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记忆总在心里澎湃着,也总会在夜空弥漫着

4727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对眼睛的赞美,视线常常是我自己的,但我的视线是否明亮,是否明白呢?当然,不可置疑的,没有人可以做到不为外物所动,做到真正的内心平静,而已一个生命体去感知世界的一切灵动,只是不现实的,但是只要能够闭上双眼,静静的走入自己的世界或者让周遭的一切融入自己,真正的感受寂静里的声音,或许就是一种天赐的享受和超脱了。眼睛有些近视,配了一副眼镜,一切都会变得清新明亮。心情也会随之舒畅。但有些东西,它一但戴上,就再也取不下来了。它会在你内心中扎根,酝酿。它酿出的不是幸福,不是醉人的酒香。而是痛苦着孤独,孤独着彷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生活常常是这么模糊,怎么才能还我一双慧眼呢?当视线与星光偶遇,微弱的光亮到让人觉得仿似耀眼般的刺眼,把眼睛刺疼的好想流泪,或许是从那一抹视线中看到了些什么,平淡的记忆总在心里澎湃着,也总会在夜空弥漫着……
漫长的一生中,想必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和一个人告别以后,渐行渐远,一路上你好几次回头,每次,送行的人都在老地方,近距离时点头、微笑;稍远一点,是挥手;直到即将走出对方的视野,你能确认有一股视线在你身上凝集,可是却无影无踪、转瞬消散,根本就无法寻找它的源头。来回穿梭的行人们的视线编织成这个季节消散的温柔,只能孤芳自赏。而一种思绪氤氲在微风里,时刻时刻,朝朝暮暮,轻轻掠过一草一木,只为寻找那一缕熟悉的气息,那一缕温暖的芳香……二月的文字,有的被诗人写下,有的还来不及被写下就被遗忘在神经中枢间,消散在二月的无限温柔里,随风埋葬。而文字间的尘埃在过往的沉默下变得湿润,化作泥土而终,终言曰:贰月里,三千尺之默然,离兮;来易来,去难去;去兮,终矣!
生命是寂静的,所有的语言在生命之初都是安然宁静的。或许有时候会羡慕失聪者,失明者,看不见,听不见,并不一定是不信,相反你可以“听见”“看见”我们所不能碰触的神圣——自然最美的艺术创造。没有尘世的喧哗与喧闹,只有灵魂的安宁,那是生命安静的美,也是用心才可以感知的美。如文中言:“生命的寂静语,因生命是寂静的,他们并不喧嚣,只是安静的传递自己的语言,那种不能称之为现实的语言,用心灵去感知的美,感知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的交汇,自然界的声音或许就是这么简单。”蕴含哲理的文字,作者将自己的感悟点点滴滴渗透其中。此文写出了作者对生命最真实的态度,是作者心灵与思想真实的反映,那就是生命的寂静语,生命和生命的交谈其实可以很简单。不得不说,人的能动性是可怕的,它使得人本身就是一个迷,让一个谜来探究世界这个大迷,似乎有些滑稽。就像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要想从另一个一无所知的人身上获得什么一样,显得傻里傻气,可是却偏偏执着。
远行人甚至能感觉到背上有两处圆点,似拔火罐般热着,那是送行人目光的凝聚。会觉得束缚吗?还是那莫名的迷惘。蓦然回眸,依然一个身影,要么凭栏、要么依闾,面目尽管模糊,但你晓得那视线一直没离开你的背影。被那种目光笼罩的感觉,像是屋外下着的雨。小憩在屋内,假使屋外正下着雨。如果没有窗外淅淋的雨声,你不会觉察到外面的雨。但雨不是为了你的觉察而存在的,雨在下着,你却感觉不到。那种雨低鸣在伞上的脆音;周围宁绕的潮新的水气;雨滴浸身体的醉凉的感觉。却生生的被隔离在屋外,像一层保护膜,让你无知无觉在雨中,明明下雨了,却察觉不到。而那一股视线,罩住了自己的心。自此一去,可能是关山万里,萍踪十年,忘不了的是目送的一幕。许是如火如荼的爱情,血肉相连的亲情,才有如许执拗的远望;许是殷殷的期望,入骨的牵连,才以眼睛作顽强的跟踪。这样的凝望,可算是东方人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中国人偏好含蓄,母亲不会搂着孩子,一个劲地说心肝宝贝;但儿女远行之际,她定会站家门口、站在车站的月台、站在机场的入口……
