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万花山云际寺

798

太平峪内的万花山云际寺,离上次去也快两年了,时间久了不去还是想的。想去的重要原因是我喜欢云际寺里的两幅对联。其实那两幅对联我都有照片,内容也能背得出来。但是,我觉得身临其境,才能更体会其联的意义。其次是云际寺的建筑风格也是我喜欢的。万花山中的云际寺,可以说是秦岭中我最喜欢的古寺了。综上所述,就是我每年都想再去爬山的原因。因此,最近一直找机会再去。

这一周末总算时机到了,与好友两车五人自驾前往。

今天一路顺畅到达太平峪,在万花山景区外农家乐停好车后,一时间有些不辩其正确了。我六月间还来过这里,当时是要去朝阳洞爬山,可现在看上去很陌生。于是上去问老乡。老乡说:万花山就是从这里上。看上去和上次不同,是在近期的秦岭保卫战中,拆除了这里的违章建筑。

闻此言心中大喜。这场秦岭保卫战很得人心。过去这里农家乐林立,连片的红尊鱼池,现在一个鱼池也没有看到了,山有山样了。

两年没来万花山了,过去在景区进山口的山上,放置的那块巨大的木刻景区详情简介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塑胶布,展示的内容也不全了,还被一条卖蜂蜜广告布拦腰挡住了大半部。过去来时看到的那些很有意境,通向景区的仿古青砖路和石阶上,也脏乱得不成样子,表明这里很久没有打理了。我推测是从今年开始不收门票的缘故吧。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再继续卖票吧,十块钱(或许是五块钱)的门票就可以再与其名气相当,也算是好事。

我之所以记不得过去的门票钱是多少,是因为我们爬山不走景区,从一边的荒山上去,今天也是如此。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今天的天气太暖和了,真是太阳当头照。迎着太阳爬了十来分钟就汗流浃背,只好把能脱地都脱了,我把裤腿也挽到了膝盖上,搞得大冬天个个穿得如夏天一样。

两个小帅哥只爬山不拍照,离爬山爱拍照的我们三人远得都看不见了。

两个小时后到了像山寺,也不知道是前几次转向了还是这一次转向了。竟然发现与之前来的不太一样。主要是前几次来时要么雾浓得能见度太差,要么就是人太多,都争着拍照,匆匆忙忙的无法在此多停留,细欣赏。

今天难得天空晴朗能见度好,可以一览像山寺全貌。首先看到寺前面一棵树根盘根错节,树径两个成年人搂抱不住,树干笔直,树高参天,枝繁叶茂,叶子油绿,树皮油亮光滑的古松。这些年在山中见的古松多了,可这样壮观高大和生机勃勃的古松还是第一次见,看年头也有千年之久。而我更认为有地球就有这棵松树了。我和同伴异口同声地说:这才是中华松,像征我们的国家,博大精深,生机盎然,屹立在世界之林。

我想过去来没有幸遇,定是从另一边经过像山寺。而今天的像山寺与几年前也不同了。那时这些石头垒起的寺庙,墙倒庙塌。现在竟是一排房子,还有一位女出家人。她告诉我们这些房子数次整修,石头却都是明朝的。还给我们讲解周围群山的名称,可惜我们惠根不够,终是没有搞明白和看出来,山峦之间哪是莲心,哪是龙头龙尾。不过,说龙头就是云际寺山顶,这个倒是真的像。在像山寺看云际寺的山顶,确实高高在上。

我们现在只关心在那块晒经石上拍照。难得今天没有人和我们争地盘。我们就摆拍起来了,高兴得把能想到的动作都拿出来了。为什么这么开心,是此处几乎是360度无障碍观景,一览远山近景。再者,就是该处是一座山顶巨石,一面就是峭壁悬崖。山顶石头表面千年来的风化和人们在此活动,已平坦的没有了棱角。上面有一个凿刻的四方形蓄水池,同样没有了棱角,正在讲述着像山寺的历史和传说。

这些历史中就有关于两位唐王李世民和李渊数次经过此地。那么,说不定两位唐王也在此休息过。不过,想到这里后我们在此的玩兴就小了,望着云际寺山头,急迫地向其奔去。那里才是两位唐王来万花山的地方。也是我们向往之地。

