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的办学历程

4080

赵华甫

光阴似箭,转眼间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撤并到隆昌中心学校已经6年多了。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历程,大部分我都经历过,回首往事,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我是1992年正式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任教的,我在这里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一名国家正式教师,1999年9月我主持学校工作,直至2012年2月学校撤并。在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工作二十年,我把学校视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我的事业,我的人生,也因这所学校而发生了重大转折。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创建于1989年9月,是全省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女子小学。学校创建以前,居住在这里的畲族人由于生活贫困,加上观念陈旧,“重男轻女”,不愿送女孩子入学。从共和国成立至1988年,六堡村历史上只有1个女孩因脚有残疾,其父在乡政府上班,才有机会读到初中毕业。

1988年秋,时任杏山学区视导员的戴钟明同志和团县委、县妇联干部到六堡村开展扫盲验收工作,看到六堡村女童入学率很低的情况后,他就深入开展调查。据调查,1988年六堡村89名适龄女童中,只有19人陪弟弟上学,而且只上一、二年级,待到弟弟熟悉环境后,就被父母叫回家帮助干农活、放牛、打柴等,女童入学率仅占23%左右,大大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后,戴钟明同志倡导建立一所女子学校,供女孩子上学,并与村“两委”和隆昌中心学校领导商议建校事宜。杏山学区要求六堡村搞好校舍、课桌等基础设施和宣传动员工作,学区负责联系课本,安排教师任教。经过一年的筹备,1989年9月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正式成立。当时没有校舍,六堡村就利用位于该村紫竹组的村委会破旧不堪、占地面积不足60平方米的木质办公楼办学,免收杂费招收女童入学。期间村党支部组织23名党员义务翻检瓦片和维修,上级补助资金1000元,村委献木料,添置课桌凳40套,期间村委主任赵智亨为动员女童入学作了大量的工作,保证学校如期开学。  ( : )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之初,只有两个班,学生63人,由村委会主任赵智亨兼任学校负责人,当年选聘具有初中文化从外村嫁进来的村民吴万琴、黎光映任教。创建之初,为促进女童入学,在招生方面,学校规定年龄限小不限大,年龄最小规定为七岁,大的不限制,只要愿到学校来入学,学校都收。同时免收杂费,减轻家长负担,帮助女童入学。免收部分由县政府补助。那一年有63名年龄从7到20岁的畲族女孩入学,成为学校第一批学生。随着学生增多,村委会破旧的办公楼做教室不用,学校曾借用紫竹组赵智亨主任(后任村支书)家厢房和甘塘组赵长生家房子做教室,外地教师借住在赵通会、吴万琴、赵通玉、赵顺亨等群众家,尽管条件十分困难,大家也坚持下来。

由于当时东家人尚未认定为畲族,而且学校最初只有2个班,学校暂定名为“六堡东家女子班”。随着学生增加,第二年学校开办一到六年级,学校更名为“六堡东家女子学校”,简称“六堡女校”。1996年东家人认定为畲族,校名随即更名为“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直至2012年2月撤并。

学校成立以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990年教师节,时任县政府副县长徐锡敏同志到学校视察慰问,提出要像关心“独生子女”一样关心六堡女校。1993年5月1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玉芹同志率省妇联、省民委、省教委领导到校慰问,赠慰问金元。并牵头由省民委出资4万元,省教委出资4万元,省红十字会出资1万元,共计9万元修建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新校舍。

新校址选到六堡村兔儿寨对面。当时经费不够,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开挖屋基,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学校顺利搬迁进入新校舍。两年后的1995年“六一”前夕,张玉芹副省长再度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视察、慰问。1994年4月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华福周同志到校视察。省领导龙超云,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斌陪同视察。1994年6月省教委副主任杨贵珠同志到校视察。国家教育部、全国妇联、国家科协的领导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员来到我校考察。此后,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多次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视察慰问。

