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高粱粥的故事

706

很早时候有座桃花山,山下有一家三口:一对夫妻和婆婆。丈夫叫大牛,妻子叫小西。小西生得眉目俊秀,心灵手巧,心眼儿还特别好。一家人原本好好的,可惜刚成亲没几个月,大牛得了重病,为了给大牛治病,小西跟婆婆省吃俭用,还把家里的牛呀、鸡呀卖个精光,在那灾荒的年月,家徒四壁,连老鼠都不愿来光顾。
  
  入秋以来,婆婆的咳嗽越来越严重,大牛的病仍不见起色。一天,小西一早去挖野菜,山坡上能吃的野菜几乎已经绝迹了,大家都在找。找了一天,小西空手而归,刚到家,就看到婆婆昏倒在院子里。原来,家里的米缸已经见底了,全家只剩一碗清水样的米粥还放在锅里,婆婆舍不得吃,她要留给大牛和小西,因为饿,婆婆才昏倒的。大牛和小西心里都不是滋味,眼看着离秋谷收获还有一些日子,乡邻们家家都揭不开锅,婆婆再吃不上一顿饱饭,恐怕性命难保。
  
  安顿好大牛和婆婆,小西决定再回一次娘家,看能不能再借些米来。离上次借米已有十多天了,娘家米缸也快见底了,可不去娘家还能去哪里呢?
  
  小西无奈地走着,突然,她被路上一堆黑乎乎的东西吸引住了,那是牛粪!幸亏小西出门总不忘带铲子,随时准备着拾粪,晒干后可作肥料。这年月,一大早,老头、老太便出门拾粪了,在这儿还能看到牛粪,没被人捡去,已属幸运。小西高兴地把牛粪收起,而就在这时,更让小西惊喜的是——牛粪里竟然有不少高粱的颗粒!
  
  这一发现,让小西几乎笑起来,她一路寻找,竟捡到了四五堆有着高粱的牛粪。
  
  回到家里,小西把牛粪里的高粱粒拣出来,放在清水里淘洗了十几遍,足足有一碗呢。这样就可以让婆婆吃上几顿饱饭了,可是她转念一想,这高粱毕竟是从牛粪堆里拣出来的,能给老人吃吗?小西思前想后,终究不忍心让婆婆饿着,于是她又把高粱粒用水一遍遍地冲、洗,直到她认为已经够干净了,这才放到锅里煮。
  
  很快,喷喷香的高粱粥熬好了,婆婆终于吃上了,大牛又高兴又不解地望着小西,他正纳闷呢,家里早已粒米未存,哪来的高粱呢?小西心虚地低下了头,没敢告诉他们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过了几天,一天傍晚,小西正在院子里给大牛熬草药,突然,雷声大作,乌云压顶,那阵势很是怕人。这眼看就要秋收了,哪里来的电闪雷鸣呢?莫不是雷神在追着劈打什么十恶不赦的人吧?
  
  小西心頭掠过一阵惊慌,忙把婆婆搀进屋里。她刚关好门,突然听到门外一声洪亮的吼叫,隔着门缝望去,只见一条巨大的白龙在院子上空摇头摆尾,发出了阵阵龙吟。小西心想:完了,龙王已经知道自己给婆婆吃牛粪里的粮食了,上天觉得我大逆不道,我不能连累家人,我必须去接受应有的惩罚。
  
  婆婆和大牛在屋里纳闷:这龙王怎么在我家院子里发怒,不肯离去呢?我们一向忠厚善良,没做什么恶事呀!正在纳闷,忽见小西“扑通”一声跪在婆婆跟前,她哭着说出了实情。婆婆和大牛听后泪流满面,婆婆说:“小西,你是好孩子,你没错,龙王不会惩罚你的,你不能出去。”大牛也一把拉住小西的手:“我绝不让你出去。”
  
  小西看到丈夫和婆婆这样待自己,知足了,有了亲人这番话,她也不怕了,说:“我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不出去,龙王不会离去的。我不想连累你们和邻居,让我出去吧。”
  
  婆婆听罢,心痛不已,她怎能失去这样一个好媳妇呢?这时,大牛猛地去拉门,他说:“我去替你接受惩罚。”小西飞快地抱住了大牛:“你不能去,错是我犯的,你去了,龙王也不会放过我,还白搭你的性命,我俩都走了,谁来照顾娘亲?”说着,三人抱头痛哭。
  
  院子上空,龙王仍在盘旋着、吼叫着,婆婆从门缝里往外瞧着,心想,看样子没有个交代,龙王是不肯离去的,婆婆想了想,说:“孩子,如果我们不想连累整个村庄,那就只能委屈你一下。我把门打开一条缝,你把一条胳膊伸出去,送去一条胳膊,看龙王能不能息怒。”
  
