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端居

3741



朝代:唐代

作者:

原文: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鉴赏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 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 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但“路迢归梦难成”(李煜《 》),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 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 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
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 状态的刻画。试比较李煜“罗衾不耐五更寒”(《 》),便可发现这里的“敌”字虽然下得较硬较险,初读似感刻露,但细味则感到它在抒写客观环境所给予人的主观感受方面,比“不耐”要深细、隽永得多,而且它本身又是准确而妥帖的。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 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读者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寄令狐郎中》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诗鉴赏这是会昌五年(845)秋天,作者闲居洛阳时回寄给在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令狐
  • 李商隐《赠荷花》
    朝代:唐代作者:原文: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常相映一作:长相映)赏析诗的前两句写
  • 李商隐《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注释】马嵬:原诗共有两首,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解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
  • [新传说]让咱儿子吃个够
    有句老话叫做:癞痢头儿子越看越欢喜。白老三就是这样,提起儿子白奎来,那绝对是大拇指一跷,成套的台词就出来了:“俺们奎子有出息,考到省城后,没让家里操心,自己找了个好差事,还娶了个娇滴滴的城里媳妇……”这两天,白老三突然又加了不少新词,原来白奎来信了。只
  • [幽默故事]距地铁最近的旅馆
    小胡第一次到省城出差,临行前朋友提醒他,省城是著名的“堵城”,要想出行方便,就得找一家离地铁近的旅馆。刚出火车站,小胡正琢磨着该往哪边走,就听见一声吆喝:“快来啊,本旅馆距离地铁站最近,不到两百米!”小胡心一动,心想这两百米的确挺近的,忙走过去。可还没
  • [幽默故事]郁闷的大盗
    外面漆黑一片,但叶开知道,天就要快亮了,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他的信心已经被彻底摧毁了。这已经是叶开连续第三个晚上光顾这座豪宅了。但眼前的保险箱还是静静地立在自己的面前,好像在嘲讽他似的——你不是开锁高手吗,现在服输了吧。叶开是一个声名显赫的
  • [幽默故事]老公爱吃麻婆豆腐
    阿贵前段时间炒股,被套了不少钱,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更舍不得花钱。老婆小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想办法安排阿贵出去旅游了一个星期。小荣知道阿贵在外面也舍不得花钱,于是在他回来那天,特意拉着他到饭店,说要给他接风。到了饭店,小荣拿着菜单让阿贵点菜,可
  • [新传说]遭遇敲诈
    PART.1漫天要价陈亮是云山县的中学老师,放假时喜欢独自到野外探险。这天,他从外甥那里借来一辆越野车,向这次的目的地天云山进发。谁知,才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通往天云山的是一条土路,大雨一浇,路面顿时变得泥泞不堪。陈亮勉强将
  • [新传说]特别的节日
    阿边在城里打工,过两天工地上要放一天假,他寻思着,一天工夫赶回家办不了什么事,干脆让老婆进城来团聚,让她也好好开一把洋荤,不白当了一回人。于是,他一个电话打回村里,指示老婆火速进城。老婆兴冲冲赶来了,阿边拉上她就往商场跑。阿边早想好了,要让老婆玩得高兴,那
  • [幽默故事]擦皮鞋
    张秘书的衣服口袋里面装着鞋油、鞋刷和抹布,这是专为领导准备的。那回他跟镇长到下面检查工作,有段路因为太窄,小车开不进去,只能步行,一路走下来,镇长的黑皮鞋变成了“白帆船”。镇长正恼火呢,张秘书适时地从口袋里拿出这套东西。事后,镇长高兴得直夸他:“小伙子,
  • [幽默故事]真的是好领导啊
    王小林刚刚毕业就被分配到了一家很有名气的公司上班。一起被分去的还有其他几个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公司对王小林几个人很不放心,于是就派公司严厉得出名的主管——号称东北钻石王老虎的王彪军来当他们的头儿。头儿很尽职,刚接手任务就连夜赶出了王小林所在办公室的
  • [黑色幽默]出租司机故事
    非洲的出租司机开车都开得很快。这一天,一位司机照例加大油门飞跑,他车上的乘客很害怕,就请他开慢些,那司机就说:“没事!我兄弟也是这么开出租车,都开了十几年也没什么事。”说着,又跟旁边另一辆出租车较劲,互不相让。那乘客又很害怕,请他不要跟人家抢道。那
  • [幽默故事]免费午餐
    这天中午,汤姆到州法院旁边一家快餐店吃饭。刚坐下,汤姆见邻座有一位小个子男人,正准备点菜,就伸手碰了碰他的胳膊肘,说:“朋友,你有没有兴趣吃一顿免费的午餐?”小个子看看汤姆,点点头:“当然了,傻瓜才不想呢!”汤姆说:“既然如此,咱们不妨打个
  • [幽默故事]美女绝招
    公司新招进来一位女大学生,名叫小琴,就坐在我对面,她长得可真漂亮,缎子似的头发,雪白的肤色,特别是一双眼睛,又大又亮,看人时还忽闪忽闪的,很像范冰冰。我常常拿她开玩笑:“小琴,你当年要考电影学院表演系就好了。”小琴也回敬我说:“是呀,要不,也轮不到
  • [东方夜谭]情人箭
    月亮山庄的庄主吴庆鸿今天摆酒设宴,宴请八方宾客。因为,今天是他的宝贝女儿吴青莲十八岁的生日,同时他还要向众人宣布女儿和弟子傅玉舒的婚事,双喜临门,自然要热闹一下。大厅里,大家举起酒杯,只等今天的寿星出场。不一会儿,就见一个红衣女子走了出来,肌肤胜雪
  • [幽默故事]另类贺卡
    这天一大早,海波从邮局出来,忙不迭地给在邻市的女友打电话:“小雯,明天是你生日,我刚用特快专递给你寄了一份贺卡,你一定要及早处理,不要搁太久了!”小雯在电话那头笑道:“你太夸张了吧!一张薄薄的贺卡犯得着用特快专递寄吗?”海波不无得意地说:“孤陋寡闻
  • [新传说]大妈发威
    牛大爷今年刚退休,在家闲着无聊,便和老伴一起在路口开了一爿便利店,做点小生意。这天,老两口正准备关门打烊,忽然门外闪身进来一个人。这人的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半张脸,下巴上横着一道刀疤,最要命的是他手里握着一把明晃晃的水果刀。一瞧这架势,牛大妈顿时吓得跌坐在
  • [阿P幽默]阿P当皇帝
    阿P这几年开公司挣了几个小钱,就得意洋洋的买了一身西服和一双名牌皮鞋。小兰见了,心疼的不得了,阿P连忙安慰道:“老婆,自从我娶了你就没让你过上舒服的日子,今天我特地定了一个项目,是专门让别人享受生活的,走,咱们过去!”小兰也只好默许了。“阿P,你到底定
  • [新传说]送礼
    覃永妮是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因为多次被评上“道德标兵”,被市里的外国语小学破格调入。这几年,外国语小学出现了一股不良风气,校长想用覃永妮做一根“标杆”,重正风纪。不过,校委会的领导也在考虑:“这覃永妮到了城里,真的能抵御那些诱惑?”覃永妮到校后,接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