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圈子

智能家居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大兴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福田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红桥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光明新区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丰台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网站设计兼职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奉贤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海淀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地主

1967

发布:2021-12-06 09:44:57  来自 朴氏哇哈哈 觅知友会员

上世纪二十年代,豫南x县城城墙下的破庙里,住着一群流浪儿,其中有个约七八岁的小孩子,老是跟在这群孩子的后面跑来跑去,孩子们都叫他小顺。

小顺是个讨饭的孩子,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几乎没有人不认得他,那是因为他多年要饭,走熟了县城的角角落落。他不爱说话,是个孤儿,从不像有的要饭娃儿那样刁钻、无赖,因为他稳重、诚实,大家都可怜这小小的男孩儿,对他也就客气了许多。天长日久,就连许多人家的狗,见了他都懒洋洋的躺在地上不想起来,象征性的吠上两声就又眯上了眼睛。

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小顺渐渐的长大了。这天,他来到了菜市旁的裁缝铺前,老裁缝王掌柜说:“孩子,今天没剩饭,只有昨天的半块硬烧饼,你吃吗?”小顺点点头,接过烧饼道了谢转身就要走。

“你回来,孩子!”

“啥事?掌柜的?”

“你今年有十岁了吧?年龄不小了,再要饭别人会笑话的,你愿意到我家跟我学徒吗?”王掌柜笑着问。

小顺怔了一下,“真的?那……我愿意!”

就这样,小顺就跟了王掌柜。换了衣服,理了发,像模像样的当起了学徒。

地主 “徒弟、徒弟,三年奴隶”,在当时那个年代里,学徒是件很苦的事,每天要早起、晚睡、吃剩饭、抱孩子、倒尿壶、洗屎布……,一家的杂活都是徒弟的,挨打、受气也是家常便饭,许多人忍受不了而逃跑。可小顺没有,他把裁缝铺当成了自己的家,把王掌柜两口子当成了父母亲来侍奉,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家庭,他孝顺、勤奋、懂事,自然没有人外待他。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因此他倍感温暖。

要说十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只一个“勤”字就弥补了他所有的不足,眼勤,勤看勤学;手勤,爱干活,手脚麻利;腿勤,呼之即来,干啥都跑得快;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呢?老板娘总是喜滋滋的看着他,只恨不是亲生的,就和王掌柜商量,想收小顺为义子。掌柜说:“这事我早想过了,咱已有两个儿子,再收小顺合适吗?再说‘师徒如父子’,和自己的儿子也差不多,我看就算了吧。”从此,两口子就把小顺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疼他爱他,毫不保留的把手艺教给他。

转眼两年过去了,一天,王掌柜准备到武汉去,想再买一台缝纫机和一些配件,有些不放心的对小顺说:“我大约得三天才能回来,你能看的住铺面吗?当然,你只接活,记清尺寸就行了,敢吗?”

“ 哪有什么不敢的,接活记清名字、地址、尺寸,有事问师娘行吗?”

“ 好!千万谨慎小心,别惹事,看好铺子!”

因事情耽搁,王掌柜直到第七天才坐上回家的轮船,心里那个急呀!惦记着家里的铺子,小顺还太小,真怕出点儿啥事,望着那浑浊的江水,直恨轮船跑得慢。天亮下船,雇了头毛驴,急匆匆的往家赶。

进得县城,拐过两条街,远远看见自家的铺子开着,悬着的心才安稳了些。到得门前,急唤小顺,那小顺见是师傅,高兴地一边对后院大喊:“师傅回来了!”一边蹦出来接应。师娘也慌慌张张跑了出来。

正当这时,邻居李二嫂领着小女儿风风火火跑了来,还真把王掌柜吓了一跳。

“看看!这是恁家小顺给做的,”她一边扯着女儿,一边拉着女儿的上衣让王掌柜看,“看这衣服做的,咋这么合身、这么漂亮,这小顺才多大个孩子啊!就这么有本事!”这连声的夸奖才让王掌柜放下了心。

“王掌柜,您真有眼力啊!有这么好个孩子给你做徒弟!真懂事儿,没要我一分钱啊,谢谢您……”。

王掌柜没说话,两眼闪着慈祥的光,赞许的看着小顺。待到晚上看了收活儿的记录,心里更是一惊:这孩子啥时候学会了写字?尽管写的还差了些,不太端正……可能是跟自己的儿子学的?这孩子!……

