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地理中国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兰博基尼服务分享社区圈子任天堂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NBA全明星赛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娱乐八卦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内涵笑话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风水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活跃篮球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小产权房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人气故事

热门故事

[民间故事]托棺木

2636

发布:2021-11-04 03:49:52  来自 我是鹿小痴 觅知友会员

有些人的承诺像云雾那样虚无缥缈,一阵风就可以把它吹得无影无踪;有些人的承诺像高山那样顶天立地,天翻地覆都无法使它改变……

1、石正其人

  郑同和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在京为官,任礼部侍郎,后因袁世凯掌权,弃官回到了故土湖南常德,经营起祖传的一家染坊。

  有一天,郑同和去一个朋友家赴宴,乘轿回家时已是深夜,正是隆冬,大雪纷飞,寒风凛冽。轿子在府门口停下,忽见雪地上躺着一人,仔细看了看,是一个老年妇女,探了探她的鼻孔,还有丝丝热气。郑同和赶忙叫轿夫把老妇人抬回家,又升炭火,又请郎中,一番救治后,老妇人醒了。

  老妇人告诉郑同和,她是湘西人,儿子叫石正,是个孝子,见母亲还没出过家门,就趁来常德办事的机会带母亲出来见见世面,没想到这老妇人过去见到的都是大山,眼下忽然间满眼都是街市,满眼都是人流,她慌了,不经意间就和儿子走失了,于是就出现了倒在雪地上的那幕情景。

  老人说完这些后,没几天终因风寒入骨,撒手西去。郑同和见老人可怜,又想到民间有“死者不换棺”的习俗,便给她买了一副上好的棺木,入殓后,又将棺木送到湘西会馆。主持会馆事务的是位中年男子,名叫向高,郑同和对向高说明了老人的死因,又告诉他老人的儿子叫石正。

  郑同和刚说出“石正”二字,向高的脸色顿时大变,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嘴里忙说:“啊啊,好的好的,一定转告。”这神情引起了郑同和的关注,石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向高会闻名色变呢?

  两天后的中午,郑同和正准备吃午饭,只见门外风风火火走进两个人来,为首的一位个头矮小,体形精瘦,腰里插了两支弯把手枪。那年头手枪可是英国来的进口货,不仅稀罕,而且价格昂贵,当年就有“十亩良田换杆枪”的说话。后面跟着的一位显得有些文气,估计是管家一类的角色。

  郑同和一见来者,马上明白了向高为什么一听石正二字便脸色大变的原因,如果没猜错的话,走在前面的就是石正。湘西自古出土匪,腰间能别上两把弯把手枪的,一定是土匪头目无疑,一想到土匪,郑同和脑子里马上浮现出杀人放火的场景,顿时觉得头皮一阵阵发麻。

  果然不出所料,走在前面的正是石正,令郑同和诧异的是,石正不仅身材矮小,体形精瘦,竟还是个哑巴。石正一见郑同和倒头便拜,嘴里“叽哩哇啦”地叫个不停,后面的那人便给郑同和做起了“翻译”,他告诉郑同和:石正感谢郑同和在雪地里收留了他母亲,而且还购置了上好的棺木。

  郑同和赶忙将石正扶起,此刻正是吃午饭的时候,郑同和挽留石正吃了饭再走,没想到石正又“叽里哇啦”地叫了起来,翻译对郑同和说,为感谢救母之恩,石正早在常德最大的酒店“水星楼”订好酒宴,如果郑同和不去就是看不起他。盛情难却,郑同和只好前往。

  走进“水星楼”,郑同和大为吃惊:二楼的十余张餐桌已坐满了人,常德俗称湘西门户,来者全都是湘西来常德做生意的商客,大家一见到郑同和,全都躬身施礼。郑同和为官多年,也曾有不少人给他下拜过,但如此大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经历。

  石正能一下子邀集这么多的商家,看来他还真不是一般的土匪了,从来客的闲聊中,郑同和对石正大致有了些了解,原来,袁世凯掌权后军阀割据,各地也纷纷拉起武装,自立山头,石正家在当地是一大户,加上他从小就爱舞枪弄棒,于是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后来和其他寨子干了几仗,石正连战连胜,便成了九乡十八寨的山大王。这石正从不骚扰、抢劫平民,深得附近百姓的拥戴,但在郑同和眼里,石正拉队伍,没受朝廷委派,仍然是“土匪”,只是比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好些罢了。

  酒菜上桌,大家一顿豪饮,石正对郑同和“叽哩哇啦”嚷了一阵,翻译说,石正久仰郑同和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因此,他想和郑同和结为兄弟,不知郑同和意下如何。

  一听此言,郑同和为难了,他中过进士,做过高官,虽然如今他弃官不做,但还是一个清风傲骨之辈,好端端的一个正人君子,怎么能认匪为弟兄呢?他冠冕堂皇地说了些托词,没想到石正见郑同和不同意,急了,他把一只腿搁在桌上,卷起裤筒,又“哗”地抽出一把匕首,用力向自己的大腿扎了下去,顿时,血如泉涌,在座的个个瞠目结舌……

