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故事]千古绝唱

1380

江户幕府统治日本时期,各种演艺活动和艺人十分活跃。其中有一位叫“云中轩”的浪曲艺人,唱功十分了得。可这云中轩十分神秘,剧团上下对他的出身、来历一无所知。他每次上台,都要涂上厚厚的白粉,一下台卸妆后,立即坐进轿子,匆匆离去,所以连他的年龄甚至相貌都是个谜。
  
  剧团老板有个朋友叫三太夫,他十分欣赏云中轩的表演,想暗中挖角,把云中轩带去江户发展。
  
  一日,三太夫单独约云中轩到一家居酒屋密谈。云中轩如约而至,脸上虽已卸了妆,却还是略施薄粉。三太夫殷勤招待,他鼓起如簧之舌,把好话说尽,就是想请云中轩去江户演出,可云中轩半点不为所动,始终一言不发。三太夫讨了个没趣,只得悻悻离去。
  
  一转眼,整整五年过去。这期间,江户突然崛起一个艺名“川上鹤”的浪曲艺人,其唱功精湛,迅速红透全城。三太夫在江户的剧团原本数一数二,却不敌川上鹤的有力竞争,日趋凋敝。
  
  这天午后,三太夫正闷在家中发愁,忽然仆人来报:“有位关西来的云中轩,前来拜访。”“啊!”三太夫十分惊讶,五年前苦苦敦请不得的人,此刻竟不请自来了。三太夫急忙让人把云中轩请入屋。
  
  云中轩的脸上依然敷着薄粉,只是脸色愈发煞白,不等三太夫开口,就开门见山道:“我这次来,一是为了救你,二是为了救我师弟。时间紧迫,客套话就不必说了。”三太夫震惊道:“我有什么祸事?你师弟又是哪位?”云中轩答道:“川上鹤,就是我的同门师弟。我们一师学艺,十年前各奔前程。他为成名不择手段,如今大祸将至。当年师父托我照顾他,所以我特来江户寻他、救他。不然,你也会被他害死。”
  
  三太夫半信半疑:“那我该怎么做呢?”云中轩道:“很简单,让我进你的剧团。川上鹤原本在盂兰盆节有演出,请替我安排就在那天首演。”三太夫又惊又喜,说:“这真是求之不得呀!”
  
  此后云中轩就在三太夫家暂住下来,三太夫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安排演出事宜。很快,宣传布告就贴得满街都是。
  
  盂兰盆节也称鬼节,这天也是云中轩在江户首次登台的日子。人们都拥到三太夫让人搭起的大舞台周围,要瞧瞧关西来的名角是不是名副其实。哪知开演了两个时辰,还都是往常那些节目,一些不耐烦的观众喝起了倒彩。
  
  忽地,一声弦乐响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登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云中轩旋身登场,启嗓献艺。他唱的是从能剧改编的名曲《敦盛》,说的是日本源平合战时,美少年平敦盛在决战前夜吹奏起心爱的笛子,优美的笛声传入敌军阵中,源氏猛将熊谷被深深打动。次日大战爆发,平家大败,平敦盛逃到海边,被熊谷捉住。熊谷见少年腰间的笛子,动了恻隐之心,便想放走他,但平敦盛不肯失节,慷慨请死。云中轩把平敦盛殉难前后的哀戚、倔强演绎得真实感人。那唱腔金声玉润,如飞泉鸣玉,感心动耳。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泪如雨下。
  
  云中轩一曲唱毕,台下观众齐声喝彩。在欢腾的人群中,三太夫却注意到角落里有个人正死盯着云中轩。本来他藏的位置很巧妙,极难被发现,但由于他的面孔和云中轩一样煞白,三太夫还是认出了他。没错,是川上鹤,他果然也来了。等到云中轩下台,三太夫悄悄地将此事告诉他,云中轩满头冷汗,未发一言。
  
  七天后,川上鹤到了三太夫宅邸,指名要与云中轩密谈。三太夫怕他对自己的台柱子不利,便躲在房外偷听。屋里的两人刻意压低了声音说话,三太夫听得断断续续:“就你能用那秘法?凭什么我不能?”“师弟,我来江户是为了你好,劝你……”过了一阵,川上鹤气鼓鼓地拉开门,径直离去。云中轩则对三太夫说:“十日后,我要和师弟在将军座前斗唱!”
  
  由于天下太平,江户幕府历代将军都十分重视发展文教,围棋、书法、曲艺、茶道等,都可在将军面前比试切磋。这几日云中轩的大名也传到了将军耳中,将军正有意请云中轩去献技,三太夫便顺水推舟,兴冲冲自去张罗。
  
  转眼到了斗唱之日,将军对云中轩和川上鹤说道:“听闻云中轩擅演信长,川上鹤爱扮光秀,今日斗唱,就请二位合唱一出《本能寺之变》如何?”
  
