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到底有多重要

876

发布:2021-10-18 01:11:04  来自 蠢萌小棉袄 觅知友会员

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便不仅仅满足于吃饭和睡觉,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需要:说话,也就是思想的表达。

想让一个人停止表达,也就是停止思想,比让他停止吃饭和睡觉要困难一万倍。除非,他永远睡着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人类所要寻求的自由权利里面,言论自由是最为基本的权利之一,而且是最底下的那块基石。

有了言论自由,大众便有了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上层便有了知晓下层民意民情的渠道。

更为重要的是,有了言论自由,上层若想欺骗和忽悠下层,难度会增大,机会会减少,代价特别大,也就会适度进行退让和妥协。

有了言论自由,上层虽然会不自在,但老百姓会更开心,社会矛盾会得到缓解。反之,让人民失去言论自由,矛盾不断郁积,不断发酵,便会形成一座座火山,在统治者不可预知的某一时刻,强烈爆发,不可收拾,甚至是把统治者焚为灰烬。

遗憾的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很少有人懂得这个并不复杂的常识。

这其中,最有名的自然要数以止谤而闻名天下的周厉王了。周厉王由于暴虐天下,恶政害民,天下人议论纷纷,许多老百姓甚至是破口大骂。周厉王不但不反思自己的残暴行为,反而重用一个叫卫巫的人,也就是从卫国来的一个巫师,让他去止谤。这个卫巫一旦监听到谁说了厉王的坏话,厉王就下令把谁处死。于是乎,国人莫敢言,只能道路以目。

奇葩的是,这个愚蠢如猪的厉王竟然还很得意,屁颠屁颠的跑到前朝老臣召公跟前去炫耀。召公是谁?姓姬名奭,也就是周室宗亲,据说是文王第五子。召公是与周公齐名的一代名臣,曾与周公分陕而治,其封地先为召地,后改在燕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这个老前辈看到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二百五如此无知,便很诚恳地开导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样做是要出问题的。并告诉他很多具体的治国止谤的方法,比如叫三公九卿提意见,搜集民谣以了解民情等,可厉王这个姫x胖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好在事情的结果还不算太坏,当最后忍无可忍的老百姓发起暴动,这头蠢猪逃亡到今天陕西一个叫彘的地方之后,又苟活了十三年,结局比当今的萨达姆和卡扎菲好多了。此后,周王朝便进入了召公周公共同代理朝政的共和时代。

到了如日中天的大秦王朝,始皇帝也犯了相同的错误,只不过把止谤变了一个花样:也就是臭名远扬的焚书坑儒,弄得冤狱遍地。有样学样,之后的赵高居然还弄了个指鹿为马的止谤绝活。只不过这两次更惨,秦始皇硬生生把大秦王朝给焚了个半死,不久秦王朝便给坑没了。而赵高呢,干脆直接把自己指进了地狱。

刘邦的汉王朝似乎吸取了秦王朝的教训,总算部分放松了言论管控,国家一度呈现出了繁盛景象。不幸的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乳名为刘彘的皇帝(真怀疑他是厉王转世)居然在董仲舒的怂恿之下,又弄了个止谤的新玩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而后,汉王朝便元气大伤,开始走了下坡路。在这次止谤的过程中,就是儒家人也未能幸免。史学家司马迁就因为帮好友李陵说了几句武帝不爱听的话,连生殖器都被汉武帝给止没了。

此后的中国,除了唐宋两朝略为开明之外,元明清的止谤术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人们因言获罪,因诗文入狱之事司空见惯,几乎成为了一种常态。自然,伴随着止谤水平的攀升,这些个王朝最终也就注定逃脱不了被止的命运,只不过是早迟一点而已。

当然,君王们也不全都是傻瓜,历史上明白言论自由很重要的君王也还是有那么一两个。

譬如唐太宗李世民先生,魏征同志在他跟前说了他许多难所的话,据说甚至还朝他吐过口水,他一忍再忍,最终忍出了一个贞观盛世。宋太祖赵匡胤也不错,直接明文规定:不以言治罪。所以北宋朝的知识分子都很得意,幸福指数估计比今天高很多。

