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3517

发布:2021-10-22 00:54:21  来自 龙殿ゞ霸者 觅知友会员

问渠那得清如许——历2018年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培训有感

历经短暂的三天,先后聆听了阮可(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部主任)、宋法刚(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苏华琦(厦门市文化馆副馆长)、迟朋亘(山东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孟祥也(中国文化馆协会秘书处)五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不觉间,对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数字化建设等诸方面有了更深层地认识。然而,无论是公共文化等相关理论性知识,还是数字化的实操性知识,这些都远非短短数日所能熟谙。不过,世间不曾有通用之绝对,但亦有稳定之相对,如果耐心品读不同职业、不同领域、乃至不同经历之后的个性化故事,人们似乎都能找到似曾相识的“归来燕”,正如省文化馆数字部主任王文戈强调,本次培训的目的不在于教授知识,而在于扩展视野、锻炼敏锐度。

在三天的培训中,五位专家分别从数字公共文化与总分馆建设、数字媒体推广、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互联网+全面艺术普及等各方面进行深度解读,不禁令台下七十余人神之、往之、感悟之。对自己而言,那些聆听之后而蒸腾起的幻象,唤起了个人经历,让自己忍不住思考那些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服务这一主题有关的零星……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早已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写入官方的红头文件,这一点,几位专家在授课中屡屡强调。毫无疑问,正是因为官方的重视与支持,方才构成了基层社会的重要导向。官方所具有的权力之毛细管作用,其倡导力远非民间组织所能相比。但任何提议、政策的实施总会存在雪崩效应、滞后效应等多种负面阻隔,如若不存在社会基本层面的需求发酵,那最终亦无法逃脱纸上谈兵的命运。因此,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之所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正途,其原因不仅仅在于政府的倡导,其中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即社会本身的需求。

对社会本身而言,数字化是当代社会的媒介,亦是苏华琦馆长所强调的“平台”,在与民众的文化互动、缩小区域之间的文化差距以及满足民众及地区之间的文化需求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介(平台)无法堪比的效果。

正如包括培训课上的宋法刚教授、“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内的诸多人均强调过“媒介即生命的延伸”这一耳熟能详的定律,包括VR、O2O等在内的数字媒介同样是当代人类生命体的延伸。在以往的媒介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只是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数字化却在人与物之间形成了双向的闭环系统,在物向人传递信息的同时,人对物的需求亦构成了重要的反馈线路,让人在机器的威胁下岌岌可危的主体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而当数字化这一媒介应用在公共文化服务时,宁波“一人一艺”、马鞍山“一站式”线下体验馆、东营“数字文化广场”、上海“文化云”平台均成为文化艺术普及的标杆,让人们切身触摸到“文化无处不在、艺术无处不在”的真理。

另外,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是弥补东西部之间、区域之间文化鸿沟的有效方式,极大地缓解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前些年,纪录片《人生七年》唤出阶层固化这一主题词,无论是《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亦是《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无不是从极度悲观或极度乐观的角度诠释世人心中的心声与怒火。以个人经历为例,作为从小县城迷糊地来到省会的异乡人,活动频繁的文化馆、浩如烟海的图书馆……这些无不创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如若不来市文化馆,自己竟不知道包括书法、摄影等各种项目的培训班竟然可以是免费的;如果不来市图书馆,那座被定义为地方性大学的母校里的图书馆是自己见过图书最多的地方。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只有亲临现场,方可有切身体验;但在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下,“数字文化广场”让远在乡村的村民拥有同等艺术培训的机会,“数字化图书馆”让纠结于学校古籍有限的学子们有权利享受省图、国图的待遇。

