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普陀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闵行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又觅 铜锣烧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浦东新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央视新闻服务分享社区圈子资讯商务分享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教育咨询顾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长宁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南汇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我与我的文学之梦

3827

高中返乡青年,在黎场公社党委的支恃下,在公社附近的瓦泥垻,借用两间民房办起了民办中学。在公社、大队党组织的动员支持下,我踊跃报名,经考试录取为这所民办中学唯一的一个班的学生。与一道入学的周华成、梁道惠、向燕珍、胥志兰、秦红梅等,近30位青年学子为同学。

三个月后,又鉴于家中旡劳动力挣不了工分,而分不到口粮而生存无靠,加之我从家到学校路途也较远,有二十华里的距离,中途还要翻越陈家山和周家坡两座大山。所以,只好放弃在农中的学习,万般无奈地又返回生产队继续务农。

虽然,我从幼年到青少年时期命运不济,但我内心渴望读书学习,因为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似乎蒙懵地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虽不完全赞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但也清楚不读书,是旡法开启智慧这把钥匙的,没有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又哪会谈得上去掌握科学技术呢。这也如同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样,想要展翅飞翔是不可能的。所以,我非常清楚,若没有夯实文化基础,那么,要想改变自已的人生轨迹,实现人生的梦想,使自已既能够报效国家又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尽管我在青少年时期命运不舜,但自已却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抓住一切时机,刻苦钻研文化科学知识,千方百计地去提升自已的文化素养,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因而,我在学习上特别刻苦,经常挑灯夜读力求读懂弄通,虽然数学及地理课程成绩一般,但在语文、历史方面成绩还是很优秀的。记得在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统一组织三年级以上学生约300余人,在老师的带领下首次到石宝寨参观。事先学校作了统一佈置,要求凡是参观石宝寨的学生,每个人都要围绕参观石宝寨为题,对石宝寨的自然奇观、神话、传说,以及感想写一篇作文。而我写的那篇作文,由于叙述详尽描写生动传神,故事情节感人,况且还能简单地引经据典,词澡使用的也适当,更增添了作文的精彩。虽说只有300字的作文,但可以说还真有点一鸣惊人的效果。

为此,老师们称赞道:“没想到谭其勇这个学生,小小的年纪(我那时才十周岁),竞有这般的文才,今后一定会有所作为”!

随后,我那篇参观石宝寨后所写的作文(若按文章体裁分,应属游记类文章),评为全校优秀作文的范文,被冉老师特意用毛笔抄录在一张大红纸上,加上学校评赞的按语,张帖在学校学习园地专栏中,供全校同学们观摩学习。而我自已则为此事,还暗暗地很是得意了一阵子呢。由此,引发了我对写作的兴趣,或许也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增添了助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后来的几年,我虽然在农村务农,在忙于每年农活中的犁田、磨田、搭田坎、栽秧、割谷、挖红苕、挖地、挑糞等农业生产中的繁重劳动,并未消磨掉我求学读书力图发展的意志。一有空闲时间,我就抱着书本看,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惹得老母亲经常笑着拿竹片片打骂我。

那时,我家特别贫穷,甚至连续多年我都是穿的二哥谭其权,以及在西沱邮电支局工作的三姐夫李宗海换下的旧衣服,至于像理发、煤油、盐巴等日常开支,都十分地困难。但我为了读书自学,想方设法到山上挖半夏割腾扣皮拣螺絲,也不顾危险爬到桐籽树棬籽树的树梢,摘取生产队不好摘取的桐棬子,拿到深溪场供销点去换钱。还有几次,我跟随大人们走几十里崎岖陡峭的山路,跑到鱼池地界的岩口,买一根烧荒山过后的松木,扛到数十里外的石宝寨市场上,去换取数倍的差价。

我就是通过这种原始的办法,将攒取的钱除了日常必须开支外,大部分都用于购买工具书和文学书籍了。而且,对那种精制经典的书籍,我自然买不起,只好买《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小人看的连环画,并邀约同院子的小伙伴们手持竹片片,模仿《三国演义》连环画人物中的动作打斗,大家都觉得十分有趣。

