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尽命只缘扬琴》----我的父亲郑宝恒
4347
《毕生尽命只为扬琴》
我的父亲郑宝恒
一
我多想像四十多年前那样,在外地当兵和您纸墨交谈,只是那时是把母亲写在了前面;
我多想像您说的那样:只要出院第一件事就是回山西老家转转。我虽曾在山西当兵,但并未去过您生活的地方看看;
我多想留给我的风铃向您那样,用独特的标准音阶,在阵阵风中不停的奏响不同的旋律,因为那是您留下的音符,在平凡中透着弥久醇馨的美;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多想那年冬日的下午:揉捏着您的的手脚,能让病床上僵硬的肢体,稍稍舒适些,说着您感兴趣的话题,航母热呀、嫦娥呀卫星呀的登月等等时,您还能像以前那样多少有点应答;
当我看到父亲眼皮微微的动了下,一颗小小的泪珠儿慢慢的洇出,微弱到难以察觉时,我的心头一紧......
父亲用一颗小小的清泪,在和倾尽毕生精力所创造所喜爱的扬琴事业告别!!
就是这样 您静静的走了,静得像一湾清水,清轻的像一阵微风,带着未尽的思绪,但身后留下累累的硕果,芬芳的桃李:
研制、改良的第二代律吕式大杨琴,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载入史册,实物由音乐研究所乐器陈列室收展,并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
发明“扬琴滑音指套”、并据此创造一套《扬琴滑抹音演奏新技法》、"扬琴低音弦罩"、"制音踏板"、"设计活动山口":方便演奏临时半音的升降,音准的微调。
编写了整套的从小学到硕士的扬琴教材。
因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父亲的一生不倦的播种耕耘:从奠定基础到发展壮大、从专业设置到乐器改造、从教育理论的体系建立到演奏技巧技术的创建完善、从独奏到合奏、伴奏、重奏、协奏的形式、曲目的设立创作, 一切从无到有都凝结着父亲无数的标尺性的心血。
二
我的父亲郑宝恒,出生于1924年,山西太原人,逝于2007年11月17日。生前任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新中国扬琴专业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父亲早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由于工作需要留校,担任新中国的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任的扬琴专业教师。
第一届全国扬琴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是新中国的扬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名誉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名誉理事、天津广东音乐联谊会会长、天津群艺民族乐团艺术指导、北京、新疆、湖南、河北扬琴学会顾问,广东扬琴学会名誉会长。
在半个多世纪的扬琴教学生涯中,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的扬琴专业人才,学生遍布海内外。有多少学生是踏在父亲的肩头,走向神圣的音乐殿堂,去继承发扬光大,扬琴这一中华民族的乐器。
父亲是个子不高、瘦瘦的、说话声不大且稍慢 、尾音有点山西腔、从不慷慨激昂,但也是谈古说今的妙趣横生。
父亲早年跟随广东音乐演奏家,学习二胡、高胡、提琴、扬琴等乐器,领略了民间艺人微醺的兴致中,变换不定的加花变奏的神奇。虽不是每次都能在墙上、桌上、纸上完整快速记下,不断翻新的花样技巧,懊恼之余便只能和兄长各拿毛笔,对着画花脸来场飞墨大战,但民间音乐博大精深的魅力无穷,深深的影响了父亲,
不管离开家乡多远多久,伴着陈醋的醇香忘不掉的是乡情,父亲创作了浓郁山西风格的高胡、扬琴与乐队的奏鸣曲《杏花村》、独奏《五哥放羊》等,当年是唱响大江南北的弥久醇馨的经典之作。
在父亲瘦弱的躯体里,却蕴藏着极大的能量: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就是让扬琴脱胎换骨!使老旧的乐器焕发新的活力,迸发出绚烂的光彩,使其美妙的民乐之声,屹立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并留下了乐篆袅袅的余音……
三
记得小时候父亲神秘的搬回一个匣子,晚上打开它显现出来了个阿姨,后来长大才知那是沈丽女士,是最早的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的女播音员,匣子是电视机是播放节目的。
每当她说“今天的电视节目播送完毕,再见” 时,竟然响起熟悉的旋律----大杨琴独奏曲《淮河随想曲》,《春播舞曲》,那是父亲的演奏,这在当年这是多么的神奇美妙和惊讶的事情。
记得小时放学回家,不是早已过了饭点儿还未下班的寂静无声,就是一屋外地师生的南腔北调。刚下班措手不及的母亲,尽快的操持着饭菜,那年代肉、蛋、菜、粮可都是定量供应的呀。
记得几十年前,食宿远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有远道而来的的学生一时不便,父亲就让他们吃住在家里,以解燃眉之急。对待每个学生,父亲都不分远近倾囊相授,生怕给 予的少了,总是要让学生们不虚此行才好。
还记得当年没有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出版物极少,资料奇缺而且非常珍贵。教材、曲谱只能手抄,怕耽误学生们的有限的时间,父亲就一个字、一个乐句的工工整整的用复写 纸抄好分别奉上。不是一两个学生,而是每一个来访来信者,都能拿到一套完整的资料:包括文字篇、 曲谱篇(练习曲、独奏合奏曲等)。
