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
4469
文/夏木听雪
我想最浪漫的事,就是把生活过得像诗一样,即使每天都很平凡,也从不失雅兴。
从清晨的蝉鸣里醒来,睁开眼就看见窗外的阳光,阳光下的一切是如此的清晰,于是信心满满,十分努力的想要把这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不至于遗忘,不至于蹉跎。到炊烟袅袅时,走近城市的海岸,走近乡村的稻田,走到自然与文明的交界处,真切的来感受黄昏的魅力,看“夕阳无限好”, 感“长河落日圆”。
最好恰逢烟雨,伴着灰蒙蒙的天空,就是喜欢雨中的清风轻触到皮肤上,感觉微凉!最好在江南的巷子里,雨水从房檐滴落,一扇古朴的门窗,此情景,总会有多情的人立在门口,忍不住借这场烟雨感怀世事变迁。或者是在街角的店铺,旁边是一扇宽大的落地明窗,沾着细细的雨珠,大街上是五颜六色的花伞,明窗的这头,听不见任何的喧嚣,一杯热茶,一本散文,一个人细细品读着生活,或者怀念青春,消磨一段惬意的时光。
我总是觉得,这样安静的氛围最适合文字与音乐相伴,音乐必然是轻缓的,文字或许是忧伤的,这样的地方最有平和的心态,也最有空间,像是空空的仓库,使拥挤的内心得以腾挪,得以喘息。
我也想到山中去。如果可以,我想住一所茅屋,院子里种些花草,我喜欢蝴蝶兰,也爱红粉丰硕的牡丹,小园香径,芬芳而又优雅。栽一棵树,好在夏夜里乘凉,树下用青石板搭一桌台,可赏月,可倾心事。屋后有竹林,房前有清溪,一切的感觉有如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中所描绘的: ( :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倘若真有这样一所雅舍在山里、在林深处,那不畏山高路远的,虽无事所求于你却依然来山中做客的人,虽只是喝茶聊天,却足见真诚,朋友虽多,知己难逢。
其实不一定非上山不可,我向往的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份超脱的心态,做一个修行的人就好。隐居山林即是一种出世的修行,而在佛法中,上乘的佛法却是讲入世而修,无论身处哪里,都有如莲花,花开花落都是修炼。如果你懂花开花落皆是自然,那也该明白,生老病死也是法则,谁也逃离不掉。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是一种修行,即使身处繁华喧嚣,心中也自有一片山水可居。生活里认真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无论结果如何,努力过后且随遇而安吧!这也不失为一种修行啊!
假如生活在古代,最好是距离现在一千三百年前的盛唐,假如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想要像那李白一样,云游四海,作百余首诗,看尽万里风光。我当会写得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磅礴;写得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羁狂傲;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拂彼白石,弹吾素琴”的风格清雅。惭愧的是,我非李白,才情不及他分毫,相信不止是我,即使数遍大唐风流人物,纵观古今骚客英雄,可与其才情一较高下者,屈指可数,若论其诗文,天下无二。
活在古代,像是令狐冲,一把剑、一壶酒、一段江湖岁月,做一个江湖人,重情重义,随性洒脱,倒也快意。又像是苏东坡,总有着宠辱不惊的淡定。
若说李白诗最盛,那苏轼的词当属最绝,若说李白的诗有着一股飘渺的仙气,在我看来,苏轼的词最具有人间烟火气息。词里不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一首词写得有血有肉,更具灵魂,就像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句,这是他在杭州治理西湖时,留下的对西湖最好的赞美。而几经波折后终是写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彻悟!
我欣赏苏轼,也欣赏李白,不仅喜欢他们的诗词,更是喜欢他们对理想的信念,对生活的态度,千百年前,他们就已经活出了我想要活出的样子。尽管生活里总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但一切从最简单的第一步做起,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向往的生活总是要一步一步向它走去的。虽然实现愿望的过程漫长苦涩,却也非常的幸福,因为幸福的明天终是可期可遇的。
有时越是热闹,便越是迷失,越是绚烂,就越是恍惚。颜色越是朴素的衣服,却最好穿搭;平日里最安静的那个人,内心往往越是丰盈;一道简单的小葱拌豆腐,做起来最是容易,也最是下饭。生活到底还是安静、平凡、简单的好。
说到底,我还是最喜欢那安稳平凡的日常,即使这样的生活寡淡无味,就像是大米,却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粮食,有时吃腻了,也会换个口味,这是我向往的生活啊!
2018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