演顶缸时,缸倒了,把院中的一床春秋凉席给砸烂了。原本以为只是块普通的石板,哪知牛员外非说那石板是冬暖夏凉的春
  • [新传说]我为什么那么内行
    平地惊雷天黑以后,大巴车驶上蜿蜒的山路。乘客们昏昏欲睡,就在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个黄头发男人忽然站起来,凶神恶煞般地拔出匕首,大吼一声:“诸位听着,大爷在号子里蹲了十五年,刚出来不久,社会变化太大,大爷没办法勤劳致富,又想活下去,只好向大家借点钱,凑
  • [小小说]心仪的美眉
    刘小丽是我们班公认的第一美眉,我对她心仪已久,并且给她发了许多示爱短信。可她每次见我都是嘻嘻哈哈,从没提过短信的事。今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刘小丽便给我发来一条短信:“心情不好,不想上课,你能出来陪陪我吗?我在天河公园等你,不见不散!”这是
  • [新传说]温泉的秘密
    大洪山脚的西面,有一个天然温泉,泉水里富含硫黄等多种矿物质,对皮肤保养很有好处。华大伟是当地大老板,他看中了温泉,想开发成度假村。可工程进行到一半,资金出现了问题,华大伟办法想尽,还是有缺口。这时,有人出了个主意:民间集资。民间集资的利率比
  • [幽默故事]都是蜘蛛惹的祸
    小刘是吴老板的小车司机。小刘人很机灵,对吴老板的喜好了如指掌,吴老板只需一个眼神,他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连吴老板肚子里的蛔虫都自愧不如。吴老板也把他视为心腹。这不,小情人曼曼嚷着要去坐车兜风,吴老板让小刘开着车就来了。小刘在前面开车,吴老板和曼曼坐在
  • [小小说]看电影
    商场里的观光电梯缓缓上升,站在顶楼栏杆旁,透过洁净的玻璃,他一眼就看见了父亲。父亲穿着一件灰白的衬衫,佝偻着身躯。两年不见,父亲似乎连胡子都开始花白了。电梯门一打开,他就迎了上去:“爸,您来了。”“嗯。来了。”父亲上下打量一下他,不紧不慢地
  • [幽默故事]只点九个菜
    大雄平时工作应酬多,但在点菜这事上总闹笑话。最近,大雄新认识个朋友,叫陈丽,听说是个美食通,点菜很有一手,大雄就决定多向她学习。很快,大雄有了和陈丽同桌吃饭的机会,那天陈丽负责点菜,她利落地点了一通,大雄一看,说:“五个人九个菜,有点多了吧?”
  • [新传说]惊弓之鸟
    老杨开完同学会回到家,告诉老伴儿曾颜,自己有一个姓陈的老同学说,他的老伴儿原来在国土局人事科工作,因为长得漂亮,人送外号“三月桃花”。她给老陈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在省城第一人民医院当主治医生。曾颜听后便留了个心眼,她想,自己年纪大了,难免有生病的时
  • [新传说]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然而,谁才是那只真正的黄雀呢?深夜,飞扬画廊顶楼。有人正在向画廊老板推销新晋画家邵宇的作品。画廊老板明显兴致不高,只草草扫了眼画卷,冷笑道:“画得好有个屁用。这年头,名家大作才值钱。”这时,老板手机响了,他边接电话边往外
  • [民间故事]宋万大闹状元府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寨早期有个头领叫宋万。宋万是怎样上的梁山?有这样一个说法。宋万是东平北金山人,靠打鱼为生,练了一身好武艺,好打抱不平,他二十岁那年,为广交天下好汉,不打鱼啦,改为贩卖鱼。有一回,宋万带到东平城里四条鲜鲤鱼,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