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静海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崇州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鼓楼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红桥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河北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手表维修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秦淮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河西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浦口社区圈子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新传说]儿子要紧重点班

4497

发布:2021-11-17 05:25:41  来自 青春最珍贵 觅知友会员

张家是平和、安乐的三口之家,可这天有点不平静了。中午,儿子张小元放学回来,进了门,书包一扔,招呼也不打一个,就躺在自己的床上,使出了平时十八般武艺中最高的一招:“绝食”,可见事态的严重性。老爸张一洹马上走过去,低声下气地讨好说:“儿子,你这招管用,老爸不管啥事,先答应你了,起来吃饭吧。”
  
  张小元翻了个身,没好气地说:“我要进重点班!”
  
  张一洹奇怪地问:“你学习挺好,那就进吧,又没谁拦着你。”张小元一骨碌坐了起来,没好气地说:“现在,学习好也不行,还得送礼!”
  
  张一洹是市甲骨文研究所的一个普通职员,收入不高,听说要送礼当然觉得沉重,可目前的状况,又不得不办,可送什么礼呢?他试探着问儿子:“直接送钱也忒俗了,要不咱给你们杨老师送点购物券?”
  
  张小元又撇了撇嘴:“爸,你很有钱吗?你准备送多少?有个家长送了一千五的券,我们班主任杨老师在商场相中了一套三千元的西服,竟然当场打电话又让家长送了一千五!”
  
  “这也有点太无耻了吧?”张一洹愣了,忍不住脱口而出,“儿子,你们杨老师喜欢什么呀?咱争取花最少的钱,发挥最大的作用。”
  
  张小元想了想,说:“他喜欢附庸风雅,喜欢装作有文化。送别人没有的、有品位的东西,他一定高兴,他一高兴肯定就能把我分到重点班。哦,对了,上级不让搞重点班,我们称为培优班。”
  
  张一洹挠挠头,沉思了一会儿,拍拍张小元的肩膀,笑着说:“好了,你只管放心吃饭吧,老爸有办法了!”
  
  过了一天,张一洹去了学校,他送给杨老师两个扁扁的小纸盒,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塑料袋装着。张一洹没提重点班的事,杨老师也没怎么客气。等张一洹走了,杨老师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纸盒,这一看,杨老师不禁小声地惊叫起来:“哎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纸盒里蓝色丝绸包裹的,竟然是两片鹅蛋那么大的龟甲,灰白的龟甲上面,刻着几个似画非画的文字,那是甲骨文啊!龟甲背面有烧过的小坑,似乎还残留着几千年前的泥土呢,杨老师知道那叫“卜窑”。其实,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对甲骨文多少都有些了解、爱好,毕竟这里是殷墟的所在地、甲骨文的故乡嘛!
  
  据说当年,这种甲骨文论字卖,一个字就值一两银子。看这两片,每片上面差不多有十来个字,到了现在,这得值多少钱啊!况且,这宝贝你有钱也没地儿去买呀,杨老师很高兴,当天下午就把张小元列入了培优班的名单。
  
  收到甲骨文后,杨老师想着自己马上要评高级职称了,正愁没好东西给校长送呢,于是咬咬牙,把其中一片送给了校长。校长也惊呆了,连声说是好东西,还说依他的做人原则是不会要的,等他把玩两天,就让杨老师再拿回去,君子决不夺人之爱。杨老师赶紧说:“瞧您说的,好像我是贿赂您。这是我费了好大劲,专门给校长弄来研究我国古文化的。”校长听了,拍拍杨老师的肩,很领情的样子。
  
  不料没过几天,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很快在市里传开了:市甲骨文研究所失窃,部分珍贵甲骨文被盗。事情是这样的:不久前,两个农民工来到市甲骨文研究所,送来了他们挖地基时,偶尔翻出的几片甲骨文,要无偿地捐赠给研究所,所里自然接收了。可是这些甲骨文尚未来得及登记造册,就离奇地被盗了。目前,各级领导都很重视,警方正在加紧侦查中。杨老师一得到这个消息,头立刻就大了,你想,一般人家,哪来这么珍罕的甲骨文?再说,张小元的父亲张一洹就在市甲骨文研究所工作,而且时间又这么巧,他刚刚送来甲骨文,那边就爆出了失窃的消息……现在,杨老师十分怀疑那两片甲骨文的来历!
  