1988年9月我在仰古小学(后更名为申信希望小学)代课,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创建时,我在村里参加扫盲工作,村主任赵智亨同志和时任隆昌中心学校校长王发贵同志跟我谈过创办学校的事。由于当时我只是一名代课教师,他们只安排我参与宣传动员工作,没有安排我参与具体的学校筹建工作。1989年9月学校成立时,我到仙鹅小学代课,错过了参加六堡女校成立的历史时刻。

1990年六堡女校学生增多了,师资紧缺,杏山学区把本村在外校任教的民办教师赵通会同志调到六堡女校任教,主持学校工作,并从外村招聘两名代课教师充实学校教师队伍。但是由于当时六堡村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教室都不够,更没有教师住房,公办教师进不来,代课教师也留不住。六堡女校师资紧缺的问题通过学校逐级反映到县教育局,引起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教育局领导认为,要办好六堡女校,必须要培养当地的“永久牌”教师,这样才留得住。于是我这个本村土生土长的代课教师在中心校领导的推荐下,进入了教育局领导的视野。局领导决定安排我外出学习两年毕业后,回六堡女校任教。我外出学习所需学费由县教育局承担,代课工资国家补助部分照发,工龄照算。中心校领导于1990年7月跟我传达后,同年9月我正式外出学习,1992年7月毕业后回六堡女校任教。

由于我在家乡安心从教,为畲族女童教育做出点了成绩,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没有忘记我。1997年8月13日经县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录用我为公办教师(同批录用的还有在我县农村学校作出贡献的王芝银、吴春祥2人),1999年组织上安排我担任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学校历任校长是:赵通会1990年8月至1995年8月任副校长主持工作;杨仁恩1995年9月至1999年8月任校长;我是1999年8月杨仁恩同志调离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后,9月我主持学校工作至2012年2月学校撤并。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办学初期,由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教师流动性大,师资力量薄弱。1989年9月至1995年7月,先后有14人到六堡畲族女子学校任教,其中赵通会、宋聚萍(女)、王星华3人为民办教师,王星华1994年转为公办教师,其余11人均为代课教师。1994年学校搬入新校舍,条件有所改善,在上级的关怀下,先后有6名师范学校毕业生分配到学校任教,师资力量得到改善。2003年麻江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年底全部辞退代课教师,学校教师全部为公办教师。学校性质也由民办公助进入公办教育系列。

办学之初,学校经费十分困难。虽然县政府免收学生杂费,免收部分由县政府补助给学校,办学初为每生补助5——7元,后定为每学期补助1000元,最后是每学年补助1500元,1999年以后不在补助。这点钱要维持一所学校的正常运转明显捉襟见肘,为此学校曾跟村委会反应,但村委会也困难,无法解决现金补助。最后村领导决定,拿村里鹅山冲集体山里的桐子给学校,秋天桐子成熟后,由学校师生进山去打桐子卖出钱后补助学校办学。每到秋天,我们都带学生进山去采桐子,学生得到了锻炼,学校得到了收入,也没出过什么安全事故。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以后,学校经费由财政划拨,办学经费得到了保障,我们才告别采桐子补贴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日子。在各级各界的关怀和帮助下,学校各方面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历时23年多的办学历程,学校结合女童教育实际,不断探索女童教育办学特色。1989年9月至1995年7月,学校办学之初,规定招生年龄限小不限大,分班是以年龄和是否上过学分为快班和慢班,大龄和曾经上过学,有一定基础的女童分在快班,其余的分在慢班。快班用4年时间就学完小学6年的课程,因为大龄学生没有时间在等一步一步的来,因此学校2003年就培养了第一届毕业生,后来师范毕业后回校任教的赵文花就是第一届毕业生。1995年9月至2000年7月,结合女童入学的需求,改革办学模式,学校除了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九年义教课程外,还开设了编织、刺绣、缝纫和农业技术等地方课程。学校还把民族民间歌舞融入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大大吸引了女童入学,入学率达100%。学校曾达到175人的规模。2000年9月以后,我结合当地畲族文化特点,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聘请民间艺人,把畲族粑槽舞、芦笙舞、畲家歌、刺绣等民间文化引进课堂,满足女童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建校以来,学校十分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其中以民族歌舞为最有特色,曾代表县参加州比赛。我校师生编排的民族歌舞《畲家歌》、《粑槽舞》、《芦笙舞》等参加州、县各级的活动,得到各级的好评。2005年由学校开发挖掘,县文工团表演的在全州第十届民族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并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另外,2004年9月率先在全县小学开设英语课,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这批学生中,后来有赵华兰、王正英考上西南大学,王正花考上西南政法大学,她们成了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成了我的骄傲。