更记得 对于学生们的有求必应,哪怕现构思现创作,都是想尽办法的做到做好,工作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这是需要多大的耐心和爱心,耗去多少的时间,才能做得到的呀。
多少日月,父亲就是在低头写作,抬头讲课的年复一年中悄悄地渡过的。不停的创作曲目, 不停的文字稿件,忙不过来就让我给抄写这枯燥的,不能潦草不能误时的奏、重奏分谱及各式资料,每每都得工工整整,还不许抱怨。
纯真的那些年代,没有私利只为教学相长。
父亲就是这样,在平凡中坚守着传道、授业、解惑之责。
四
父亲深知让扬琴担负起民族乐队的重任:首先需要全新的、便捷转调的、便于演奏的、更实用更科学的乐器,于是就有了第二代律吕式大杨琴的面世;因旧的小扬琴简陋杂乱的只有两个八度,而巧妙的创造用五度定弦、半音转弯,使其充实到有序排列的全律的四个八度,让低音更加洪亮厚重,并且便于演奏各种调性的中外乐曲。
为使扬琴的表现力更丰富更感人,就发明“滑音指套”的新技法,使扬琴的直嗓子,有了滑抹音的婉转歌喉;反竹、拨奏、弹轮、滑奏、只手单轮等一批技巧的问世,使扬琴有了焕然一新的作为。
再就是演奏曲目的配套,完善创作演奏形式,于是就有了扬琴的独奏、合奏、伴奏、协奏、交响音画、首创民乐室内乐:高胡、扬琴、古筝经典的三重奏《淮河随想》曲《胜利花灯》等等。(六十年代初出版了黑胶三重奏唱片、发行海内外、 央视八十年代初的正月十五的新闻,背景音乐就是三重奏。香港的影视《董小宛》、《霍元甲》所引用 等)
只有这样---- 有了乐器、有了技巧、有了曲目,有了形式,才能使扬琴这个专业,充实丰满的活灵活现的实用起来,才能更好的推广普及起来。
现在的扬琴,人们早习以为常是民乐重器,可当年扬琴的改革之初,每一次的发明制造,是何其的艰难不易的熬神费力,哪条路能走、怎么走走得通吗,有谁知有谁晓?父亲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抛砖引玉的人。
父亲精心设计着扬琴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如一个音几根弦一组最相衬、每个音的弦数怎样的递增递减、低音的缠弦用几组,缠弦的粗与细,都要一个个的装拆调试,恰到好处才算确定。
纵观父亲的一生, 不光自己有美好的设想,还能把它一一变成现实:让民间不起眼的扬琴首蹬象牙塔,把这个专业从乐器到理论到应用,从无都有的科学的建立、完善、光大、推广起来。不仅自己陶醉于扬琴,还能让国人享受到这一民族乐器,演奏出变化多样古今中外的音乐,在音韵绕梁的乐篆中,给人们带来美妙的艺术欣赏的滋养.....
我明白了:父亲的成功源自于心的责任感,严谨的科学的态度,踏实吃苦的作风,和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是有担当敢于担当的人 !
长叹息渐远的背影,但记忆尤新:天堂里的父亲-----就在那里!
女儿: 郑朝晖
附:郑宝恒的主要贡献:
1 、与张子锐先生共同开发第一代“律吕式大杨琴”、一九五四年改革研制成功第二代“律吕式大扬琴”,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载 入史册,实物在音乐研究所的乐器陈列室收展。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
2、发明“扬琴滑音指套”、并据此创造一套《扬琴滑抹音演奏新技法》、"扬琴低音弦罩"、"制音踏板"、"设计活动山口"、
3、出版扬琴曲《翠湖春晓》、《春天淮河》、《英雄壮志建山区》、《海燕》、《万年欢》、《川江音画》
4、出版唱片《春播舞曲》、《胜利花灯》、《淮河随想曲》、《江南好》、《万年欢》发行国内外。《胜利花灯》《淮河随想曲》被香港《霍元甲》《董小宛》影视所用。
5、出版专著《扬琴新技法及曲选》《扬琴演奏艺术》、台湾出版《扬琴艺术研究》、《扬 琴教学法》、《扬琴伴奏法、扬琴伴奏织体编配法》、《郑宝恒扬琴作品集》、日本华夏 音乐中心收藏日文出版《“律吕式”大杨琴及演奏技法》
6、出版论文:《论我国几种主要扬琴的地方风格》、《春意正浓的扬琴乐改科研》、《我们 改革的大扬琴》、《扬琴演奏中的滑抹音》、《如何克服舞台演出中的紧张情绪》
7、获奖作品:扬琴交响音画《川江》、广东音乐合奏曲《渔轮归来》、《彩虹舞曲》江南丝竹合奏曲《钱江观潮》、《货郎挑担进山庄》等曾获天津市和全国邀请赛佳作奖、创作奖 和优秀奖。
8、举行专场音乐会:1984年、1986年在天津、北京举行郑宝恒《扬琴作品、扬琴 师生音乐会》《扬琴室内乐作品》《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郑宝恒教授大扬琴学术成果《扬 健大扬琴独奏音乐会》。
1986你4月18日中国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委员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文艺部、中央电台文艺部、天津音乐学院联合主办《郑宝恒作品音乐会》,录制播放。
9、郑宝恒创造了----扬琴奏鸣曲、室内乐:高胡、扬琴、古筝三重奏、扬琴交响音画、扬琴 协奏曲、扬琴弹唱、扬琴合奏等。
10、编写整套从小学到大学、硕士的扬琴教材。
11、创作、编写大量乐曲,曲目古今中外多种民族风格
荣誉及奖励:
广西“牡丹杯”扬琴大赛上获最佳园丁奖,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当代专家名人录》、
《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
《中国音乐家辞典》、
《中国专家大辞典》、
《世界名人录》、
《人民画报》、
《中国画报》、
《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等书载入史册。
人长久----峻之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