  《本能寺之变》讲述了一代枭雄织田信长被部下明智光秀背叛,在本能寺遭袭,被逼自焚的故事。这是一出大戏,两个角色戏份都很重,唱段也多,极考验唱者功力。
  
  云中轩有意推却,川上鹤却跃跃欲试。最终,碍于将军威严,云中轩还是点了头。不一会儿工夫,两人已在台上摆好架势开唱了,他们合着音弦,口中放歌,弦音凄切,歌声悲凉,甚是动人心弦。台下坐着的都是贵宾,他们跟随戏中故事,一时激动、一时紧张、一时哀伤,完全被带进了历史的时空中,谁也没注意到两位表演者的面色不断地越变越白……
  
  云中轩和川上鹤彼此较劲,你唱一句他接一句,口中幻化出兵士的厮杀呐喊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士卒临死的惨叫声、信长与光秀的互斥怒骂声,情景十分逼真。渐渐地,两人唱到了高潮——信长举火自焚的那一幕,观众们都知道最精彩的时刻即将到来。
  
  突然,川上鹤大叫一声,面露狰狞,右手从袍袖中抽出一把明晃晃的短刀,猛向云中轩刺去,观众们惊得尖叫起来。那短刀刺到云中轩胸前,却像被一层看不见的气墙挡住,刺不进去。云中轩也身体震颤,面孔扭曲,他急忙死死摁住自己的右手,嘶声喊道:“师弟,快逃!”川上鹤脸色惨白,苦笑道:“来不及了,魔王来了……”只听云中轩又大吼一声,脸上像罩了一层严霜,厉声道:“光秀逆贼,还我命来!”飞起一脚,把川上鹤踢倒,也拔出一把利刃,就要刺下。川上鹤无处闪避,只能等死。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云中轩的左边身躯猛然一震,左手“呼”一下夺过右手的短刀,向自己的胸膛用力刺进去。这几下兔起鹘落,变化过快,观众和三太夫都呆住了。等定下神来,将军的侍卫们急忙拔刀持枪,上前将云中轩和川上鹤团团围住。云中轩躺在台上,已奄奄一息,川上鹤抱住师兄的身躯,哭号道:“师兄,我对不起你!”云中轩凄然道:“我、我总算没有辜负师父的嘱托。你以后,千万不可再用这邪法唱曲了。”说完双眼一闭,气绝身亡。
  
  将军座前献艺竟出了这么大差池,三太夫大罪难逃,和川上鹤一起被押入牢狱。三太夫满腹狐疑,过了数日,终于忍不住向关在一起的川上鹤问起。川上鹤苦笑着说:“关进监牢这几天,我并未化妆敷粉,你看我的脸色还白不白?”三太夫说:“这几日我也正感奇怪,怎么你的脸色和你师兄一样,白得不像正常人?”川上鹤道:“不错,其实我和师兄早已不是活人,我们是……亡灵!”
  
  三太夫吓得弹起身,道:“什么?你们、你们竟然是亡灵!”
  
  “确切地说,是半亡灵!”川上鹤语调悲哀,接着说道,“世人都以为红伶唱曲演戏,靠的是天赋和磨练,可这样磨练出的技艺再超群,也只能达到人的境界。我们这一派要求达到‘三界合一、艺臻鬼神’,我们师祖殚心竭虑,终于找到一门秘法,那就是……让鬼神来演自己。”
  
  “此话怎讲?”
  
  “那些已经作古的帝王将相、英雄巨盗,个个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师祖传下的秘法,就是召请戏中角色的亡魂前来附体,让他们在舞台上自己演自己!”
  
  三太夫听得毛骨悚然,只觉后背阴风阵阵。川上鹤继续说道:“我们这一派本来门徒众多,后来用了师祖的秘法,技艺是突飞猛进了,可身上积的魔孽就越来越深,受到的反噬也越来越重,最后没一个好死。所以传到我师父时,他老人家就不许我们用这邪法,但我一心想出人头地,便偷学了秘法,逃出师门。师兄怕我的召魂术招来大魔头,为祸人间,便也恳请师父传授了秘法,出师后四处寻我。我有心避而不见,他只好用秘法卖唱,激我出头。我曾劝他和我联手称霸全艺界,他执意不肯,反劝我收手,所以我们就定下用斗唱来决胜负。”
  
  三太夫听得呆了,片刻后又问:“你师兄说,你想害我?”
  
  川上鹤冷笑数声,说:“你的剧团在江户还有些名声,始终是我的阻碍。那天盂兰盆节,鬼门大开,万鬼齐出,召魂附体最为厉害。我本打算唱上一曲《酒吞童子》,召来无敌恶鬼,顺势取你性命。偏偏被我师兄识破,他故意唱一曲《敦盛》,召来成神的敦盛附体,用大慈悲心压制我的恶鬼心,使我害不得你。”
  
  三太夫回想起那天唱完《敦盛》后,云中轩满头冷汗的模样,心中生出无尽感激。他又问道:“你们师兄弟面色一样苍白,想必就是召魂留下的恶果了?”
  