后来,我的经济状況有点好转,才敢去买《红楼梦》、《西厢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雷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经典名著,以及《谁是最可爱的人》等长篇通讯文章。借用古代孫敬那种“悬梁刺骨”的精神,去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阅读,在书中与先贤们神情对话,从中吸取其精华。

这些中外经典文学名著,不仅使我学习提高了文化,也使我学到了一些文学知识,更让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地薰陶,灵魂也受到了极大地震憾。让我深刻地领会到: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如若在短暂的生命中,为党和国家与人民奉献出了有价值的人生,那么,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他的精神自然也是不朽的。诚如,保尔柯察金所说:“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些,或许是我从小刻苦自学,受先贤和革命者们的精神所感染,而奠定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同时,从那时起,也让我对中外文学名著格外地仰慕,滋生了对搞文学创作浓浓的兴趣。

蓄势待发 刻苦钻研积淀文学修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时间已到了公元一九六五年十月。由于我在石(柱)--西(沱)公路青草坡路段,近两年的修路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肯干,表现特别优秀。经大队团支部书记谭其国介绍,公社团委批准,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在当年十一“国庆节”的上午,与黎万祥等20名青年一道,在公社礼堂面对団旗集体举行了入团宣誓仪式。

入团了,即意味着我已是有信仰、有理想、有活力的青年了。那么,我今后的人生之路该怎样走,路又在何方,走什么样的路才能让我的青春绽放出异彩,让我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呢?

所以,面对诸如此类的人生重大问题,我絲豪没有迟疑,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徘徊。经过认真地思考分析和权衡,我认为,我原有的文化程度不高,不太可能被吸收为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但让我长期在农村务农,或学做木匠、石匠、篾匠、瓦匠,我确实心又有所不甘。所以,我决定另僻蹊径,走从军报国之路以图今后的发展。

既然,人生发展之路已择定,我即积极行动起来。在大队会计谭清宜的支持下,将我的出生年限,由一九四九年改为一九四七年,从而,使我达到了参军必须要十八岁以上的年限条件。经过初审,以及体检、政审审查,于当年的十二月二十日,石柱县兵役局正式下发通知,批准我光荣入伍。

随后,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八军112师炮団榴炮二连,以及榴炮营部服役的四年军旅生涯中。不管是驻防在吉林省通化市,还是移防到河北省高碑店市,也无论是当侦察兵,还是营部通讯员,就亦或是担任班长、代理书记(实为排级文书或干事)、代理排长。虽然地理环境和职务有变化,但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变,刻苦勤奋学习的热情有增旡减。在政治学习中,不但提高了我的思想觉悟,更加明确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也更加注重学习文化。后来,在营部代理书记期间,在草拟军训计划、政治学习计划、军事活动报告、任免事项、宿营报告等诸多军事行文中,我一边草拟文件,一边认真学习写作。

当然,由于自已在军队服役期中,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表现优秀,入伍一年半,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年半,即为代理排长级干部。所以,人们常常称赞:“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座大熔炉,也是一所大学校”,这是名至实归,自然也不是一句虚言。

一九七0年四月初,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防工业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核工业部所属并驻涪陵县白涛镇的八一六核工厂,决定在四川省境内,招收一大批刚从部队退伍的复员军人。我即是那时,招收进厂的一万多名新军工中的一员。刚开始,分配我的岗位为木工,主要从事厂区内的厂房,以及核材料生产设施的建设。

那时,虽然我们的身份属核工业系统工人,但工作性质,除军事保密性强之外,其实与地方从事民用建筑行业的工作没有多大差别。常年累月工作在野外施工现场,经常是一身泥一身汗,水泥沙桨满身沾,工作强度非常大,一天工作下来浑身疼痛,确实辛苦。而且,有时单休的星期天或者晚上,还要组织政治学习,或者搞所谓的“批林批孔”大批判。

