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说]怎么这么急

2295

遛弯遛回来一条狗,没想到却引来俩狗主人。
  
  狗是五天前刘春旺老汉在路边一个花坛旁遛弯时偶遇的,当时也没多想,觉得就是附近谁家走丢的一条狗而已。直到后来回家拿钥匙开门,才发现它跟了过来。得,既然跟自己这么有缘分,不请自来,刘春旺老汉心花一灿烂,竟开门让它进来了。
  
  他心花一灿烂,别人未必也心花灿烂,因为这家不是他一个人的家。老伴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好端端的家乍然弄来了这么一条狗,你说这叫什么事?要吃要喝要拉要撒,是你伺候它还是我伺候它?”
  
  尤其让她不能容忍的就是横飞的狗毛,还有每当听到外面楼道有脚步声就高昂的嗓门。这哪行呢?刘春旺的老伴不仅有洁癖,而且睡觉还特别轻,不要说一条不时“汪汪”叫两嗓子的狗了,就是偶尔的风吹草动都能让她一夜无眠,你说家里养条狗还不要了她的老命?
  
  “限你三天内让它从我眼前消失,否则有它没我,有我没它!”
  
  老伴根本不给刘春旺老汉任何解释的机会,就这么武断地下了最后通牒。其实,就算她不下最后通牒,刘春旺老汉原本也没打算收留。为啥?东西再好那是别人的,跟他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他早想好了,好歹收留它一夜,也算他俩有缘分了,等明儿一大早就送回原处。爱狗的人都把狗当孩子宠,现在孩子丢了,指不定人家急成啥样呢?
  
  可出乎意料的是,这狗牵出去一连两天竟然无人问津。他有点迷茫,原先推测狗可能就来自附近小区某位粗枝大叶的人士,现在看来未必准。不然,这地方按说人来人往也不算少,一传十十传百,怎么着狗主人也该得到一点消息了,可如今怎么泥牛入海,还不见半点动静呢?见它毛发整洁,脖子上还有个项链圈,也不像是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啊。当大家得知他这狗是自动找上门来的,都纷纷围拢过来瞧稀奇,有人认出这是条哈士奇,劝他养了,说这品种如今市面上值好几千块钱呢。
  
  他赶紧摇摇头说:“就是想养,也过不了家里老太婆的关口。”
  
  “噢,原来惧内。”不知谁突然插了一句,惹得众人一阵开怀大笑。
  
  有人给他出主意道:“你不如印点招领启事,贴在各个小区的张贴点。这样知道的人多了,找到的概率也就高了,总比天天在这儿守株待兔强。”
  
  有人甚至更进一步道:“还是在报上登招领启事来得快,不然城市这么大,小区这么多,你该长多少双腿才能跑得过来?”
  
  说的也是,酒香还怕巷子深呢。唉,马上就到家里老太婆规定的最后限期了,这狗主人至今一点眉目都没有,真是愁煞人!现在看来,这哪里是拣了条狗,分明是拣了颗“嗤嗤”冒烟的“定时炸弹”!他得赶快想办法把它扔了。
  
  也许是这两天“积劳成疾”,等到招领启事见报的当天,刘春旺老汉就病倒了。感冒、发烧、咳嗽,不得已被儿子送医院打点滴。虽然人在医院里,但他心里一刻也没敢忘记狗的事。医院不准狗进来,他只好把狗关进家里的地下室,可又忐忑不安地怕它嚎起来惹毛了老伴,最后还是把它给放了出来。
  
  可转念一想,谁知道这狗啥来历?有没有户口?打没打过狂犬预防针?要真跑出来伤着人该咋办?这样前思后想,真有点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招领启事都快登了大半天了,狗主人咋还一点动静都没有呢?兜里的手机没几分钟都要掏出来扫描一两眼,生怕耳朵不好使把打过来的电话给遗漏掉。
  
  实际上,狗主人庞建之所以没及时来电话要狗,都是被报上那则招领启事给吓的。要是再晚几天,说不定他手里这则寻狗启事早在附近的大街小巷贴得满天飞了。因为他这狗可不是条普通狗,而是他家的“功臣狗”,曾经救过他老妈子一命。有一次老妈子在外面遛弯,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地不醒,是它的嚎叫引来众人才得以抢救及时,因此这狗深得老妈子宠爱。在她老人家眼里,这条狗就是“儿子”,比他这个整天忙得脚不着地、十天半月才难得见上一回的亲儿子还要强十倍百倍。
  
