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的办学历程
4062
赵华甫
光阴似箭,转眼间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撤并到隆昌中心学校已经6年多了。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历程,大部分我都经历过,回首往事,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我是1992年正式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任教的,我在这里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一名国家正式教师,1999年9月我主持学校工作,直至2012年2月学校撤并。在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工作二十年,我把学校视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我的事业,我的人生,也因这所学校而发生了重大转折。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创建于1989年9月,是全省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女子小学。学校创建以前,居住在这里的畲族人由于生活贫困,加上观念陈旧,“重男轻女”,不愿送女孩子入学。从共和国成立至1988年,六堡村历史上只有1个女孩因脚有残疾,其父在乡政府上班,才有机会读到初中毕业。
1988年秋,时任杏山学区视导员的戴钟明同志和团县委、县妇联干部到六堡村开展扫盲验收工作,看到六堡村女童入学率很低的情况后,他就深入开展调查。据调查,1988年六堡村89名适龄女童中,只有19人陪弟弟上学,而且只上一、二年级,待到弟弟熟悉环境后,就被父母叫回家帮助干农活、放牛、打柴等,女童入学率仅占23%左右,大大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后,戴钟明同志倡导建立一所女子学校,供女孩子上学,并与村“两委”和隆昌中心学校领导商议建校事宜。杏山学区要求六堡村搞好校舍、课桌等基础设施和宣传动员工作,学区负责联系课本,安排教师任教。经过一年的筹备,1989年9月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正式成立。当时没有校舍,六堡村就利用位于该村紫竹组的村委会破旧不堪、占地面积不足60平方米的木质办公楼办学,免收杂费招收女童入学。期间村党支部组织23名党员义务翻检瓦片和维修,上级补助资金1000元,村委献木料,添置课桌凳40套,期间村委主任赵智亨为动员女童入学作了大量的工作,保证学校如期开学。 ( : )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之初,只有两个班,学生63人,由村委会主任赵智亨兼任学校负责人,当年选聘具有初中文化从外村嫁进来的村民吴万琴、黎光映任教。创建之初,为促进女童入学,在招生方面,学校规定年龄限小不限大,年龄最小规定为七岁,大的不限制,只要愿到学校来入学,学校都收。同时免收杂费,减轻家长负担,帮助女童入学。免收部分由县政府补助。那一年有63名年龄从7到20岁的畲族女孩入学,成为学校第一批学生。随着学生增多,村委会破旧的办公楼做教室不用,学校曾借用紫竹组赵智亨主任(后任村支书)家厢房和甘塘组赵长生家房子做教室,外地教师借住在赵通会、吴万琴、赵通玉、赵顺亨等群众家,尽管条件十分困难,大家也坚持下来。
由于当时东家人尚未认定为畲族,而且学校最初只有2个班,学校暂定名为“六堡东家女子班”。随着学生增加,第二年学校开办一到六年级,学校更名为“六堡东家女子学校”,简称“六堡女校”。1996年东家人认定为畲族,校名随即更名为“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直至2012年2月撤并。
学校成立以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990年教师节,时任县政府副县长徐锡敏同志到学校视察慰问,提出要像关心“独生子女”一样关心六堡女校。1993年5月1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玉芹同志率省妇联、省民委、省教委领导到校慰问,赠慰问金元。并牵头由省民委出资4万元,省教委出资4万元,省红十字会出资1万元,共计9万元修建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新校舍。
新校址选到六堡村兔儿寨对面。当时经费不够,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开挖屋基,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学校顺利搬迁进入新校舍。两年后的1995年“六一”前夕,张玉芹副省长再度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视察、慰问。1994年4月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华福周同志到校视察。省领导龙超云,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斌陪同视察。1994年6月省教委副主任杨贵珠同志到校视察。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国家科协的领导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员来到我校考察。此后,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多次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视察慰问。
1988年9月我在仰古小学(后更名为申信希望小学)代课,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创建时,我在村里参加扫盲工作,村主任赵智亨同志和时任隆昌中心学校校长王发贵同志跟我谈过创办学校的事。由于当时我只是一名代课教师,他们只安排我参与宣传动员工作,没有安排我参与具体的学校筹建工作。1989年9月学校成立时,我到仙鹅小学代课,错过了参加六堡女校成立的历史时刻。
1990年六堡女校学生增多了,师资紧缺,杏山学区把本村在外校任教的民办教师赵通会同志调到六堡女校任教,主持学校工作,并从外村招聘两名代课教师充实学校教师队伍。但是由于当时六堡村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教室都不够,更没有教师住房,公办教师进不来,代课教师也留不住。六堡女校师资紧缺的问题通过学校逐级反映到县教育局,引起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教育局领导认为,要办好六堡女校,必须要培养当地的“永久牌”教师,这样才留得住。于是我这个本村土生土长的代课教师在中心校领导的推荐下,进入了教育局领导的视野。局领导决定安排我外出学习两年毕业后,回六堡女校任教。我外出学习所需学费由县教育局承担,代课工资国家补助部分照发,工龄照算。中心校领导于1990年7月跟我传达后,同年9月我正式外出学习,1992年7月毕业后回六堡女校任教。