裁缝铺的生意渐渐的越来越好,王掌柜家的日子也慢慢的宽裕起来。两个儿子都进了外地的洋学堂,老板娘也轻快了许多,时常到前面帮忙,几年下来,竟在乡下置了十多亩地,成了名符其实的殷实人家。小顺也已长成人高马大的小伙子,能独当一面的裁缝师傅。只是时局越来越乱,军阀混战,政权更迭,老百姓难得几分安宁,常弄得王掌柜眉头紧锁。

突然有一天,街上乱哄哄的,家家忙着关门闭户,县政府的老爷们逃得精光,随后有一支军队开进了县城,在初冬飕飕的寒风里,当兵的还穿着薄薄的单衣。看到他们穿的破破烂烂的,不抢不掠,严守纪律,人们的心慢慢安定了下来,打开了家门。王掌柜叫小顺出门仔细看了看,才小心翼翼的摘下门板,打开了铺面。

县城又渐渐恢复了秩序,人们各司其业,生意照常进行,学堂里又传出朗朗的读书声。这天,几个当兵的挎着枪,迎面向裁缝铺走来,这可把王掌柜吓得不轻,关门已来不及,只得满脸赔笑的迎出门来:“长官们好!请里面坐!请里面坐!”

“掌柜别怕,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穷人的队伍,决不伤害老百姓!今天找您,是想请您帮个忙,要麻烦您了!”

“不敢不敢!长官请讲!”

“您都看见了,我们的战士现在还穿着单衣,这天太冷了,想请您帮忙做些军装。放心!布料棉花我们自备,工钱照付,您看行吗?”

王掌柜心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军队打交道,行不行都得行,那就只能答应。

“行!没问题,感谢长官看得起我们!”

裁缝铺忙了起来,棉花、布匹不断地运来;棉衣不断地拉走。交往中王掌柜看定了这支军队都是些好人,就把邻居、亲戚召唤来帮忙,连明彻夜的干了起来,加工了大批棉衣。军队长官很是高兴,开拔前来到铺里,“啪”的一声行了军礼,哗的一声倒出了一堆银元,可真把王掌柜乐坏了:“我发财了!”

王掌柜把小顺叫到身边说:“孩子,你不小了,该成家立业了,我想给你安排个铺子,让你自己去干……”

小顺“通”的一声跪了下去:“师傅,您是想撵我走?”

“不是那意思,学徒三年就该出师,你干了多少年?师傅欠你的。你也老大不小了,这样跟着我干下去也不是正事,你是个男人,要成家立业的,要有自己的家……”。

就这样,师傅给小顺安置了个铺子,又给了些钱作日常的流动资金,小顺就独立了。这小伙子为人实在,活路精巧,又有原来的客户好意的传播,生意很快就干出了名。在师娘的说合下,第二年就娶了老邻居李二嫂家的姑娘做了媳妇,生活上没有了后顾之忧,干活还有了帮手,生意越发风生水起。这样,从城东到城西,和师傅的裁缝铺左右呼应,几乎垄断了县城的所有活计。

这人交好运谁都挡不住,李二嫂家的姑娘也是穷人家出身,惯于算计,过日子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把个小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眼见得这家是一天天的富裕起来,有了几个闲钱,遂和丈夫商议,在城南置下了几亩水田。隔年又添了个白胖小子,小顺别提多高兴了!和师傅两家凑在一起庆贺了一番,师傅喝多了,醉眼迷离的说:“小顺小顺,你可是真顺啊!”

这小小的县城虽临近武汉,却也不怎么平静,今天来了国民党,改天就换了日本人,还有那弄不清名堂的各色队伍。弄得市面动荡人心慌乱,有的人就干脆把土地卖掉,全家迁往大城市居住,这样一来,土地价格下跌,农村局势动荡。小顺看准了时机,接二连三的出手,几年时间就买进了七八十亩农田,加上原来的,竟有了百十亩土地。他铭记着师傅的话,相信“土地是人的根本,谁也搬不动,国民党、日本人谁也带不走”的教诲,把土地作为立身之本,悉心地去经营。他把所有土地的租子降低二成,佃户们皆大欢喜,不仅多施肥料、细心耕种,交租子还很积极,春种秋收,人心稳定。

小顺真正的发家了,裁缝铺面扩大了,收了徒弟,生意兴旺;城外一百多亩田地收成稳定,上交的租子粮堆满了仓库;可两口子依然俭朴如初,丝毫没有有钱人的架子和排场,他们要攒钱,买更多的土地。

一天夜里,城头上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人们吓得抵紧了大门、缩进了被窝。天亮了,人民解放军开进了县城,x县解放了!

