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临安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滨江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淳安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江干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下城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富阳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剁手党集中营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拱墅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现代诗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朱棣的“特别行动队”威力有多大?

3263

发布:2021-11-20 14:51:29  来自 萌面女超人 觅知友会员


  建文帝朱允炆在城破之际,一把宫火,烧死了自己。可是很快就起了一种传言,说建文帝没有死,而是逃出京城,从此游历四方,做了个快活自在的行脚僧。其实这是人们本着朴素善良的愿望,可怜建文帝不幸的命运,总望他能逃出生天,在故事里还他一个公道。


  我们今日仍不忍想象,当燕军兵临城下,城中如沸,宫里宫外一片混乱的情景。那时,最可怜的就是母亲和孩子了。建文帝皇后也姓马,我们称她小马皇后。这位年轻的母亲,怀抱哭爹喊娘的孩子,忍不住浑身觳觫发抖。孩儿们都还小,太子文奎不过七岁,次子文圭才几个月,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哪里离得开母亲的抱持?


  他们的爸爸建文皇帝,在绝望之际,亲手杀死了都督徐增寿,一身血污地闯进宫来。小马皇后禁不住惊呼一声。看到丈夫愁眉深锁的样子,她知道王朝和家庭落幕的时刻到了,她内心悲苦,心宛如被一只手狠狠揪住,那样的疼。此刻最令她痛苦,内心在绝望中辗转挣扎、割舍不下的,是她年幼的孩子们。


  孩子是无知,也是无辜的。小马皇后看了一眼丈夫,建文帝唯报以一声叹息,皇后揩去泪,将两个孩子推给身边的宫人,痛苦地扭过头去。孩子被匆匆从父母身边带走。他们能走出多远?小马皇后不知道,但母性告诉她,当父母将以惨烈的方式离世时,孩子不能留在此地,让他们听天由命吧!


  殿廷外,哭喊撕心裂肺,混杂着喧闹的人声,小马皇后的双眼被滚泉一般急涌的热泪冲刷,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


大火“腾”地蹿起来,迅速蔓延……



  就在同一时刻,一支以骑兵组成的快速机动部队,踏碎长街,向宫城开来。皇朝已轰然倒塌,宫禁之锁早已失效,无论是皇城,还是宫城,所有门禁都洞然大开,逃命的太监和宫人,像从着火的老鼠洞里钻出来,没命地奔逃,守门军人也撇下武器,不知去向。


  这支全副武装的马队先占领皇朝四门,断绝出入,然后迅速冲入紫禁城,分路占领宫中要地,一面用武力弹压,恢复秩序,将趁乱大肆窃取宫中财物者就地正法,一面组织没有逃跑的宫人和卫士救火。这支特遣队的头目,是一名宦官,姓刘名通,他亲自带领一队精锐甲士,从奉天门一侧的穿廊急速穿过去,过乾清门,直入乾清、坤宁等后宫。他脸色如铁凝,双眉和脸颊都因为紧张而抽搐。但他对自己的使命异常明确,他把手中的刀把紧握了一下,确认自己将坚决执行燕王交付的秘密任务,不会稍有畏缩。


  刘通本是东北女真人,在洪武年间与其兄弟刘顺一起,被阉入燕府为宦官,从此追随燕王,成为朱棣最为亲信的宦官之一。他生于洪武十四年(1381),卒于宣德十年(1435),在他的墓志里,记载了这样一条重要信息:


  “(刘通)初事太宗文皇帝(与下文之‘上’,都指朱棣)于藩邸,时权倖用事,离间宗室。上嘉公忠谨,委以腹心,俾察外情。公广询博采,悉得其实以闻。”


