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淳安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飞脚酷跑运动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现代诗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养生保健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江干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单身同盟交友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剁手党集中营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精彩生活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美食大厨达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小议借钱

4832

通常,学生向我借钱,他们一开口,我不由分说就借给他们,为什么随便就把钱借给学生呢?因为学生还未踏入社会,他们基本上是淳朴善良的,作为一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是说,学生的品质是学生借钱的抵押品。

银行大额借贷,第一,必须有相应的抵押资产;第二,必须有可行性报告;第三,必须由担保人。不然银行借贷出去的钱岂不是都成了死帐烂帐?九十年代,因为家人生病,急需一大笔医药费,我向一家企业借贷,财务科开具一张支票,结果银行因为我没有发展生产及其盈利的可行性报告,拒绝支付,当时急得我差一点没有跳楼。

小议借钱 银行小额贷款,虽然无须财产抵押,但是,担保人和发展生产的可行性报告还是需要的,无论是大额贷款还是小额贷款,银行的目的是为了盈利。

黑社会放高利贷,也必须充分了解你的偿还和抵押能力,或者房产或者妻女,一旦你借钱不还,他们就开始使用非常手段,殴打、砍手脚等最后获得丰厚的汇报。

教师借钱给学生甚至送钱给学生跟社会性借贷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度过暂时的难关,刻苦努力地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社会性人才。记得我自己上中学时,因为是靠打临工来养活自己,时常饥一餐饱一顿,有时遇到雨雪天干脆就饿肚子,我的老师就时常借钱给我,有时直接就是把饭菜票送给我,我不忍拂了老师的好意,一般都是接过来,根本不用,还是照样忍饥挨饿,过几天又还给老师,因为我不知道倘若把这这个钱花了以后自己能不能挣到钱偿还老师,如果挣不到钱,岂不是败坏了自己的品质?正是因为我从不欠老师的一分钱,有一次,老师竟然借给我十元钱十斤粮票,当时,教师的月工资只有五十多元,29斤粮票,我知道这个钱和粮票的分量,尽管当时已经有两天水米没打牙了,我也没有敢动那十元钱,通常,我一个月靠打临工只能挣到七八元钱,就能维持一个月的生活,十元钱对于我那简直像一个天文数字。

现在,经常有人说教育越来越差了,培养的学生品质太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以为这种说法欠妥,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形成学校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学生并不完全是学校教育出来的,他们作为社会一份子,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影响,从最近向我借钱的一部分学生身上就表现出这种不良影响的严重性。

有一个学生对我说,他带的零花钱丢了二十元,向我借十元钱,我借给了他,后来他说:“钱是我自己弄丢的,不能再向家里要钱了,所以就没有钱还了。”我想,一般家长听说孩子把钱弄丢了会不问青红皂白把孩子打一顿,免得这个学生挨打,于是摆摆手说:“算了,以后注意就是了。”

大约是这个学生宣传的结果,好几个学生都找借口向我借钱,我把钱借给他们,有的五元,有的十元,其中一个女孩子说是月经来了,要买卫生巾,借了二十元。过了一个星期,我向这些学生收债,他们无一例外地回答:没有钱。我初略算了一下,学生从我手里借走的钱不到一百元,对于我不是什么大事,有一个女生家长说想做生意偿还学校里的资料费苦于没有资金,我当时就送给他两百元。应该说学生借的钱不过是很少一点钱,不值什么。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一件大事情,因为他们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而借钱挥霍,必然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对于善良的人只需要凭借欺诈的手段就可以获得金钱。

那一位说月经来了借钱买卫生巾的女生的母亲很细心,发现她这一个星期多了一些零花钱,向我询问,我告诉她借钱的事,她说:“老师请再也不要借钱给她,女孩子骗人最后必然落入骗子之手。”后来她替女儿还了二十元钱。

