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

908

发布:2021-11-08 01:49:05  来自 北朽暖栀 觅知友会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着名,因--而着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旧指 人。

⑻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⑽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即《金刚经》。

⑾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⒃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着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⒅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19)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言中一指都指说。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有灵力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1]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 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写作历史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 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 ,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柳公权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鉴赏

1—3句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

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4—7句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 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 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两句同样延续了“比”的手法,只不过由类比变成了反向的对比。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8—9句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 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 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 贤人自况的 ,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杨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幽默故事]你说幸运不幸运
    阿萊进城打工,一直没找到一个固定的活儿,只好天天去劳务市场等机会打零工。有时候几天都等不到一个活儿,哪还能挑肥拣瘦,阿莱逮住什么活儿就干什么活儿。即使这样,阿莱一个月拼死拼活也挣不到3000块。不过,这几天阿莱交了狗屎运,活儿接连找上门来。一天,阿
  • [新传说]光身子的新女婿
    意中人就在眼前,而那初登门的新女婿竟成了只穿一条裤衩的光身子:酒没了,衣没了,裤没了。这是怎么回事?他还能打动姑娘芳心吗?那年那月,父亲刚刚二十出头,生得浓眉大眼龙精虎壮。作为一个手艺不错的木匠,父亲成天背着斧头锯子等家伙走村串寨地找活干,一不小心
  • [新传说]物证有言
    由于接连破获了几个大案子,今年年初,我从洛明县被调到邻县黄凤县担任县公安局刑警队副队长。原来的队长刚被调往市局,新队长尚无合适的人选。这天,我正在查阅以往的案件卷宗,一个颜色发黄的档案盒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的字迹显示这是一份1997年的案子。我
  • [传奇故事]秃毛雁
    1。争雁案明朝嘉靖年间,范崇光任新城县知县。他是个吃货,任职期间,遍搜境内奇珍异物,凡是能下锅的,绝对不会放过,人送外号“饭桶知县”。这天一早,范崇光正在后院看书,忽听外面一阵争吵,扫了雅兴,唤过师爷周寅,让他去看看外面在吵什么,速速轰走了
  • [民间故事]皇帝本是一味药
    一、皇上得了怪病朱元璋虽然做了皇帝,但还是改不了草莽英雄的毛病,就好吃个猪头肉,几乎是顿顿不离。这一天,他大快朵颐之后,就感觉到全身乏力,头昏脑涨。马皇后宣来的御医一看,以为圣上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可是,几服汤药下去,症状不仅没有任何缓解
  • [新传说]混蛋潘大帅