做得最好的,当然莫过于善于纳谏的齐威王了。在大臣邹忌的建议之下,此君堪比大肚弥勒佛,不但容尽天下难容之事,而且还给那些骂他骂得最狠,提意见提得最多的人不停颁发奖金奖状。最后居然弄得大家都找不到骂他的理由了,只好不骂了。更奇葩的是,这齐国还被骂得越来越强大,许多国家都跑来朝拜取经来了。

这让刁民突然脑洞大开:这个齐威王治下的齐国,是不是像极了今天的美帝等西方国家?美国总统从参选的第一天开始,老百姓和各大媒体便开骂,而且是那种鸡蛋里边挑骨头的骂,一直骂到总统任期结束为止。前一阵子,特朗普实在受不了某个议员的骂,便把对方踢出了自己的推特。结果该议员一告状,总统涉嫌侵犯对方言论自由权,败诉,只好又乖乖把对方请回朋友圈,小心侍候,等着挨骂。而就这几天,特朗普又认为美国CNN的记者科斯塔那老是捣乱,在边境移民入侵问题上有污名化总统大人的言行,一气之下干脆取消了该记者进入白宫采访的通行证,谁知CNN一纸诉状,法院审理后的结果是,总统违法败诉。估计这位记者回去之后,骂得更起劲了。可众所周知的是,这位美国历史上被起诉次数超级多的总统特朗普不但没被骂傻,反而好像被骂得更聪明了,美国在这几年的骂声中也似乎更牛了。