由于我在家乡安心从教,为畲族女童教育做出点了成绩,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没有忘记我。1997年8月13日经县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录用我为公办教师(同批录用的还有在我县农村学校作出贡献的王芝银、吴春祥2人),1999年组织上安排我担任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学校历任校长是:赵通会1990年8月至1995年8月任副校长主持工作;杨仁恩1995年9月至1999年8月任校长;我是1999年8月杨仁恩同志调离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后,9月我主持学校工作至2012年2月学校撤并。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初期,由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教师流动性大,师资力量薄弱。1989年9月至1995年7月,先后有14人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任教,其中赵通会、宋聚萍(女)、王星华3人为民办教师,王星华1994年转为公办教师,其余11人均为代课教师。1994年学校搬入新校舍,条件有所改善,在上级的关怀下,先后有6名师范学校毕业生分配到学校任教,师资力量得到改善。2003年麻江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年底全部辞退代课教师,学校教师全部为公办教师。学校性质也由民办公助进入公办教育系列。
办学之初,学校经费十分困难。虽然县政府免收学生杂费,免收部分由县政府补助给学校,办学初为每生补助5——7元,后定为每学期补助1000元,最后是每学年补助1500元,1999年以后不在补助。这点钱要维持一所学校的正常运转明显捉襟见肘,为此学校曾跟村委会反应,但村委会也困难,无法解决现金补助。最后村领导决定,拿村里鹅山冲集体山里的桐子给学校,秋天桐子成熟后,由学校师生进山去打桐子卖出钱后补助学校办学。每到秋天,我们都带学生进山去采桐子,学生得到了锻炼,学校得到了收入,也没出过什么安全事故。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以后,学校经费由财政划拨,办学经费得到了保障,我们才告别采桐子补贴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日子。在各级各界的关怀和帮助下,学校各方面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历时23年多的办学历程,学校结合女童教育实际,不断探索女童教育办学特色。1989年9月至1995年7月,学校办学之初,规定招生年龄限小不限大,分班是以年龄和是否上过学分为快班和慢班,大龄和曾经上过学,有一定基础的女童分在快班,其余的分在慢班。快班用4年时间就学完小学6年的课程,因为大龄学生没有时间在等一步一步的来,因此学校2003年就培养了第一届毕业生,后来师范毕业后回校任教的赵文花就是第一届毕业生。1995年9月至2000年7月,结合女童入学的需求,改革办学模式,学校除了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九年义教课程外,还开设了编织、刺绣、缝纫和农业技术等地方课程。学校还把民族民间歌舞融入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大大吸引了女童入学,入学率达100%。学校曾达到175人的规模。2000年9月以后,我结合当地畲族文化特点,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聘请民间艺人,把畲族粑槽舞、芦笙舞、畲家歌、刺绣等民间文化引进课堂,满足女童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建校以来,学校十分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其中以民族歌舞为最有特色,曾代表县参加州比赛。我校师生编排的民族歌舞《畲家歌》、《粑槽舞》、《芦笙舞》等参加州、县各级的活动,得到各级的好评。2005年由学校开发挖掘,县文工团表演的在全州第十届民族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并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另外,2004年9月率先在全县小学开设英语课,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这批学生中,后来有赵华兰、王正英考上西南大学,王正花考上西南政法大学,她们成了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成了我的骄傲。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的办学,改变了六堡村畲族人“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促进女童入学,女童入学率从办学之前的23%上升到了100%,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学校已成为当地文明的象征。办学二十多年来,共培养毕业生250多名,30多名学生考上大学,改变六堡村没有女大学生的落后面貌。其中赵华英(贵州大学)、赵华美(江南大学)、王正英、赵华兰(西南大学)、王正花(西南政法大学)、王佳琪(山东大学)等考上985、211名校。赵文英同学曾代表全省少先队员到北京参加“手拉手”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的亲切会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孙明驱老师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我本人被省委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学校曾获得省级“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项目学校,州委、州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州、县、镇各级的表彰22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民族画报》等新闻媒体曾报道过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的情况。2005年黔东南电视台曾到校拍摄专题片《畲族女校》播出,引起反响,学校因此蜚声省内外,成为新世纪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2所少数民族女子小学校(另外一所为宁夏同心县苇州镇回族女子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改变,家长愿意送女孩子入学了,女童入学已巩固在100%。加上本世纪初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女童生源逐年减少,学校招生遭遇尴尬。最少时学校一到六年级学生只有56人,加上学前班一共才82人。小规模学校办学劣势凸显,因此在新一轮撤点并校整合教学资源潮流中,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于把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撤并到隆昌中心学校办学。2012年2月,办学23年多的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已完成其促进女童入学的历史使命,正式并入隆昌中心学校。
(2018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