一阵急行来到了通向云际寺的云梯前。“云梯”是依峭壁凿成,直达山顶,接着云端,陡峭得上爬时近乎是头挨着石阶。因为太危险,自古至今两边都有铁索链,必须抓牢后上爬。

其实在石梯的左边不远处,有一条沿山坡通向云际寺的小路,平缓好走。可我每次来都是从梯子上心惊胆颤地爬上去。我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喜欢挑战,而是坚信这石阶上两位唐王都攀登过 ,才如此这般的地重复。

从我五年前第一次来,看到石阶边沿被风化成了“鹅卵石”状,我就相信景区门口简介上写的两位唐王多次到云际寺是真实的。否则,为这并不大的山中小庙,修如此宽大的石阶就有些不可能了。

准确讲我攀登陡峭的石梯,就是为踏在唐王的脚痕,领略唐王的神采。因此,我一次次的来,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攀上去。不过,今天攀上面前陡峭的石阶困难加剧了。我们穿着登山鞋本来踩在残存窄窄的石阶上,侧放着就不能踩平实,现在上面有雪,很湿滑。因此,必须得小心翼翼地调整,尽可能地抓紧。这时候大家都是屏住呼吸,然后抓住两边的铁索,集中精力攀登。铁索链清脆的哗啦声格外的响。

同伴说:“上华山也没有觉得有这么艰险呀。”可见有多么的陡峭。

爬上石梯后看到在蓝天白云下,山顶那平坦的“练兵场”上面坐满了人,饭菜飘香,到处都是正在做饭的爬山人。这一幕热闹的场景,突然闯入眼帘时让我们惊诧了,一时间有些恍惚。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喃喃自语的说:真像是遗失的部落一样。

还有就是好奇他们户外队来的这么早,我们一路上都没有听到也没有发现前面还有这么一大批人。因此,爬上石梯子一下子看到山顶上这么多人,真的有误入部落之感。他们晒着太阳做着饭,聊着天。还有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士,声情并茂地唱着陕北《信天游》,其乐融融的热闹场景,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

于是,在连接云际寺的台阶上也秀了起来。照片中我们个个都是欢天喜地的样子。而那已经风化剥落成馒头样的石阶,也成了我们的秀台了,两位同伴爬在石阶上的身姿太帅了。

另外,把本是宽大的石阶经年剥落得快没有了,印证了“海枯石烂”,讲述着岁月的痕迹,告诉我们两位唐王到此的时光离我们有多久,久得为他们专凿的石阶都快消蚀尽了。

我终归是位俗人,可能正是因为此,知道云际寺的历史后就喜欢上了这里。我想,这“喜欢”更多是来自这见证两位唐王来此标记的存在。因此,每次来我都会开心的趴在这十六(15)级残阶上,有图有真相地留下我再次到来的喜悦。“趴”在石阶上除了好玩外,还有就是无法正常下去,那石阶有些位置剥落仅存有拳宽的圆条状,但不光滑,是粗麻石。每次坐着往下溜滑时,都会调侃说裤子要磨破了。也好奇风吹雨淋能风化掉石层,却没有把其打磨得光洁照人。如岁月把人变老一样。也是告诉我们要珍惜岁月,珍惜当下。当然,如此的粗糙是其材质决定的。如果是青石或玉石那就会光滑如宝石了。

云际寺的石墙青瓦四合院我是最喜欢的。第一次来看到后就说是我在秦岭山中最喜欢的庙宇建筑。时过五年后,我仍是如此地说。开始不理解云际寺为什么不像其它寺院建在山顶,再说那山顶是如此的大和平坦。当知道它的来历后就明白了,正是上面用作练兵场的平台,才证明云际寺是皇家院林。因此,从平台上走近后只能看到的是飞翘如苍鹰一样大气壮观的青瓦屋顶。

云际寺经过千年风雨,数不清次数整修,却都是保持在原貌基础上进行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当时的样子。在秦岭好多山上的古寺庙,房顶都是随时代而变成了铁瓦。当我们看到一些倒塌废弃遗址上,散落很多风化烂掉残存的铁瓦时,就很是感激做出原貌保存下来的先人们。

我再一次走进云际寺后门,再一次轻扣那有半米宽的石墙,再一次深情告白:扣着历史的门,我来啦。

走进这座二层阁楼的四合院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阁楼上的那幅对联了。这幅刻在光滑青石上的对联,同样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过往。我认为这幅对联,应是出自另一位在此译经的朝鲜太子。可传说中都是唐王留下的。风月楼门上的对联是李世民唐王的,那是一定的。如果一定说这一幅也是的,那应是唐王李渊的,与他的“小楼昨夜又春风”吻合。

