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自己珍爱生命

1998

一种极值的朴素美

时间会告别过去,痛苦也能告别回忆。

万能科学家钱伟长 钱伟长,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际上以钱氏命名的力学,应用数学科研成果就有“钱伟长方程”、“钱伟长方法”、“钱伟长一般方程”,“圆柱壳的钱伟长方程”等等。他先后担任中国多所名牌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名誉校长,校董事会董事长,名誉董事长,并且曾连续4届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可惜钱老已经去世,由其儿子代为领奖。

万能科学家

1957年6月,“反右”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展开,钱伟长因5个月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一文中,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时潮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而成了备受打击的对象。于是清华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刊登出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毛主席得知消息后,建议保留他的教授职位,但他那时已经没有上课的机会了。

划为右派之后,钱伟长被强制劳动改造,先做实验室助理,扫地劳动一年,其子女被禁止上大学。后下放至农村,但其间他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红卫兵阻挠其进行研究,他就趁晚上把窗户堵上,彻夜苦读。

1964年他曾独立推得广义变分理论,投递给《力学学报》,但因当时他的身份问题而不予发表,直到1968年日本鹫津久一郎于《弹性和塑性力学中的变分法》一书中才提到类似理论,而直到1977年钦科维奇的《有限元法》一书中明确论述后才为人们所熟知。

1968年至1971年被下放到北京特殊钢厂炼钢车间劳动锻炼。炉前工很苦,用的铁棒足有52公斤重,一般人是拿不起来的,钱伟长同样也拿不起来,但他发挥了自己懂力学的优势,把铁棒的一头放在一个和炉子一样高度的铁架子上,再去另一头把铁棒按下去,这样就拿起来了。工人们试了后都说好,于是就把10个炉子前都做了铁架子,钱伟长一时成了发明家。

求学路最不同

1931年,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原本是要学习历史或者文学,因为这两科他的考分都是满分。清华大学的历史考卷中,有一道出人意料的题目:写出二十四史的书名、作者、注者和卷数。好多人都被考住了,而钱伟长却得了100分。陈寅恪看过他的考试试卷,非常欣赏,有意招他为亲传弟子,

钱伟长擅长文史有渊源。他的四叔,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高中时,钱伟长就考入钱穆任教的苏州中学。在当时,苏州中学是一所极富盛名的学校,学习环境幽静,学习纪律严格,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钱穆教文学、杨人(木便)教西洋史、吕叔湘教中国史。
中国的爱因斯坦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江苏省常州市 金坛市人,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早年轶事

华罗庚出生时,他的父母亲为了给儿子祝福,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罗庚因此得名。

他12岁进入金坛市立初级中学学习,初一之后,便深深爱上了数学。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当时的华罗庚并未学过《孙子算经》,他是用如下妙法思考的:“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此数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余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数。”

华罗庚开始他的数学家生涯时,仅有一本《代数》、一本《几何》和一本缺页的《微积分》。有志者事竟成,他终于在19岁那年写出了那篇著名的论文。

1930年春,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当时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后对这篇文章很受感动,他问周围的人说:“这个华罗庚是谁?”,但是谁也没有听说过华罗庚这个人。后来,一位名叫唐培经的清华教员向熊庆来介绍了他的同乡华罗庚的身世。“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啊!应该请他到清华来。”熊庆来听后非常赞赏。这年,华罗庚只有19岁,却已经走过了一段相当坎坷的生活道路。

无学位大师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走完了一般人需要八年才能走完的道路,1933年被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 年成为讲师。

1936年,他经清华大学推荐,派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他在剑桥的两年中,把全部精力用于研究数学理论中的难题,不愿为申请学位浪费时间,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从1939年到1941年,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在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下,他还积极参加到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之中。

《堆垒素数论》后来成为数学经典名著,1947年在苏联出版俄文版,又先后在各国被翻译出版了德文、英文、日文、匈牙利和中文版(华罗庚本要因这本书获“斯大林奖”,可斯大林去世了)。