    接到潘大帅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狼吞虎咽地往嘴里扒外卖,他的话差点没把我噎住。他说:“明天来喝我儿子的满月酒吧!”“你哪儿来的儿子?”我顺过一口气,问出我的疑惑。“上个月生的。”“你结婚了?”“对啊!”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 [幽默故事]太巧了
    胡刚是个惯偷,这次来到北方一个小镇,晚上找了家旅馆,拿出身份证准备登记入住。服务员是一位中年妇女,拿起他的身份证看了看,突然用异样的眼光瞪着他。胡刚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登記好后,中年妇女还用手机拍下了胡刚身份证的照片。胡刚住进了房间
  • [悬疑故事]最后的头骨复原杰作
    一点一点,头骨渐渐复原,展现出一个美丽女人的头颅。一个尘封了十几年的冷案,浮出水面……最后一课这天,省政法学院的一间教室里人声鼎沸。学院的老师和学生都在等着司马春的到来。司马春是这个学院的教授,研究头骨复容术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今天是他退休
  • [幽默故事]多待一会儿
    这天晚上,大强去一家面馆吃面,店里只有他一个顾客。大强发现,老板娘长得不错,含笑间风情万种,他不禁多看了几眼。很快,老板娘端着面走了过来。大强是真饿了,拿起筷子“呼啦啦”地吃了起来。眨眼间,半碗面条就下了肚。这时,老板娘走了过来,轻声说:“
  • [东方夜谈]与鬼约定的事
    从前,在湖州城内有一个传说,讲的是谁要是遇到了什么难事,可以找鬼来帮忙,方法是:找一个柳条笆斗来,夜深人静的时候,端着柳条笆斗在空巷子里“捞”着走。如果柳条笆斗沉了,说明有鬼来了,有什么事跟鬼说,如果来的是善鬼,就能帮你去办;如果是恶鬼,那就凶多吉少了。这
  • [海外故事]失算的大盗
    克拉克警官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逮住飞天大盗罗西,生平最大的遗憾则是逮不住罗西。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玩了十多年了,如今罗西依旧逍遥法外不停作案,克拉克却一天天老了,快要到退休的年龄了。可克拉克没有放弃,他发誓一定要逮住罗西,即使到生命最后一刻。克拉克看上
  • [幽默故事]难死宝宝啦
    杨洋在读小学一年级,这天,他告诉爸爸:“我今天在学校受表扬了。”爸爸问为什么,杨洋说:“我捡到50块钱,交给老师了。”爸爸抚摸着杨洋的脑袋,说:“好孩子,做得对!”过了些日子,杨洋又乐颠颠地回家报喜,说:“今天我在路上捡到一个包,里面有不少钱,我交
  • [传奇故事]一枚绣花针
    明万历年间,磁州出了个名人,人称一把锤的锤子李,年纪轻轻就打得一手好兵器,名扬大江南北。这天早上他刚开铺门,就来了一位贵客,是四川唐门的大管家唐三。想当年锤子李家乡受灾,一路讨饭,要不是路上巧遇当时唐门管事的唐姥姥,就冻死在雪地里了。他不想进唐门学
  • [海外故事]替死鬼
    面具杀手史密斯是个大富翁,这天下午,他坐的车行驶在一条偏僻公路上,突然,负责开车的保镖发现前方有个人趴在路上。保镖连按几声喇叭,那人都一动不动。因道路太窄,保镖只得停下车,去看看情况。保镖走到那人跟前,却发现是个塑料假人,假人的右手上捏着一
  • [小小说]三易婚期
    离开家的那一天,我没想到学科专程从上海赶回来为我送行。站台上,他满眼泪花,哽咽着:“咱的发小里边,就你一个穿上了军装,到部队好好干,干出个样儿来!家里的事,你不用管,有我在!”学科是我最亲密的发小,很小的时候,我俩立志长大后去当兵。只是学科不争气,
  • [传奇故事]官印墓
    肖家旺自幼丧父,与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苦度光阴。道光十八年,湖广地区遭遇大旱,庄稼绝收,百姓衣食无着,哀鸿遍野。母亲无奈之下,拖着病体领着十岁的肖家旺外出逃荒,来到了仙女峰下。仙女峰地处湘中腹地,山势不高,却悬崖峭壁,奇险无比。山上有一块高五丈有余
  • [民间故事]倒立着的老婆
    早年间,一个村里有个穷小子,名叫潘二,娶了个女人,后来又生了个小男孩。那女人勤勤恳恳,又带小孩,又要照顾田地,从来没有怨言。潘二有点生意头脑,就到城里去贩点水果什么的,后来生意做得越来越好。没几年,潘二的水果生意做大了,竟然在城里开了五六家水果店,
  • [幽默故事]漏洞
    小明、小勇和小志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这天,三个小孩一起逃课出去玩,一直玩到了天黑。分手前,他们商量着怎么给家长编瞎话,免得回去挨揍。小明提议说:“我们就说在上学路上被几个大汉捂住了嘴,塞进了一辆面包车里,后来他们把我们关在一个小黑屋里,等他们出去吃饭
  • [幽默故事]最好吃的豆瓣酱
    大李和胖三是高中同桌,好同学好哥们。大李家境贫寒,家里节衣缩食供大李上学。懂事的大李知道家里的困难,从不伸手向父母多要钱。每月回家,他都会带一大瓶豆瓣酱到学校,很多时候,大李靠豆瓣酱就米饭,应付着一日三餐。作为大李的好朋友,家境好得多的胖三看在眼里
  • [故事头条]愤怒的火老鼠
    一个人坏事做尽,死了还想风风光光,老天爷能让他得逞吗?黄一霸在黄花村坏事做尽,活到69岁生了毒疮,毒气攻到心脏,来不及抢救,死了。可是大伙儿只敢暗暗拍手称快,因为黄一霸还留下三个儿子,分别叫黄龙、黄虎、黄豹,个个人高马大、心狠手辣,比起老子更坏更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