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爸爸在天上看着我
1124
作为一名自由写作者,韩东非常活跃。而在生活中,韩东低调、朴素、平和。迄今为止,他出版的四部长篇小说,除了《我和你》,《扎根》、《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和《知青变形记》三部都是以他们一家下放的经历为背景和素材。
“我是一个心中有父亲的人。”韩东如是说。
我是一个心中有父亲的人
1969年,8岁的韩东随父母举家从南京下放到苏北洪泽县黄集公社涧南一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对于韩东来说,下放是一件让人兴奋的大事。首先,家门口两边墙上贴着的“打倒”、“炮轰”、“火烧”、“油煎”大字报,现在被撕掉了,有些则被大红色的喜报覆盖了,标语也变成了“热烈欢送”、“光荣下放”。其次,是锣鼓喧天的欢送仪式。他带着“光荣”和对农村莫名的美好向往,和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下放。
那时的韩东还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对时代的剧变以及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并无太多的知觉。在之前的一年,他曾经为奶奶的去世而兴高采烈——“我们家终于死人了”;也曾因父母被“打倒”而激动不已——“我们家终于出坏人了”。但这段十年的下放经历却几乎影响了他一生。三十多年后,全家下放洪泽的经历,成就了韩东的首部长篇小说《扎根》。这部小说勾勒出了一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长卷,而小说中老陶的原型就是韩东的父亲、著名小说家——方之。
方之本名韩建国,解放后曾任共青团南京市委宣传部长。韩东的父亲和母亲堪称郎才女貌,母亲性格外向、单纯,外表清秀而行动力强;父亲性格内向,才华横溢。因母亲是独女,不擅家务,因此主管“外交”,比如接待亲戚。北京的爷爷经常写来家信,都是母亲代为回信。
1957年,方之和几个江苏青年作家积极响应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创办了《探求者》杂志,主张“大胆干预生活,反对粉饰”。但在“反右”运动中,《探求者》被定性为反革命小团体,方之受到了留党察看的处分。
方之夫妇主动要求下放,很快,他们的申请得到了批准。能够远离省会南京这个政治中心,远离斗争漩涡,方之夫妇为之感到庆幸,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们唯一担心的是小哥俩的前途,担心他们去了农村,将来有可能上不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