视线总是需要调整的,怎样去看做到了,还要明白应该去看什么。我常常会有灰色的心情,总是烦躁,找不出原因。生活正是如此,当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我的视线不能聚焦在黑点上,应该去看到到外面大片的白色。而当外面都是黑色,就要更乐观一些去专注那白色。只有这样,生活中才永远是白色。我喜欢视线漫無目的的飄移,我想讓自己的心在新鮮的感性世界里获得快乐与安逸。投入到大自然里,我会用心去拥抱自然。这其中没有隔膜与距离,被天与地、山与水环绕其间,我感到无比幸福!感受着微风轻拂着每一个汗毛孔,感受着发丝掠过脸颊,感受着空气流动着的速度,感受着阳光变化的温度,感受着自己的呼吸和天地的气息……游离的眼神看到了飞扬的帆,无边的宽广,悠远的天空;我似乎变成了风,任意遨游在山间湖畔,草场雪原。不同的视线会有不同的心理,关键在于你会不会调整自己的视线。于是,就生活在那视线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都在那视线之下。
我的视线漫无目的在空氣中飄移。为了减轻生活的压力,我常以这样的方式宣泄着自己心中的郁闷。早已被融入自然之中的我,无法做到拉远自己的视线取其美景。在寂寞里回想,留下一些片段,成为回忆,你和我之间,谁模糊了谁视线?生活,我跳出爱憎,聚焦白色,让我的视线更明白。当我的视线在空氣中飄移時,我发现这个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里似乎都有新的風景。只是,繁忙的人們大都视而不见!此时此刻眼神就是飞翔的翅膀,心跳的节奏有了遥远宽广的距离!跳出爱憎,才能给我一双公正的眼睛,给我明亮的视线。我不想评说这种畸形的执着。我只是觉得:当我們试着让视线飄移時,我們或許会见到許多更有价值的東西。就象当我們不能得到商場中自己喜欢的华美商品時,应该将视线飄移到更加精彩的远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那只小狗吸引了我
    在我的脑海里,有景色吸引了我,有吸引了我,有英雄吸引了我,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只有那只小狗吸引了我。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我和弟弟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只没
  • 我要夸奖的同学
    说到夸夸我的同学,我想一定就是她了,我们班的副班长,一个不管是工作能力还是学习能力都很强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在每次考试中都能排第一,还在里当副班长,样
  • 我的暑假班培训
    今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少儿主持培训班,感到很有意义!在主持班里,有两位富有朝气的年轻老师讲课,讲授方式独特有趣、轻松幽默,同学们被逗得笑声不断.老师为了让同
  • 眼泪知道什么是爱
    很多时候,过去是无从的。遗失了发黄的照片,遗失了曾经保存很久的东西,遗失了枯萎的记忆。伸出手,抓不到任何东西。也许,总有些东西会留在最深处,深深浅浅的痕迹,
  • 爱不需要承诺来相守
    看着你转身离去,我告诉没有什么痛我不能承受,但这只不过是一种安慰而已?其实我心还是痛的,泪在心里流……对你给予我的爱,我只能平静的等待,要像手中捧起的细沙,
  • [幽默故事]不能舒展的眉毛
    王大炮是个挺会来事的人,什么事情经他一搞,原本平淡无奇,却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了。这天,大炮的儿子放学回家,说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他把旅游过的地方挑
  • [民间故事]一只蛐蛐一张犁
    过去,王家庄有一个叫王诚的人,穷困潦倒但为人善良。谁家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去帮,乡邻们都叫他大善人。这年秋天,王诚的娘去世了,他实在没钱办丧事,只好到邻居张三
  • [幽默故事]饿死也不跟你学推荐
    魏冬下岗后一直找不到事做。现在用人单位门槛高得很,像他这种双无人员(既没学历又没技术)根本没人要。魏冬想自己创业,可是具体干什么他心里没谱儿。魏冬决定去找他
  • 救你没商量
