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被死人算计
4425
活人被死人算计
陈宣章
古今中外,计谋层出无穷。但是“活人被死人算计”之事极少。《三国演义》中两例,但是有虚构夸大。《明皇杂录》一例,属于“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魏延之死
魏延是追随刘备多年的武将,在刘备入川时战功卓越被封为牙门将军。蜀国史上只有赵子龙(长坂坡救少主)和魏延得到过这样的称谓。诸葛亮活着时,魏延还算听话,不敢胡乱造次。五丈原诸葛亮去世,魏延反心暴露。孔明活着时,安排好费祎:“我死后一定要帅兵撤退,此时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愿撤退,你们先行回撤,不管他了。”
魏延得知此事,很生气,在发现杨仪私自撤兵后,抄近路烧毁栈道,堵住杨仪回撤的路,再回到汉中军营。魏延开始找麻烦。诸葛亮临终时留下锦囊妙计,如何对付魏延在他死后的叛乱。在魏延跟杨仪内战时,放声大喊“谁敢杀我”,身边马岱手起刀落,魏延之头落地。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文学作品神化诸葛亮,杨仪、马岱的行动,都由诸葛亮事先计划安排。诸葛亮认为魏延在他死后会内讧,利用混乱的时局,设计让马岱处理掉魏延,最后避免了叛乱的发生。
真实历史如何?《三国志•蜀书•魏延传》:“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诸葛亮五丈原病逝。临去世时,他担心司马懿乘机攻打蜀军,就命人用木头刻了一个自己的雕像安放在轮椅上,并对姜维说:“我死后,千万不要发丧,军队徐徐退回,万一魏军前来,便把轮椅推出,这样一定能退去魏兵。”说罢便溘然长逝。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很快得到消息,一马当先前来攻营。快接近蜀军大寨时,只听后山一声炮响,喊杀声震动山谷。司马懿抬头一看,蜀军蜂涌而来,中军大将正护着一辆轮椅,轮椅上从坐着诸葛亮。司马懿这一惊非同小可,大声喊道:“孔明未死,本帅又中计了!”急忙勒马往回逃。背后蜀军乘势追赶,魏兵纷纷逃命,司马懿一口气逃出五十余里地。
两天后,探兵报说蜀军戴孝,哭声震天,料定诸葛亮去世了。司马懿一听,哈哈大笑说:“诸葛匹夫,任你狡猾,本帅决不再上当了!”于是,他立刻下令全面退军。
此事,《三国志》没有记载,因为陈寿是晋朝朝臣,而司马懿虽是魏国权臣,却是西晋王朝奠基人,关于司马懿的正史则属于《晋书》内容。《晋书》由唐朝房玄龄等21人合著。《晋书•宣帝纪》:“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蜀中确实留下“死诸葛走生仲达”的民谚,历史上也确有其事,但和《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有所不同:
1.诸葛亮病重时,没有安排部署镇住将星、用木像吓司马懿等。
2.蜀军退兵时,司马懿确实追赶。姜维让杨仪反旗鸣鼓,表现出要进攻的样子,以诈骗魏军,但是并没有推出诸葛亮的木像。
3.司马懿因怀疑有诈才半路引军撤退的,并不是被诸葛亮木像所吓跑。说他被吓得魂飞魄散,怀疑自己脑袋是否还在及魏军丢盔弃甲、自相践踏、死伤无数等情节,均虚构夸张的。
元代话本《三国志平话》对此事又有发展:当夜,军师扶着一军,左手把印,右手提剣、技头,点一盏灯,用水盆,黑鸡子一个,下在盆中,压住将星。武侯归天。…军中一发哭起来,哀声动地,百姓奔告司马,言武候身死。司马闻之,領军来劫武侯尸。即时两军对阵。司马曰:“語惧者武侯,今死;可留下武侯之尸;若不留下,使片甲不回!"姜维大怒,纵马横刀,直取司马。二人交战,不数合,维败走,司马后赶。锣声一响,横处一彪军杀将来,乃杨仪。司马当不住,回走,四下伏军尽起,司马大败,军折大半,还寨更不敢出。长安为之言曰:“死诸葛能走活仲达!”仲达闻之,笑曰:“吾料其生,岂料其死!”《汉晋春秋》记载:“亮卒于郭氏坞,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向宣王者。宣王不敢逼。于是仪结阵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也。’”
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
唐朝姚崇,是唐玄宗开元时期名相。他和朝中另一宰相张说素不相能。姚崇病重后,自觉不久于人世,便将儿子叫到床前,嘱咐后事。姚崇说:“我死之后,我的墓碑文字,须得大手笔来作,方可传于后世。当今的文章大家,只有张说了;但他与我关系不和睦,如果直接找他写,他肯定推辞。你依我计策,等我死后,把家里那些珍宝玩物,放在我的灵柩旁边。他听到我死了,肯定会来吊唁,如果他看到这些珍玩,没有什么表示就回去,那是他还记恨我,将设法陷害报复我们全家,这是非常让人担忧的;如果他见了,把玩不已,有爱不释手之意,你就说这些都是先父的遗物,留在这也没有什么用处,全部送给他,并马山求他写碑文,他一定高兴答应。你赶紧求他快点写出来。等他写好后,立马刻在石碑上,一面又将碑文进呈皇上御览为妙。此人性贪,又多智谋,但对事情的见解比较迟钝;如果不当天就镌刻好,他一定会追悔写的碑文,一定想重新改写,碑文既然经过皇上看了,那就不能再改了;况且他写的碑文中既然有很多颂扬我的话,即便将来想找茬报复我们,也不可能了,汝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说罢,瞑目而逝。
