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魏塔古村落
4160
寻访魏塔古村落
宝塔山人
二〇一八七月二十二日
下午四时后,我与三位朋友驱车到安塞县楼坪乡去寻访陕西省首批古村落魏塔村。过了乡政府,公路左侧有一路口,下坡过小石桥,便是通往魏塔之路。魏塔村在距乡政府大约五公里的水镜沟。因这沟里的水从大山石缝中流出,清澈甘甜,聚而成潭,水潭如镜而得名。传说很久以前,这水可以治肠胃不适等病。虽然入村道路狭窄,但全程都是水泥路面,也不觉的难行。行至大约三公里处,右上坡有一农家院落,名曰:“陕北民俗文化艺术接待中心”。院子很大,建有两排石窑。由于平时少有人来,显得有些荒芜、颓废之感。续前行,我们便来到魏塔村口。
在村西侧路口下车,驻足东望,魏塔村全景尽入眼帘。整个村子背东面西,最高处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山体高且陡峭,萋萋碧草覆盖着山体,起到了保护水土的作用。山体下全是缓坡,相比之下,村南段坡度较大,村北较为平坦。村子里古木参天,绿树遍布,一院一院的石窑洞掩映其中。在夕阳的照耀下,村里流光溢彩的,真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之感。
入村必经一小石桥。桥西头的土台之上的草丛中立一石碑,刻着“魏塔古村落”。过小桥,桥东是一条弧形状的环村道路,南侧一段是直通村里的水泥路,通向村北的一段则是土路。弧形道路内侧有一十多米高的土台,其上生有几棵老榆树,树干粗而弯曲,枝叶茂盛,老根裸露于土台外侧,盘根错节,奇形怪状。这几棵老榆树立于村口,宛如几位久经风霜的老人,逢人便讲述着古村落的故事。 (: )
入村口,村道边躺着的一根枯树干上坐着两位农家大嫂,一个还带着个孩子,正在一边拉话一边抽着豆角。我们主动上前与她们搭话,他们热情地告诉我们要看村里最古老的地方,得上到最高处的山脚下。在两位大嫂的指导下,我们便顺着入村大道而上,一个院落挨着一个院落观光参观。
魏塔村魏姓人居多,村中魏姓人家代代繁衍,已有百余年历史。村子东西南环山,北面是一峡谷,也是通往外界的路。置身村中,周围地形呈炒瓢状,周围为瓢头,峡谷为瓢柄,又像是个聚宝盆。周围高处的山下均为缓坡地,这种地在陕北是种庄稼的理想之所。陕北方言里称这种地为“塌地”。故而“魏塔”之“塔”实应为“塌”。因为村里并没有塔,而只有广袤无垠的“塌地”。今人之所以称之为“魏塔”,是缘于这个地方过去的人识字少,以别字“塔”代替了本该用的“塌”字,故而就将“魏塌”写成“魏塔”。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习惯了用“魏塔”而名之。
入村后,我们迂回于各家院落,发现魏塔村民居主要是石窑洞。这里最古老的窑洞是土窑洞,土窑洞都在村子最高处的山脚下,可能是因势而挖省事的缘故吧。看上去这些土窑洞也是这个村人们居住的第一代窑洞。后来有些家庭比较富足者则在距水和地比较近的平缓地带开始修筑石窑,但那些石窑多为以石片斜插与泥土混合修筑而成。大部分石窑都是铣面石窑,做工考究,整洁美观,这些窑多为上个世纪80、90年代修建。进入新世纪,修建的偶尔也有平板房,设计比较现代,也给古村增添了点现代气息。这里的窑洞门窗的部件结构为顶窗、脑窗、天窗、大耳间窗、小耳间窗、斗窗以及坐窗组成,各个部件以不同的装饰纹样构成,而这些装饰纹样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象形类、抽象类、文字类等。各家窑洞相对集中,错落有序,层次分明,颇有立体感。陈旧的村貌几乎原分不动地保持了上世纪陕北农村的面貌和特点。
各家独院外面的硷畔上或院门外都长着一些古树。这些树多为国槐,大多数树龄都在百年之上,小的也有几十岁吧。这些老槐主干粗壮,其色黝黑,皮糙绽裂,树冠繁茂,形如巨伞,枝杈交错,叶密色绿。树下是农人们端着饭碗,吃饭聊天的绝佳去处。偶尔也可见一些洋槐,其干粗若水桶,高耸挺拔,直指云天。进入五月,槐花绽放,花香四溢,招来众多蜜蜂。