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的办学,改变了六堡村畲族人“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促进女童入学,女童入学率从办学之前的23%上升到了100%,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学校已成为当地文明的象征。办学二十多年来,共培养毕业生250多名,30多名学生考上大学,改变六堡村没有女大学生的落后面貌。其中赵华英(贵州大学)、赵华美(江南大学)、王正英、赵华兰(西南大学)、王正花(西南政法大学)、王佳琪(山东大学)等考上985、211名校。赵文英同学曾代表全省少先队员到北京参加“手拉手”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等的亲切会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孙明驱老师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我本人被省委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

学校曾获得省级“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项目学校,州委、州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州、县、镇各级的表彰22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民族画报》等新闻媒体曾报道过六堡畲族女子学校的情况。2005年黔东南电视台曾到校拍摄专题片《畲族女校》播出,引起反响,学校因此蜚声省内外,成为新世纪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2所少数民族女子小学校(另外一所为宁夏同心县苇州镇回族女子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改变,家长愿意送女孩子入学了,女童入学已巩固在100%。加上本世纪初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女童生源逐年减少,学校招生遭遇尴尬。最少时学校一到六年级学生只有56人,加上学前班一共才82人。小规模学校办学劣势凸显,因此在新一轮撤点并校整合教学资源潮流中,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于把六堡畲族女子学校撤并到隆昌中心学校办学。2012年2月,办学23年多的六堡畲族女子学校,已完成其促进女童入学的历史使命,正式并入隆昌中心学校。