1946年2月至5月,他应邀赴苏联访问。

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想搞原子弹,于是选派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三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赴美考察。9月,华罗庚和李政道,朱光亚,唐敖庆等离开上海前往美国,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担任访问教授,后又被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并在那里治好了腿。
霍金开始真正的科学探索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在霍金12岁时,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感恩生命珍惜拥有的幸福
    感恩,欣赏我们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我们不像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将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我们不需要像海伦.凯勒那
  •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1、文明高雅,乐学善思2、自重自信,自强不息3、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
  • 珍惜拥有的时间
    “”这个词可能对我们每来说,都大不一样!对儿童来说时间过的太慢;对青少年来说时间过的不算快也不算慢;但对稍微老一点的或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时间过的太快!就说说
  • 暑假的第一天
    在这几天中的辛苦,在这几天中的劳累,我们终于等到有收获的那天,终于等到有玩的那天,我们期待着,我们等待着,终于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考完试的第二天,也就是暑假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海外故事]飞来的大奖
    PART.1意外的奖项大卫·司汤恩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餐馆老板。这天,邮递员送来了一封来自美国的全球特快专递。司汤恩感到很奇怪:自己在美国既没亲戚也没朋友,
  • [幽默故事]边干边吃
    这一天,早点摊前买点心的顾客排起了长队,排在最前面的老太太对店员说:“小伙子,给我来半斤葱油饼。”店员一听,操刀剁下一大块饼,往台秤上一放,嗨,多了。于是,
  • [幽默故事]慰问专业户
    大年初三,村主任毛大去看弟弟毛二,只见毛二呆呆地蹲在家门口,见哥哥来了,毛二忙攥住了哥哥的手:“口袋里几个钱,一个春节全被我输光了,还欠了一大笔债。”毛大拍
  • [海外故事]打不开的窗子
    人与人相处不能过于精明,有句话说的好:“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时的精明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结局……奥尼尔是个精明得让狐狸都无地自容的商人,最近,他经营起
  • 走过心灵的沼泽地
    人生犹如一列奔驰的火车,从降临人世的那句嘹亮的鸣笛声起,我们便自主,或不由自主地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向前走。走过白昼黑夜,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山川河流,走过沙漠戈壁,走过狂风暴雨,走过冰天雪地,走过伤害痛苦,走过沧海桑田,直至终点,画上我们人生完美无憾的句号。 
  • 拷问你的意志,拷问你的灵魂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匆匆忙忙中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幽幽暗暗中,我们开始起笔我们的人生。浮躁中,渐渐失去了心灵中固有的那片单纯,与无数个日夜中反复思索:我们究竟要做什么,这一生才不会浪费掉。  面对心灵的跌宕与起伏,拷问你的意志,拷问你的灵魂:  你是否保持一
  • 献给那些没有自信的人
    献给没自信的人55句话,总有一条鼓舞你去追逐梦想!  1、成功的起始点乃是自我分析,成功的秘诀则是自我反省。  2、不断地改善做事流程。  3、我只有一颗心、可是正好满满的可以装下那些我爱的人。  4、有想法,就要付出行动,别空想,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
  • 遭遇坎坷的时候
    天下之人,谁不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谁不渴望莺歌燕舞的时光?谁不祈祷一帆风顺的人生?可是,月有阴晴圆缺,年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欢离合,很多的事,很多的时候,不喜欢不代表不碰上,总在不经意间,我们会与坎坷不期而遇,有时甚至避之不及。  遭遇坎坷的时候,我们或许情
  • 通灵眼
    编者按:明礼由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寻死未果,因缘之下竟然可以通灵,在经历了一切人与鬼的事件之后,明礼了悟,女儿大了,走什么样的路是她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知足常乐才是最重要的事。文章情节不错,人物形象丰满,细节描写到位,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推荐共赏!哀莫
  • 你需要的不是说出来,而是去做!
    最近一个朋友再次跟我说自己口才不行,这已经是他第n次跟我谈到这件事情了。  在社会中生活,沟通是必须的,那么如何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几乎是每个人都遇到过无话可说的情况,也有很多人有社交恐惧症。每个人都是独立而有个性的,不能与每个陌生人畅谈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 既然活着,不别抱怨
    一个人活着,何任何时,是不能无所事事,更不可枸人忧天,怨声载道,必须要有他该做的事情,唯有那样他的心里才会有所寄托,他才会真正的获得快乐。  不要抱怨工作的奔波劳累,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工作本身有多么辛苦,而是我们自己的身心感觉的,也许可能真的是累了。  人
  • 三十多岁,如何打理尴尬年龄里的凌乱人生
    三十岁是一个分水岭,一边是骄阳似火、山花烂漫的绚丽青春,一边是蝇营狗苟、满地鸡毛的凌乱人生,曾经的热血青年已经成为端着保温杯泡着枸杞的中年大叔。  三十岁是一扇门,门里面是此时的平淡安逸,门外面是未知的挑战与激情。看到众多招聘广告的年龄要求——三十五周岁以
  • 发掘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最好的别人
    记忆深处里,小时候体育课上,老师组织我们男生搞了一个跳高比赛,标竿上升到90厘米时,总有几个男生跳不过,这样就受到别的同学一片嘘声,再这嘘声中,也有无地自容的我,因为我正是这跳不过的男生当中的一个。  后来,老师为了让所有男生体育成绩合格,就再讲了一遍跳高
  • 抱怨,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慨
    生活就如同时间一样,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却因为人与人思想、思维、心态等不同便出现了不同的生活局面,有的人过得贫苦心酸,有的人过得衣食无忧,有的人过得锦衣玉食。  面对如此落差的生活,自然就会心生埋怨或牢骚满腹。但是,我们可有进行过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