  小西含泪点点头,大牛不舍,捧着小西的左手,摸了又摸,这手干了那么多的活,仍然是那么好看,那么白皙,可如今竟要把它送给龙王一口吞噬……大牛依依不舍,小西猛地推开他,快速地把胳膊伸出门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一刻,两刻,小西没感觉到疼痛。慢慢地,门外亮了起来,雷声小了,龙王不吼了。又过了一会儿,小西只感到手臂一沉,刹那间,天放晴了,龙王盘旋而去。
  
  三人拉开门一看,小西的胳膊上挂满了珍珠、宝石,还有好看的丝绸。小西热泪盈眶:“原来,龙王不是来惩罚我的。”三人高兴地抱作了一团,婆婆说:“我就说嘛,我家儿媳天底下最孝顺,龙王怎么会错怪你呢,他这是在赏赐你呢!”说罢,三人对着龙王远去的方向拜了三拜。
  
  从此,小西一家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他们还拿珍珠宝石换来钱,接济了全村的穷苦人家,村里从此年年风调雨顺。后来,高粱粥的故事,成了村民代代相传的美谈……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三轮车的奇遇
    这件事情发生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因为我们这里是一个小城市那时候也还没有出租车,人们出门走累的时候手一伸,喊一声:“三轮儿”就会从不远处非快的跑来,价钱便宜不说最重要的是方便嘛!所以我们这个城市至今三轮车都很盛行。我现在要说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这个城市的一则怪事情
  • 敲门鬼
    这故事是我去五台山,一位游方僧人给我讲的。很好玩的故事。我见这老和尚时,他已经60上下了。故事发生在20年前,那时候,他刚刚出家。这位僧人出家,不是因为走投无路,而是真心的信仰佛教。所以一出家,就勇猛精进。怎么勇猛精进呢,他要去闭关。简言之,就是在一段时间
  • 变态鬼学校
    [文/临沂张一鸣/短片鬼故事]“大家来看这幅风景写生画,近处茂密的树林中这条小溪曲折而上,远处层层叠叠的山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遐想。整个逆光效果缭绕在晨雾中绵绵不绝,老槐树的枝干掩映下的这个大石头,给整个画面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喂?张一鸣,你怎么了,你的脸色怎
  • 拔舌村的鬼魂
    终于到了,哎累死了,你们说中国怎么还会有这么偏僻的山村呀!陈梦疲惫的说道。我的大小姐呀,你是出生在富豪家庭,干嘛还和我们一起来这,再说了这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更偏僻的村子我都去过。你还是回家喝你的咖啡去吧!一边的苏雄接口道。陈梦顿时气到:你知道什么我从大学
  • 打开的坟墓
    1刘强和他媳妇郭艳艳都是不起眼的小职员,却住着一幢豪华别墅。为什么呢?原来刘强的姑姑是个巨富,老伴去世后,因为自己无儿无女,就把远房侄儿过继来,立下公证:百年之后,所有财产都归刘强,但前提是,他必须精心照顾她直至终老。刘强夫妇对老姑姑是又敬又怕,心里是又惊
  • 上坟烧纸的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王家村有个叫王小的人。他从外地学习了一种手艺,就是用野草和树枝造纸。可他没有漂泊技术,造出来的纸又乌又粗糙。人们都不愿意用。他造了很多纸,可是卖不出去。仓库装满了,又往屋子里装。屋子也堆满了。再造就没地方放了,他很着急,但一点办法也没有。他的
  • 千万不要乱加QQ群
    现在是不是觉得挺无聊的?想找一些人聊天,没人就想找群,没群就看一些无聊的东西,反正就是无聊找一些有聊的东西。我劝你还是别手贱找一些乐子了,不然你之后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那天无聊,副本都下完了,电视也没什么好看的,便去找度娘。我按了下空格键,等待许久,结果是
  • 雨夜,棺材板
    编者按:一个漆黑的雨夜,一段的境遇。明明背着的是一位老太太,到最后却成了块棺材板。文章用悬疑,幽默的笔法写了一段诡异的故事,却在最后告诉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立意深刻,欣赏。公元二零零三年八月,县流动放映队来到老岭乡。傍晚,乡政府大院里坐满了人。家近的掇
  • 咒怨之贞子
    藤木站定在那房门前,夜里寒气有些重,那幢别院在夜幕下显得阴森沉重,黑洞般的窗口好似是一双双空旷幽深的眼眶。他拉了拉衣襟,朝身后望了望。几个男男女女纷纷躲在角落朝藤木摆摆手,“快进去啊!别想耍赖啊!”那个个子较高,名为铃木浩的男生用手捂着口喊了声,眼里是坏坏
  • 鬼客屋
    记得有一次分厂刚建成的时候,厂里要派技术人员去分厂指导一下工作,而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那个分厂建立在一个叫黄埠镇的地方,地理位置虽然算不上好,但是周围的环境还可以,由于靠海比较近,当地气候比较潮湿。晚上下班的时候,里比较闷热一些,电视也坏了,宿舍里的几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