  其实,在确定丢狗的第一时间,庞建就想到贴寻狗启事了,不过没往报纸上想,觉得“哪儿跌倒哪儿爬起”,一条狗会跑多远?说不定压根不用找,过两天它就自个儿跑回来了。只到楼下打印店打了一百张寻狗启事,准备趁这个周末到附近小区张贴。没想到有人捷足先登,竟然都把招领启事登到报纸上了。
  
  “都是失主寻狗,哪有反过来寻狗主人的道理?我看这事八成有问题。”正想掏电话拨出去的庞建,及时被老婆制止了。
  
  想想还真有点不对,可哪儿不对呢?
  
  “对了,”老婆突然一拍巴掌大叫起来,“一定是咱这狗嘴闲不住咬伤了人,受伤者找不到狗主人才想出这招钓你的,这时候你打电话过去就等于自投罗网。”
  
  经老婆这么一点拨,庞建也茅塞顿开。天下哪有掉馅饼的好事?看来在情况尚未完全弄明白之前,别说这狗不能认领了,就连这电话也不能乱打。
  
  可作为狗的第一监护人,实际情况到底是啥样呢?他心里仍觉不踏实,万一咬出人命那就麻烦大了。庞建偷偷背着老婆,用公用电话拨了过去。
  
  结果拣他狗的人在医院里,接电话的是他儿子。
  
  “啪!”他就把电话挂了。还打啥打?人都给咬进医院去了,还敢要狗吗?狗再金贵,能金贵得过人吗?只听说过人命关天,还从来没听说过“狗命关天”。这狗也是的,不是在家里一贯表现很好吗?怎么一出家门就龇牙咧嘴,原形毕露了?庞建的眉头一下子扭成疙瘩。
  
  在心急如焚的等待中,刘春旺老汉终于在第二天等来了狗主人的电话。那个激动呀,赶紧把手机贴紧到耳朵上,大声向人家保证:“小伙子,你就放一百个一万个心!狗没有咬我,谁都没咬。我也不会讹诈你,就是纯粹学雷锋做好事。你赶紧过来领走你的狗吧。要不这样,你说个地方,我让我儿子开车给你送过去……”他怕人家误会,几乎是一口气把话说完。
  
  可谁知道就在狗被领走的当天晚上,庞建带着礼品登门了。他首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我叫庞建,就是你拣的那条狗的主人……”
  
  “打住打住……”刘春旺老汉一听这话就赶紧伸手将他拦住,“同志,空口无凭,咋能证明这条狗就是你的?”
  
  “这还用证明?”庞建胸有成竹地拍了拍胸脯,“你把狗一撒它自然会乖乖跟我走了。”
  
  “跟你走啥?”听了他轻飘飘的话,想到这些天被他的狗折腾得狼狈不堪的情景,刘春旺老汉突然就气不打一处来,真想上前甩他两大嘴巴子。
  
  “既然是你的狗,你早几天干啥吃去了?我就纳闷了,你咋一点不着急呢?”
  
  “急呀,怎能不急?”庞建急表白。
  
  自打这狗丢了以后,老妈子天天撵着他要“狗儿子”。每次庞建都是哄骗她说:“我天天都给你满大街找着呢。这不,刚印了一百多张寻狗启事,正准备这个周末一个小区一个小区挨个张贴。可狗又不是人,打个电话就会主动跑回家,得给我时间对不对?”
  
  可昨天他一回家情况就起了变化,老妈子非但没闹还满心欢喜地告诉他:“这狗你就甭费心找了,刚刚它自个儿回来了。”
  
  “回来了?”庞建猛地一震,果然看见依偎在老妈子身旁的“狗儿子”,问道:“它就这么平白无故回来了?后面没、没跟个人啥的?”庞建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跟人?跟啥人?”老妈子一脸迷惑地问。
  
  这也有点太不可思议了,庞建摇着脑袋想,拣东西的怎么比他这个丢东西的还心急火燎呢?报上登启事,等不及了又主动放回,难道真是自己判断失误?他决定上门一探究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妈子不是说了吗?一定要“好好感谢人家”。
  