半年之后,鉴于我经常撰写批判文章,办施工队黑板报,又积极向企业广播站投稿,而且业务工作也突出。为此,工程处(县团级单位)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专门为我下了一道公文,任命我为第三施工队文书,并明确为以工代干性质。至止,我即脱离了施工第一线,正式步入企业干部队伍。

扬帆起航 积极参与社会文学活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随后,我在八一六核工厂厂区八年的工作期间,先由八一六厂成建制地转归核工部所属22建筑工程公司,后又转归24公司,再转归22公司。所以,我的岗位和职务变动也大,在施工队文书的岗位上干了四年后,又调往新组建的子弟学校,担任政治课教师,并兼任六年级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学校红小兵大队总辅导员。

两年后,又调往工程处团委为干事,不久,即被选为工程处团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副科级)。一年半后,22公司团委书记王积润,向公司党委强烈要求,由于他已41岁属超龄从事青年工作的干部,急需寻找合适的人接替他的位置。经组织考查,他向公司党委及组织部极力推荐了我。

尽管那时,工程处党委吕长生书记惜才不愿放人,但也拗不过公司党委及组织部的意见。于是,随着组织上的调动,我即往公司团委工作,暂被任命为正科级秘书科长。在书记不在的几个月里,我还临时主持了公司团委的日常工作,包括参与了公司在第二工程处开展的整党整团的试点工作。并在全公司展开的整党整团工作会议上,受党委指派,还专题作了整顿团组织工作的安排布署。依照公司党委意见,只待召开团代会正式选举后,我既顺理成章地担任正处级团委书记了。然而,那时为了照顾家庭,我毅然放弃了在22公司的发展,于一九七八年五月中旬,调回中共石柱县委机关工作。

然而,我在八一六核工厂厂区担任施工队文书期间,也是我真正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工作的开始。即自一九七三年冬,我首次创作,并发表了3000字的短篇小说《三线新兵》起,就意味着我这艘文学之舟,即已正式扬帆启航了。

而且,自此以后,我在担任学校大队总辅导员和团委干部期间,不但自已创作了大量地童谣、儿歌、诗歌,还经常组织少年、青年、团员搞歌咏、诗歌朗诵会,编排文艺节目慰问一线工人。并组织写作班子,采访撰写歌颂先进人物、好人好事的广播稿,在企业广播站定期播报宣传。一时,使企业的文化文学活动十分活跃,也得到了企业党委和广大工人师傅们的齐口称赞。

志存高远 著书立言流芳千古文坛

古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生七十年以来,我不管是处在青少年时期,还是在军营、在八一六厂区、在中共石柱县委办、人大办工作。以及后来在石柱县民委、商业局、黄连总公司、外贸局、财贸办、县政府驻蓉办等单位任职。也不论是政务、业务工作多么繁忙,但我加强对自身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对文学修养的锤炼,却一直未曾放松。

我总是千方百计的挤时间,去阅览研读有关历史、地理、写作、文学名著,以及诗词歌赋类书籍,从中汲收丰富的养分。即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进入中央民族学院研读民族经济专业时,仍然注重了对文学及写作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特别是退休十几年以来,我又先后重新研读了《文学与写作教程》、《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中华诗词辞典》、《左传》、《二十四史》、《随唐演义》、《西厢记》、《桃花扇》、四大名著等,以及各种版本的名人传记书籍。并收集蓄存了近万张文学创作帖图,熟练的使用电脑搞创作,并利用全国知名文学网站发表自已的作品。也开设了及微信“ 巴蜀文学群” ,吸收了全国千余名文学爱好者入群,其中不乏有几十名全国网络文学写作高手。

从而,自已不仅积蓄了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熟练地掌握了文学的各类样式,和文章体裁的特点与写作技巧。而且,还充分地发挥了现代网络传媒的功能,极力地去宣传和弘扬新时代文化与文学。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化底蕴的积累,是靠平时博览群书点滴积累而素养成的,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是这个道理 。然而,文学修养的深浅或厚重,直接关系到文学创作的优劣好坏。如若,我们将文化底蕴比喻为“蓄水池”,那么,文学修养就是“大江和湖泊”。只要蓄满了文化这个“蓄水池”,才可正常满足创作所需之“水”,而积淀了深厚的文学修养,文学创作这艘舟船,才有可能在“大江和湖泊”中扬帆自由航行。

唐代诗圣杜甫,曾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或许,这不仅阐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乎也道出了文学创作中的奥迷吧?