(2018年8月12日)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我的暑假班培训
    今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少儿主持培训班,感到很有意义!在主持班里,有两位富有朝气的年轻老师讲课,讲授方式独特有趣、轻松幽默,同学们被逗得笑声不断.老师为了让同
  • [新传说]深山鼓声
    百里哀牢山深处,有个六十多户人家的村庄,村主任叫张大江,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身子板还硬硬朗朗的。这一天半夜时分,突然下起了暴雨,张大江睡不着觉,就爬起来,一
  • [幽默故事]老师的神通
    高一(3)班的自习课上老是有人睡懒觉,学校就让黄老师来当班主任。黄老师上任第一天就在班上说,谁在偷懒我一清二楚,抓住了决不轻饶。这天又到了自习课,黄老师一直
  • [新传说]撒娇的新娘
    PART.1嘿,留个电话吧苏珞是个乖巧的南京姑娘,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到现在连男朋友也没有谈过,可苏珞毫不在意,似乎已经习惯了她的单身生活。这天苏珞下班很
  • [海外故事]定夺生死
    奥拉姆少校在海军服役,是一艘潜艇的艇长。他奉命率部到指定海域执行任务。潜艇到达了指定海域,突然,传来一声巨响,随之而来的是艇身剧烈的摇晃和下沉。副手保罗上尉
  • [幽默故事]手机的旅行
    林校长的手机款式老,通话质量差,早该换了,但他是个节约惯了的人,一直凑活着用。后来经不住朋友的再三劝说,下决心要换了。他舍不得把老的扔了,还打算处理几个钱,
  • [新传说]陪你走一程
    四十八岁的张明达原是个搬运工人,他有一个女儿叫张英,已经结婚了,在一家合资公司当经理。张明达没什么负担,提前退休后在一家单位看大门,日子过得倒也自在。这天张
  • [幽默故事]喜丧不分
    提起刘三娃,在今安乡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市里读过广播电视学校,又在县里的广播电台工作过两年,后来觉得挣钱太少,就拍拍屁股走人回家待业,乡亲们对他倒是很
  • [幽默故事]财迷心窍
    这天下午,输得一塌糊涂,身无分文的李江垂头丧气从游戏室里出来,一摸衣兜,发现烟盒早已空空如也,不由得暗自骂道:“这次真他妈的手气差,害得老子连包烟钱也没有。
  • [悬念故事]康妮的邀请书
    PART.1怀才不遇科尔出身豪门,从小就痴迷音乐,二十岁出头,已经是巴黎小有名气的钢琴家。和别的艺术家不一样,科尔还特别爱财。这一年,科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伺
  • 你会忘记我的好,我的一切
    Chapter(一)我以为终究有一天我会将你忘记将爱情忘记,可是忽然有一天走在路上看着了与你相似的人心开始不停颤抖。我见过千万人,像你的发,像你的眼,却始终都不是你的脸。Chapter(二)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我怀念的是一
  •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
    假如我是语文老师,第一个想法就是让每一篇课文生动地“活起来”。写景的课文要尽量带同学们去野外感受真正的,呼吸清新爽朗的空气;季节或地点不可行时,可以放反映课文真实景象的影片。写人或写事的课文可以组织同学们编成节目,由同学们装扮成其中的各类人物;语文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把生活当乐趣你就会满怀信心把生活当乐趣,你就会满怀信心;把读书当成长,你就会勤奋努力;把奉献当快乐,你就会慷慨助人。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要么工作,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我是一只小小鸟赵传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是收录于赵传1990年个人
  • 守望,一个人的海岸
    很久没有写过点什么了,曾经最爱的文字,也在这蹉跎岁月中,渐渐遗忘一直以为我会过着与文字打交道的生活,每天游走在村头巷口或者喧闹的街头又或者干涸的沙漠去寻找所谓的灵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抑或什么都没想,只是这样静静的忧伤
  • 精选饮食养生顺口溜
    一、1、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2、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3、一日一枣,长生不老4、核桃宝,补肾又健脑5、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二、1、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2、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3、小小黄瓜是个宝,美容少不了4、多吃芹菜
  •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解释清楚
    有些事,不需要过多解释,解释多了,好的反而就会变成坏的。不解释,用沉默代替争辩,不多言,用安静诠释清白。总有一天,时间会让那些误会你,质疑你的人明白,你的人品如何,你的做法没错。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
  • 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不会给任何人怜悯和宽容。想要变强大就得让内心变强,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敢于直面人生的打击,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战斗的过程,清晨醒来,傍晚睡去,无时无刻不在战斗。这里给大家讲述一位西藏僧人和一个小老鼠的小故事:很久以
  • 沉塘水鬼的报复
    今夜听老酒鬼讲了一个故事。夜郎古村里有一个人,叫做马前方,此人贼眉鼠眼,举止猥琐,十里八乡的人都不愿与他牵扯上任何关系。他对此也不在意,只是经常牵着他的小毛驴,在村西头的小河边溜达。本来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古村附近唯有这一条小河的泉水清甜甘冽,村民们都
  • 关于青春年少的爱情故事
    她17岁,他18岁,她是个在校学生,而他是社会中迷茫的少年,他们5年前分开了,因为他喜欢了另一个女孩子,他们并没有因为分开而变得陌生,反而让一种与生俱来的熟悉感做了很好的朋友。<可以说是红颜蓝颜关系>他们虽然没有频繁的见面,没有暧昧的留言,但几
  • 你是我的蓝颜知己,我做你的红粉佳人
    1·司仪说,现在你可以说出那动人的三个字,并亲吻你的新娘了!台下的掌上雷动,台上的他眼含泪水,良久他说,谢谢你!紧紧地把新娘拥在了怀里。有人说,他怎么不说我爱你?旁边的她听见了,心里颤,想起了他说过,除了你我不会再爱上任何人。有他追求的五年光阴瞬间充满了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