这幅联是:晓行先见红日起,晚步独披淡秋风。

两幅联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幅,觉得接近我的生活。我不是帝王,唐王的胸襟与气度我是只有欣赏的份了。

面向长安的风月楼大门上的那幅联,同样刻在石条上,字迹已模糊了。内容是:北瞻帝国三千里,南望圣唐百二区。

我来云际寺,就是为了这两幅对联!因此,在风月楼的门前,我们仨是拍了又拍,高兴的像是李唐王刚离开,我们正分享皇帝带来的喜气一样。兴奋地在门里门外出出进进,就是为与这幅对联共在一个画面中。

说来也好笑,那么多人来到云际寺,却就我们三人在风月楼前玩得兴高采烈。其它人都是在上面玩。印象中只有一个小伙子下来,还是同伴告诉他这对联的来历后,他才过来拍了一张。

这样也好,知音总是难觅的。我们三人能同时喜欢这云际寺和风月楼,还有这对联就可以了。对于我们来说,总算是不虚此行,很尽兴。对于风月楼来说,千年后还有人如此地狂热其意义,也就是它存在千年的最好体现。

再见,云际寺的风月楼!

云朵儿GAO 2018/11/24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有关猪八戒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猪八戒吃猪蹄——自残骨肉。猪八戒充英雄——只是嘴皮子拱得欢。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猪八戒戴花——越多越丑。猪八戒的武艺——倒打一耙。猪八戒的嘴巴——自我
  • [新传说]人生第一老师
    全职太太万花妹,丈夫是贸易公司的老板,家中有房有车,儿子石富八岁了,夫妻俩都指望儿子长大后,长江后浪推前浪,真正能发财发财发大财,钱多钱多钱更多。要让儿子发
  • 面伤
    作者邮箱:abc-13546@163.com农历七月初七,苏家生了一对双胞女娃,姐姐苏诺,妹妹苏若,天上虽然下着雨可是苏家的每个人都很开心。周岁,苏家宴请乡邻,似众人惊饶了,苏若哭闹不停,无奈苏夫人只得带她回内室去了。前堂众人喧闹不停,小苏若又哭个不停,苏
  • 末日降临
    苍茫无人的高原。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出现了一辆白色的“路虎”,车身粘满斑驳的泥土,就连车窗的玻璃都蒙着厚厚的灰尘,一看就是经历了一路的颠簸风尘。驾驶室坐着一男一女。男的坐在驾驶座上,头发零乱,胡子不整,眼睛布满了血丝,嘴唇干裂。女的也好不了多少,而且身上、胳膊
  • 凶梦(短)
    外面下着雨,屋子里只有两个男人在对话,一个是我,一个是徐医生。“我说,徐医生,你对最近那件连环杀人案怎么看?”我咂了一口咖啡,苦味在我口中弥漫,实际上我并不喜欢这洋饮料,但碍于徐医生的热情,还是接受了。三年前我患了严重的抑郁症,成天躲在象一只老鼠,当时徐医
  • 脖颈上的刀疤
    在左岸咖啡进门靠右的地方,有两个座位面对着窗口的位置。这个窗口很大,呈正方形,有很多很多的阳光可以徐徐地进来。在某一天的下午一个时刻中,我坐在那里,和对面的女子愉快的聊着,聊着,她不停地在笑着,笑着。在这个时刻我看到她从窗口的右边出现,从窗前走过,又从窗口
  • 慈云寺桥之浴镜
    慈云寺位于北京东四环外鲁迅文附近,兰云的家就在四环慈云寺桥旁边一处新建不久的社区里。兰云走进家门时,并没有发现背后有一双贪婪淫邪的眼睛。时间已是晚上十一点,建洪走后,她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不分白天黑夜,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回到家,身心疲惫的兰云准备冲个热水
  • 宝宝不要哭
    前言:小孩子不哭是可爱的,但小孩一哭起来真让人一个头两个大!当婴儿在哭时,我们都会自然的叫「宝宝不要哭!」但这跟鬼故事有什么关系呢?看了就知!新落成的建筑物,都有一种特有的气味,这种气味,说不上好闻,也说不上难闻,但对于搬进新大厦住的人来说闻到了这种气味,
  • 杀死三郎
    小木的男友三郎是一家知名期刊的编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名字的关系,他工作起来真有些拼命三郎的架势。因为工作忙,两个人见面机会也越来越少。不过小木并没为此抱怨,反而赞赏男友很有事业心。几天前,一位闺蜜给小木打电话,说她看见三郎和一位衣着暴露,浓妆艳抹的少女手挽