诚然,上述所说,只是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换种方式说,或者是一名文学创作者,必须要达到的基本素质要求。但真正要创作出上乘的佳作,显然,仅仅具备了上述条件,还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还要深入社会生活,展开采风采访活动,搜集整理并选好素材,选择与时代脉博相跳动的题材。只有这样去搞创作,才可能抒写出新时代与人民群众精神所需的优秀作品。

“回首往昔,峥嵘岁月稠”。自我从事业余文学创作45年以来,虽然,中途由于公务繁忙无法分心,也间隔过一段短暂的时间,但总体来讲,依然是勤奋创作笔耕不缀的。在文学的组织方面,也曾与县文化局合作办过《龙河文艺》,并协同县文化局,多次组织过全县的文艺文学活动。

而且,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所作为也是有所建树的。尤其是退休后的这十几年,我一方面要负责石柱在蓉的老干部、离退休团体、党支部的工作,近年还要照顾已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同时,另一方面,如像“三更灯火五更鸡,更是男儿发愤时”的情景似的, 还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执笔疾书坚持创作,而且创作成果更为丰硕,影响力也较为广泛。

截今为止,我已出版了《梅香自寒来》、《岁月留痕》两部42万字的自传体书籍, 另外还出版了一部30万字的文学著作--《敬之文集》。并先后在全国各地及香港、澳门等地的文学网站、报刊、杂志、书籍,发表了我创作的诗歌、散文、传记文学、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游记、随笔、札记等,不同文学样式不同文章体裁900万字的文学作品,累计阅览点击量早已超过100万余人次。

尤其是,我倾力撰著的《情怀巴蜀:敬之文集》著作,耗费了我近三年的时间和心力。由我送请国家一级出版机构--中国文联出版社,经该社五稿严审后获准出版。然后,由我自费印刷出版了数千册,而且也并未公开发行发售,以此去获取个人的经济利益。而是只作为,捐赠给国家和地方图书馆等文博机构收藏,以及奉献给全国社会各界有关人士,家乡石柱各级党政机关与团体阅存。

以此,来体现我深爱我的可敬可爱的祖国,我深爱生我养我并为之奋斗了半生的可爱的桑梓故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寄寓于此,来真实地表达我作为一名老年作家的一颗拳拳之心!

可喜的是,我的代表作《敬之文集》,己分别被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院校图书馆,重庆文化名人文献馆、重庆市作家协会、重庆文学院、重庆市图书馆、石柱县图书馆、石柱县档案馆等文博机构收入珍藏,并将传之永世。

中国现代文学馆,还专门给我颁发了一份精制的入藏证书。证书中,载明了这样的文字内容:“谭奇勇先生:您捐赠的著作《情怀巴蜀:敬之文集》已由我馆珍藏,将传之永世。感谢您为丰富我馆馆藏,为中国文学千秋事业所作的贡献。特立此状,以为纪念。中国现代文学馆 2016年12月09日”。

于此,可否这样理解和认为:这既是我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四十五年来,所获得的中国最高最权威的文学收藏研究机构,最充分地肯定和评价,更是对我最好最佳形式的褒奖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此,我借用魏王曹操的这句名言,给自已一番深情地寄语吧!

