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民国八大名媛绝代风华
1834
民国时期,乱世岁月。这是一个传奇,不仅仅在于沉浮于世的英雄博弈,更在于那个年代,那些女人们,用自己的美丽和智慧书写的一段段“粉红传奇”。那些美丽与哀愁尘封在历史中,供后人慢慢品味与赏鉴。
看到这些照片,不禁心生奇怪,如此动荡的年代,她们却如此平静地存在着。这就是名媛。她们生自盛世豪门,身价矜贵无比;她们拥有绝代风华,魅力无人能及;她们才情千万,傲然自立;她们人生绚丽璀璨,故事曲折离奇。
男人心中的朱砂痣—唐瑛
唐瑛生于1910年,其父唐乃安曾留学德国,是沪上名医。其兄唐腴庐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唐瑛毕业于旧上海的中西女塾,也是张爱玲就读过的圣玛利亚女校前身。她精通英文,善唱昆曲还会演戏。最让人讶异的是,她在卡尔等大剧院用英语演出了整部《王宝钏》。她曼妙的舞姿,高雅的谈吐,成为旧上海的一道沉香。唐小姐穿衣考究而前卫。选用CHANELNO5香水、CHANEL香水袋、FERREGAMO皮鞋、CD口红、CELINE衣服和LV手袋。吃东西亦非常讲究,每一顿都会按照合理的营养要求进行搭配。
世人熟知盛家七小姐和宋子文的爱恨情仇,却不知在盛七小姐之后,唐瑛成了宋子文的最爱。但因家庭反对,两人关系最终无果。宋子文写给她的那二十多封情书,一直深锁在唐瑛的小抽屉里,好好珍藏着,这也足见她曾对宋子文的一番真情。唐瑛花样年华嫁给了沪上豪商李云书的公子李祖法,婚后夫妻性格不合,于1937年离异。不久之后,嫁给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家的七公子做少奶奶。1948年,唐瑛去了香港,后来移民去了美国。
风华绝代的才女—陆小曼
如果说‘南唐北陆’中的唐瑛是男人心中的朱砂痣,那么陆小曼便是那床前的一抹明月光。她不是烟花,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不是玫瑰,却比玫瑰美艳动人;她是一汪碧海,澄净透明却又深广难测。她可以在任何一个时代兴风作浪,她可以挑起所有男性潜藏的热情与欲望。
陆小曼生性聪慧,十六七岁已通英、法两国语言,还能弹钢琴,长于绘油画。她有上海姑娘的聪明活泼,又有北京姑娘的秀丽端庄。就连胡适也说过“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18岁时的她就被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担任中外人员的口语翻译。三年的外教生涯,奠定了她风华绝代的名媛地位。徐志摩逝世后,她又洗尽铅华,终日素服,整日忙着整理徐志摩的书稿,尽心绘画,是“中国女子书画学会”创始人之一。
盛极一时的社交美后—周叔苹
周叔苹是旧上海著名的实业家周今觉的女儿。周今觉开了好几家厂,人称“邮票大王”。
周叔苹就毕业于上海著名的名媛学堂-中西女中。她经常出入上海上层社会的各种社交场合,并且十分踊跃。更难得可贵的是,她并非只是一个漂亮的花瓶,还是一个不错的翻译家。她翻译的一些英文短篇文学作品,在林语堂主编的《西风》等高品位杂志上刊登。周叔苹在台湾出版过好多本书,是和《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齐名的同辈女作家。
内外兼修的不凡素养、大家闺秀的灵动秀美,让她以极快的时间窜升为炙手可热的社交明星,被称为自陆小曼、唐瑛以来,最具代表性、最耀眼的名媛,是大家公认的社交“美后”。集家世、美貌、才华和气度为一体,以大家名媛、才女作家和交际明星的三重身份,成就了领一时风骚的社交奇葩。
最后的贵族—康同璧
康同璧,字文佩,号华鬘,康有为的次女。康同璧是康有为的十二个子女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她从小聪明伶俐,十岁熟读经史,通英语、算学,性格倔强,胆识过人。康有为维新运动失败后,18岁的康同璧不畏路途艰险,到印度寻父,成为我国第一个到达“西天”的女性。康同璧先后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辛亥革命后,同璧曾任万国妇女会副会长、中国全国妇女大会会长、山东道德会会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1年,清朝灭亡,她回到中国,继续献身女权运动。她曾在中国最早的妇女刊物《女学报》任编辑并为之撰稿,这是中国的第一份女性期刊。新中国成立后,她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并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康同璧的豪气为人所称道,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初次见到她,即竖起大拇指吟诵她的诗:“若论女子西来者,我是支那第一人。”康同璧一生所作所为,确确实实表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大丈夫”之气!
