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856

发布:2021-09-10 14:31:52  来自 很酷又爱笑 觅知友会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释

⑴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

⑵翠微:指齐山上的翠微亭,其为 于唐会昌四年(844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 《赠秋浦柳少府》诗中的“开帘当翠微”句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

⑶“尘世”句:《 》:“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此言 欢笑既难得,则更应善自宽慰,多方开解,切不可对一些烦恼事过于挂怀。

⑷“菊花”句:菊花:此暗用典故。《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留,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⑸酩酊(dǐng):大醉。

⑹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 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 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 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 。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 :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 流泪。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 。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 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 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愁闷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着。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 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 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短篇古代散文诗
    离殇登高远眺,凭栏处,思君雨潇潇;枫叶婆娑,风起时,洛城香客俏;宾朋畅饮,酒酣处,暗恨知音少;举杯对影,朦胧时,抚琴思君笑!
  • [新传说]爱的拍卖
    拍卖中心即将举行一场奇特的拍卖,拍卖的对象出人意料,既不是价值连城的古董,也不是光彩夺目的珠宝,而是两个活人。拍卖还没有正式开始,大厅里就座无虚席了,人们不光来看热闹,还准备竞拍。据说,拍卖的两个人是一对夫妻,丈夫叫卡尔,妻子叫伊米。至于他们夫妻俩为什么双
  • [幽默故事]没法占便宜
    最近,小区附近开了一家“嘴留香”包子店,由于味道独特,价格实惠,买包子的人每天络绎不绝。这天早上,小张经过“嘴留香”包子店,见买包子的人又排起了长队,决定买几只尝尝。几分钟后,终于轮到他了,他问包子多少钱一只?老板说便宜得很,才七毛钱一只。小张说买
  • [幽默故事]混了一回帐
    王大妈正准备做饭,儿子大勇打电话回来,说不回家吃饭了,他要和几位驴友到野外露营,看天堂山的夜景。大勇刚结婚不久,小俩口正热乎着呢,没想到儿媳小云接到任务,要去上海学习,几天前才启的程。想想大勇他一个人在家,过得也寂寞,于是王大妈就答应了大勇的要求。
  • [情节故事]第二次犯错
    李兴考上了公务员,一家人非常高兴,尤其是父亲老李,笑得合不拢嘴。可李兴说:“考是考上了,但还差最后一关。”老李一惊,问是哪关。李兴说是政审。一听政审,老李的脸色变了,心情突然压抑下来,一个人默默躲回了屋里。儿子没发现父亲的微妙变化,倒是老伴
  • [幽默故事]这是为什么
    大刘正在公司里开会,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快给我准备十万块钱!”大刘吓了一跳:“出什么事了?”父亲焦急地说:“没事!我就在小区旁边的银行里,你赶紧给我送来!”大刘纳闷地问:“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父亲不耐烦地说:“别管那么多!快给我送过来!