二0一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晨

于成都市郊寓所

听雨轩

注:此为讲话稿,是根据上级的要求和本支部的安排,应广大党员同志们的要求而草拟准备的。计划在本年的三月五日,在支部开展的“我与新中国共同进步发展” 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大会上的发言稿。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幽默故事]小噱头惹大麻烦
    江源是一名主任医师,不仅专业技能出色,业余时间还喜欢在网络平台发表文章介绍自己的工作。可这天,江源遇到了麻烦事儿。先是骨干护士王莉娜突然要求调离江源的科室,江源询问她原因,平时泼辣豪爽的王莉娜这会儿却一副忸怩之态,只说是自己老公的意见。江源
  • [幽默故事]俺爹丢了以后
    俺爹丢了。俺爹是进了城以后丢的。今年春节过后,俺便和媳妇商量,现在正好都有空,不如带着爹去走一走,转一转,让他老人家开开心,于是俺们就带着俺爹进城旅游来了。来到大城市,俺恨不得像二郎神一样多长出一只眼来。俺光顾着看风景,拍照片了,一
  • [中篇故事]三只眼
    那是一个战火频仍的年代,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那是一个人性闪耀的年代,也是一个信仰崩塌的年代。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结局也不同,但心怀理想、坚守大义的那个,一定可以坚持到最后……1。死里逃生抗日战争时期,陈松年是梅县国民革命军152团一连的连
  • [中篇故事]一恩五报
    从前有个地主叫蒋老财,家有果园百亩,酒庄一座。由于家大业大,全村每家都有壮劳力在他家里做长工,李福就是其中一个。李福六十多岁,有一手酿酒和栽培的好手艺,蒋老财看中了他这一点,就让他带着同村的九个后生管理一个叫南园的葡萄园。这一年夏天格外炎热
  • [传闻轶事]揖让园
    乾隆年间,天津卫有个名医叫徐伯宗,尤以善用药引子为绝。这一日,跑码头的外甥带着新淘来的小玩意——船模来看舅舅。徐伯宗笑着问:“稀客啊,今天不跑船?”外甥没落座就发起了牢骚:“潘钱两帮又为争地闹上了,这两位爷一杠上,我们不少弟兄都没活儿干了,真是愁哪
  • [海外故事]神秘的油画家
    两年前,我做生意周转不开,被黑社会里一个叫山本的男人诱骗,借了一笔高利贷,从此倒了大霉。为了逼债,他天天阴魂不散地骚扰我、殴打我。我只能忍气吞声,在心里诅咒他会在某天暴死。这天,山本又把我“修理”了一顿。我带着满身淤青回了家,为了不让老母亲担心,我
  • [传奇故事]红颜祸水
    四十多年前,杜天星以一套天龙剑法打遍天下无敌手,遂创立了天龙门,并立下规矩,此后每隔十年便要举办一场武林大会,广邀天下武林人士前来比武较技,选出天下第一。前三届武林大会中,天龙门都没有让天下第一的名号旁落,今年是第四届,将要代表天龙门出战的是第三任
  • [海外故事]离不了婚的男人
    吉米是一个长相英俊的小伙子,却有一个小偷小摸的毛病。他在多家公司上过班,因为这个毛病,常常干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老板辞退。这天,吉米再次失业了,他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留意着街头每一根电线杆、每一面墙上的《招聘启事》。他得想法赶紧找到活干,不然就有饿
  • [传奇故事]秦城囚犯
    连日暴雨,秦城多处山体滑坡,当地百姓四处奔逃,城中颇为混乱,秦城县令向知府告急。知府接到密报,迅速派捕头杨振山前往秦城巡查,以防暴民趁此时机为祸作乱。这天,杨振山带人巡查到秦城监狱,不禁停住了脚步。对这所监狱,杨振山可是十分熟悉。三年前,他曾亲手将
  • [幽默故事]有了那套房子
    十年前,小林还在读高二。不知怎么,他忽然变得有些自暴自弃。其实这也难怪他,高一时贪玩,他的高中成绩就一直不是很好。而且即便考上大学,巨额的学费也会给农村的父母带来巨大的压力。读完大学还得找工作。再说即使有了工作,房价已开始攀升,他同样要承受新的压力……