上海第一豪门千金—盛佩玉
她的一生,颠覆了太多人对望族名媛的惯常想象:锦衣玉食与千般宠爱之下,她的个性平易温和;遵照父母之命,她却幸运地嫁给了彼此相爱的男人,相守一生;作为没落富门的少奶奶,她不曾沾染任何恶习,辛苦操持全家大小的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她在所在居委会任职,工作满腔热忱、一丝不苟。
盛佩玉1905年生于上海滩第一豪门盛家,自小便得到了全家的宠爱,7岁的小女孩过上众星捧月的贵族小姐生活。她是家族公认的“惟一的美人”。单看照片,很难苟同那“惟一”,不过就是一细眉眼、薄嘴唇、鹅蛋脸的温婉小姐。她美在静极之偶动,如一池的红莲,笑时才哗然绽放。1917年,苏州留园,盛佩玉便是以这种微笑抓住了姑家大表弟邵云龙。为了他的事业,她将首饰全送进当铺,为此不敢回娘家;她相信他和绯闻女友项美丽一片冰心在玉壶;她不稀罕他做官,只希望他将纯粹的文人坚持到底。如此相濡以沫41载,成就了一段佳话传奇。
惊才绝艳的人中之凤—吕碧城
吕碧城的一生颇为传奇:她不仅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社会活动家、资本家,还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20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
其父吕凤岐乃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三万卷。书香之家的熏陶,使吕碧城聪颖而早慧。20岁,她因不满闺中粉黛丝竹的生活,逃出了家门,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后成为大公报的主笔。1906年,时年23岁的吕碧城升任北洋女子公学监督(校长),为推广新式女子教育不遗馀力。民国成立后,吕碧城担任大总统的公府机要秘书。后袁世凯欲称帝,吕碧城毅然辞职,与外商合办贸易,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商人。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吕碧城终身未婚,1930年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
奉献使她美丽—严仁美
严仁美生于显赫的大家族,曾祖严筱舫是李鸿章幕僚,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并任第一任总裁,还创办了上海总商会及众多官私企业,被誉为宁波帮“开山鼻祖”。她最初嫁与苏州少爷马冠良,因无法忍受马冠良生活出轨毅然提出离婚。后来嫁与世代在沪经商的李氏家族的李祖敏,婚后夫妻恩爱一生。
1951年,在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中,她不仅带头捐款,还发动工商大户的家属捐献,因工作出色,她被选为上海徐汇区的第一届人民代表,1956年公私合营,严仁美夫妇带头加入,他们还都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成员。
粉碎“四人帮”后,她本人还亲手办起了两个实业,一个是“侨友服务社”,一个是“侨星托儿所”。上世纪80年代,他们可以到海外走走了。严仁美夫妇仍不忘联络爱国华侨,争取海外投资。
心地善良的慈善家—席与时
席与时出生于上海席家花园,为中国近代著名金融家席德柄之女,排行第六,时称席家六小姐。抗战前她们一家过着十分平静和富足的生活。抗战期间前往美国后,在南浔望族张氏家族在美国破产、最困难之时嫁给了该家族的张南琛(其二叔公为民国元老张静江)先生。虽生于商贾之家,但在美国期间,她实现了她童年时的理想和誓言,热情致力于盲人儿童的教育和慈善事业,进入纽约州政府办的一所当地最大的盲童学校当教师,深得美国校方和社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