  当地的报纸、电视台不断地报道着有关的案情,杨老师如坐针毡。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杨老师知道纸包不住火,时间越久越不利,他有心主动到公安机关去举报,又担心有受贿的嫌疑;况且,两片甲骨文中的一片,他已经屁颠屁颠地送给了校长,查出来,算不算行贿呢?
  
  很快,公安部门再次发布公告,敦促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到了这个时候,杨老师再也坐不住了,他终于硬着头皮去找校长,吞吞吐吐地问道:“校长,那天的那片甲骨文,您说把玩两天,不知道把玩完了没?”
  
  校长一听,好像不认识似的看着杨老师:“我刚才没听清楚,杨老师你说啥?”事到如今,杨老师豁出去了,只好承认收了学生家长的礼物,就是这两片珍贵的甲骨文,而现在他发现,这两片甲骨文极有可能就是失窃的赃物,公安部门正在悬赏通缉……
  
  校长一听,脸都灰了。又过了两天,校长把杨老师叫了过去,桌上摆着杨老师送的那片甲骨文,校长冷冰冰地冲杨老师扬了扬下巴,示意让他拿走。杨老师心惊胆战地偷偷看了看校长,校长的两眼血红血红的,那样子,恨不得一口吞了他!杨老师顾不上这些了,拿了甲骨文转身逃了出去。同时,他又怀着一腔怒火,立刻把张小元的名字从培优班里划掉了。
  
  由于杨老师的“投案自首”,张一洹立刻被缉拿归案了。可是,案件的进展很不顺利,张一洹拒不承认文物失窃是自己所为,直到警方拿出那两片甲骨文,张一洹才开了口,他承认那是自己送给杨老师的,但是,那不是失窃的文物,只是自己在地摊上买来的仿品。
  
  警方根本不相信张一洹的解释,他们请来几位研究甲骨文的专家。专家们说,这两片甲骨文柔美洒脱、刀法娴熟,疏密有致又古朴多姿,一致认定为甲骨文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他们甚至当场围绕这两片甲骨文到底是属于第四期还是第五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个教授激动地说:“从这两片甲骨文的内容上看,它记载了一个叫‘洹’的贞人询问求学的事情。”所谓贞人,就是专门在龟甲或兽骨上刻字,从事占卜的人。教授接着说:“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在考古史上,又新发现了一个名叫‘洹’的殷商贞人,使有据可查的、总共几十人的贞人队伍又增加了一个成员;二是早在殷商时期,我国就开始出现公学,把我国公学记载的历史,又往前推了一千多年。单就这两方面讲,这两片甲骨文的价值就不可估量!”
  
  可张一洹的嘴还很硬,坚持说这是仿品,警察最后当场拿出了技术部门的鉴定,证明这两片龟甲确实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到了这个时候,张一洹才低下了头,沉默良久,无奈地说了实话。
  
  张一洹说了这两片龟甲的来源:在殷墟周边、小屯的农田里,偶尔会捡到无字的龟甲,他拿回家后,用刻刀仿造真品刻制、并且精心做旧后,送给杨老师的。
  
  警察一听,心想,既然是捡来的无字骨片,当然就不能算是盗窃了,可这真是张一洹自己刻制的吗?张一洹说,这两片甲骨文的内容,就是他仿造真品的语法,记录了儿子张小元能否进入重点班的事情。那个贞人“洹”,其实就是张一洹自己。在警察的要求下,张一洹拿起自己特制的刀具和放大镜,当场在龟甲上刻起来。
  
  一会儿,专家们坐不住了,既难堪又震惊,因为张一洹刻制的新作品,和那两片“赃物”果然是一模一样。专家们承认,截止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人能刻制出如此乱真的甲骨文!张一洹告诉他们,自己酷爱甲骨文,私下探索刻制甲骨文已经有十几年了,之所以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是他担心别人知道了,会来找他造假骗钱,他无奈地说:“文物市场的造假,已经够害人的了。”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时候,盗窃文物的犯罪嫌疑人落网了,他们是在交易赃物时被外地警方当场擒获的,张一洹则被无罪释放了。
  