  • [幽默故事]神奇的壁画
    最近,空玄寺整修一新,不过,寺院有三处墙壁上是空白的,需要画三幅壁画。老方丈邀请了三位画师,并提出了要求:绘画须有古韵,和寺庙的整体风格一致。三个月后,壁画完工了,这天,老方丈去看第一幅画,一看,顿时呆住了,他指着壁画中的仕女们,问身旁的小沙弥:“
  • [新传说]救你没商量
    大鸭是个很有钱的私企老板,以前一直住在20世纪80年代建的一个60平方米多一点的小楼房里,为人低调平和。三十好几结婚时,才鸟枪换炮,住进了一座上下两层的别墅。可是搬进新房不到半月,房子却闹鬼了。老婆怨,鬼又闹,大鸭头都大了。那是一天晚上,大鸭跟老婆
  • [幽默故事]送礼
    劉老伯独自住在一个老旧小区里,他发现小区有个门卫与住户们的关系都很好,其他人出入小区,门卫都笑脸相迎,唯独对自己,总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刘老伯十分纳闷,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住户都有一手拉拢门卫的办法,他们会隔三岔五地施以小恩小惠,今天给点儿吃的
  • [传奇故事]丧门牌
    1。惊现丧门牌涿州府是三省通衢之地,倪半城就是涿州商会的会长。倪半城今年正好50岁,一个光光的秃头,两眼如椒,他身体高瘦,站在人群里,特像一根竹竿子。倪半城从10年前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变成了打个喷嚏涿州城都会感冒的大财主,这都有赖于他经
  • [幽默故事]我们认识吗
    淡定,淡定!遇到美女先别急着搭讪。不信,看看这位哥们的囧事——老家一个大哥打来电话,说他的女儿小芳今天放假,要到市里转车,请我帮忙去车站接,帮忙买票送她转车。大哥说小芳十二点到,我一看时间快到了,赶紧向车站赶去。我大学毕业后接着在市里工作,
  • [小小说]这个警察不暴力
    方老爷子独自生活在荣辰小区8楼的一个单元,这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躺在床上,就要坠入梦乡的时候,耳朵里隐约传来嗡嗡的响声,仿佛有只蜜蜂在枕畔飞,顿时烦躁起来。他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听不得一点儿声音。外面的天光似乎比通常亮些,他拉开窗帘,走到阳台向下望去,
  • [幽默故事]人才尽收
    范亮是个农村娃,这些年他在城里打拼,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老板。这天,哥哥范明来城里探亲,范亮自然热情招待。到了午饭时间,一个戴着厨师帽的帅小伙端着托盘走进客厅,菜还没到面前,扑鼻的异香就飘了过来。等菜上了桌,范明挨个尝了一口,忍不住叫好:“真是人间美味
  • [幽默故事]舌根长了一个泡
    这天,李建的舌头突然长了一个泡,而且这个泡长的位置还很奇怪,一般人长泡要么长在舌尖,要么在嘴唇上,可是李建的这个泡,偏偏长在舌根处。这就严重影响了李建说话,因为只要李建一开口说话,舌根那里就钻心地疼,而且说话越大声就越疼。李建想,这个泡八成是被老婆
  • [新传说]小偷的同伙
    刘伟正在家里心情愉快地忙着时,电话响了。他拿起来,才听了一会儿,脸色就变了,心也沉了下去。“你是刘伟吗?”电话里,一个陌生的声音冷冷地问。“我是,”刘伟问,“你是谁?我好像不认识你。”“对,你根本不认识我,”陌生人道,“不过我知道你
  • [新传说]二十元的孝顺
    李亚军结婚后和老婆住进新房子,父母还是住在原来的小区。因为停车位紧张,父母小区停车按时间收费,李亚军每次去看父母都来去匆匆。这天,李亚军夫妇又去看望父母,刚进门就被保安拦下:“车位已满,请把车停在小区外。”于是,李亚军只好找了个路边停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