  • 灰雪
    我喜欢雪,向往白皑皑的雪源,但我所看到的却是灰色的雪,因而我的心是哀伤的!我想净化这灰雪,想让她还原她的纯洁、晶莹、美丽和快乐,但我却是那么的无奈和无助……科学,请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写在前面冷雪,我的名字,这多少同我母亲喜欢才女冷贡雪有关,但遗憾的是
  • 坟场木屋
    那是一个小学的故事。记得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国家规定不可以给学生补课,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的不行,暗的总可以吧。的老师为了给学生补课,在村里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房子,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就在那偷偷的上课,晚九点放学回家。阿发的家离小房子比较近,大约就是十五
  • 究竟谁是鬼
    小红和小蓝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红是个胆小的女生,小蓝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生。一天晚上,小红的爸爸妈妈都出差去了外地,小红一个人在家,这可是搬新家以来第一次自己在家过夜,外面又下着大雨!“好呀——”,小红越想越害怕。“不行,我要打电话叫小蓝过来陪我!
  • 两年一个月零四天(下)
    <四>林静变得更加孤僻了,她不爱说话,表情木然,像是得了失意症。乱做一团,董事会决定让张玉杰接替林强的职位,并报了失踪案,但航空公司方面却说登机表显示根本没有林强这么个人乘过客机。董事会召又开临时会议,重新分配股权,所有人都各执一词,想要占到心寺的最大股份
  • 厉鬼公司
    传闻在吉隆玻区有栋大厦的某层楼曾经闹鬼闹得很凶,请了多位法师来作法也镇压不住这些恶鬼,至今没有任何人敢租该层楼作为办公室。怪事发生在很久以前,老一辈的人应该还有些印象,事缘当时的情形只是环绕在该栋大厦,并没有传至其他地区,只要你不踏进该层楼就不会遇上任何怪
  • 血色唇彩
    蔷百般无聊地走在下班的路上,因为回家也没有事做,所以就一边走,一边逛着路上的小商铺,逛虽逛,她可不准备买东西,蔷不是个会乱花钱的女孩,蔷刚走进了一个卖化妆品的小店里,就看见了一支唇彩,那支唇彩有着鬼魅一样血红艳丽的色泽,散发着一种妖异般的吸引力,把蔷给深深
  • 窗子
    今天早上起来阳光清朗,透过窗子照进来。我就这一大早的从我奶奶家二楼里跑出,跑上楼去找小溪玩了。我进了小溪家,就听到小溪的爸爸叫着快过来看。真是的,这种东西大人叫小孩看的时候能不能想想这是会给小孩子造成伤害呀!不过这也是多一些阅历的代价。可我更相信大人从来都
  • 月夜人狼
    作者:小辫飞刀在写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小辫飞刀,她是四通夜间最受欢迎的mm之一,最疯狂的时候可以每天泡二十小时,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网友见过她本人.....(请小辫不要介意我泄露隐私的行径,我想就把它当作是对网友们的一种警告吧)之所以知道这个秘密,
  • 鱼缸里的金鱼
    丁小闹是个单身女孩。她养了一条金鱼在陪自己。丁小闹一走近鱼缸,金鱼就摇头晃脑地游过来,对着丁小闹说话。嘴巴一张一合。丁小闹把手指伸进水里说,亲亲我。金鱼果然游上来,亲亲她的手指。这条鱼一天比一天美丽,一天比一天聪明。丁小闹爱它爱得不得了。可是丁小闹一直都找
  • 寂寞是一种清福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
  • 面条
    小梁是食品厂的老板,本来生意红火的食品厂,因为竞争愈加激烈,现在已经是苟延残喘。只有面条是一直卖的很好。因为是暑假,小梁的老婆带孩子回娘家去了。小梁是厨师,不过为了图方便,小梁一日三餐都以面条为食。反正老婆孩子不在,也不必顾虑那末多。晚上小梁煮面的时候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