  据我所知,这是朱棣委用宦官执行特务任务、刺察外事的最早证据,那时他还是一位藩王,可见他一直都是个谍战迷。


  “时权倖用事,离间宗室”所称之权倖,应指齐泰、黄子澄等“左班奸臣”,在当时人心不定的情况下,朱棣委刘通为腹心,“俾察外情”,使之“广询博采”,及时了解外间舆论。


  刘通为人精明能干,膂力刚强,“靖难”兵兴后,这位侦缉队长变身统兵大将,在沙场上又多立战功。


墓志写他建文四年“六月,渡大江,夺金川门,平定金陵,肃清宫禁”。由于刘通前期行事多涉机密及宫闱秘事,其墓志记载亦相当简略。从这段文字可看出,刘通率兵夺取金川门,扈从朱棣入城。随即,这位特务头子,立刻被委以一项重要使命——“肃清宫禁”。这项可能代号“六一三工程”(六月十三日为燕军进城之日)的机密任务,最重要的对象,正是已成瓮中之鳖的建文夫妇。


  在大军胜利进城、功业垂成之时,自称“周公”的朱棣,不可避免地要和他口中的“周成王”——建文皇帝——面对面了。


  对于这种尴尬的局面,他事先已做了推演,城陷之日,将出现四种可能:1.少君识相,先行自裁;2.少君偷生乞命,愿将宝位禅让,只求活命; 3.乞命,但不愿拱手让出天子之位;4.不识相,赖在宝座上不下去,还耍君主的威风,甚或面斥皇叔的悖逆。


  第一种情形最好不过了,大家不必相见,省得面皮发热,费许多的周折。


  第二种亦好,不过朱棣不喜欢,究嫌麻烦,他虽是弼马温进了蟠桃园,但希望别人相信,是桃子自己落地,而不是被他窃攘偷吃的。现在虽说攻克了南京,但大半江山还未入其囊中,尤其是拥有重兵的边防各镇都还没有降服,留建文帝活口,终是后患。


       至于后两种可能,朱棣则觉无法忍受。对他来说,只有少君识趣,自觉自愿,做一死鬼,早去投胎,再由他来哭一场,这样,戏才圆满,大家方便。


  建文帝必死!


  他将这一任务托付给亲近宦官刘通,让他率先突入内庭,若建文帝不死,即将其解决,不仅要杀掉建文帝,还要“肃清宫禁”,把一切知情人一并处理掉。在朱棣的“预案”里,是没有建文帝逃脱这一款的。


  作为燕王的私臣,刘通绝对忠实于朱棣,但一想到要亲手杀死皇帝,还是浑身大汗,额筋突突直跳。历史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可能的岔道:或者,刘通在乾清宫的火海余烬中发现建文夫妇的尸体;或者,当他率众冲到乾清门下,驱散微弱的抵抗,活捉建文帝,不由分说,将其杀死,然后将尸首扔进乾清宫的烈焰里。反正我们获得的情报是,如朱棣所愿,他接到建文帝已死的消息,还从火中扒拉出一具焦尸。


  以上是我们就刘通墓表中极为有限的信息而做的战棋推演或场景复原。明朝官修正史《明太宗实录》是这样写的:破城之际,“在京诸王及文武群臣、父老等”皆背弃了建文帝,转去朝见燕王。建文君也想出迎,但见左右悉散,唯剩内侍数人,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燕王望见宫中烟起,急遣太监(应该就是刘通)往救。但已经来不及了。太监出其尸于火中,回来向朱棣报告。朱棣哭道:“允炆,你如此痴呆耶?我来是为了扶翼你为善的,你竟不理解,遽此自绝于世吗!”幸好他没说“自绝于人民”,不然对此惨事,反要让人失笑了。


这具烧焦了、不成样子的尸体,八天后被当做建文帝的遗体,以“天子礼”下葬了。著名明清史学家孟森先生说,朱棣大张旗鼓地从火场里捞尸,然后风光大葬,都属于行为艺术,其目的是为了让天下人知晓建文帝已死,从而绝了希图复辟的心。



