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宅显辉煌
3754
百年古宅显辉煌
从阜阳市颍东区袁寨镇向南走300米,再向东一拐,就看到一片古建筑,这就是清代水师提督爱国将领程文炳宅院,此建筑距今已有120多年,是阜阳市乃至淮北地区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晚清时期最大的一处官吏私宅古建筑群。在阳光的照耀下,青砖黛瓦,古朴而庄重,虽历经苍桑,依然十分壮观。
爱国将领程文炳
据阜阳县志记载,程文炳(1834——1910)为清末爱国将领,颍州柳沟屯(今颍东区枣庄镇童庄村后海子村)人。少有大志,爱研兵法。18岁投军,作战勇敢,为先锋,升守备,身经百战,从军60多年,因战功卓著,官累至九江镇总兵、湖北提督、福建提督、长江水师提督。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程文炳奉命率军队,全力赴闽,支援前线。光绪20年(1894)中日战争爆发,程文炳丁忧守孝在家,在李鸿章、刘坤一、裕禄等朝廷重臣的力荐下,再次统兵驻守张家湾,拱卫京畿。在守卫京师期间,他一方面加强战备,一方面研究敌情,他甚至派儿子程恩培秘密前往日本,收集情报。他力主抗敌,提出“持久”作战设想,表示宁“粉身碎骨,一死以报国家”。
光绪二十七年(1901)程文炳任长江水师提督,整顿军备,增饷银益师,军威始震。因其治军严明,爱兵如子,曾被曾国藩誉为“有古仁将之风”。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称赞程文炳“决胜千里,克赞家声;其人通敏,不类武人。”
程文炳为官清正,多次慷慨解囊,放赈救灾。临终有“遣折”专奏,论陆海军应行事宜,提出严拒“赔款”,重建教育与军事,远见卓识,为朝野钦敬。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程文炳从军60年,从布衣到提督,授建威将军 ,一品武官,因立大功赏黄马褂,威震华夏。
宣统二年(1910),因病殉职于安徽太平府(今当涂县)水师提督任所,卒年77岁。
古朴庄重程府宅
程文炳宅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历经12年完工,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整个宅院占地67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三院进落,为典型的徽派建筑。正门为跑马楼,为程宅的正门,此门高大,骑马可以通过。门框采用青石整体雕刻而成木雕以八仙故事和莲花为主,显示门楼的高贵。
大门楼正中央,悬挂着由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题写的“程文炳宅院”的镀金牌匾,字体古朴苍劲。
前厅为主人会客的地方,等级较高,该厅建筑风格仿照长江水师衙门大厅所建。正厅后面为暖阁,是与重要客人谈话的地方。据记载,光绪四年,袁世凯来颍,程文炳与袁曾在此处相谈。
院内的照壁将前后院隔断,增添了一份幽雅清静的感觉。照壁上的砖雕,是两头小鹿在松树下嬉戏,小鹿雕刻得生动形象,活泼可爱。
堂楼为二层楼房,砖木结构。楼房左右厢房,过厅贯穿一体,三进院落,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特征。
楼房的主体建筑的门窗上透雕着各类图案,内容有兰草、荷花、牡丹、宝瓶等平安祈福物品,栩栩如生,工艺精湛,构思巧妙。变化丰富,十分精美。让我想到在杭州参观胡雪岩故居时,其楼房装饰的艺术风格与其十分相似。程宅的门东侧为跑马场,场内现有假山、亭台、小桥。
文化传承修古宅
解放后,程家大院宅曾经作为区公所所在地,后改建为粮库和区公所家属院。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的提高和文化建设,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古迹的维护、修理和传承,颍东区委区政府组织文物部门论证程宅建筑结构上的特点,雕刻风格,综合当地居民的回忆,投资350 万元,经过三期整体维修工作,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宅院的历史风貎,成为阜阳重要的文化旅游景区。200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程文炳宅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文炳宅院自2010年12月28日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有3万人参观。
从程文炳大院出来,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人们称赞阜阳地杰人灵,这话一点不假,春秋时有管子,三国时有吕蒙,清朝末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阜阳一个偏僻小村却走出了程文炳这样一位大将军。
看完程宅的前庭后院,略感不足的是,对程文炳生平介绍略嫌不足,要是能为程文炳做一个雕塑,将他的故事编印成册,将皇帝、大臣对他的评价让书法家们书写出来,再把《程文炳文集》《程恩培(程文炳之子)文集、》《东瀛官兵纪事》(程恩培著)与程文炳三子程尧(垚)章集案并译述的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法律法规和典章制度的专著《日本变法次第类考》,四子程恩普等五兄弟(被誉为“安徽辛亥英杰”),追随孙中山,效力同盟会,发动皖北(阜阳)首义的事迹等资料以及其家风、子孙的业绩等布置一个展厅,让游客在参观程宅时,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熏陶和程文炳的爱国精神,增加程宅的文化张力,岂不美哉。(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路阜阳日报社闫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