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一文钱上

2377

【看相算命】


宁波城南有座天封塔,清道光末年,一个叫朱大发的小贩常在那儿卖烧饼。这朱大发名字虽然叫大发,可活到三十多岁连一笔小财都没发过。朱大发人穷志短,越穷越抠门,平时把一文钱看得比磨盘还大。


这天,朱大发和朋友刘二毛一起去城隍庙赶集,半路上碰见刘二毛的侄子刘俊,刘俊正想去集上买点笔墨纸砚,于是三个人便结伴而行。


死在一文钱上

来到城隍庙,远远瞅见庙门口围着一大圈人。朱大发他们挤进去一瞧,只见里头坐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身旁有块木牌,上面写着:看相算命,一吊钱一卦。


“孙半仙!”刘二毛脱口而出。


朱大发也想起来了:常听人讲,城隍庙门口来了个孙半仙,看相算命一说一个准。三人决定让孙半仙算上一算。


首先轮到的是刘二毛。孙半仙给他相了相面,立刻笑道:“你府上要添个大胖小子!”刘二毛的老婆已怀了六个月身孕,听了这话乐得嘴都合不拢,高高兴兴付了卦钱。


接着轮到刘俊。孙半仙仔细观察他的面相,又问过生辰八字,然后掐着手指算起来。片刻之后,孙半仙满脸堆笑,冲刘俊拱手道:“恭喜恭喜,少则一二载,多则四五年,小官人必定科场得意!”刘俊听得心花怒放,许愿说:“若果真如此,小生一定重礼相谢!”孙半仙拍着胸脯保证道:“如果在下看走了眼,小官人只管来砸这算命摊!”刘俊乐滋滋摸出一吊钱,双手捧给孙半仙。


最后轮到朱大发,孙半仙同样给他相了面,并问过生辰八字。随后,孙半仙闭上眼睛,开始认真掐算。过了好一会,孙半仙突然站起来,拍着手说:“这位仁兄的命相更了不得,若干年后要发财当大官!”一旁的刘俊和刘二毛连连惊呼,对朱大发羡慕不已。朱大发却撇撇嘴,半信半疑地问:“我一个卖烧饼的,还能发财当大官?”


孙半仙吃了一惊,凑近朱大发仔细瞧了瞧。朱大发被瞧得心里直发毛。好一番端详后,孙半仙又问:“你是不是在天封塔下卖烧饼?怪不得看着眼熟,原来是你!”孙半仙自言自语道,“你脸上贴了块大膏药,刚才没认出来。”


朱大发嗫嚅着问:“半仙是不是要改口,说我命里发不了财,当不了官?”


孙半仙连连摆手,斩钉截铁地说:“没算错,你命里有财运,也有官运!不过你虽然会发财、会当大官,但最后要死在一文钱上,而且死得很惨!”


听了这番倒霉话,朱大发马上瞪起三角眼骂道:“什么狗屁半仙,我看就是个江湖骗子!”说完,朱大发一文钱未付,气哼哼走了。


朱大发没把孙半仙的话当真,很快就将此事丢到了脑后。可是,三个月后刘二毛的老婆真就生了个大胖小子。第二年秋天,刘俊参加乡试,考中了头名举人。整座宁波城顿时轰动了,人们奔走相告,都说孙半仙料事如神。


【升官发财】


刘俊中举的消息把朱大发吓坏了。这孙半仙真的料事如神,看来自己非死在一文钱上不可。朱大发越想越着急,越想越害怕。琢磨来琢磨去,最后他决定从此不再碰一文钱。


过去,朱大发又吝啬又抠门,把一文钱看得比磨盘还大。但从那天起,他不再计较蝇头小利,做生意时常把一文钱让给顾客。这么一来,朱大发的人缘变好了,烧饼生意也越做越红火。


没过多久,朱大发有了点积蓄,他不再卖烧饼,改行做起了水产生意。卖水产时,朱大发仍把一文、两文的零头让给顾客,赢得了好口碑。水产生意也做得很成功,几年下来朱大发攒了一大笔银子。


