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广州宠物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书画艺术工作室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数码宝贝乐园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中国经济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龙华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优创帮设计全产业链服务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个性服务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天河区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工商财务达人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传奇故事]族长的非常之举

2959

老族长到底是深谋远虑,还是偏心糊涂?唯有深谙官场之道,方可洞悉——
  
  清顺治十五年,朝廷开科选士。浙江海宁陈氏家族的陈绍尚高中进士,并被皇上钦点为湖州七品知县。
  
  陈绍尚满心欢喜地向族长陈若水报喜,不料,族长沉思一阵,冷脸问道:“我们陈家生活富裕,安居乐业,你一定要去做那个小小七品官吗?”这话让陈绍尚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族长为何口出此言。他说道:“举人及第、高中进士、入仕为官,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当年族长您不也是走的这条路吗?”
  
  陈若水见他这样说,就低头喝茶,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族长忽然对陈绍尚说:“你真想去做官也可以,不过,你得把小儿子过继给你的堂兄抚养。”
  
  陈绍尚不解地问:“我是家中独子,膝下只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还不满两岁,堂兄家中则有四个子女,您为什么要让我把小儿子过继给堂兄呢?”陈若水不耐烦地打断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事情就这么定了,你今晚就把这事办了。”
  
  陈绍尚实在想不通,但族长向来说一不二,他怎敢违背?因为陈若水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明朝天启三年的进士,年纪轻轻就在前明朝中为官。崇祯年间,曾是工部员外郎非常器重的下属,后因得罪当朝权贵,才被罢官解职。当年的陈氏家族,正是靠着陈若水的庇护,才得以在当地风光无限。现在他虽然罢官归乡,可威望仍在,所以,他被推举为一族之长。陈绍尚尽管心中不满,但还是连夜请来三位德高望重的族人作证,立下契约,将小儿子过继给了堂兄。
  
  原想事情到此为止了,没想到第二天,族长做出了一件更加不可理喻的事,他召开全族人参加的宗族大会,会上宣称:陈绍尚被朝廷任命为七品知县之后,傲慢无礼,轻侮长辈,行事乖张,有违祖训,宣布从即日起,将陈绍尚从族谱中除名。从此以后,除了已经过继给其堂兄的小儿子外,陈绍尚一家与陈氏家族再无瓜葛。
  
  不容陈绍尚辩解,陈若水即下令把他轰出会场。随后,又把陈绍尚被家族除名之事,呈报当地县衙登记备案。因事情太过突然,不仅陈绍尚愤愤不平,就连一些族人也觉得族长做得过分了。
  
  之后,陈绍尚郁郁寡欢地带着家人到湖州赴任去了。一连几年,陈绍尚一家与陈氏家族再无来往。谁也没有料到,五年之后,也就是康熙二年,陈绍尚为官的湖州乌程,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明史辑略》案”。
  
  事情是这样的,湖州商贾大户庄允城附庸风雅,出巨资邀请众多名士,历时数年,编纂、刊刻了《明史辑略》一书。陈绍尚虽然没有参与此书的编修,但因他在湖州为官,也被庄允城按照惯例,将其姓名刊刻在该书的卷首编修人员之列。
  
  不料,书中有个地方触怒了一位当朝权贵,他恼羞成怒,细查之后,得知《明史辑略》中还有许多违逆忌讳的文字时,立即奏明皇上。
  
  此时,康熙年幼,满清辅政大臣们正对前明的鸿儒名士十分忌惮,于是,辅臣们借小皇帝之名,大兴“文字狱”。《明史辑略》一书卷首上所列编修人员,全部被杀,并诛连九族。陈绍尚也因此案牵连,被满门抄斩,只有五年前过继给堂兄的小儿子幸免于难。因陈氏家族已把陈绍尚逐出族群,并在县衙备案,整个家族才幸免于难。
  
  陈氏家族闻听噩耗,悲伤不已。与此同时,他们更钦佩族长有先见之明:当年,若不是他将陈绍尚逐出族群,强令其将小儿子过继给堂兄抚养的话,此时,不但危及家族,陈绍尚的血脉也将无法延续。
  
  陈若水见族人领会了他的良苦用心,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当年,他“得罪”朝廷权贵,其实是有意而为之。当时,李自成的百万大军攻陷平阳和太原,进逼北京,朝廷大臣建议崇祯皇帝急调关外的吴三桂入关,带兵勤王保驾。可吴三桂调动大军,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而国库中的银子已不足四十万两。大臣们劝皇上拿出“皇银内帑”(皇上的私银)暂充军费,崇祯皇帝居然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而让群臣募捐。
  
  “皇银内帑”存放于大内“节慎库”中,平时有朝廷工部员外郎负责管理。陈若水作为工部员外郎最亲信的属下,他清楚地知道,“皇银内帑”尚有白银三千万两、黄金一百五十万两。眼看崇祯皇帝吝啬、糊涂至此,他深感大明朝气数已尽、大厦将倾,自己无力回天,可又不愿做糊涂皇帝的殉葬品,于是,他就故意冲撞上司,得罪权贵,从而因“罢官解职”得以全身而退。
  
  得知这段隐情,陈氏族人无不为族长洞悉官场险恶,深谋远虑、明哲保身的大智慧所折服。由此,很多人教育子女,专事农桑,不再读书做官。
  
  转眼到了康熙二十二年,陈氏家族又出了一个进士,并被钦点为江苏太仓七品知县。他就是陈绍尚的小儿子陈仕茗。接到任命后,陈仕茗主动找到此时已年逾古稀的老族长陈若水,请求将他像当年爹爹那样,把其从陈氏族谱中除名,以免自己将来在官场上有什么差池,连累族人。
  
  哪知,老族长非但没有将他除名,反而广邀当地官员、乡绅,大摆筵席,以示庆贺。
  
  众人大惑不解。老族长见状,告诉大家说,当年陈绍尚考中进士、外出为官之时,满人初定天下,对前明鸿儒名士心存忌惮,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找借口加害。那时为官,祸大于福,所以他为防万一,不得不狠心将陈绍尚从族谱中除名;而今天下太平,康熙朝历经二十年苦心经营,社会繁荣稳定,满汉民族融洽,此时为官,正可大展宏图,前程无量。
  
  一番话,让陈氏族人对老族长的远见卓识,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人甚至后悔当初没有让子女读书。
  
  就在陈仕茗赴任前,老族长单独将他请到家里。两人坐定,陈若水突然说道:“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其实,官场之上,自古以来永远充满权力的血腥和争斗。你知道我赞同你入仕为官的真正理由吗?”
  