毋庸置疑,在当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中,数字化这一平台前途有光,但同时亦不可忽视其中的层叠困境。尚且不提技术、人员及资金等有形难题,仅仅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拿捏程度这种无形困境便早已令人绞尽脑汁。如果平台难建,那么内容便是难上加难。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它们面对的是文化,甚至是传统文化。在全新的平台上究竟是保持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性,还是义无反顾的勇于创新,抑或在保持原有中丧生了活态,又抑或在创新中丢失了本原,这些无不是陈列在公共文化服务面前的重要问题。或许,对于这一问题尚未出现准确的答案,但时间(实践)终究会给出最完美的答案。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傻瓜的幸福
    一对老夫妻在街边乞讨遥老妇推着坐在轮椅上拿话筒唱歌的老伴袁地上放着一台小音箱遥他们的衣着都很破旧袁老妇步履蹒跚推着轮椅袁她的老伴弓着腰背在街上唱歌遥虽然歌声算不上好听袁甚至压根儿不在调上袁可是低沉沙哑的嗓音却一直轻敲着我的心门遥我和朋友都不是那种烂好
  • 孝子
    大奎年幼丧父,是娘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娘的艰辛,大奎明白。小时候,娘要他认真读书,他就每次考试都得第一,他知道娘一定会为此高兴。娘不喜欢他做的事,他坚决不做。大奎大学毕业时,原想留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但娘说,她不会坐车,离得远了,一年也见不到儿子一次
  • 台湾人的教养
    一几乎在来台湾的第一天,就想写这样一个题目。记得第一次来台,因为忘带入台证无法入境,只好乘原航班飞回。在飞机上,遇到上海西门子公司的一位白领,一路上聊得很开心。我问他对台湾的印象如何,他说:台湾人很有教养,礼貌周全,而且卫生习惯很好,垃圾都会分类回收。
  • 失踪的丽妇
    北宋年间,东昌府城南,住有一户仕宦人家,户主姓周名庆玉。周庆玉的父亲在先朝为枢密副使时,曾屡建功绩。在那时,但凡有功官宦,其子女可以荫袭。这样周庆玉就借助乃父享有的权威优势,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知县,庆玉便领着妻子家人从登州进发,前往赴任。时值二月,风和日暖,
  • 无奈容易删除吗?如果无奈可以删除,那该多好?
    生活的歌谣一直在轻轻地唱,日子一天天谱写的曲谱成了无法停止的调,你看那春花秋月,你看那早云暮日,你听那天籁之音,你听东流之水声,都是自然的歌谣,都是大地的回声,都是心灵的读物,都是灵魂的寄予之所。年轻的时光真好,也许是家的温暖,让我无法承受外面的冷
  • 小渔夫,大生意
    特里是美国伊力湖上的一个小渔夫,水性不错的他常年靠下水捕鱼为生。但即便是非常辛苦地工作,他一年捕鱼所得的收入也只能是勉强养家糊口。渐渐厌倦了捕鱼生活的特里试图改行,但又担心自己除了会潜水外,再无其他技能,因而没有足够的决心。由于长年累月在伊力湖中潜水
  • 清华三宝:单车、土豆、N字班
    自行车也堵车清华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行于清华可谓难矣。清华人是很“富”的——“有房有车,房是两室一厅八张床,车是后轮驱动指哪去哪自行车。”没错,清华人除了住集体宿舍,还人手一辆自行车(除了某些拥有“车奴”的女生)。所以,随处可见清华大大小小的
  • 王石:我在哈佛当后进生
    2011年1月,一手创办了万科这个中国最大房地产企业的“地产教父”、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竟然选择在花甲之年去哈佛大学读书——自己做饭,步行上学,熬夜苦读。平日里前呼后拥的大佬王石,忽然之间没了秘书和司机,成了一个在家难自理、出门常迷路的“废人”。更要
  • 相互救赎,父子泪撼动人心
    他们家境贫寒,但是父慈子孝。有一天,父亲患有重病,需要高额的手术治疗费用。眼看父亲即将走向死亡,月薪800元的他却无能为力!他决定铤而走险……慈父病重,穷困孝子徒唤奈何今年24岁的孙小平出生在辽宁省康平县的一个农家,母亲身体不好,全靠父亲孙祥林任劳任
  • 半个世纪的等待