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了五口通商城市,头脑活络的朱大发瞅准时机,跟英国人做起了洋布生意。在卖洋布的过程中,朱大发恪守和气生财的原则,继续把小利让给客户,博得各方一致好评。洋布生意利润丰厚,朱大发赚了个盆满钵满。


此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战事愈演愈烈,朝廷连年增加军费,国库日渐空虚。为了筹措银子,吏部悄悄出售官爵。江南一带,不少财主买了吏部签发的委任状。


有个阔少借了朱大发一笔钱,用一张知县的委任状作抵押。后来阔少还不出银子,委任状便归了朱大发。朱大发上下打点,用这张委任状补了个七品知县,风风光光上任去了。


上任后朱大发原形毕露,因为乌纱帽是拿银子换来的,所以他拼命搜刮当地百姓。三年任满,朱知县不仅捞够了本钱,还狠狠赚了一大笔。见当官来钱更容易,朱大发索性弃商从政,花重金买了个实缺的宁波知府。啥叫实缺知府?就是交完银子立马上任。


上任后,朱知府贪赃枉法,变着法子鱼肉百姓。老百姓个个恨得咬牙切齿,背地里叫他朱扒皮。财也发了,官也当了,孙半仙的话句句应验,朱大发对一文钱更加恐惧。平日里,谁要在朱知府跟前提起一文钱,那后果可相当严重。有一回,朱家的小丫头无意中说到“一文钱”三个字,恰好被路过的朱大发听见。朱大发暴跳如雷,亲自动手,把那小丫头打得半死。


时间一长,朱扒皮的这块心病渐渐被百姓们知道了。


【预言成真】


不久,太平军东进,攻破了宁波城。朱大发化装成小商贩,趁乱溜到了城外。逃出去没多远,后面追来了太平军。朱大发拼命往前奔,一口气跑到了江边。


江边泊着一只小木船,船上有个老艄工。朱大发连滚带爬上了船,对老艄工说:“老、老人家,快、快渡我过江!”


老艄工把面前这个胖子仔细打量,认出他是人见人恨的朱扒皮。


“渡江可以,先交钱来!”老艄工慢条斯理地说。


朱大发忙从怀里摸出一大锭银子,双手捧给老艄工,催他迅速开船。老艄工瞧瞧银子,不屑地摇了摇头。朱大发以为他嫌少,赶忙又掏出一锭金子。老艄工瞥了一眼,依旧摇头。


此时太平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朱大发慌了。他咬咬牙,掏出身上所有的金银财宝,全堆在老艄工面前。


老艄工捻着胡须说:“这些我全不要,我只要一文钱。”


听说要一文钱,朱大发吓得冷汗直流。这十几年来他从未碰过一文钱,身上更没有带过一文钱。


“难道,一大堆金银还比不上一文钱?”朱大发不解地问。


老艄工认真地点头:“朱扒皮,我要的就是一文钱!”


听到“朱扒皮”这三个字,朱大发啥都明白了,老艄工不要金银,要的是自己的命!


当天下午,太平军把朱大发押到府衙门口,一刀一刀活剐了他。围观的百姓成千上万,大家个个拍手称快。


转眼到了清明节,朱大发的老婆去给丈夫上坟,路上碰见了孙半仙。朱大发的老婆走上前,泪汪汪地对孙半仙说:“您确实料事如神,拙夫果然死在了一文钱上。”


孙半仙长叹道:“看相算命全是蒙人的,朱大发死在一文钱上,那是咎由自取!”见朱大发的老婆一脸茫然,孙半仙道出了内中的缘由:


当年算命时,孙半仙说朱大发能升官发财,那全是奉承话。后来,朱大发说自己是卖烧饼的,这勾起了孙半仙的回忆。有一次,孙半仙饥肠辘辘,正好经过天封塔下的烧饼摊。烧饼三文钱一个,可孙半仙的口袋里只有二文钱,于是他就跟卖烧饼的商量,打算先赊账一文钱。不料卖烧饼的朱大发把一文钱看得比磨盘大,不但不肯赊,还说了许多难听话。孙半仙又羞又恨,饿着肚子回了家。当孙半仙认出朱大发时,他把算命的结论拐了个弯,说如果不改改秉性,朱大发会死在一文钱上,这全是报复的解气话。巧合的是,后来朱大发真的发财又升官,最终还死在了一文钱上……


听到这儿,朱大发的老婆目瞪口呆。愣了好一会儿,她又不解地问:“那么,刘二毛喜得贵子,刘俊乡试中举,您咋都算准了?”