  陈仕茗答道:“我想,您支持我的真正理由,应该是我自幼失去父母,独立意识很强,性格坚韧不拔,具备在官场自保、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而我父亲自幼生长在优越的家族环境中,学问虽好,但为人迂腐,性格懦弱,很难在尔虞我诈的官场立足。父亲即便不在‘《明史辑略》案’中出事,早晚也会因其他事翻船。这一点,想必您当年就预料到啦。”
  
  须发皆白的老族长,听了陈仕茗的话,亲自为他斟上一杯酒,神色庄重地说:“孩子,你能想到这一点,我很欣慰。当年,我们陈氏家族声名显赫,但自你爹爹出事以后,众人都不愿子孙读书、入仕,历经二十年的变迁,我们家族已是人才凋零,家业日趋没落,这一点,显然有违我的初衷啊!眼下,我们陈氏家族正需要有人在官场出人头地,重振家族雄风。你日后一定要谨慎做事、清廉为官,造福百姓,光宗耀祖,全族人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啦!”
  
  陈仕茗接过酒一饮而尽,随之跪倒在老族长的面前,郑重表示,一定谨记老族长的叮嘱,不负全族人的重托!
  
  之后数十年,陈仕茗在官场全力施为,官阶如鲤鱼跳龙门,不断晋升。陈氏家族再次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约翰·冯·诺依曼“我是一个数学家”
    1957年2月8日,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约翰·冯·诺依曼(JohnvonNeumann)因癌症在美国逝世。美国科学院曾在他去世前发来问候,并询问他:“你一生中最伟大的三个成就是什么?”要知道,当时人们已经把诺依曼视为“计算机之父”,他提出了世界上
  • 鸡异
    故事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江西的一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特大瘟疫,有一个村庄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着的人跑得动的都逃命去了。岳老汉一家祖孙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仅剩下岳老汉和一个8岁大的孙女小玉。岳老汉已经一大把年纪了,经不起折腾,就和孙女小玉留在村里住了下来。昔
  • 刘二先生吹牛
    从前,有个村里有位叫刘二的教书先生,教了一辈子书,后来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教不了学生,就退了休。学堂里又先后请了几任先生。新先生一来,必先去拜访刘二先生,这就跟跑江湖的每到一处都要拜码头似的,不然,人家就会找你麻烦。刘二先生找麻烦的方法就是常去挑新先
  • 进攻号令
    临近中午时分,石乡长和几个副职坐着小车冒着一溜青烟来到落潮村说要检查工作,东拉西扯了几句后,村主任刘大刚客气地说:“石乡长,您就将就点儿在俺村吃顿便饭吧!不瞒您说,我们听说您要来也没准备啥,也就是杀了一条狗,宰了几只鹅啊鸭的,大冬天的炖锅狗肉给乡长补补身子
  • 毕业前“紧急整容”,疯魔了几多大学生
    【新闻背景】《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23日报道: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数以万计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为使求职一帆风顺,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校园里刮起一股“整容风”。许多学生在毕业前紧急整容,这些人
  • 冬冬和狗
    冬冬今年13岁,上初一。爸爸妈妈离了婚,妈妈改嫁走了、爸爸打工去了,他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冬冬在上学路上,经常遇见一只三条腿的小狗,他给小狗喂过馍,喂过火腿肠,小狗经常跟着他颠着跑,对他摇尾巴。他觉得那小狗既可怜又可爱,很想把它带回家养起来,可是他不知道
  • 两个孤独的人
    每一声呐喊都在他们的灵魂中得到了回响,因为两个人在痛苦上是相亲共感的。他震颤地听她讲,她对他袒露了如此多的痛苦,他完全能够理解。因为这由成千上万小时积贮起来的痛苦,他原认为早已死寂了,现在又都从他的睡眠中苏醒起来,他早就忘记了,他是来这里安慰她的。像
  • 防不胜防
    阿丽是个全职太太,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的。最近,街上经常出现抢劫的“飞车党”。听说歹徒专找那些打扮光鲜的女人下手,原因是这些女人有钱。为了安全起见,阿丽把身上所有的首饰都摘了下来,外出也不穿名牌。她还特地去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和一双布鞋,穿上后一
  • 衣着与内心
    画家最想画的便是人的裸体,他怀持这样一种心情,无非是因为他在暗地里,是将人的衣饰当做一种愚不可及的东西来看待的。世界上尽是由这么两种人组成的。一种是,不管你穿什么样的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视线从不为这类事所扰,总是正直诚挚地去看待一个人。另一种则以貌
  • 装系统
    家里有两台电脑,一台是台式电脑,另一台是手提电脑。前两天的晚上,台式电脑系统出了问题,我一下傻了眼。眼看着有系统光盘在,就是不会装,我十分着急!怎么办呢?我忽然有了主意,我决定一边用手提电脑上网百度,寻找安装系统光盘的方法,一边在台式电脑上安装。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