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快递员
1501
一个仅有高中文化的快递员,却成了众人口中的“诗人”。在这个诗意枯竭的时代,这事令人颇为称奇。
44岁的山东男人曹中玺,从没想过当“诗人”。他做过农民、男保姆、裁缝、送水工等职业,“半辈子都在伺候别人”,可当快递员还不到8个月,他却在报纸上看见了自己的名字,还有他原创的几首诗歌,也难怪他“老半天都反应不过来”。
2010年刚人行没多久,一个年轻同事曾当着曹中玺的面,气哭过一个取快递包裹迟到的女大学生,这便让他动了“写诗的心思”。
“生活节奏这么快,得想个法子,让大家相互理解。也能给枯燥无味的取件通知,添点儿乐趣。”他这么阐述自己的动机。
于是,曹中玺的客户们,开始收到他撰写的“取件通知”打油诗。比如,其中一首这样写道:“今日又阴天,挡不住春风暖,吹得花儿朵朵开,万物皆盎然,外出多不便,还是要取件;过后阳光依旧灿,不就这几天?圆通快递到,老曹与你老地方见。”
这些对仗、押韵都有问题的“诗句”,却如同长了翅膀,传遍了他所负责的北师大片区。有学生把他的短信发到校园论坛上,并迅速得到了共鸣。他也一下子从快递员升格成了“诗人”。
如今,在北师大的BBS上,曹中玺无疑是个名人。
一个文学博士会和他讨论“平仄和韵律”,还客气地解释:“纯属交流,有意境足矣,不必绞尽脑汁。”还有一个老教授说,希望曹中玺的诗稍微精简些,因为“只顾得看诗,却常忘记了取件地点”。
在“读者”的敦促下,这个快递员的“诗艺”也进步神速。他的口袋里总装着几张皱巴巴的纸,随时记录喷涌出的“灵感”。
如果不小心被柳条抽到脸,他就在纸条上写一句“春风吹过柳拂面”;外面下着雨,他会写下:“今日小雨淅沥,微风略带凉意,外出取件加件衣,打雨伞或穿雨披,步履不用急,雨打花儿更艳、绿叶更鲜。”
曾有一个大专学历的年轻同事不服气:“如果您那叫诗,我的高考作文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这时候,老曹就会搬出他的偶像:“唐伯虎的名作,哪句不是大白话?可里面有意境!”他还会拿出一张写有民俗学家钟敬文名言的书签,上面写着:“诗人是一种生存境界,而非职业。”
在旁人眼中,这个快递员的“生存境界”,确实与众不同。
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更没跟客户红过脸。从早7时忙到晚11时,快递员们通常要处理近300份快件,其他快递员都在短信里催“快点儿取”,可他却津津有味地写起诗来。
每天深夜下班后,老曹回到租住的地下室里,还要趴在简易床上,把手机里发出去的“取件通知”打油诗,一首首抄进笔记本里。
有人问他:“每天做同样的工作,你不烦吗?还给自己找这事儿干啥呢?”
“家里的孩子,也和这些学生差不多大。我把他们当自个儿的孩子,能让他们感到关怀,比什么都重要。”他笑呵呵地说。
时间长了,大学生把这个快递员当成自己的朋友,喊他“曹叔”,也愿意和他说说自己的心事。有个大二女生,对未来很迷茫,曹中玺建议她“去淘宝开个网店,体会创业的滋味”,现在,这个女生的网店已初具规模;还有个甘肃的小伙子,想给患病的母亲寄包“只有北京才有”的中药,老曹不收他的运费,自掏腰包送了过去。
上个月,他甚至收到了邀请,登上了北师大的讲堂。学生们都想听听这个快递员诗人身上“究竟有什么故事”。
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曹中玺说起自己送水时,一手一个水桶憋口气爬到七楼;说起冬天被困在林海雪原、跟着伐木师傅学了一夜口哨;说起他20年来坚持用废报纸练毛笔字……台下的学生掌声如雷。演讲结束,他手机里收到一条短信:“曹叔,你不仅是诗人,还是个英雄!”
不过,这个“诗人”走下讲台,依然还要回到他日复一日的快递工作里。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劳动节”,他甚至拒绝了央视和北京电视台的采访,因为工作实在太紧迫,都没时间编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