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店
3474
说书店
书店,顾名思义是传播文化、品德的高雅殿堂,是情感的温馨港湾,是祥和的大观园。因此书店,也就成了求知若渴的孩子,以及一些爱看书的中老年人,光顾的好去处呀。
以前,我在校读书时,就经常去书店看看书;参加工作后,只要有机会,准会去书店逛逛;好像书店那高雅的氛围,就能提升你的文化素养似的;那里没有细细叨叨的闲聊声,更没有刺耳的噪音,真是一种享受!
但是近几年书店的味儿,好像变了。我到过几处书店,感觉铜臭味浓了,服务态度差了。
去书店的孩子,肯定是爱学习的好学生,但也难免有不慎之处,或折了一下,或书架抽书带落其他的书。我见过好几次,其管理员都是吆三喝四,气势汹汹地责骂。唉,即使书本碰了下干净的地板,又能脏到哪里去?那种粗鲁态度,简直是对书斋氛围的污染。其实那些孩子多好学呀,手捧一本书,或蹲,或站,几个钟头(没有凳子),蛮辛苦的嘛。是吧,都是有孩子的大人嘛,体谅不?
记得文革初,在一家上海书店,书柜前几乎挤满了人,他们把书翻开在书柜上看,里面几条凳子都是坐满了手捧书本的人,有少年有大人。里面的书有三分之一被翻旧了,有的书还卷了。但是别担心,只要是没破掉,想买那种书的,照样买去!我亲眼看见有个人把很旧的书买去了。我在书店也相中了一本卷了点角的旧书——小儿骨折方面的书,我看了几年,后来伤科师傅也拿去参考了几年,现在还在我那书箱里。读书人不会计较新书旧书的,旧书还说明它的价值比较大,是多数人喜欢的书。只要字迹仍清晰,不会影响阅读,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天午后,闲逛到一家大型书店,当然各种书是琳琅满目,那些美术,名家画谱,名家书法帖多了去。看见这些,心想,现在的青少年幸福啊,只要你有兴趣,不愁学不好;我那时很少见到这些好东西啰。不过近些年,那些真正的名家散文书籍好像不多见,倒是古典书籍很多很多。呵,我对古典就是提不起兴趣,这些是无福消受的了。转了一圈,最后抽出一本散文小册,翻开目录,里面有范晓波写的散文:父母是我的上帝(标题已记不清了,大概是那意思),范晓波的散文集没有这篇,可能是新写的。看了一遍此文,范老师写的当然好嘛。其他的作者不熟悉,也没时间看,也不想看。看了书后标码四十来元,随意问了一句那工作人员:“这书打折不?”可是这人说话很冲:“一包把烟钱,还打什么折?”其实,这书只有范老师一篇文章中意,我也不想买,只是问问罢了,但是语气冲,觉得不舒服。这工作人员嘛,接近四十岁吧,有点清廋,干练,素养应该不低。呵,大概是时风所致吧。
曾记得,是九十年代吧,一次去县城办点事。大概是下午一点吧,准备回家。在原汽车站附近有个小书店。看见书店,就像是条件反射一样,我的脚就不由自主地迈了进去。
书店不到二十平米,但有两层,上下都摆满了各种书,还有一些影碟。里面有个不到三十岁较为高挑的漂亮姑娘,灿烂的笑脸甜甜地迎接每一个顾客。
我进书店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好的散文集。
说来话长,文革期,大家都觉得读书无用嘛,迷茫得很,尽管被分到师范,还是觉得不靠谱,心里想钻中医伤科,弄点技术活好吃饭。所以那时爱看医学书。真的花了我许多的精力,走了好大一个弯路。后来,人近不惑才看文学书,知道晚了点,所以走捷径,只看短文,不看小说之类的书。再后来就成了个人嗜好——非常喜欢看短文。八、九十年代,也确实相当开放,许多大作家的作品都出来了,每到一个书店,都有惊喜的收获。呵呵。
这姑娘开的虽是个体户书店,但规模不小,书蛮多的。在文学柜台上,有朱自清的,有老舍的,有孙犁的,也有国外的•••这些我都有;再找,池莉散文集映入眼帘。我订过许多散文杂志,知道池莉是新出现的文艺领军人物。就抽出池莉散文集付钱,她说‘有眼光,是本好书。’她知道得很多,大概是开了几年书店的缘故吧。
其时正是秋伏高温的午间,她妹妹送来半个西瓜,马上切一块给我吃——一个陌生的中年乡下顾客。不用说这片西瓜于我,真是久旱遇甘露啊!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是,那甜润凉爽的西瓜,犹如一股清泉,一直在我的心田里流淌•••••不知这位当年的姑娘现在可好?
我喜欢比较对比,呵。个体户书店,小本经营;现在一些大型书店,至少是家大业大,比那小书亭强吧。但是为商素质两重天!
朋友,这二十几年的反差,怎么这么大?!
题外话,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老人,什么都看得开。文中提的事,只是对事不对人,说一种社会现象罢了。请谅解。
2018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