  郑同和明白了,这是石正在告诉自己:匕首作证,鲜血为凭,我石正和你结为弟兄,绝无半点歪心。人非草木,此情此景,郑同和也很受感动,但又想到此事重大,关系到自己的一生清白,因此,他仍然未改初衷,沉吟片刻,站起身来,拂袖而去。转身离去的时候,郑同和浑身都是冷汗,他担心石正会一刀刺过来,但是没有,石正只是在背后“哇哇”乱叫……

2、兄弟情重

  郑同和也是一个孝子,母亲早亡,是父亲一手拉扯大的。父亲属虎,今年是他的本命年,郑同和想为他操办一场热闹的寿宴,于是就给四方宾朋发了请柬,石正自然不在其中。

  举办寿宴的时候到了,郑同和原在京中为官,自然有许多官场上的朋友;他平日也乐善好施,自然也
有一些前来感激他的人,而且郑姓在本地也是一个旺族,所以,这天郑家门前车水马龙,厅堂内高朋满座,甚至连整个常德城都像改换气象一样,河面上新添许多客船,旱道上多了许多马车,街市上又新来了许多轿子,特别是郑府所在的那条街上也异常热闹。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民间故事]门当户对
    清朝时,磁州东南庄有一个张员外,祖辈靠种烟草为生,家财万贯。张员外家中只有一个儿子,叫张瑞,相貌堂堂,但学问不佳,连续考了几年秀才,都名落孙山。张员外托人送了银子,才给儿子买了个山东兖州府泗水县正堂的官职。当了两年官,张瑞还没有成亲,父母为
  • [传闻轶事]烤杂病火
    早年间,河北柏乡有个村子,村民莫名其妙染上了各种疑难杂病,这些杂病困扰着村民,有的甚至一病不起。话说村子里住着一个非常懒惰的张姓年轻人,人称“张小懒”。他家从不收拾,衣服一个季节一件,虱子到处都是。但张小懒不在乎,口头禅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
  • [海外故事]带翅膀的匕首
    本篇根据G。K。切斯特顿的同名小说改编。作者是英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博学大师,开创了以犯罪心理学推理案情的先河。请求保护布朗是个类似福尔摩斯一样的人,常被警局的朋友请去协助调查案件。这年冬天的一个早晨,警局的法医博依恩博士又派人来请布朗
  • [新传说]神秘的偷猎者
    这些年,随着青阳湖生态的改善,鱼虾满荡,芦苇密密,吸引了许多南来北往的候鸟在此栖息繁衍。有些黑心的不法分子趁机在湖边撒上毒料,丧心病狂地毒杀,然后高价出售给鸟贩子。湖边住着个叫赵金龙的老头,右眼全瞎,左眼半瞎,村里喊他瞎子金龙。他带着条叫阿黑的机灵
  • [海外故事]复仇
    一个寒冷的冬夜,契布曼来到一家金店前,见四下无人经过,想着家里生病急需钱医治的妻子,他捡起街角一块砖头朝橱窗砸去。随着玻璃的脆响,凭空多了个人影从身后将他按到了地上,在那人的喊叫声中又跑来几个人,一起将他扭送到了警局里。而后,他以抢劫获罪,被判刑两
  • [小小说]陈能手
    陈能守是陈家村的种田能手,大家都习惯叫他“陈能手”。最近三年,陈能手的手出现了异常。一开始是手心有点发痒,轻轻挠几下就好了;后来整只手都奇痒无比,用力挠也不顶事;最后发展到只有抓得血淋淋才能止痒。陈能手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精神越来越差,总感觉自己患上
  • [海外故事]面对病魔的爱情
    罗格是伯明翰市郊外的一名普通的农场工人,而卡林娜则是这个农场主米尔夫人的宝贝女儿,也是这一带出了名的美人,而且还是伦敦一所著名大学的高才生。但他们却热烈地相爱了。由于地位悬殊,他们害怕米尔夫人反对,所以暂时还没敢告诉她。一天,罗格和卡林娜在离农场不
  • [幽默故事]交作业
    张三和李四是梁老师的得意弟子,两人参加工作后,每年正月初十都会去梁老师家拜年。师生三人小酌几杯,梁老师给两个弟子定个事业上的“小目标”,第二年弟子们向他汇报完成情况,他们管这叫“交作业”。这年正月初十,张三和李四来的时候,身后多了一个人——同班同学
  • [幽默故事]学艺不精
    大憨很喜欢吃蜂蛹,可市场上很少见人卖,只能自己捉。最近,朋友大卢教了他一招:找一只摩托车头盔往头上一套,穿上雨衣,即使是凶猛无比的虎头蜂,你也可直捣巢穴,如入无人之境了。这天,大憨在自家屋檐下发现了一只钵头大的猫头蜂蜂巢,就打电话向大卢借头盔,大卢
  • [小小说]憨男人状告自身
    儿媳不贤嘴片巧,孝顺儿子有高招;怒上法庭告自己,教妻敬母乐陶陶。老实人有了艳遇郭炳章是河南新郑一位从教二十多年的代课教师。刚进学校时,公办教师每月拿40元,他拿17元,家里还有个多病的老母亲和一个正在上学的妹妹,因此他家成了村里最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