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高贵跟穿不穿名牌没关系
1449
老早之前,一个高二的女读者就找我讨论过奢侈品的问题。
她学习成绩在班上顶好,年级排名每次大考妥妥稳坐前十。
本来自信如她,骨子里是有一些傲气的,但却突然遭遇了当头暴击。
原因是,班里新转来一个女生,被安排成她的新同桌,聪明如她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弄明白了一件事,新同桌是富二代,因为一些即便不说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金钱优势,被特意安排在了成绩优秀的她身边,以期能近朱者赤一下。
本来对于这个年龄的小孩来说,本该是谁成绩好,就能碾压一切的价值观占上风的。
但这个小姑娘的心思随着同桌每天变换来变换去的名牌加身,以及朋友圈连环暴击式的炫富,而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矛盾的集中爆发就在她生日这天,在她爸爸妈妈问她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时,她这次没有乖巧地说有个生日蛋糕可以许愿就行了,而是提出想要一个1800多的MK包包。
结果她妈妈手颤了一下,还是含糊地以“贵了点,等你考上名牌大学了妈妈可以买一个奖励你”为名,婉拒了她。
因为她妈妈的工资一个月只有2800块,她爸爸手上有严重的伤,落下了残疾,几乎没有干过像样的工作,所以整个家庭的收入状况确实并不乐观。
她知道她对生日礼物的要求给了家里很大压力,但一向懂事的她还是躲进房间嚎啕大哭。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学习成绩那么好,却不配拥有一个1800块的包,而同桌这样的学渣混混每天都可以换着几万块的包包轮着背。
她问我,姐姐,我追求现在自己支付不起的东西,是不是真的错了。
我说,没有。
我这么说不是在安慰她。
因为我也曾在弱小无助的年纪喜欢过一条吊牌价是1580块的裙子,也曾做梦都惦记过一支200来块钱的口红。
那个时候,这些都是令我心碎的存在。
它们让我彻夜难眠,它们让我怀疑自己配不上更好的人生,它们让我在万家灯火处倍感凄凉。
我当时也特不明白,凭什么呀?
现在很多主流价值观都特批判女孩渴望奢侈品,鄙视她们向往一些价格昂贵的品牌货,但我始终觉得,一个姑娘曾向往过自己当年支付不起的东西并不丢人。
与其说是虚荣与物质,这种感受其实更接近于好奇心本身。
《银魂》里说,人都是以自卑作为跳板成长的,有劣等感才会想往上爬。
这话说得有点狠,但你用自己向上爬的形式去满足奢欲,去补偿年少时物质奇缺的自卑心理,是一件荣耀的事,只要你在奋力向前。
但一个人是否高贵,是否能成事,真的跟你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背什么牌子的包都没关系。
莎士比亚说:一夜就可以造就一个暴发户,但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
莎爷爷说得特对。
当你看到一个之前物质奇缺,而如今一夜暴富的人,每天都疯狂地在朋友圈想方设法地彰显自己日子已经过成人上人时,没必要三观崩塌,也没必要因为小人得志叹什么世道不公。
这些人只是在疯狂补偿自己当初的自卑,而如今她也不可能只是通过拥有了几只大牌包包、几套房子就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不是唾弃金钱,不是穷酸孤傲。
我是想说,当你买得起奢侈品,但不需要奢侈品彰显自己,才不用挣扎着一直试图证明些什么。
换句话说,当你有一天完全可以买得起LV老花包,但它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一下你去菜市场买菜用的背篓时,你才可能成为心态上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