  不久,上级的调查组到了学校,大量事实证明,杨老师师德败坏,已经不再适合担任教师职务了,并立即做出了相应的处理。第二个处理决定是校长停职,调到其他学校做调研员。原来,他把杨老师送的那片甲骨文,送给了对此同样酷爱的局长,最后却又不得不向局长讨要了回来,这就难怪杨老师在索回甲骨文的时候,校长的神态似乎要一口吞了他。校长私下里对人说:“唉,喜欢甲骨文的人,实在太多了……”
  
  张一洹出了名,大家对他的称呼也从“老张”很快变成了“张老”。说实话,现在普通人想见他一面,都已经很难了,而他的儿子张小元,由于成绩优异,也如愿以偿地进了培优班。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死着玩儿
    死而复生阿乐是个交警,昨晚去参加“钓鱼”,虽说收成不错,但确实累人。天刚亮一会,又有一个线人向他报告,说某某路发现违章停车。线人说乐哥啊,别留恋温柔梦乡了,
  • 王昭君斗财主
    许多人都知道王昭君是西汉时期的奇女子,她不但美丽出众,而且深明大义,为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共处,自愿嫁到偏远的匈奴。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智斗财主的故事。小时候,王昭君就非常聪明,而且很懂事,十分同情穷苦的老百姓。那时,王昭君发现许多乡亲们起早摸黑地干活,
  • 欠父亲一个幸福
    16岁那年夏天,父亲用从没有过的、略带羞涩的神态,结结巴巴地对我说,小蔷,我明天中午和朋友一起吃饭,你要不要一起去?我不屑一顾地甩甩头,说饭有什么好吃的,我不去了。想想不对,父亲很少出去交际应酬,他的生活中差不多只有我,看他吞吞吐吐的样子,一定是有什么秘密
  • 最后的宽容
    学院要策划一次大型的全国绘画艺术展,叫来十几个学生帮忙,小小的办公室里,每天都拥挤着忙碌的身影,联系知名的艺术家,制作炫目的宣传海报,找媒体参与报道,所有琐碎的事儿,都交给了这些热情高涨、不计报酬的学生。但负责此事的同事,被领导催着,还是时不时就对他们偶尔
  • 大雪
    周武喜欢下雪天,因为雪曾救过他的命。那天他从拘留所出来,天上正飘着雪花。媳妇三梅没来接他,他心里很不痛快。回到家又不见三梅的影儿,他心里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他气势汹汹地来到朱强家,找朱强要人。朱强跟三梅是同班同学,坐前后桌,他怀疑他们有不正当关系。但
  • 以愚困智
    北宋时,有个叫徐铉的人以博学多才闻名于世。一次,江南选派徐铉进京纳贡。按照惯例,朝廷要派一位陪同的押伴使。朝中众人都因没有徐铉的学问大,怕被他耻笑而不敢前往陪行,宰相也委实感到有些棘手,只得奏请宋太祖定夺。宋太祖深知徐铉的学问和为人,便传旨要求呈上一
  • 乐于助人
    小赵是个热心肠,做事还爱较真。这一天,他在公司里捡到两张一百块,他马上到处问:“谁丢的钱?”喊了半天,没人回应。到了下午,老李找到了小赵,说自己上午掉了两百块。等小赵把钱还给老李,他才觉得不对劲,他知道老李上午在外培训,钱怎么可能是他丢的?再想想老李
  • 战胜命运并不难
    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曾被人贬得一文不值。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认为她是一个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拒绝了她。她来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熟练语言
  • 第三种婚姻
    婚恋是什么?是座叹息桥,我们站在桥的两端深深凝望。是你忘记了最初的约定,还是我背弃了曾经的诺言?其实,只是找一个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眼泪、快乐时可以让我咬一口的肩膀……_写在前面的话闲来无事慢步到了图书馆门前,进去吧!信手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捧读。书名倒
