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递]小心眼的故事
2917
“小心眼”的表现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让人不齿,有的令人捧腹,有的发人深省……
小心眼的故事:气量大不大
从前,有个人名叫朱洪,总夸口自己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他总说:“不管人家怎么讲我,我也不会生气,是男子汉大丈夫。”后来,他索性在自家门前挂了一副对联:“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以显示自己的风度。
一个过路人看了,有心试试他,就在对联旁边写了两个字,写完就走了。
人们把朱洪叫过来一看,对联的旁边写了两个大字:“放屁”。
朱洪一看就生气,骑马追上过路人,揪住他就问:“你跟我有什么冤仇吗,为什么在我的对联边写‘放屁’两个字?”
过路人反问道:“你说你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我只写了一个‘放屁’,这屁大的风就把你吹起来了,难道这就是你的气量吗?”朱洪听了,无言反驳。
小心眼的故事:像不像
南朝时,有位叫苏小小的歌伎。她生得花容月貌,而且能诗善书。一批纨绔子弟,对她纠缠不休。这日,她正在湖边的画舫弹琴,不料那帮无赖又追随而来,争着要往船上爬。
苏小小见状,走出舱门说:“你们要我待客,就得以礼相待,凭才取胜。你们不是说都会琴棋书画吗?我想请各位相公每人画一幅画,谁画得好,谁就是我的座上客。”众人齐声说:“好,那画什么呢?”
苏小小早已胸有成竹,她说:“我看诸位相公个个貌若潘安,大家不如把彼此的相貌画下来,也好让大家赏识一番。”众人被苏小小一夸,都乐呵呵地答应了。于是,赵相公对着钱相公,孙相公对着李相公,大家相互盯着对方的脸画起来。
他们虽然各自作画,但都在打同一个鬼主意:要把对方画得越难看越好,这样更能反衬自己。结果,赵相公给钱相公画上了牛鼻子,钱相公给赵相公画了麻子脸,孙相公把李相公的舌头画得很长,活像吊死鬼……很快,他们画完,高呼:“苏小姐,请出来赏画吧!”
苏小小站在船头,指着赵相公的画说:“赵相公,你画的是谁呀?”
赵相公指着钱相公说:“我画的是他。”钱相公转头去看赵相公的画,一看他把自己画得那么丑陋,一把抓住赵相公的衣襟打了他一拳。
这时,其他人也都发现自己被别人画成了妖怪,众人互相揪打,霎时间闹得不可开交。他们一直打到日落西山,一个个都头破血流,动弹不得。而苏小小的画舫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小心眼的故事:皇帝的疑心
朱元璋在火烧“庆功楼”后,整日坐立不安,他觉得自己干的缺德事瞒得了天下人,也瞒不了神算刘伯温。于是,朱元璋派使臣召刘伯温回朝,伺机下手。
那使臣昼夜兼程赶到刘府,却见府内白幡飘飘,哀乐阵阵,原来刘伯温刚刚死去。使臣赶回朝中复命。朱元璋听说刘伯温已死,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过了几日,朱元璋微服出访。这一天,他路过一座破庙,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当小和尚的情景,就信步走了进去,只见庙内野草丛生,寂无人声,非常荒凉,偶尔传来一声鸦啼,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他走进大殿,只见墙壁上画着一个和尚,和尚背着一个大布袋,旁边写着一首诗:
大千世界正茫茫,
何必收拾一袋藏?
古来多少英雄辈,
得道多助失道亡!
朱元璋对着诗画看了又看,越看这画上的和尚越像是自己,越想那诗的含义越觉得有来历,越琢磨那笔迹越觉可疑……最后,他长叹一声,叫随从用纸印下这诗画,铲去墙上的墨迹,才摆驾离去。
从此,朱元璋不再杀功臣了。但他问心有愧,精神恍惚,没过几年,便得病死了。
小心眼的故事:捐酒
在一个小村落,村长召集村民们来开会。村长提议,每家每户捐出一碗酒,倒进一个大酒缸里,把酒缸封存好,在过年的时候把酒缸打开,全村的人一起喝酒庆祝,每家每户再分得一碗酒。大家都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于是都回去准备捐酒。
有个村民回到家里,正准备往碗里倒酒,忽然他开始琢磨:如果只有这一碗酒,我往里面掺水,别人喝的时候肯定会发现,可我们全村有一百户人,我要是往这酒里掺一点水,没有人会尝出来的。他转念又想:我这一碗酒,在大酒缸里只算是百分之一,可谓微不足道,哪怕我这碗里全是水,别人也尝不出来吧?
于是,在捐酒的那天,这个村民就把他的一碗水倒进了大酒缸里。
很快到了大年初一,全村人欢天喜地地准备好了碗,准备品尝甜蜜的美酒。酒缸打开了,每家每户都取了一碗酒,由村长带头拿起碗给大家敬酒。村长喝了一口便皱起了眉头,村民们一喝,也都惊呆了:大家喝到的是水!
小心眼的故事:书生戏财主
从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随意欺侮。
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被他狠狠奚落过。王少回去越想越气,就在元宵这天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写道: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暴跳如雷:“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
王少则笑嘻嘻地说:“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说你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
笑面虎气得干瞪眼,灰溜溜地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谜取乐,就渐渐形成了“灯谜”。
小心眼的故事: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取“句”的谐音,“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之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与“题”是谐音,与上联对得刚刚好。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他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