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忆梅》

2854

发布:2021-08-14 16:11:22  来自 残留の笑颜 觅知友会员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注释

⑴定定:唐时俗语,类今之“牢牢”。天涯:此指梓州。

⑵寒梅:早梅,多于严冬开放。作者作此诗时已值春季,故云“忆梅”。恨:怅恨,遗憾。

赏析

这是 作幕梓州后期之作,为咏梅而寓意之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 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 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物华,指眼前 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对美好春色时亲切留连的意绪。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像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着,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 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 的“寒梅”,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贵天然浑成,一意贯串,忌刻意雕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极曲折”(纪昀评语),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才能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李商隐《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注释】马嵬:原诗共有两首,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解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
  • [小小说]狼性训练
    狼心齐,吃饱肚皮;人心齐,泰山能移!狼性团队最终爆发出的能量让老板大跌眼镜……刘炳发是一家私人企业的小老板,为了节约用人成本,他雇用的人,大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或是街头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流浪人员。事实上,这些员工远没有刘炳发想象的那么好
  • [传闻轶事]射王弩
    南北朝时期,柔然汗国日渐强大,成为雄踞北方的一个大国。这一年,老可汗病逝,其子豆伦即位。豆伦年少,国相铎铎辅政。然而在这表面的稳定下,高成王却在秘密策划谋反。高成王是豆伦的亲叔叔,天生神力,尤善骑射,双臂膂力过人,能拉开强弓硬弩。不过他脾气暴躁,目
  • [幽默故事]嫂子开门
    惯偷华术天生一个小白脸,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华术每次行动之前,都要对下手的对象进行详细的踩点,从对方的活动规律中寻找出最佳作案时机,加上他那非常灵活的脑袋瓜子,出道以来,他还从没有失过手呢。
  • [海外故事]在娘肚里哭的孩子
    在印度北方一个名叫巴雷利的小镇上,有一个医生叫桑塔拉姆。十年前,他在垃圾堆旁边发现一个肮脏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儿已经失去了知觉,桑塔拉姆便把她背到自己的诊所里救治。等小女孩儿醒来后,他才发现,小女孩儿是个疯子,她时哭时笑,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叫什
  • [传奇故事]杀九砣
    在河北与山西交界,高高的山峰上住着一伙强盗,时常在山下的村庄抢粮、抢钱、抢家畜,最不能容忍的,是抢人。在上下村里,都住着他们的眼线,谁家过红白喜事随时报信。响马头目带着他的手下到主人家,要当主客,百姓们谁敢吭声?响马们杀人不眨眼,大刀随身带着。过完红事,走
  • [传奇故事]脱裤侠妓
    民国初年,下川东的万州城有一个仁勇兼备、救人于难的妓女,名叫向兰子。此人脱裤行侠的故事至今流传。向兰子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熟背《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古文诗词。15岁那年,她父亲一个同窗就任四川省财政厅厅长,在大总统黎元洪那里力荐她父亲做了万州
  • [幽默故事]小闹钟
    小林的老婆快生了,这天晚上老婆被推进了产房,小林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着,他暗自祷告:快点生吧,可别等到下半夜。为啥小林会有这样的想法?原来明天就是清明节,要是过了夜里十二点,孩子就成清明节出生的了,迷信的小林觉得这很不吉利。小林这边越着急,那边
  • [新传说]离娘被
    村里有个习俗:儿子结婚时,都得请人缝制一床离娘被。意思是成了家就得离了娘,靠小夫妻俩自己过活。王师傅年轻时颠沛流离,后来到这儿便落了脚,娶妻生儿。虽是个大男人,但方圆十里,王师傅缝制的离娘被却最受欢迎。不少人慕名而来,只求王师傅为他们的儿子缝制离娘
  • [新传说]夜访农户
    小李在镇政府上班,前阵子下乡时扭伤了脚,休息了大半个月才好。这天刚回单位上班,镇长就对他说:“小李,你总算回来了,全镇就差你还没完成夜访农户的任务。明天,县里要派人来检查我们镇夜访农户的情况,今晚你必须到帮扶的农户家去,记住,一定要拍几张照片。”
  • [幽默故事]鸡爪定律
    大鹏在庭院里散养着几只鸡,其中有一只母鸡特别肥美,性情也很温顺,是儿子小鹏的心头肉,小鹏还给它取名叫“花花”,平时总是抱着一起做功课、一起玩,对它喜欢得不得了。不久后,大鹏一家要外出旅游几天,他们就请邻居帮忙喂鸡,然而邻居很懒,很少去喂鸡。当大鹏他
  • [幽默故事]吃点苦头
    菲菲是个富家女,虽然还是个中学生,却天天穿名牌、化妆,而且隔三差五就要换新的。妈妈心里清楚,再也不能惯菲菲了,可不给菲菲买,她就以辍学要挟。妈妈没了办法,看样子,得让菲菲吃点苦头才行。转眼到了暑假,妈妈安排好生意后,带着菲菲去了乡下外婆家。
  • [幽默故事]乔装打扮
    张大妈原是剧团的化妆师,退休后,她总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对此,老伴张大爷是一百个不放心。这天早上,张大妈穿着睡衣下了楼,不到半个钟头,她拎了一袋大米回来,对张大爷说:“今天,大超市里大米特价销售,每人限购五斤。”说完,她就坐到梳妆台前化妆,
  • [幽默故事]老公出差了
    刘强是个赶集会卖日用杂货的,这一天他正准备收摊,有个长相漂亮的年轻女子走了过来,刘强笑着问:“靓妹子,要点啥?”年轻女子没有说话,看了看摊子上的物品,目光落到了一摞青花细瓷碗上,一番讨价还价后,年轻女子买下了十只,但要刘强给送过去。刘强一问地址,正
  • [幽默故事]高跟鞋平底鞋
    王达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发了:名车、豪宅、小三。本来这日子过得挺爽,可这个小三有点麻烦,缠着他要转正。想到创业之初妻子董梅跟着自己那风雨飘摇的难心日子,王达一次次扇着自己的嘴巴,承认自己是缺德了,可只要如花似玉的小三一发嗲,他就把积阴德这事又推迟到了
  • [幽默故事]逼出来的结果
    大王村有个赖皮叫阿三,在村里横行霸道,专门欺负老实巴交的村民。村民王青是个老老实实的养鱼户,阿三就想在他身上捞点便宜。这天,他找到王青说:“我想在你的渔场里当个保安,你看行不行?”王青说:“对不起老弟,我的摊子小,现在还没能力雇工。”
  • [幽默故事]别这么讲究
    这天,大鱼邀请小王到家里吃饭。小王是个很讲究卫生的人,进屋后,他小心翼翼地脱下鞋子,想换上干净的拖鞋。不料大鱼见了,连忙阻止道:“哎呀,来我家就别这么讲究了,直接进来就是!”说着,他一把将小王拉进了屋子。小王十分惊诧。坐下后,大鱼端出果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