  最恼火是刘春旺老汉。是谁这么胆大包天?光天化日之下,把这狗从自己眼皮底下抢去不说,还代表他去狗主人家还狗!这到底又唱的哪出呢?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他赶紧从手机里调出那个冒名顶替者的电话,果然不出所料,这小子竹筒子倒豆子,来个全盘承认。不过,又特别给他解释说:“这件事从头到尾跟我一毛钱关系没有,始作俑者都是你儿子,我只不过是协助他做这好事的。”
  
  “好事?”刘春旺老汉越听越糊涂,抢狗咋成了做好事呢?刘老汉拨通儿子的电话。
  
  “这不是怕你急才让人冒名顶替的吗?再说人家丢狗的肯定不会来啦,一定以为狗把你咬伤了,要不然也不至于一听说你人在医院就‘咔嚓’把电话挂了。”儿子在电话那头急急忙忙给他解释。
  
  “可狗呢?”
  
  “放了。”
  
  “放了?放哪了?”
  
  “放它回家了。”
  
  刘春旺老汉一拍脑门子,“咣当”想起来,狗比人都认家门!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林彪的两次惨败
    林彪的军事生涯堪称“战绩辉煌”,平型关大捷、辽沈战役……这里不提林彪“过五关,斩六将”,只论“九·一三”以后曾被一些人津津乐道的两次败绩。湘江血战:林彪泪如涌泉长征时,红一方面军历经百战,但真正对全军生死攸关的首推湘江之战。林彪的一军团与彭德怀的三军团为中
  • 清白公主未了情
    1.不欢而散建宁公主是清太宗皇太极最小的女儿,虽说一生下来母亲就因难产而死,但由最得皇太极宠爱的庄妃将她抚养在身边。因为庄妃只生了一个儿子福临,特别喜欢女孩儿,对建宁公主视若己出,疼爱异常。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很宠爱她,两人一块玩耍。后来清军入关,定鼎北京,八
  • 揭秘:周恩来与毛泽东的最后一次握手
    1974年,5月29日,周恩来陪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会见毛泽东。周恩来专职摄影记者杜修贤决然没有想到这是周恩来在他的镜头中最后一次走进毛泽东的书房。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也是毛泽东与周恩来最后一次共同会见外宾。会见结束时,邓小平、乔冠华和主席告别后就走出书房的
  • 一纸吓退十万兵毛主席的几次退兵之策
    一、一纸吓退十万兵。1948年10月,党中央驻西柏坡。傅作义探知情报以后,准备出动近10万大军和骑兵突袭中共首脑机关。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而党中央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26日,毛泽东办完大事以后,自言自语道:“要给傅作义一点厉害看
  • 刘伯承元帅为何被称为“军神”?
    刘伯承有几个流传较广的外号:一个是“军神”,两个是意思差不多的“独眼龙将军”、“刘瞎子”,还有一个叫“当代孙武”。1916年初,刘伯承率领川东护国军参加蔡锷发动的护国讨袁战争。在3月20日指挥部队攻打四川丰都县城时,不幸头部和右眼中弹负伤。由于伤情严重,刘
  • 张学良赵一荻的温泉幽禁岁月
    “中午1点半,经国先生来寓,董显光同来共午餐后,同去看建地。下午3点,刘家同陆根记谈好,星期四房子开工。——1960年11月1日”1960年,张学良携赵一荻回到台北定居。7月,“决定购地建房”。8月31日,经过测量,土地为1200余坪(相当于4000平方米
  • 谁是第一位牺牲在朝鲜的志愿军高级将领?
    胡乾秀,湖北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五十八师参谋长,1950年入朝参战,12月20日在朝鲜长津湖参加围歼美军陆军第一师的战役中牺牲。其遗体运回祖国,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牺牲的第
  • 左宗棠巧用“洋蒋干”平叛
    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征讨阿古柏叛军。左宗棠率八万余大军压进西北,边陲如同地震。感受到这股冲击波的,还有英国与俄国。三个月前,英国驻华使馆翻译擅自带领一支英军由缅甸闯入云南,开枪打死了当地百姓。当地民众奋起抵抗,打死翻译,将英
  • 朱熹办案也犯错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1130-1200)曾在福建崇安县任知县。在他任职不久后的一天,有位贫苦农民来到县衙告状:他有一块祖上传下来的坟地,是块风水宝地,被县里一个富户给霸占了。这里原本葬着他父亲、祖父、曾祖父,可富户派人将他这三位亲人的灵柩移走。这位贫民
