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探秘

1976

一、 阅卷探秘

俗话说:“意犹帅也。” ,首先要注意审题立意。有的同学,下笔千言,思接千载, 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结果导致离题万里,可能因为一篇作文,在考场上就一溃千里。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笔作文之前,一定要先过好审题立意这一关。要想在考场上作文立意方面得到高分,首先要摸清阅卷老师的心理,弄清决定阅卷老师判分的因素。

其实,阅卷老师有一套作文快速 法,即“作文三眼看,看三眼”。第一眼是看审题是否准确,角度切入是否恰当,立意是否明了。若审题错误,再好的文章也要被判“死刑”。

老师的“第一眼”很快很短,不可能反复阅读琢磨你的观点。因此,高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故弄玄虚。他们的“这一眼”,一般 性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看标题。这是阅卷老师了解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考生拟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2.看开头、结尾。因为开头和结尾也是阅卷老师寻找观点的关键之处,所以,开头最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3.看小标题。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性文字的铺排,从而使主题更集中,重点更突出,简洁又醒目。

4.看文章内容是否与标题一致。有些考生审题不细,内容与标题没有内在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作文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

审题就是对题目要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准确领会其含意,把握写作 和要求,切忌片面理解,顾此失彼,舍本逐末。一篇文章在审题上站稳了,这篇文章的大方向就把握住了,写起来一般不会出太大问题。

二、如何审题立意?

(一)准确

1.审清“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审题首先是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体现体裁“标志”的关键 ,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2.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

审题不仅要确定文章的体裁,还要确定题目所划定的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3.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心

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眼”,比如关键词、重点 、暗示语等。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

4.审清因素,确定文章内容

有些作文命题所给因素较少,表意也比较概括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增加相关联的新的因素,就能准确地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了。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 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拿到题目后,务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完全是能够做到的。

(二)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不同于 和新材料作文,后两种作文的题目是考生自拟的,而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命题者确定的,是唯一的,是不容变更、置换的。这是命题作文与其他两种作文最大的区别。为此,考生在审题时,必须牢牢围绕这个“所命之题”展开。如何展开呢? 要决——字字落实,有所侧重。

字字落实,实际上就是把题目中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写清楚。

如作文题:《我与小王的一件趣事》。

事:写作对象。一件事:写作范围和文体。我和小王:取材的范围,必须关于“我”与“小王”两 。趣:题旨,审题的要害,什么是“有趣”,怎样写才算是“有趣”。把上面逐字(词)的理解合起来,审题就算审准、审透了。

有所侧重,就是分析文题结构,找准写作的重心,即题眼。

①主谓式结构,如“我能”,题眼是谓语“能”。

②偏正式结构,如“诗意地 ”,题眼是修饰或限制语“诗意”。

③动宾式结构,如“ 时尚”,题眼是动词“品味”。

④并列式结构,也称关系型命题,如“走与停”、“一步与一生”、“我与 ”等,审题时要写清楚几个概念间的关系。题眼就是“关系”。即要“两点论”,兼顾两面,不可只抓一面,不顾其余;又要“重点论”,应有所侧重,分清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