还有那一帮借钱的男生估计家里至今还不清楚,所以也没有人还钱。这一件事很清楚的说明现在的小孩子与我们青少年时代对于借钱这一问题的看法有多么大的区别。

当然,诚信可以做人,未必能成事,做大事者未必诚信,却可以高官任做,骏马任骑。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一只蛐蛐一张犁
    过去,王家庄有一个叫王诚的人,穷困潦倒但为人善良。谁家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去帮,乡邻们都叫他大善人。这年秋天,王诚的娘去世了,他实在没钱办丧事,只好到邻居张三
  • [幽默故事]欢喜罚单
    郝运借钱开了家饭店,来过的顾客全都赞不绝口。可由于没有知名度,一直打不开局面,几个月下来,连房租也没挣回来。电视上的广告费太贵,印刷的小广告又根本没人看,起
  • 白手起家致富小故事
    白手起家致富小故事之摇身一变成了“万元户”广东海丰县莲花山下的顾莲峙村,长期以来依然过着借钱买米,乞油点灯的日子。改革开放后,这个穷村焕发了生机,发生了翻天
  • 奶奶心中的疼
    最近,王玉金在城里做生意赔了,急需一大笔钱返本。王玉金平时人性就不咋的,交的都是一些狐朋狗友。有钱的时候,他们整天围着王玉金转。王玉金倒霉了,纷纷靠后。借钱
  • 见鬼作者:无名
    麦子熟了,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收割着,王海生一家也不例外。以前麦子收割回来后还要自己亲自打麦子,很辛苦,现在生活好了,富裕了,农民也用上了化的机器。这不,王海生一大早就让人把机器抬到自己家,他还是第一次用上这玩意呢。在邻居的帮忙下,大家干的热火朝天很快就到了
  • 勾魂票
    滦河边上的太平湾,是一个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开着商店、饭店、旅店、药店、诊所、储蓄所等各种店铺门市;小商小贩临街出摊叫卖时令果蔬土特产;还有街头路口的修鞋理发和修理自行车摊点。使小镇呈现出一派繁华太平景象。然而,近些日子,小镇上有一
  • 斗狗
    石头村一直有个风俗,那就是每年的年尾村里都会举办一次“斗狗大赛”。这是一年中石头村最热闹的时候,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把年初养的狗拉去比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图个乐子,反正过年时狗都是要杀来吃的,比赛时死了还省了工夫。今年的“斗狗比赛”还是像往年那样,村民们
  • 恐怖的召唤作者:小芒果
    下面我讲的是的鬼故事,故事就发生在吉林省一个偏远的。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奶奶家住在离市里很远的农村,我常去奶奶家玩,那时的农村每个住户都有自己很大的院子,每家每户离的都很远,并且在七八点钟就都早早锁大门在屋里看电视,奶奶家的后院的外面是一片宽敞的玉米地,地里
  • 电线杆上的东西
    那是个快要下雨的阴天。一群朋友开著车,因为想抄近路到喜志车站,所以开进了加油站旁的巷子。突然,在前方的电线杆顶端,有一团模糊的白色东西在发光。“喂,你们有没有看到那团怪东西?”车子靠近之後,大家才看清楚那团东西的真面目。电线杆的顶端,站著一位白发散乱的老婆
  • 闹鬼的旅馆
    阿p出差去一个偏僻的小镇。刚一下车,就听说镇上的一个小旅店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听了这事,阿p的心一下子就悬起来了。本来这孤身一人来这种偏僻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心里就不塌实。不想又遇上了这事,让他更加忐忑不安。尤其在投宿住店的时候,让他大伤脑筋,颇费
  • 遇见的都是“鬼”
    王华从前天开始就没合眼,想起赵刚的死那里还有睡意,眼眶布满了血丝。不知啥时候开始,夜里睡不好,半夜感觉有人在拽他,可又动弹不得,去看了,说是作息时间不规律,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王华差点没照那医生鼻梁上来一拳,这不是说我有神经病吗?那戴两块厚玻璃的医生,给王
  • 守灵夜
    坐在这趟火车上已经二十一个小时了,我从温暖的北方城市去东北家乡奔丧。已经二十年没有回过家乡了,那儿没有什么近亲,除了我的舅舅,可现在他已经死了。我就是为了帮我没见过面的表妹为他办一个体面地葬礼,才坐上这辆北上的火车。车越往北开,就越冷,车上也不剩几个乘客了
  • 走夜路
    夜路走多了难免会遇上鬼——题记我天生胆小,怕走夜路。只身走在夜路上,常觉得身后有什么跟着似的。乍着胆子回头看看吧,啥也没有。老年人说,人就是自己吓唬自己。其实,我并不相信鬼神之说。尤其是步入中年以后,终日为生计奔忙。没功夫,也没心思琢磨神鬼之事。上班时,闲
  • 午夜惊魂
    那天我正在上夜班,无奈工作到半夜感到一阵头晕脑胀,身困体乏,想必是感冒了,于是向领导请了假,下了班回家去休息。漆黑的夜色下,星星在打盹,月亮在睡觉,路上没有行驶的车辆,也不见有一个人的影子,使人倍感凄冷和孤寂。我失魂落魄地走在漆黑的夜色中,昏暗的路灯将我消
  • 秀秀
    阿祥是某市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大考将近,每天都要挑灯夜读。阿祥居住在位于开发区的居民楼里,这里地处较为偏僻,但是环境还算清幽。高三的生活紧张而又忙碌,阿祥和平常一样放学直接回家,吃好晚饭,看看表已经是晚上十点,阿祥不紧不慢地拿出厚厚一叠作业卷子开始奋战,写了
  • 土地庙里的忠魂
    这是我一个同事说的,他是听他爷爷说的。他是河北人。家乡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土地庙。因为这庙里的土地公有名有姓。古老相传,土地公是明末人,时年已近80。本是村里的大户,人望极高。满清入关杀到他们村子。村民都逃上山了。惟有土地公一家,只让媳妇把孙子孙女带走。土地公
  • 不翼之财
    暮色降临,月上柳稍。在乡间的小道上,王子国在匆匆地赶路。远处的草丛里一阵嗦嗦的异响!王子国警觉地看了看剧烈晃动的茅草丛,慢慢地靠近,小心冀冀地扒开了一人多高的茅草丛。只见一只野狗正在从刨出的洞里拖出了一只崭新的皮箱!皮箱做工考究,样式时尚。王子国顿时眼前一
  • 荒芜的鬼屋作者:陈纪刚
    这几间房屋大约修于一九二五年左右,在这个大院子里,这几间屋是右宅,木架结构,最外那间还是吊脚楼。人们称为鬼屋,他们谈到什么鬼都有,有吓死鬼、有吊颈鬼、有饿死鬼……让人听了心惊胆颤,据说当年当地的人大白天一个人怕得进该屋。这屋原是欧姓人家修的,后来被汤朝贵买
  • 胡同里的那个身影
    胡安永远忘不了那一条胡同,一条幽深的胡同。不仅深,而且四周墙壁很高,但最让他感到难受的是,这条胡同很窄,而且杂草丛生,在墙边到了秋夜,总会听见蟋蟀的叫声。他是一名医生,救了不少人,在这个村子里还是比较有名的。村民们都非常愿意到他这里来看病。有时候,有些家庭
  • 一个村庄的诡异“死神”
    30多年来,几乎每个,死神都会如约来到云南省崎岖高地上的这个小村落。当一个叫李林梅的农妇提着一篮蘑菇,走过王家村村头的小路,看见一间小平房门前挂起了崭新的白布帘,她就能知道村里又有人被“拖”走了。王家村是云南大理东面的一个小村庄,距离大理市区大概需要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