  • 抗日战争期间“土八路”称呼是怎么来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北抗战的人民军队。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达成协议。8月22日,国民党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土八
  • 曾国藩叫板咸丰帝
    曾国藩家训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就是他的教育对象并不只是他的孩子们。像他的家书,其中有很多都是写给他那几个飞扬跋扈的弟弟的。他在家书里对他的弟弟说:“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
  • 乾隆私闯松鹤楼
    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到苏州,青衣小帽,乔装改扮,在城里到处游逛,走到观前街,看见前面有一爿小饭店,这饭店门面虽然小,店堂里却人头济济,座无虚席,还有勿少顾客挤不进店堂,只好捧着大碗阳春面,跑到马路边上吃。乾隆看见别人吃得香喷喷,自己肚皮也咕噜咕噜叫起来了。他
  • 明英宗盗饷
    明英宗年间,瓦剌大军犯境,英宗派兵前往平定,双方相持数月。一日,前方传来加急文书,称敌我双方僵持不下,明军军饷已缺,急需补给饷银,以稳定军心,同瓦剌大军血战到底。然而,此时英宗在太监王振的谗言下,大兴土木,国库银两已所剩无几。无奈战事紧急,朝中大臣屡屡上书
  • 唐太宗四请马周
    1隋唐时期,马周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幼时父母双亡,靠寄居在亲戚家长大。童年的苦难经历令马周刻骨铭心,他立志奋发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马周知道,穷人家的孩子要想翻身,唯一的出路就是拼命地读书。为此,他夜以继日地攻读诗书,不到二十岁便学富五车,胸有甲兵。
  • 关羽为何离开曹操,皆因英雄爱美人
    关羽兵败之后,经好友张辽劝说,答应归顺曹操。曹操是个爱才如命的人,对于关羽这样一等一的将才归顺,自然十分高兴,百般笼络,干般宠爱,万分器重,一日小宴,三日大宴,上马赐金,下马赏银,又是封侯(汉寿亭侯),又是拜将(偏将军),希望关羽能感恩戴德,成为股肱。可是
  •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著名奸臣
    赵高(秦朝)赵高(?——前207年),生而受宫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宰相。起初他因精于狱法,得到秦始皇的欣赏,以其为中车府令,教始皇帝幼子胡亥。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秦始皇驾崩后,赵高矫诏,改立胡亥,杀始皇长子嬴扶苏、十二公子、十公主及
  • 朱元璋智诈陈友谅
    元朝末年群雄纷争时,陈友谅在攻陷太平,占据了长江上游之后,就派人来约张士诚一同进攻建康(今南京)。  有人劝朱元璋亲率大军前往狙击。朱元璋说:“敌人知道我率军出征,就会用一部分军队牵制我,而大部分则顺流直驱建康,半日内就可到达。那时我的步兵骑兵急急赶回,行
  • 康熙二次东巡的故事
    康熙皇帝平定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后,于1682年农历二月十五,率皇子(胤礽)、皇妃及王爷大臣两万余人,开始第二次东巡。这次东巡,不仅仅是为了告祭先祖,更重要的是“阅览形胜”,巩固东北边防,抵御沙俄侵犯,并告戒大家不要忘记先祖马上打天下的艰难。一
  • 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汉献帝刘协
    刘协被贬到山阳后,皇后曹节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人携手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虽无法与宫中生活相比,却也成就了一段佳话。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们为“龙凤医家”。另外,刘协的子孙中有不少也居山阳。有娇妻子孙陪伴身边,得享天伦,处
  • 好色的村长和妇女主任
    王拐湾村的村长王八高是个全村出了名的老色鬼,自打他20多岁当生产队小队长时,就开始调戏上海下放女知青,险些被送去蹲班房。现在都50多岁的人了,还经常干些敲寡妇门,摸小媳妇奶,掐老婆娘们腚的事儿。  这么多年来,虽然王八高一直贪色耍流氓成性,但始终没有人去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