  川上鹤答道:“不错,师兄和我都演了不少场,鬼神附体多了,已逐渐没了自我,因此只能算半亡灵了。”三太夫长叹一口气,说:“可是你师兄为了救你,在被信长完全附体前,情愿选择自尽。他人性尚在,比起你强多了。”
  
  川上鹤目中噙泪,说:“确实如此。我本打算借光秀附体,趁机杀了师兄,可是信长死后,化作了大魔王,光秀已不是他的对手,反要被信长所杀。如不是师兄舍己救人,我已遭魔手……”说罢,川上鹤闭眼垂头,不再说一言。
  
  此后幕府虽然屡屡审问,川上鹤和三太夫都沉默无语,而因为云中轩是自杀,幕府不好把川上鹤定罪,只判了三太夫失职之罪。二人被关押数年后,先后获释出狱。川上鹤从此渺无踪影,三太夫也关了剧团闭门隐居,只剩下斗唱那天有幸在场的观众,在余生里不时地回味:真是千古绝唱啊!可惜从今往后,再也欣赏不到了。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铃铛
    老李有只猎狗,经常带着进山打猎。尖尖的山头,绿油油的树林,里面藏着数不清的山珍野味。老李前几天进山砍柴时发现几只猴子的踪影,猴脑瓜馋的老李口水淌了十八里地。白天猎猴等于浪费时间,猴子比孙悟空还精,晚上就不同了,猴子蹲在树头昏昏欲睡,即使闭着眼睛也打得找。老
  • 冥河轶事
    冥河上的奈何桥,自古以来就是阴阳分隔、来世与今生的交界处,几千年来这里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幸福的人们害怕这里,苦难的人们向往这里。奈何桥头的一碗孟婆汤是投胎男女必喝的一碗苦浓汤水,喝之后前生记忆全数洗清,连智慧都变得一片空白,来生又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婴
  • 捉迷藏
    我出生在海猫岛。一个几乎与外界失去联络的小渔村。因为缺乏娱乐设施,我和小辉平日里只能玩些捉迷藏、扔石子的小。7岁那年,小辉突然失踪了。大家找遍整个村子,都没找到他。后来由于升学,我离开了海猫岛。这件事也就渐渐淡忘了。大学刚刚毕业的,我独自驾驶着摩托艇去海边
  • 墙体里的尸骨
    警局里一下子热闹了。因为有人发现了魏家胡同的墙里有尸骨。已经腐烂了。看似是死了很多年了。是一具。怎么说是男尸呢。是法医鉴定的结果。因为看骨头就可看出来是男是女来。但是您要说谁,干什么的。只有去找王雅琪了。案件送到了警局。王雅琪正在睡觉呢。听见肖肖叫他,说有
  • 半夜遇鬼
    我是湖北麻城的,06年上的大一,就读于在扬州某,学的物业管理。暑假的时候安排我们去实习,于是我就到深圳这边,因为我哥在一家纸品厂工作,所以通过他介绍我进厂进去做污水处理。这份工作比较简单,就是往污水池的药桶里加药。虽然工作比较简单,但是地方有点偏,再加上污
  • 11个短篇鬼故事合集
    说实话,我对此是比较相信的,如果读者你是无神论者或无鬼论者,那请您停止向下的翻阅,因为您并不会相信。本书写的并不是让人胆战心惊,扣人心弦,但一定是的!接下来,请各位读者做好准备,即将进入TS涛的故事。一>亲身经历假的故事我不喜欢听也不喜欢讲。虽说我年
  • 妈妈与鬼
    我妈妈是地道的江西人,下放的时候她正在读高中。因为上面有号召,要知识青年下乡上山,于是她也响应号召和一大群年轻人来到当地郊外的一个农场进行进一步“深造”。妈妈是个很能干的女人,所以很快就被推选为她那个队的队长和团支书,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她遇上了这事。当时
  • 窗外的鸭子叫
    话说发生这件事情之前,我一直都有碰到许多奇怪的事情,但是自己从来不觉得自己阵头火低,容易碰到这些,但是自打这件事情之后,我开始承认了这个事实,也开始明白了为什么我总是会碰到各种事情的缘由。不过,我也更相信,我自己冥冥中总有佛祖保护,是会遇到,但不会发生什么
  • 还我的眼睛
    眼外科手术的专家张建民张医生无聊的在自己的办公室打着电脑,看了看表,差七分钟就十二点,这意味着他还有七分钟就可以下班回家。于是他站起身来,准备去拿墙壁上的外套,就在这时,房门被敲响了,走进来的是一个三十左右岁的医生,架着副高度的黑边眼镜,带着种憔悴不堪的样
  • 田螺的故事
    每年中秋之际,正是田螺最肥美的时候,这时的田螺个大无子。很多地方都喜欢吃辣炒田螺。在炎炎夏夜,炒上一盆田螺,再来两瓶冰冻的啤酒,别提有多惬意了。在广东珠三角一带,有中秋要吃螺和芋头的习俗,这来源于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