  • [送礼故事]古人送礼的故事
    中国人素来重视馈赠之道,古人送礼,不单单是送一件东西,更是关乎生活乃至人生的一次“应酬”。他们明确目的、看清对象、把握时间、谋划程序……多有讲究呢!听起来有点抽象?那就给你们讲几个故事吧……县官送礼从前,有一个县官,善于拍马屁。大年初一,这
  • [小小说]神鼻子捉盗
    刘建明是朝阳化妆品公司的一名高级科研员。多年的摸爬滚打,使他练就了一副嗅觉高度灵敏的神鼻子。就拿香水而言,无论是什么品牌的香水,只要往他鼻子前一过,他就能说出香水的味道、品牌、甚至出厂的年限来。从此人们都叫他“神鼻子”。转眼的工夫,神鼻子到了退休的
  • [幽默故事]请保姆
    张扬的父亲生了场病,需要人照顾,张扬工作太忙,就给父亲请了个保姆。可没想到,父亲自生病以来,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越不让他做的事,他越要做,因此经常与保姆大吵大闹。结果一个月下来保姆换了好几个,愣是一个也没留住。这下可把张扬愁坏了,他马上要到
  • [小小说]枪王
    枪王,是我的绰号,在编剧圈里远比我的真名周小天叫得响。这天晚上,我乘的姐唐玫的车,赶到东湖会馆。这家会馆,当算本城最上档次的休闲好去处,前提是兜里得有钱,或者像我这样,有人请。这时,老同学范统快步迎来:“哟,‘枪王’可来了!你今晚的开销我全包,够意
  • [小小说]心开病除
    一天,太原府到处都在传说傅山先生妙手回春的稀奇古怪的事情。说的人唾沫星子乱溅,好像别人不相信绝不罢休似的;听的人一会儿张开嘴,一会儿又摇摇头,既感到神奇,又不怎么相信。傅山先生的情况大家都了解,他是有名的思想家、书画家。现在怎么又成了神医了呢?所以
  • [幽默故事]高手在民间
    五一这天,文化广场上举办了一场民间奇人绝活大展示的活动。活动不设门槛,无论是谁,只要有绝活,就可以上台展示,赢取奖金。活动刚一开始,就有奇人喜获奖金。此人是南关菜市场的屠户,外号“一刀切”,多年卖肉生涯练就一项绝技:一刀下去,要一斤绝不会只切九两九
  • [传奇故事]浪里擒魔
    宋朝年间,木节镇有片扈家鱼塘,水美鱼肥。这日天刚向晚,一青壮汉子身背个耄耋老婆婆走至鱼塘边,向塘边的一对父子道:“大哥,这可是你家的鱼塘?天气好热,俺走了一天路,一见这鱼塘就迈不动步了,能不能让俺进这鱼塘洗个澡消消暑气?”父亲扈塘主点点头,将二人引
  • [新传说]聊斋饭店
    半只耳的故事星期天,阿伟开车独自去乡下玩,回程时天已经黑了,开着开着就迷了路。忽然,山路边出现了一间小木屋饭店,店名特别有意思,叫“聊斋饭店”。老板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正在一个人咿咿呀呀地唱着戏曲,吃着火锅。阿伟一看就咽起了口水,求
  • [幽默故事]只怪自己嘴巴馋
    阿九这个人,嘴巴特别馋,平时在村里总爱蹭顿饭吃个白食什么的。这天上午,阿九兜里揣着1000元钞票进了城,准备给老婆买条项链。他一连逛了好几家首饰店,但店子里的项链不是成色不好,就是价格贵,他眼睛都给挑花了,也没相中一条满意的。听说城西的河边街有家首
  • [海外故事]特效药
    马拉尔岛是一座小岛,岛上风景优美,到岛上来旅游的人很多。可是,许多到岛上来旅游的人都病了,他们去了医院,看了医生,拿了药,打了针,甚至还住了院,病却没有一点起色。一个叫汤姆森的人,开了一个诊所,有病人到他的诊所去看病,汤姆森只开一点药,就药到病除。不过,汤
  • [幽默故事]领导发红包
    除夕夜,麻三搓了半宿麻将,欠下一屁股赌债,被麻友赶下了桌。他不敢回家,路过环卫局门口时,发现门卫室没人,就进去将就一夜。刚睡了一会儿,有人来敲门:“师傅,开开门,领导来慰问了。”麻三开门一看,门口站着几个人,带头的胖领导说:“我们是来暗访春节值班情
  • [幽默故事]错在哪儿
    肖师傅是个电焊工。一天,他要在沿街两幢房子的夹墙之间,焊一排铁栅栏。肖师傅从天亮干到太阳西斜,工程接近尾声时,一个小孩从巷子里走出来,抬头望了望脚手架上的肖师傅,忽然惊讶地叫道:“喂,错了,错了,不是这样弄的!”肖师傅心里一惊:错了?错在哪
  • [幽默故事]为啥不一样
    阿发是一家公司的老板,这天刚上班,乡下表弟就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表弟名叫大壮,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门,想让阿发在他公司给安排一个岗位。以前在乡下大壮没少照顾阿发,这个面子不能不给。阿发想了想,前几天售后服务部老周刚好退休了,他所在的岗位就是打电话回访
  • [新传说]大雨泡塌了一座房
    豫北地区近年来一直多旱少雨,这年八月,却突然下了一场大雨。这场大雨在缓解旱情的同时,也给卫南村制造出了一个不小的麻烦——积水。积水,这问题出在了村主任牛大成身上。牛大成有个化工厂,化工厂的一个大仓库建在了排水沟上,排水沟没法清理,慢慢就给堵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