穷人真的翻身了,农会成立了!土改工作队开来了!斗地主,分田地,地主们被戴上了高帽,推进了群情愤怒的会场。小顺摸摸头上纸糊的高帽,脑子里一塌糊涂:我,这……到底是咋回事?……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无字墓碑
    阿辉以盗墓为生,白天踩点,晚上盗墓。他最近又考察到一个古墓,据说这个古墓的主人生前是大户人家。如果这次收获可以,以后就金盆洗手,最近盗墓风声看得比较紧。月黑风高,阿辉悄悄潜入墓地,开始了他的盗墓工作,忽然发现他要下手的地方有墓碑,前些天踩点的时候明明没有墓
  • 神医
    半夜,一个醉汉三斤二两下肚后摇摇晃晃开始往家走,以往自己回家都要经过肮脏而阴暗的小巷才能到家,可这一次他感觉脚下的道路不但宽广而且平坦。不过今夜实在喝多了,脑袋痛得想找个地方撞,胃难受得想剖开!走起来双脚无力,两眼完全找不到方向!“是不是该看看医生啊!”醉
  • 婚纱
    她家对面隔着一条街开了一家新的婚纱店。每天她都会趴在窗台上,看着对面橱窗里展示的美丽的婚纱。红的,白的,花边的,薄纱的……琳琅满目。“要是我能穿上那些婚纱该多好啊。”她说。日复一日,她幻想着自己变成了成熟的新娘,穿着那些婚纱踏入礼堂。旁边尽是他人羡慕嫉妒的
  • 赌命
    刘三儿喜欢赌,十赌九输。他输了老婆,卖了儿子,现在只有躺在床上的老娘了,他倒是想卖,可惜没有人肯买。老婆子要死又不死,硬攒着一口气癞在床上添他的晦气。刘三儿看见她就恨得慌,心里说有这么个倒霉的老不死,自己能赢才怪了。但她终归是自己的娘,刘三儿总不能下手杀了
  • 名字
    大学生活,什么不多就是时间最多。在嘉义读书,听说民雄鬼屋非常有名,我们几个死党决定找一天去探险。我们选择在正午进去。同行的阿夏坚持要先拜神,进去前还不忘叮咛:“进去以后不可以叫任何人的名字!”拜神之后,我们五个人就缓缓地走进了鬼屋,小陈负责用摄像机拍摄。走
  • 皮影新娘
    “手牵手咯肩并肩,你我说好共百年,谁若九十七岁走,奈何桥上等三年……”呵呵,这首本人随手写下的打油诗有点效果吗?大牛是位传统的皮影戏艺人,他的手法非常好,经常为老百姓表演小节目增添点生活的乐子。大牛是位哈喇头,也就是天生没有头发的人,而且不光是没有头发,大
  • 雨魂
    ——雨女,多出现于六月,由冤死水中的女子怨气所化,湿气极重,非一般人可抵挡,而会由于无法承受其身上极大的湿气而渐渐消瘦,死亡!!五六的南方,正值雨季,此时,方朔搂着沐苒,趴在城市的观景台上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品位着自然的美丽,好像没有什么事能打扰到这对幸福
  • 抽屉里的耳朵
    这次是第三次约会。第一次约会的内容是共进晚餐,看场电影,亲吻之后互道晚安,最后他把她送到家门口下车。第二次约会时,两人开了间酒店客房。今晚,她来到了他的住处,是她自己开车过去的。他们会在他的房子里吃顿晚餐,再去看场电影,一切都十分随意。她喜欢那样,那样令她
  • 转生椅
    见到辰时,辰静静的坐在客厅的逍遥椅上,清瘦的身躯,灰暗毫无光泽的脸颊,一副分外享受的神情。在辰的身下有一件女式服装,紧紧的将他抱住。很奇怪,宇知道辰是没有女朋友的。曾经的辰,阳光帅气,体魄强壮。现在,尽是一副纵欲过度的样子。自从买来那张水泥和木材做成的逍遥
  • 去看爷爷
    又到一年清明。陈强连续在厂里加班一个月了,还要不停地赶工。车间主任说,那么多活,不加班怎么成。中午时,陈强去找主任请假,他想回老家。今年是爷爷过世的第一年,他想回去给爷爷扫墓。陈强是爷爷带大的,爷爷过世时,陈强都哭晕了。那个吹鼻子瞪眼的车间主任哪舍得让陈强
  • 午夜理发正当时
    1这天,一个老头走进了周强的理发店里。老头身上脏兮兮、湿漉漉的,浑身散发着非常刺鼻的污水味,周强忙站起身,做着手势喊了个“停”!可老头像没看见似的,继续往里闯。周强一把将其拉住,摆出了送客的架势,说已经打烊了。周强外号“钻钱眼”,他不会接这活,给这样的人理
  • 无头尸
