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晓望》赏析

4320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

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

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

孟浩然诗鉴赏

这首诗叙述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望庐山,望楚山, ,舟中晓望,诗人似乎格外青睐“望”字,甚至向往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远远胜于实际游览,这或是因为远望与 的淡泊的诗味更吻合。

“挂席东南望”,挂席指扬帆,开篇由扬帆出发时写起,并点出“望”字,足见 急切。诗人大约又一次领略了“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的心情。“望”字是一篇的 所在。此刻诗人似乎望见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望见,因为水程尚远,加之天刚破晓。这一切意味都包含在“青山水国遥”这五个平常的字构成的 中。

第二联写水程,承前联“水国遥”来。“利涉”一词出《易·需卦》“利涉大川”—— 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舳舻,一种方长船。“争利涉”指急着趁着好日子前进,以一个“争”字透露出心情迫切、兴致勃勃,而“来往接风潮”则以一个“接”字传达出一个时常泛舟江海的旅人的安定与愉悦感,与上 相连,就有乘风破浪之势。

第三联转出一问一答来。这实际是诗人自问自答: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这里呼应篇首“东南望”,点出天台山,于是首联何所望,次联何所往,都得到解答。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据《太平寰宇记》引《启蒙注》记载:“天台山去天不远,路经油溪水,深险清泠。前有石桥,路径不盈尺,长数十丈,下临绝涧,惟忘身然后能济。济者梯岩壁,援葛萝之茎,度得平路,见天台山蔚然绮秀,列双岭于青霄。上有琼楼、玉阙、天堂、碧林、醴泉,仙物毕具也。”这一联初读似口头常语,缺乏诗意。但只要联想到这些关于名山胜迹的奇妙传说,就会体味到“天台访石桥”一句话中微带兴奋与自豪的口吻,感到诗人的陶醉和神往。而诗的意味就体现在诗人出语时那神情风采之中。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灿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

“赤城”山在天台县北,是天台山的一部分, 石色皆赤,状如云霞。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而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这想象虽绚丽,然而语言简洁朴质,体现了孟诗“当巧不巧”的特点。尾联虽承“天台”而来,却又紧紧关合篇首。“ 坐看”照应“望”字,“坐看霞色晓”表现出一种怡然欣赏的 。这里看的并不是“赤城”,诗人只是猜想罢了。如果说首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而篇外有余韵,形象传神地表达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

此诗似乎信笔写来,但首尾衔接,承转分明;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但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这当然与近体诗刚刚完成,去古未远,声律尚宽有关;同时也是为了表现内容的 。这样,它既有音乐美,又洒脱自然。“自是六朝短古,加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

zhl201612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送魏二》赏析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诗鉴赏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从“橘柚香”见出)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饯宴设在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渡荆门送别》赏析
    作者: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诗文解释】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
  • 温庭筠惜春词原文及注释翻译及赏析
    朝代:唐代作者:温庭筠原文: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译文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惜牡丹花》赏析
    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鉴赏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独断春光的时候,一春
  • 李白《赠孟浩然》赏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诗鉴赏本诗大致作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
  • 《城东早春》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从诗的第三看,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下面我们就一
  • 《听邻家吹笙》赏析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诗鉴赏先生《通感》一文,列举李贺等唐代诗人作品,详细分析了“批评家和修
  •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赏析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自然弃掷与时
  • 菜鸟小医生,我的悲苦向谁诉
    医生是一个如此特别的职业——每个人都需要他们,每个人都见过他们,但大多数人对他们的工作状态所知甚少,对他们的生活和困惑更是无从了解。正因为这样,一个名为“急诊室女超人于莺”的微博,在网上迅速走红,不论明星百姓,都乐意成为她的粉丝。哪怕记录鸡毛蒜皮的小事,粉
  • 太太要做我的情人
    我怀疑太太偷看了我的博客。虽然我一直对我的博客地址采取全方位的保密措施,但想想我的私房钱无一例外地被太太缴获,太太想要窃取我的博客地址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最近我写博客的时候,抒发了一下所有中年男人都会有的对情人的幻想。我渴望有个情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 婚姻疲软时,出轨岂能激活性潜能
    南京女人郁小梅是个善良的女人,当丈夫遭遇挫折时,她坚定地鼓励他、支持他。在生活上,郁小梅对丈夫更是无微不至,温柔体贴。郁小梅处处以一个好妻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她本以为自己有个完美的家庭,可没想到丈夫认为她是个性无能的呆板女人。就在郁小梅为此感到茫然迷惑时,一
  • 父爱如山
    门口有一棵老树,犹如一位耄耋长者静静地立在庭院外。苍劲的树干深深地扎根在地下,风儿拂动它的枝蔓和叶片,火辣辣的太阳在它头顶悄悄凝视。它就这样守候着春去秋来,不为世事的浮华所动。我跟父亲的隔膜由来已久,他就像一块冰冷的石头,让人没有接近的热情。他的脾气
  • 父亲的红包
    庄项平医生家在农村,小时候他家里很穷,不过现在好了,凭着刻苦钻研,他成了有名的脑外科医生。求他做手术的病人,都要给他送红包,没有红包的,你就要等上十天半个月或者更久,才能等到庄大夫做手术,多花住院费不说,还要多经受病痛的折磨。病房里住进一位姓高的农村
  • 境界与底线
    有时候,一个平实的故事能让人心生感动,因为里面有一种境界。201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两个美国人拿到。其中一个叫托马斯?萨金特,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纽约大学的教授。萨金特有一个古怪习惯,给学生授课或准备讲义的时候,绝对不允许有外界干扰。一天,正在
  • 从小混混到半吊子读书人
    我20岁时,知道了自己的浅薄无知,知道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知道了只学皮毛不行。题记:我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总结自己的人生。一个极有可能成为小流氓、小混混的人,最终因为爱情,糊里糊涂地成了个半吊子读书人,可见爱情的力量有多大!由于我的特殊经历,我对班里的
  • 一个校长的精明糊涂账
    这所学校的图书馆堪称“三无”图书馆——无墙,无门,无岗。10万册图书统统躺在完全开放的书架上,在没有任何监控设施的宽松环境里,任由师生自助借阅。当参观者走进这个“不设防”的图书馆时,无不感到震惊。人们追着校长问:“你怎么不设图书管理员呢?”校长乐呵呵
  • 感谢自卑
    我曾经是个很自卑的人,即使现在,自卑还常常在,我觉得很多地方不如别人。小时候,我长到10岁才从外婆家被接到城里上学,插班之后,我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那时候,我去山坡上玩,去摘山里的果子,和周围的小伙伴们打雪仗,没人当我是个女孩子,我玩得野性而自由,但回
  • 母亲都是一个奇迹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娱活动。有一次,母亲来看我们演出的大头舞《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我问母亲:“你知道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从左边数第6个。”母亲说道。我惊讶地看着母亲,大惑不解。参加演出的大头娃娃有好几十个,个头儿一般高,衣服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