魏塔村人至今还使用着古老的生产工具,如梿枷、木锨、木犁、木榔头、石槽、石碾、石磨,生活用具如木斗、木升、木锅盖、饸饹床等随处可见,这些生产生活设施组成的农家风光,呈现出浓厚的陕北农耕文化和黄土文化气息。
魏塔村的老百姓憨厚质朴,与人为善,待人热情。全村百姓普遍睡土炕、铺沙毡,吃杂粮、喝米酒、炸油糕、腌酸菜。村里妇女用手工给亲人缝制棉衣、棉鞋,仍有老年人穿羊皮袄、戴羊肚子手巾。传统节日习俗一个不少,婚丧嫁娶习俗一直沿袭。很多社会习俗如:合龙口、暖窑、打平伙、做满月等都司空见惯。古村庙台是缺雨年份村民们祈求龙王降雨的圣地,只因近年那口古老的钟被盗而荒废。这些陕北民俗文化元素组成了一个自足的文化空间,蕴含了丰富的农耕文明气息。
在当今许多地方的农民都进城打工的时代,魏塔人依然保留着重视农耕的习惯。当你一进入魏塔村的地界,便可以看到村西塌地里种植着大面积的玉米、谷子,高处的山梁上种植的还有糜子、荞麦等农作物,沟底较为平坦处种的有各种无公害的蔬菜。人们过着传统的农家生活,逍遥自在。年轻人们在农闲的时候,大多数人也出去打工,增加点经济收入。
魏塔村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由于他们的地多,耕种量大,所以村民们还多数养牛。牛是他们的壮劳力,每到耕种季节,他们主要还是用牛来拉犁耕地。在我们离开魏塔的时候,村北头的山坡上有一人在放牛。一群棕红色的牛正在山坡上吃草,那些牛在夕阳的照射下形成了一道美丽无比的风景,被收入我们的镜头。
魏塔虽然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但这里保留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这里每年正月闲暇时,村民们会组织起来扭秧歌、打腰鼓,挨门挨户给各家拜年。在这里,似乎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舞林高手,人人都是打腰鼓的行家。说表演,他们把行头一换,立马开始表演,毫无扭捏之态,大大方方,表现出陕北人的豪爽之气。在天干地燥的无雨季节,这里的人还会抬篓子求雨。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魏塔人还会与他们前面的那个村一起办庙会,求关老爷保平安。在庙会上,人们会组织舞龙、耍狮子、看戏、听陕北说书。来参加庙会者云集,男女老少,人头攒动。这庙会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而且也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平台,许多青年男女就在这庙会上相识、相知、相爱,最后结婚成家。
魏塔村现为陕西国画院的写生基地。每年都有很多艺术人来此写生、创作。台湾青年女画家廖哲琳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她曾来魏塔村采风、写生、体验生活。来到魏塔,她吃住在农家,帮农民种菜、收割、打庄稼,跟着农民一起放牛、放羊,观察村里的一切活动和每一个人,走遍村里的每个角落,画出大量的写生作品,让当地人惊讶不已。在这里,她一住就是一年半。她不仅自己作画,而且还把村里一个五十多岁的帮她创作的农民也带成了画家。魏塔被美其名为写生基地,其实也就是一个原始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而已。但这个缺乏现代化建设的大自然景致,在画家眼中,却是艺术的天堂。
魏塔,一个远离闹市,远离现代文明的偏远小山村,流淌着源远流长的人类发展的文明史,蕴含着深厚的陕北农家黄土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憨厚、热情、勤劳的魏塔人。魏塔是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偏远山村中的一个缩影,她是传统文化的基地,是陕北黄土文化艺术的瑰宝。从村子里的变化,我们也看到了她与时俱进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