    他喝醉了,车速飚得很高。天很黑,只有他的车灯能看到前方一小段路面。当他隐约看到前方地上下水道的井盖不见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一脚刹车,车轮还是陷进了下水道的洞,整辆车撞飞起来。他还记得,在撞进黑洞之前,从洞里伸出了一个人头。恍惚中他被抬上了救护车,他身旁另
  • 老房子
    (一)附近所有的居民都已动迁,恋恋不舍地搬离自己生活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宅,紧接着一辆辆铲车横推而过,滚滚浓尘后留下的就只剩下一片土石瓦砾。而就在这四周工程正如火如荼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当中却居然还剩一户没有搬离——任价码升到多少,年逾半百的老主人都不为所动,
  • 想省,没门儿
    邵海峰是一个老出租车司机了,胆子很大,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都敢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邵海峰贴着路边开车,忽然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向他招手,他慢慢地将车停到中年男子的身旁,问:“先生,去哪儿?”中年男子说:“郊区火葬场。”见邵海峰有点儿迟疑,中年男子清了清嗓子,“
  • 噩梦笔记
    一、怪虫邢蓝开锁进屋,然后便反手关上了门。屋里很黑,只有窗外的夜光透过窗帘缝隙投进一丝幽蓝。虽然已经过了半年,可那股怪臭的味儿依然若隐若现。邢蓝皱了皱眉,便把从超市买来的食品盒,朔胶袋以及空气清洁剂堆在门廊的鞋柜上,自己则脱了鞋先去了趟。卫生间水槽下的瓷砖
  • 短篇故事两则
    流浪狗顾宁买了根火腿,拆开包装后发现已过期变质,于是皱眉抬头用目光搜寻着四周是否有垃圾桶。搜寻未果,却见一只骨瘦如柴的流浪狗趴在一旁,顾宁便随手将火腿肠扔到流浪狗面前。饥肠辘辘的流浪狗三两下就把火腿肠吃完了,然而,它好像还没吃饱,抬起头直勾勾地盯着顾宁。被
  • 黑白无常的故事
    黑白无常的来历黑白无常鬼,亦称无常。在旧时迷信中,将无常说成是人死时沟摄生魂的使者。而将无常又划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黑无常和白无常虽然都是无常鬼,但是前者给人带来的只有灾难,而后者一方面给人带来恐惧和不安,另一方面以可以给人带来发财的好运气。这反映了一种观
  • 害我的眼睛
    其实关于我的事情可以讲到一千零一个晚上,真的,我从不说谎,或许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真的很容易找上我。再或许,我可能会看到一些我自己认为很不可思议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其他的人是看不到的。比如说,那天晚上。那天是一个奇怪的晚上,我可以很认真的确定,我真的是在逛街,
  • 尸者生存
    陌生女人来访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我的房门被人敲响了。我性格有些孤僻,又喜欢安静,一个人住在郊外,也没什么朋友,与邻居更是毫无往来。所以,敲响我房门的,只能是陌生人。在开门之前,我迟疑了几秒,透过猫眼望出去,楼道里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敲门声越来越急,伴随着
  • 血蘑菇
    莫离居住的小村庄很美。尤其傍晚的时候,晚霞的余晖洒满整个的渔水村,就连碧绿的庄稼地也变了模样。莫离总是喜欢在这个时候在河边呆一会儿,她的目光略过小木桥,落在了对岸的一颗粗壮的柳树上,莫离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关于那颗柳树的传说。特殊时期期间很多地方都闹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