孙半仙呵呵一笑,继续解释说:“那时,刘二毛的老婆常去城隍庙烧香,她挺着个大肚子,而且不断作呕。孕期反应大往往生男孩,据此,断定刘二毛要喜得贵子……我每天去城隍庙摆算命摊,来回都要路过刘俊家,常常看见刘俊埋头苦读。刘小官人又聪明又勤奋,所以,我定他早晚会科场得意……


最后,孙半仙意味深长地说:“命运这东西,三分天数,七分人为!”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
    只有懂得和的人,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和!学会忘记,让身心轻松;懂得舍得,让变得更加和谐。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更要懂得舍得的真谛,懂得忘记的升华,让精神得到提升,懂得舍得会活得很精彩。学会忘记,懂得舍得。记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牢记
  • 那年那日
    《那年那日》那年没有我那日也没有我但那年那日有了我襁褓中的父母()有了我那在血与火中求生存的爷爷和奶奶还有干千万万的苦难同胞那一刻肯定令他们振奋那一刻肯定让他们欢跃四万万同胞历经十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
  • 妈妈,我曾经恨过你
    我和是相克的,我一直这么认为。因为我们太像了。我遗传了妈妈的几乎所有,她的长相,她丰富的,她的敏感,她年轻时的,以及,她的好胜、死要面子,面对一切带按钮的东西时的无所适从,她的没有方向感和害怕过马路。我上小学前曾经是孩子王,手下有二三十号孩子,我野
  • 墓地的女孩
    在南山的永福园陵每当周天你都会看见这个,她总是带着一只百合花,在89号墓前放好后,她会从口袋里拿出几封信,没人能听见她读的是什么,但每个人都可以看出她读的是那样认真、那样深情。读完信她会在坟前默默的把信烧了,然后一个人抱着膝盖静静的在那里坐很久很久。
  • 写给将至的初夏
    初夏的时光即将来临。对这个热情而又带几分温润季节的光临,人们是翘首企望,盼望着它带来热情奔放的活泼气氛,明媚爽朗的崭新气象。初夏,我更是深深地盼望着你的早日到来。喜欢你的热情似火,激情洋溢;眷念你的绿肥红瘦,葱茏遍地;歆羡你的活力四射,精力充沛。你的到来会
  •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曾经
    回忆是一座桥,通往寂寞的牢。之所以回忆,是想缅怀一段感情,一个人???不是,记住曾经,才足以证明当初的那份纯真。当年满怀一份热情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我心中的女神,明亮的眼睛里饱含一丝忧郁,令人心疼,那一刻我知道,这就是我想要寻找的人,战战兢兢开始找各种
  • 留下相伴足迹,永远不离不弃
    于公谨风,发出响声;远处的云烟,在不断地蜿蜒;远山,就这样悬挂在天空中,挟带着一丝朦胧,也带着岁月里面的沉重,进入了我的梦。不远处的蔷薇,带着雨水,在不断摆动,似乎是轻松,却带着几点血,在风中不断趔趔趄趄。那些花瓣,逐渐地刻下了岁月的留恋。在这一刻里面,那
  • 怀念树
    我站在安塞小城和乡村结合部的暮色中,与一棵树遥遥相对。那是一棵雄性银杏树,高八、九米,宝塔形身姿,枝柯分成七八蓬,对称着向四周婆娑延展,枝头缀满翡翠绿的扇叶,晚风中颤动着,闪着光,仿佛能听到碎玉相击的声音。这是我一个亲戚家里最大的树了:树龄十八年,胸径22
  •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时间的沙漏,从指尖悄然流逝,断然决绝;袅袅的炊烟,在微风飘荡中幽幽散尽。阳光升起的方向,便是新的起点,更是美好的开始。——题记清晨,一缕柔和的阳光从窗外照射到你的脸庞,你慢慢地从睡梦中醒来,一副慵懒、幸福的笑容挂满脸面,不用掩饰你睡意朦
  • 冬夜,他在雪地里前行
    在漫天纷飞的雪雨里一个人踩着冰封的夜前行我在捆绑着春天的窗后窥探他的脸在雪光中的红晕他手中似乎提着一只黑色的火把在身后的路上烧出一串歪斜的伤痕()也许他只是一次惯常的夜班又或许去探望