  • 老同学的“退”变
    他是我的发小,叫于梁。小时候的他,是一个有志向的少年;大学时,是一个自在坦荡的青年;如今,他仍然是一个有道德、有思想的人,但似乎正在慢慢地被生活改变着。于梁现在的职业是教师。我还记得,工作之前,他一心想去乡村或者大山里支教。我曾经调侃着问他:“你要为
  • 我是你的兄弟
    兰溪镇上有家萧记货栈,以贩卖山货为营生,掌柜的萧老汉靠勤俭持家,日子倒也过得小康。萧老汉有两个儿子,老大叫萧德用,老二叫萧德来,美中不足的是老大萧德用小时候患了一场病,发高烧坏了脑壳,从此变得疯癫,整天望着人傻笑。萧老汉把希望寄托在老二萧德来身上,送
  • 为何有心栽花花不开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我比较欣赏这句话,因为它的确道出了一些常人看不清的道理。可是有些人就会产生疑问,难道用心做事情的做不成,南辕北辙的反而能搞定?当然不是这个意思,这里讲的有心并不是说用心做事,而
  • 和尚的冒险
    警察要到一个地方办案,路途遥远,要转几次车。穿了便衣出门,车上很少有人注意他,但直觉告诉他,这班列车上有贼,拥挤的旅客中,有个年轻人贼眉鼠眼地在车上绕来绕去。警察知道他在寻找猎物,看他那不安分的眼睛,就知道是个贼。小伙子也许是个老手,也
  • 世界第一痴情男:环游世界100处寻找重生
    在这个爱情和婚姻都速食的年代,会有一份逝去的感情值得你痴痴怀念吗?答案是肯定的,一位澳大利亚男子和妻子婚姻破裂分道扬镳后,痛不欲生。为了忘掉前妻,他卖掉豪宅,环游世界,去实现100个人生梦想……婚姻遇暗礁,好男人拍卖人生1998年,32岁的伊安·阿谢
  • 神秘的青蛇寨
    一、鬼子失踪1944年冬,寒风凛冽,野草萧萧,鬼子一个小队在黑云山区追击八路军伤病员,其中还有一个受伤的团长。眼看八路军伤病员被追得走投无路,拐进一个叫青蛇寨的寨子。装备精良的一小队鬼子气势汹汹追进去后,竟然连枪声都没有响一下,统统离奇失踪。
  • 绝境女孩自救:我跳故我在
    十年前,因患红斑狼疮并引发尿毒症,被称为“舞蹈精灵”的南通女孩邱怡的舞姿骤然停止。命运狰狞,就此低头吗?邱怡不认输,向死而生,舞蹈也成了她活下去的勇气。然而,邱怡并发股骨头坏死症,舞蹈对她来说,又成了遥不可及的梦。为了能再次起舞,她又冒死做了股骨头坏死置换
  • 林丹:直到世界尽头
    尽管伦敦奥运会结束了,但8月5日奥运会上林丹和李宗伟那场羽毛球决赛还是历历在目。林丹让我们揪心了一个多小时,在那一个多小时里,我们为他紧张,为他着急,怕他失误,怕他心急,怕他压力太大。可是他就是那么的给力,在这场较量中笑到了最后。从2004年的“林一
  • 将幸福进行到底
    他是曾经风靡上海滩的一代影帝,凭借俊朗的外表、出色的艺术表演,倾倒了无数影迷的心;她是红极一时的著名女演员、女作家,他们因电影相识,因电影结缘。1947年7月,上海盛夏时节,天气闷热。中电二厂的摄影棚里,一派忙碌的景象。随着著名导演陈鲤庭一声“开拍”,新片
  • 享受卖冰激凌的快乐也热爱为首相工作
    人生的许多梦想,不是都会开花结果。可是如果坚持不懈,说不定会有奇迹出现。对英国女孩儿克莱尔来说,这是无法预料的奇迹。所以在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的演讲稿震惊了全英国民众。他们发现表面看上去木讷无趣、一本正经的首相竟然可以讲出
  • 老农赢了古董商
    有一个乡下农夫,帮人家清理老房屋时,得到了一大批“破旧碗盘”。他隐约听说过有些破旧碗盘还能值点钱,但他连字都不太认得,不可能知道这些破东西到底值多少钱,怎么办呢?他就放出消息,给那些专门到乡下去搜旧货的商人听见。古董圈本来就有一些商人,会专门到乡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