    有的故事可以让你泪流满面,也可以不经意触动你的某根心弦。原来,人可以如此轻易地被打动。其实只是普通的一个故事而已,故事的主角也只是平凡生活中的男男女女,却依然被感动得唏嘘不已。沉浸在那个故事中,静默沉思,不言不语。内心深处,就像是平静的湖面被人丢下了一颗石
  • 卖臭豆腐的硕士生
    前几年,一个北大毕业生因成了卖猪肉的“屠户”而遭社会异议,如今,一个硕士研究生成了一个卖臭豆腐的小老板,这就更让人不理解了。然而,作为卖臭豆腐的研究生王永上则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虽然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王永上还是在卖臭豆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今
  • 爱了累了,酒吧红歌手一路坚守纯洁的梦想
    2008年9月,周子零凭借一首直抒胸怀的《爱了·累了》风靡网络歌坛。2009年3月初,她的新专辑即将面世,这也预示着这个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姑娘完成了从打工妹到新锐歌手的人生蝶变。在感叹她迅速走红的同时,笔者采访了解到了周子零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她自小被亲生父
  • 什么都抵不过一颗善良的心
    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多次求职碰壁的无奈让他再也不能斟酌再三了。在这之前,他想觅到的是养殖场里体面的技术顾问角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用。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可是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谁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
  • 幸福的假象
    佛经里写人通常走两个极端,不是大智就是大愚。《百喻经》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个女人刚生了个儿子,可是她并不满足,还想多要几个孩子。她听信一个老妇的话,准备杀子祭天。有个智者发现后,赶忙制止:“你将来能否得到更多孩子还不一定,却要先杀掉自己的儿子,简
  • 生活多美好
    半夜,赵顺又被恶梦惊醒了。他擦擦额头的汗,想去喝点水。路过儿子的房间时,门半开着,他随意往里看了一眼,这一看,吓了一跳。只见惨白的月光下,儿子不在床上,而是趴在窗户上!赵顺看看表,凌晨1点!怎么回事?难道是梦游?赵顺怕吓着孩子,他蹑手蹑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
  • 邻居
    “该死的鸡又过来了”,凤子妈一阵风似的从屋子里跑出来,一边骂一边用土块追打一只芦花鸡。鸡拼命的逃进柴禾垛,凤子妈也不顾一切的钻进柴禾垛,抓住鸡腿把它拽出来,还大声的嚷着:“看你再过来,咋不瘟死你呢”!说完还在鸡的脑袋上狠狠的打了几下,可是,凤子妈突然停住了
  • 此岸情,彼岸花
    一眼看到她,他便被她的美丽震慑住了。那时,他还只是一家小工艺品公司的勤杂工。而她却以出色的艺术才识,成为一所大学里最年轻的副教授。当时,极度自卑的他不敢向她表白心中的爱慕,甚至不敢坦然地迎向她明净的眸子,生怕被她一下子看轻了,从此淡出他
  • 谛听角
    陈建军,安徽省黟县人。他父母只是寻常工薪阶层,生活不算宽裕,不过家里有一套不小的祖屋。陈建军小时候听父母说,这房子是他太爷爷买下的。太爷爷当初在上海滩混,发了财后却没和旁人一样定居上海,而是衣锦还乡,买了这套房屋。太爷爷发财的事,当时也是个不大不小的传奇。
  • 离奇的车祸
    1。意外车祸吉恩是个活泼搞怪的男孩,再过三天就满20岁了,可是却不幸死于非命。他是被一辆出租车撞死的。当时他正躲在门口的灌木丛中,那辆出租车直接冲上绿化带,从他瘦弱的身体上碾了过去。出租车司机名叫约翰,事故发生后,他因头部受到猛烈的撞击,昏迷了过去。
  • 千里追杀女记者
    一、雪天困地谁能相信,一个月薪五千块的女人,身边有一个年薪二十万的保镖!谁又能相信,这个生活优渥的女人,居然只身犯险,来到千里之外的城市,然后被圈禁在一个陌生之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现在,看守都觉得,在冰天雪地中,一个身无分文的弱女子,绝对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