看样子,在骂领导这件事情上,不管是领导主动找骂,还是领导被动挨骂,都有助于把国家骂得更强大,让人民感觉更幸福。相反,那些领导永远正确伟大,永远不被百姓骂,百姓也永远不敢骂的国家,似乎都出了问题:譬如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斯大林时代的前苏联,现在的北朝鲜等等。如此看来,有无言论自由,老百姓能不能骂领导,还真不是件小事,而是事关国家能否强大,人民是否幸福的大事。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噬血壶的故事
    他双手插在口袋,叼着一支烟,漫无目的地徘徊在路边。他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自由懒散惯了。父母把他当宝一样宠着,他过着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是他
  • 噬血壶
    他双手插在口袋,叼着一支烟,漫无目的地徘徊在路边。他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自由懒散惯了。父母把他当宝一样宠着,他过着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是他
  • 没有下巴的女人
    万物众生相生相克冥冥之中自由主宰。我相信上帝,所以也相信这个世界有鬼,有魔鬼!故事讲的是我好朋友外婆的经历,事隔多年她依然健在,只是这件事发生后她在也没有做
  • 童年已逝
    雨,还在下。风,还在吹。我,还在成长。时间,还在流逝。我们以往浪费了,多少童年时光?如今,童年已逝,我们是否还会怀念从前?是否还会怀有幼稚的幻想?是否还会怀
  • 男人信任一次就够了
    有一天闺蜜阿裳突然跑来告诉我,说她老公秦波出轨一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在宾馆开房。被她捉奸在床,秦波恼羞成怒,狠狠扇她耳光,以至于闺蜜耳朵穿孔。后来他们离婚,闺
  • 阅读让我快乐成长1
    一缕风,让旗帜随风飘扬;一片天,让鸟儿自由飞翔;一本书,让我无尽的遐想。,伴我。幼时,童话成为我的启蒙读物。尝尝羡慕白雪公主那让花儿都失色的容颜,还有,那万
  • 渴望自由
    戴晋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平日里与们一起或作诗写字,或品评国事,总表现出不凡的与见地,很受朋友们尊重。魏王听说了戴晋生的非凡才干,很渴望见到戴晋生,于是吩咐下
  • 梦想开花的声音
    林仑立在时光的崖边上,低头回望一路撒下的花束,却原来梦的终极,一直就在想象的水雾云霭处摇曳生姿。小时候的梦想,飘飞着炊烟的曼妙,不知道袅娜的心事缥缈了天空那
  • [新传说]鬼宅
    许文光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为了方便写作,他在市郊买了一套独门独院的二层洋楼。当然,房子是二手货,好长时间没人住了,内外破败不堪,买它也就是图便宜。许文光为洋楼
  • 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成功
    做任何不是最聪明的人了,也不是最笨的人成功了,而是最愿意学习的人成功了;不是做得最快的人成功了,也不是最慢的人成功了,而是最相信的成功了;不是最强壮的成功了
  • [新传说]拆迁拉锯战
    刘三为人精明,是个有便宜就占,打死都不肯吃一点亏的主儿。他所在的东关村以前属于城郊,这些年城市飞速扩展,日新月异,没几年工夫,东关村就被高楼大厦包围,成了“城中村”,拆迁指日可待。刘三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整天眼巴巴地盼望着拆迁,拆迁除了能住上新楼,还能获得高
  • [传闻逸事]柴沟三绝
    “左右舞动半月刀,上下翻飞削面条,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舌尖上的刀光剑影,酒菜里的隐隐杀机,尽在精彩故事中。五行醉螃蟹解放前,高密市柴沟镇后面有座庙叫“千佛阁”,院墙厚而高,庭院深而阔。日本鬼子
  • [新传说]“大款”请保姆
    华嫂是个下岗工人,一直在找工作,可工作像长了眼睛,见了她就躲。眼看没指望了,哪知道这天一个叫黄小云的姐妹跑来说:“华嫂,这回你交上好运了,有个大款想请你到他家做保姆。”华嫂奇怪地问:“大款?你跟我芦席铺在炕席上,高不了一篾片,怎么会认识一个大款?”黄小云呵
  • [情节聚焦]世界上最自私的人
    菲里斯是一家公司的老板,这天早上他刚到办公室,秘书就推门进来报告:“菲里斯先生,外面有两个警察想见您。”不一会儿,一胖一瘦两位警察走了进来。胖警察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是中心监狱的狱警,有件事要麻烦您:我们监狱里有一位死刑犯人,过几天就要行刑了,他向我们提了
  • [新传说]“撞”出来的故事
    好几年前,人们说:“社会是所大学校。”好几年后,人们接着这句话,又说:“学校是个小社会。”这些年里,社会发展了,经济增长了,就连学校也开放了,你瞧,一个小学校里,居然汇集了社会各色的孩子。说到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易绍红夫妻俩最有发言权,易绍红可是
  • [传闻逸事]杀胡口传说
    PART.1姐姐浑身胆右玉县七十里外有个叫杀胡口的地方。明朝中期,这杀胡口一时成了匪徒杀人劫货的发财地。这伙劫匪心狠手辣,从来不留一个活口。当地官府虽然也进行多次围剿,可官兵一动,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官兵一撤,他们又卷土重来。万历年间,朝廷派王历
  • [传闻逸事]无敌战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对夫妻,直到四十多岁才生下一个儿子,一看,吓了一大跳,这孩子的两条腿竟比两条胳膊还细,趴在那儿就像只蛤蟆一样。而且,他娘无意中听见儿子的右胸有跳动的声音,而左胸却没有,原来儿子的心脏长在了右边!从小,这孩子的两条腿就软弱无力,一直靠撑
  • [阿P幽默]阿P盯梢
    阿P这人大毛病没有,小毛病倒不少,其中最让人头疼的是多疑,凡事爱瞎琢磨,有时挺让人心烦的。这天恰好是4月1日愚人节,科室同事小李、小王一合计,决定捉弄阿P一下,跟他开个玩笑。小王装出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说:“阿P大哥,你家我小兰嫂子……算了算了,就当
  • [新传说]第七个名字
    左家最近添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大小子,一大家子高兴得欢天喜地。高兴了七八天之后,大家才恍然想起一件大事:总不能“心肝”呀“宝贝”呀地叫到底,得给孩子起个名字!而且这名字还不能一般化,得超凡脱俗上档次。孩子爸爸是公务员,在市政府办公厅上班。爸爸说:“干脆
  • [幽默故事]领导带路
    小林和小丽两口子都在城里打工。这天,小林好不容易有半天休息时间,便想去小丽上班的服装厂找她,让她请假,一起上街买些东西。一路上,小林一直在盘算怎么对付服装厂那个难缠的门卫。他上次去找小丽,就被那个门卫拦在外面,死活不让他进去,一定要等到下班,害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