⑤独字(词)式,如“见证”、“常识”,它们既有表面意义,又有隐含意义,既可实指,也可虚指,审题时要虚实结合。

如何审题眼呢?务必要“咬文嚼字”,可以判明词性,可以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词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总之,一定要审到吃透它的内涵和外延为止。如“见证”,首先想它是什么意思。“见证”一词的含义有两点:一是“见”,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二是“证”,可以作证。再依据材料分析。也有两层:第一句话讲的是它作为动词的含义,第二句话讲的是它作为名词的含义。据此思考:(谁)见证——见证的主体(见证者),见证(什么)——见证的对象(或是历史进程、历史事件或是身边小事,这是“实”),见证的意义——见证的意义、 (这是“虚”)。经过这一番咀嚼、思考后,题意自然就把握准了。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幽默故事]不能舒展的眉毛
    王大炮是个挺会来事的人,什么事情经他一搞,原本平淡无奇,却立刻变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了。这天,大炮的儿子放学回家,说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他把旅游过的地方挑
  • 坟头冷饭
    那年金帅高三,正是他这一生最忙碌的日子,高考的压力压迫着每一人,同样也包括金帅。但就在那年,他又失去了一个亲人,金帅的奶奶,这个从小就特别疼他的奶奶在与病魔
  • 蛇仙
    我心理素质特差,逢考必怕。今年,将面临高考,我怕得夜不能寐。我对妈妈说,如果考不上,我就不活了。妈妈给了我一巴掌说:“我小学都没毕业,不照样活?”我和妈妈相
  • 做鬼的老公
    编者按:惊悚的诙谐,出门在外,好友相聚本是开心之事,却不曾料想遇上了鬼怪。于是,沦落为了一丘之貉,成了鬼。我是H市某高中学生,我叫成之护,今年20,家住H市
  • 相亲闯三关
    四处托媒那年夏天我高考落榜,但我没有太多伤悲与失落,因为我心里还有一个梦。能够成为像矛盾、老舍一样的作家,一直是我追求的梦想。我的家乡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
  • 寻找丈夫的情人
    十年前,一场车祸曾在小城引起巨大的社会轰动。那个喝得醉醺醺的混账司机,驾着他那辆装满沙石的卡车冲向一群正在散步的高三女生。瞬间,这些含苞待放的花朵,有六名香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
    是雄鹰就搏击长空是雄鹰就搏击长空,是猛虎就声振山谷。高三励志电影《霸石山传奇——让高三飞》请老师放心,我是你最骄傲的学子;请父母放心,我是你们最争气的孩子。
  • 民国时期有趣的“高考”试题
    民国时期,考大学也是学子们拼命努力的方向。本文提到几则民国大学入学考试题目,颇为有趣,也颇引人深思。第一则是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题目不难,但其中
  • 一个90后的退学创业故事
    1990年出生的傅然家在安徽省黄山市。2006年的夏天,结束了的学习后,的临近让傅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与其按部就班地读完,做一个高考的loser,不如提前出
  • 平日从严高考坦然
    名列前茅是银日新月异是金对于18岁的我们来说,有些事情的确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但是没有一件事能决定我们的一生!优秀与平庸的差别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时受雇一家店铺,
  • 为赵本山编戏的“拼命三郎”
    是赵本山的声音,兴奋得不知说什么了2003年,尹琪从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后,任辽宁广播电视台文艺中心创编室编导。从2005年开始,他为辽宁电视台春晚创作小品。4年多时间,先后为潘长江、林永健、小沈阳等创作了10多个作品。2008年11
  • 从监狱里走出的企业家
    一次违法的维权酿成大祸。一段岁月的改造改变人生。在江苏省苏北某县有个颇具规模名气很大的新兴企业——江苏吴天集团。这个2006年创建、占地40多亩、拥有员工近200人的企业,现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超过3000万元,成为当地的重点企业和纳税大户。而这家企
  • 待到山花烂漫时
    曾经在三尺讲台播种希望,让心田长出智慧的幼苗。心血凝成滴滴雨露,青春化作道道光照。奉献一腔真情,付出几多辛劳。悠悠岁月里恪尽园丁职守,滚滚红尘中摒弃心灵的浮躁。希望的幼苗转眼花繁叶茂,心灵的旷
  • 你不够优秀,因为你不够孤独
    一家著名公司的董事长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公司危机均化险为夷,使企业屹立不倒,记者问他:“您令公司转危为安的灵感来自何处?”他说:“林中独步。”我深有感触,有的时候,我们忙碌了很久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因为我们焦急的情绪和浮躁的心态掩盖了事物的本质,这
  • 为虚荣买单
    高中时家境不好,但我偏偏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有一次和隔壁高中的女生联谊,宿舍里的几个人都欢天喜地的,只有我愁眉不展。理由很简单,便是我脚下那双破烂的球鞋。我认为把它穿出去恐怕会让女生笑话。我想了许久,便向隔壁宿舍的同学借球鞋。那个同学是我的好哥们,刚买了一
  • 奶奶的星星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吗……”我愣愣地听,不
  • 爱哲学的蔡大脑袋
    五年前蔡大脑袋辞去公职离婚到北京大学读博的理由,一般人绝想不到,他是为长寿跑到北京去的。电话里我问他你到北京读博跟离婚碍不上呀?他说我就是要离哦选了德国古典哲学,这东西深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出来,别瞎耽误老婆了,我们俩是好说好散的。我说你原来在重庆
  • 朋友
    1991年5月,我参加“纪念五四运动72周年”演讲比赛,准备一亮相就大声武气地喊:“72年前的今天,五四运动怒潮排空”。激情溅得一礼堂都是。其实我自己写的开头是“今天风和日丽,我来缅怀五四先驱”。老爸说压不住场子,就给改了。谁知道演讲词竟会撞衫?我的
  • 筷子悟语
    (一)一支筷子在深夜跳出筷子筒,藏在橱柜后面。筷子想,明天主人一定会为找不到我而焦急万分的。可是,筷子在橱柜后面一待就是半月,浑身落满灰尘。它也没有发现主人寻找的迹象。直到主人卫生大扫除时,偶然发现了它。筷子想:真不应该把自己看得太重啊。(二)主人吃
  • 于文静:带着四个“妹妹”出嫁
    在北京市通州区一个小区里,有一户特殊家庭,30多岁的女主人和丈夫带着4个花季之年的妹妹共同生活,平日里女主人对4个妹妹呵护有加。邻居们都说:“这个姐姐年龄不大,却像母亲一样精心照顾着妹妹们,现在这样的女孩真不多见!”然而直到2012年大家才知道,她们5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