    从前有个老板,专门从事长期贩卖伪劣轮胎,有天有做了一笔黑心的生意,心里高兴,就喝多了,去找卫生间。他走到门边,可是摸来摸去找不着门把手,他就硬推,推不动;拉
  • [幽默故事]美女相亲
    女孩,一旦漂亮了就有些自大,可毕竟漂亮就是自大的资本,人家有资本,干嘛不自大呢?单位同事卓姗姗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已经28岁了仍然单身,眼看就成了剩女,她
  • 头一天
    那时候,(一晃儿十年了!)我的英语就很好。我能把它说得不像英语,也不像,细听才听得出——原来是“华英官话”。那就是说,我很艺术的把几个英国字匀派在中国字里,如鸡兔之同笼。英国人把我说得一楞一楞的,我可也把他们说得直眨眼;他们说的他们明白,我说的我明
  • 不要为了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
    1.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2.命运就像自己的掌纹,虽然弯弯曲曲,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3.生命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和离别,是一次又一次的遗忘和开始。可总有些事,一旦发生,就留下印记;总有些人,一旦来过,就无法忘记。4
  • 刘德华录节目:自称当天王很寂寞
    由彭三源导演,刘德华、井柏然领衔主演的打拐题材影片《失孤》已于3月20日上映。近日,三位主创做客由宥鸣主持的腾讯首映礼,与大家分享这部温暖人心的诚意之作的戏内外创作故事。刘德华录节目:自称当天王很寂寞谈角色刘德华:我不是在演我就是农民
  • 独自一个人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我一蹦一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甜滋滋的,这时,好贾宇冲赶了上来,我一看他手上的试卷,才知道他考了九十七分,不愧是我的"铁哥们"就是心有灵犀,连分数都差不多,我们俩聊了一会儿之后,贾宇冲拐了一个弯儿,背影慢慢不见了.我心里盘算着
  • 晾晒的萝卜干
    楼下住着一对老夫妻,男的是离休的处级干部,女的退休前是一家大医院的主任医师,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是某局里的中层干部,一个在国外读书。入秋的一个傍晚,我看见那老夫人在翻晒萝卜,我很奇怪,像她这样的,还用自己淹菜吃吗?我问她,张阿姨,你家还淹咸菜吗?那
  • 关于经典爱情的四字词语
    含情脉脉夫唱妇随风情月意缘订三生缔结良缘同德同心天长地久花好月圆山盟海誓山盟海誓含情脉脉如隔三秋日思夜想触景生情
  • 为什么鲁迅的文章逐渐从教科书里剔除了?
    来源/心草雪月大概是从2010年起,鲁迅的文章就以两年减三篇的速度,逐渐从教科书里删除了。对于当下的中学生来说,这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大好消息。回想我自己的中学时期,语文课本上最厌烦的就是鲁迅的文章。别人的文章总是两到三天就能学完,可鲁迅的一般都要学一周多,
  • 学愁
    月考大考何时了,外人知多少!老师昨天又小考,故脑不堪回想当机中。红字考卷天天派,只是科目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头雾水向内流!
  • 经典网络非主流情感日志
    坏孩子不需要带着矫情妩媚的微笑,他们冷酷、放肆,不用看着别人的脸色卑微的活着,命运是自己选择的。坏孩子不需要明天复制今天,今天重复昨天。每天埋没在作业之中,每天为了如何提高成绩让家人老师欣慰而放弃自己的快乐。总是想变得再坏一点,变成
  • 鹤立鸡群的成语典
    晋[jìn]朝皇室有个侍卫官中嵇[jī]绍,一次他跟着皇帝出去打仗,结果被敌人包围,其都只顾逃命只有嵇绍,保护皇帝勇敢地杀出了重围。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英雄。嵇绍的身材高大,一次,他上朝时,有人称赞他:”他是那么高大神奇,就像一只鹤站在一大群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