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蓟中作》

3619

发布:2021-09-15 19:45:52  来自 寻鱼水之欢 觅知友会员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鉴赏

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高适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写下了这首诗。

诗一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接着以“策马”、“长驱”和“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三、四句,则写诗人登上塞垣的所见:映入眼帘的,是衰草遍地、寒风呼啸的“萧条”荒凉景象;纵目远眺,只见“白日”昏暗,寒云苍茫,天地玄黄。开始四句叙事写景,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境界阔大,人物虽尚未出场,但通过“策马”“长驱”的壮烈之举,落日黄云的苍茫之色,特别是“落日何萧条”句中的“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这两句既是由前面的叙事写景到下文议论抒情的转折,又是具体揭示前文“边城何萧条”的原因:征战不息,原来是“胡虏”的反叛造成的,同时也暗示对安禄山以“边功市宠”,引起战端。据《通鉴·玄宗天宝四载》记载: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数侵掠奚、契丹,逼得“奚契丹各杀公主以叛。”可见天宝时期东北边境的“边患”,主要是安禄山进行不义战争造成的。尽管当时安禄山手握三镇雄兵,是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的显赫人物,而高适“栖迟一尉”,人微言轻,对此倒行逆施却已难捺愤怒,因此感情的激流勇掀波澜,以一强烈的反诘:“岂无安边书?”对统治者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同时也表现出 安边定远的高度 心。

史言高适“喜言王霸大略”,“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旧唐书·高适传》)对给国家、人民带来苦难的不义战争,高适坚决反对。但现实却是贤者沉沦,奸邪得志。“诸将已承恩”一句回答,包含着诗人多少深沉的愤慨!这一起一伏之中,诗人的感情又由激越转向沉痛。这样自然引出末尾两句,“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这两句各用一典,孙、吴指战国时着名的军事家孙膑和吴起,“闭门”指东汉末年大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 ”(见《后汉书·陈寔传》)。此二句含蕴的 十分深厚强烈,有言少意多之妙。不过,第二句的“闭门”之说,是对现实极为不满的反语,其实高适对现实是十分关注的,对政治是极为热中的。正如钟惺所评:“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归咎于君;‘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成恩’,归咎于臣。”“‘已承恩’三字偷惰欺蔽二意俱在其中,可为边事之戒。”(《唐诗归》卷十二)。