  建文帝的坟冢所在,没有任何记载,很可能所谓“备礼”以葬,不过是草草入土,在荒郊野外随便刨个坑埋了,并不做任何的标记,如起坟封树之类,更别指望享殿祠堂和香火田土了。史书说以天子之礼葬建文帝,可能只是一句虚言。但自建文帝外逃说兴起后,就有人怀疑,那具没有经过仔细辨认的尸体,其实不是建文帝,而是他的皇后。小马皇后死时,才二十五岁。她在《明史·后妃传》中,只得到四十四个字的记述。


  皇后作为一介女流,她是巾帼,而非旗帜,她即便活着,也不会令人感到不安。人们都说她“城陷,崩于火”,随夫投火而亡,却没什么人费心,替她在建文帝“逃亡”的路上,订下一张座位票(现代编剧一定不舍得让建文孤单、观众失望,怎么也会安排一位小红、或小霞,好使亡命天涯的皇帝时时得到红颜的宽慰),也无人关心小马皇后的托魂之所。这位可怜的皇后,只是建文帝悲剧的一个无关轻重的陪衬。


        朱元璋为太子、太孙所择的婚姻,都不是高门大户、有力之家。作为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孙的外家甚为单薄。小马皇后的父亲是个文官,官至光禄少卿。娘家就她一个女儿,没有亲兄弟,只有两位堂兄荫了指挥的官。其中一个堂兄,投靠了燕王,封为镇海侯,可不幸这位镇海侯后来在江里淹死了。另一位堂兄,全家三十余口一齐为建文帝殉死。小马皇后的父亲马全,下落不明,大概也是死于乱兵之中了吧。