姚崇的儿子按父亲生前的嘱托,依计而行。张说前来吊唁时,果然对那些珍宝器物很是喜欢。姚崇的儿子就把那些东西悉数送给了张说。张说得到了珍玩,便很爽快地答应了姚公子的请求,心中一高兴,为姚崇写了一篇绝好的碑文,文中对姚崇的人品政绩推崇备至,并叙述了自己平日里对姚相的爱慕钦佩之意。
过了一天,张说果然反悔了,心想,我与姚崇不和,几乎因他招致大祸。现在他死了,我不抱怨也就罢了,怎么倒作文称赞起他来了?今天既然赞扬了他,以后怎好意思改口贬低他呢?即便别人贬低他,我也只能维护他的声誉了,这太划不来了。又想碑文写好时间不长,还没有镌刻,可以索回,另作一篇就是了。于是打发属下前去姚府索要碑文,托言要增改几个字。姚公子对来人说“昨天承蒙学士肯赐大作,一字都不能改了,我已经将文章刻在石碑上了,而且皇上也已经看过了。”属下回去将此话回复了张说。气得张说顿足叹道:“我知道这是姚崇遗留的计谋啊!我一个活张说,反被死姚崇算计了,可见我的智识不如他啊!”
此事出自《明皇杂录》:“姚元崇与张说同为宰辅,颇怀疑阻,屡以事相侵,张衔之颇切。姚既病,诫诸子曰:‘张丞相与吾不叶,爨隙甚深。然其人少怀奢侈,尤好服玩。吾身殁之后,以吾尝同僚,当来吊。汝其盛陈吾平生服玩,宝带重器,罗列于帐前。若不顾,汝速计家事,举族无类矣。目此,吾属无所虞。便当录其玩用,致于张公,仍以神道碑为请。既获其文,登时便写进,仍先砻石以待之,便令镌刻。张丞相事迟于我,数日之后,必当悔。若却征碑文,以刊削为辞,当引使视其镌刻,仍告以闻上讫。’姚既殁,张果至,目其玩服三四。姚氏诸孤悉如教诫。不数日文成,叙述该详,时为极笔。其略曰:‘八柱承天,高明之位列;四时成岁,亭毒之功存。’后数日,果使使取文本,以为词未周密,欲重加删改。姚氏诸子乃引使者示其碑,乃告以奏御。使者复命,悔恨拊膺曰:‘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吾今日方知才之不及也远矣。’”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收录唐人笔记两种。一种《明皇杂录》二卷,补遗一卷,由唐郑处诲撰,记载了唐玄宗一代杂事,偶亦兼及肃、代二朝史实。本书内容涉及颇丰,文字生动,唐玄宗早年的励精求治,思贤若渴,晚年的不理朝政、恣情声色,权臣的炙手可热,忌贤妒能无不跃然纸上。对我们研究开元、天宝的理乱兴衰史,颇有史料价值。所记异闻琐事,亦可资参考。
另一种《东观奏记》由晚唐•裴庭裕撰。唐僖宗大顺中(890-191年)裴庭裕参预修撰唐宣宗实录的工作,时离宣宗朝三、四十年之久,中间又经黄巢起义,备修实录的日历与起居注已荡然无存,裴庭裕凭藉儿童时代的记忆,采摘宣宗朝耳目闻睹之事,撰成《东观奏记》,上奏丞相杜让能。《东观奏记》分上中下三卷,专记宣宗一朝政事共八十九件。在唐朝杂史中最称翔实,其史料大多为后来的《通鉴》、《新唐书》。但是,《四库全书》把《明皇杂录》归入“小说”。《明皇杂录》小说是由【唐】郑处诲创作的好看的小说。
死人之所以能算计活人,说明死者生前对那个他要算计的活人的秉性,有很深的了解,他的计谋因性而设,从而达到了“以性制人”的目的。
伟人与凡人的区别,就是伟人高瞻远瞩,凡人鼠目寸光。例如:毛泽东《论持久战》是一部伟大的历史性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论持久战》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批判了对抗战的各种错误认识。该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论持久战》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充满了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这篇光辉著作为中国人民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鼓舞了人民必胜的信心。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民皆兵,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经过战略上的“三个阶段”,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65年9月,叶剑英元帅《七律•重读毛主席<论持久战>》:“百万倭奴压海陬,神州沉陆使人愁。内行内战资强虏,敌后敌前费运筹。唱罢凯歌来灞上,全中全力破石头。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诗作回故历史,对比现实,不仅感慨万千,深深为毛泽东的远见卓识所深深佩服,对这篇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著作更加推崇,同时抒发诗人一定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继续革命、永不休战的壮志豪情。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