  • 没有永久的敌人
    我常常说,有些人一次是敌人,一生就是敌人。其实,这话是大缪的,是非常过激的。真的,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千万不要走极端,更不要破罐子破摔。我和聂朝阳,和新余的老同学孙燕,和宜春的同学彭尚华,都是谈不上好关系的。我甚至写过文章责怪过县人大副主任聂朝阳同志,因为我
  • 谁能撑住你的天
    第一次明白真的爱上的的时候,两个人笃定这份必然有结果。那会儿坚信他是爱我的,犹如坚信头顶上的天永远不会塌下来那样。在网上找到一张图片,一只小猪拿着火把,四周一片漆暗。小猪的旁边有一行独白:一直你爱我,可是直到天塌下来的这一刻,我才明白你是无
  • 傻丫头的童年趣事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我的生活虽然没有城市小的绚丽多彩,但我们的也别样的精彩!在很小时候我们家乡没有电,没有煤气。点的是煤油灯,烧得是柴火,喝得是从小溪挑来的溪水。我们更不知道什么是电灯、电话、电视。我们的玩具都是木头、竹子、草等自个儿做的。小时候的零食
  • 陪着你慢慢地走
    他的左手扶着她的肩,右手紧紧拽着她的一只胳膊。她的双手总是握成半拳的姿势,两只僵硬的胳膊扭曲着悬在空中。她的双脚也变了形,走一步,身体便会激烈地晃一晃,远远望去,好似一个不倒翁。他搀扶着她,一步一步地挪动。她每迈开一步,他仿佛都使上全身的力气。或许
  • 会让你慢慢懂得的事!
    遇到事,如果你从乐观的方面去想,你就会有一种积极的心态,结果通常也会是好的;如果从悲观的方面去想,你的心态就会变得很消极,结果通常也是糟糕的!人生中有太多的过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过客始终都是过客,总有一天会离开的,你要学会放手,别等到变成一种伤
  • 谢谢你来过
    徐志摩曾说过:“一生中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记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我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能在茫茫人海中与你相遇?我也不知道你的出现是恩赐还是劫?但总归要说声“谢谢你,谢谢你曾来过……
  • 心雨落处念青春
    我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在这心底寂寞的青春雨里等你回首。在这颗孤独的星球上,独自守望千年,只为某一刻,与你在这世界相遇。似乎青春里的记忆,都和丝丝绵绵的雨有关,空气里都夹杂着湿润清凉的爱情气息。炎热夏季里的她,好似一滴房檐滑落的雨滴,让整个夏季清凉起来。年轻
  • 弹一曲心灵的歌
    你可能从5岁就学弹钢琴,一学学了7年,进中学,功课忙;入,工作忙;成了家,忙,再也不碰钢琴。从小到大,多少我们学过的东西、花去的时间、,到后来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由12岁就不再摸琴键的小小钢琴家,可能一辈子再也不碰琴,甚至忙得不去听一首钢琴曲。那
  • 不是成功的路太远,而是能坚持的人不多
    1在一次培训会上,有幸聆听了书法大家张志和先生的书法讲座。开场时,他请在座的学员中爱好书法且练过书法的人举手,观众席上手举成了一片树林。接着他请每天坚持练习且练了五年以上的举手,顿时树林变秃顶小山丘,零星有冒出的树尖尖,大家面面相觑,神色尴尬。张老师只得笑
  • 女人时光
    女人的时光似乎比男人要过得快,从美丽、温柔的新娘到知天命的沧桑流年,就好似一杯热腾腾的清茶袅袅升起的蒸汽,不知不觉的消失空气中。清茶尚留清香在,女人的日子在哪里呢?在甜蜜的新婚里?在家里铮亮的地板上?在忙碌的厨房里?在餐桌上那香气扑鼻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