(摘自《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文/胡丹 )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1、文明高雅,乐学善思2、自重自信,自强不息3、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
  • [新传说]出人意料的约会方式
    PART.1奇怪的兴趣阿缅是个漂亮姑娘,她的爸爸是远近闻名的有钱人,因此很多人追求她,但是这些追求者统统都失败了,原因是他们达不到阿缅的要求。阿缅的要求很特
  • [新传说]发黄的老照片
    老包是个电脑技术员,平时不善言辞,可只要一喝酒,话就特别多,不说话就难受。这天,老包去参加一个酒宴,这满桌子都是陌生人,老包喝酒后想找人说话都难,他用醉眼环
  • [东方夜谭]燃烧的池塘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个圆球突然从天而降,外型怪异,威力无比。这圆球是干什么的?看完故事就知道了……谁炸了鱼棚子小军是村里的“土混混”,他和同村的刚子有仇,
  • [悬念故事]康妮的邀请书
    PART.1怀才不遇科尔出身豪门,从小就痴迷音乐,二十岁出头,已经是巴黎小有名气的钢琴家。和别的艺术家不一样,科尔还特别爱财。这一年,科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伺
  • [新传说]威客行动
    你知道吗?近年来网上出现了一类新兴职群,名叫威客。他们只要在网上帮别人出点子、出创意、解决难题,就能收获丰厚的报酬哦。张原是个威客,专门帮人解决电脑程序方面
  • 死去的面孔
    寒冬的午后,太阳若隐若现,马路上偶见一两辆车子飞驰而过,之后是路边树叶在寒风中摇曳,了无生机的场景,生命在此刻仿佛也显得无足轻重。一个行人裹着灰色外套双手环
  • 琉璃厂之电话
    我叫李宝库,今年三十二岁,十年前我在北京琉璃场一个上过班,当过财务出纳。公司的会计是个女的,比我大两岁,就坐在我对面。女会计韩月很漂亮,肤色特别白,嘴唇又很
  • 小孩儿
    丁倩是一名幼儿教师,她天生对长相可爱的小孩儿特别有好感,在街上看到了都会上去捏一捏,与小孩儿的父母攀谈。这天,丁倩下班回家,在路上看见一个长得特别可爱的小女
  • 没有良心
    有一个小伙子,爹娘都死了,他成了乞丐。这一年冬天,特别冷,大雪一直下。他几天几夜没吃到一口馍,饥寒交迫,昏倒在风雪中。醒来时,他看到了一双浑浊的眼睛。“你是
  • [幽默故事]选车号
    大志花了十几万买了一辆新车,甭提多高兴了。新车买回来,第一件事情便是上车牌。现在可以选择个性车牌,大志想好了几个车号,特意去问朋友意见。他问朋友:“你说尾号是两个六好呢,还是两个八好呢?”朋友看着他说:“你落伍啦,还停留在选六、选八
  • [新传说]乞丐面
    吴城西边有一家“罗记面馆”,面条味道顶呱呱,大家都戏称这面条为“勾魂面”。面馆里有个跑堂的伙计,叫苟易之,是个孤儿,罗记的老板经常骂他,从不叫他大名,而是叫他“狗一只”。苟易之忍气吞声,肚子里却有一个小算盘,他想借着跑堂的机会打探到“勾魂面”的做法,等有了
  • 短小说六篇
    临终遗言狐狸轻轻溜进鸡舍的门。它双眼盯着秉烛夜读的公鸡,嘴里流着口水。“再有半分钟,我就可以抓到你了。这个书呆子!”狐狸得意地想着,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蹭。突然,狐狸“扑”的一声掉进一个陷阱里。公鸡大叫了三声,几条黄狗冲进鸡舍,把狐狸
  • 肥猫和乞丐
    【捉拿乞丐】白州城新来了个县令姓陈,此人有个癖好,只要稍有空闲,就穿上便服,到大街小巷考察民情。没过多久,白州城出了个神出鬼没的采花大盗,官府一直未能捉拿归案。这天,陈县令带着几个衙役上街,在城门口看见一排乞丐一溜儿躺着。忽然,他脸色一变,拉住杨
  • [新传说]打死也不走
    椅子不好躺王大龙在城里打零工,和他一起的还有很多同乡。他们趁农闲时,到城里来打零工,家里如果有事,随时都能回家。工地有工棚,但打零工的没有这些待遇。不过王大龙他们很幸运,找到了好地方。有一排待拆迁的六层楼,围墙已经被推倒了,院子里有些宽大的
  • [阿P幽默]阿P偷拍
    阿P走运,在公司年会上抽中一等奖,得了一台高清数码摄像机。这可把阿P乐坏了,他从小就想当导演,现在有了这台摄像机,即使当不了正儿八经的导演,也能拍个短片过过瘾。阿P买了两本书,看了几天,自己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就按书上的要求,选拍摄题材。晚上
  • [海外故事]宝刀的诞生
    本篇根据日本小说家幸田露伴作品《一柄宝刀》改编。曝秘阿兰和正藏是一对贫贱夫妻,正藏是个手艺平平的铁匠,平时靠给乡邻们补锅、打农具谋生。阿兰一直对窝囊废一般的丈夫很失望,平时总要嘲讽他几句,正藏只是任由妻子说,从来不吭声。这天,爱喝酒
  • [民间故事]茶祖宗
    早先,龙井是个荒凉的小村庄。山岙岙里,稀稀拉拉地散落着十来户人家。人们在远山上栽竹木,在近山上种六谷,一年到头过着苦日子。村边有间透风漏雨的破茅屋,里面住着个老大妈。老大妈没儿也没女,只孤苦伶仃一个人。她年纪大了,上不了山,下不了地,只能照
  • [新传说]出差回来
    现如今,出门在外的人多了,留守在家的人自然也多了,比方这家,男的叫邵杰,女的叫惠子。这天,邵杰正出差在外,夜里十二点多,有人敲响了惠子家的门,敲得很急,敲得让人心颤。敲门的是这栋楼里的李大姐,一会儿,惠子打开了门,李大姐慌慌张张地说:“你家邵杰倒在前面
  • [新传说]901的神秘租客
    901有情况许其是个职业“坐家”,就是一直坐在家里写东西的人。他平时尤其擅长写点推理类的侦探小说,只是苦于最近找不到素材,好多天都没开工了。但这天夜里,许其发现了诡异的事。对面那幢楼里,正对他家的那户九楼人家,一个梳着发髻的美妇在厨房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