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议论抒情,出言深睿精警,意绪起伏捭阖,透射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风仪。全诗语言看似平淡质朴,但由于“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徐献忠《唐诗品》)同样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 。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新传说]晒光阴
    张丰是个普通的白领。这天,他无意间翻出了一摞老照片,立刻想起了初中时代最好的朋友——樊星。想当年,两人是同桌,平日里无话不谈。毕业前夕,他们特意跑到镇上的照相馆,拍下了一张合影。可是,一晃20年过去了,他再也没了樊星的消息。20年的朋友,一辈子能有
  • [幽默故事]失窃的骨灰盒
    周大爷七十三岁了,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不放心,要给他请个保姆,周大爷不同意,说自己有退休金,身板也还硬朗,干吗要别人照管,不如自由自在活个高兴。周大爷是社区饭馆里的常客,每天晚上都要叫上两个菜喝几盅酒,晕晕乎乎地再回家睡觉。这天晚上,周大爷要来酒菜刚举
  • [中篇故事]连环劫
    1阿木被学校劝退了,原因是恶意殴打教导主任的儿子。面对阿木父亲的一再恳求,校方始终无动于衷。阿木的班主任说,如果是简单的学生打斗尚有商量的余地,可阿木将教导主任的儿子从操场打到教室,又从教室追至池塘边,最后干脆一脚踹下了水塘,若不是
  • [中篇故事]一条狗的故事
    1。听懂了禽言兽语亚伦不爱读书,年满十八岁后,他离开了草原上的故乡,到处打零工为生。这天,他正在城里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干活,一个不小心,从三楼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当场昏迷不醒。整整一周后,他才苏醒过来,他的身体倒无大碍,昏迷是因为摔到了脑袋。在医院治
  • [海外故事]8亿遗产
    富翁之死加州远近闻名的大富翁迈克去世的消息不胫而走,生前好友都去吊唁,却发现老迈克已经死去多日了,只不过家人还未给他发讣告,就偷偷地将他的尸体送去火化了。迈克的所谓家人,也就是比他小三十岁的新婚妻子安娜。迈克是个怪人,虽然是个大富翁
  • [新传说]人心辨真假
    何老师按揭买了一套新房,眼下正在搞装修。这天,工人需要刷墙了,找到何老师要墙漆。何老师害怕把假墙漆刷上墙,决定亲自去购买。他想到老同学是专卖墙漆的,便打去电话要求关照关照。何老师打完电话,去了卢老板的专卖店。店里的营业员是位漂亮的姑娘。何老师问道:
  • [幽默故事]孤鬼报恩
    清明节快到了,这天,王二上山去给他爹妈上坟。刚走到山脚下,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香表纸钱撒了一地。王二抬头一看,只见眼前有个孤坟,他边收拾边对着坟头说:“你是想让我给你烧纸吗?好,我给你烧吧。”便分些纸钱烧了。上山时,平时挺费劲的路,王二这回却
  • [幽默故事]小王买鱼
    小王年纪还小,这天早上,妈妈带他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在菜市场里逛了一圈后,妈妈拉着小王在一个卖鱼汉子旁边等着。卖鱼汉子是乡下来的,他的盆里都是大鲤鱼。小王说:“妈妈,你不是来买鱼吗?咋还不买呀?”小王妈妈小声说:“你看,他盆里有条鱼快断气了。
  • [中篇故事]生死门
    1。养老院青山养老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青山之畔,是个颐养天年的好地方。这天,一个年轻人搬着一堆生活用品来到了养老院,进了106房。106房里本来住着两个老人,一个叫李跛子,一个叫黄三爷。黄三爷是个爱热闹的人,见有人搬进来,挺高兴,就帮着年轻人
  • [新传说]非凡的赝品
    送金送银不如送幅赝品……周正是鼎鼎大名的古画鉴定家,入行40多年,经他鉴定出来的国宝级古画不下百件,行里的人都尊称他为“周老爷”。俗话说,英雄身边是英雄,好汉身边有好汉。周正最好的朋友郭林也是位响当当的鉴定家,据说两人的水平只在伯仲之间。
  • [幽默故事]留下哪一个
    宏大公司要招聘一名人力资源部主管,最终面试入围了三个人。留下哪一个,得由老总墨老板决定。这天,墨老板亲自对三个入围者进行面试。第一个叫张甲,有多年国企的工作经验。他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第二个人叫李乙,是海归人士,有国外名牌大学人力资源管
  • [幽默故事]猜谜高手的“桃花运”
    漂亮美眉主动抛绣球,三番两次找阿春猜谜语。该出手时就出手,阿春决定豁出去时,意外发生了——俗话说:“兔子走运,三枪打不倒。”最近,一向被人瞧不上眼的阿春竟然走了运,而且还是桃花运。单位里最漂亮的美眉小灵,主动向他抛出了绣球。事情是这样的——
  • [幽默故事]美女治秃
    美女李丽,演过几次电视剧,做过几次电视广告,可以说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但她有一个埋藏在心底的苦恼,这就是也不知怎么回事,她的头发突然掉光成了秃子!她偷偷地跑到外地看遍了大小医院,竟然没一家能说得清是怎么回事,更没有一个医生能治好她的秃头病。当然,在当地这事
  • [情节故事]辫子的故事
    林菲是家里的老小,上面还有四个姐姐。从林菲记事起,她们姐妹五个就从未留过长发。林菲做梦都想拥有一头飘逸的长发,可这个梦,一直无法实现。这一切,都是因为林菲的父亲有一条规定:他的女儿不准留长发!如今,林菲的父亲年事已高,可他的眼睛还很好使,每
  • [幽默故事]偷回来的工作
    小李找不到工作,愁得睡不着在街上瞎逛,正巧碰上表哥大崔。知道了小李的情况后,大崔拍着胸脯说:“表弟,想去哪个单位,想干什么工作,尽管给表哥说,表哥给你搞定。”大崔是个混混,他有什么能耐?无非吹牛快活嘴。见小李没有反应,大崔就问:“怎么,不相信表哥?
  • [幽默故事]习惯了
    大東新交了个女朋友,名叫小芝。这天,小芝来到了大东的单身宿舍里,精心为他做了两道菜。用餐时,小芝发现大东边吃饭边喝水,就对他说,这样不好,容易得胃病。大东想说什么,最后却“嘿嘿”笑道:“没事儿,习惯了。”过了几天,小芝的父母来宿舍看大东,时值中午,
  • [幽默故事]鸟人
    朱大发原本是个打工仔,因为好吃懒做,每天都是混日子,最后只能流落街头。一天,朱大发由于没有吃的,喝了过多的水,半夜里被尿憋醒。又饿又困,加上天气寒冷,他忍不住祈祷道:“要是我能像鸟儿一样就好了,饿鸟自有飞来虫,不用出去工作就有吃的自动送上门。鸟儿又
  • [幽默故事]前世注定
    有个男人,谈了一个对象,两人处了一些日子,分了。过了一段时间,这男人又谈了个对象,两人还在一起住了几个月,但还是分了。男人很苦恼,就去算命,算命先生给他讲了半天,他始终不明白。算命先生想了想,说:“这样,我换个流行的说法吧,就像某杂
  • [中篇故事]伤害背后的伤害
    1。飞来一块幸运石梦影大学毕业一年多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维持生计,她一边找工作,一边做家教。这天下午,梦影来到公交站牌下等车,打算到一家公司应聘。这是一条宽阔的马路,来往车辆不算太多,因此速度很快,就在梦影正为一会儿的应聘默默在心
  • [幽默故事]好记性
    王大今年61岁,下岗多年,靠上街出卖苦力维持生计。当年,王大报小了3岁,才得以进厂。如今,和自己相同年纪的人都领上退休工资了,王大决定去人社局说明情况,争取权益。人社局牛局长小名狗蛋,和王大曾经住在一个屯。牛局长听王大说明来意,却打着官腔说:“你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