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的
3100
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家乡没有多大感情,当我三四岁时,父母就外出打工,我和哥哥便由外公外婆抚养,对家乡的概念毫不存在,我生活在外公外婆的庇佑下,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般,在不是我的家乡的家乡成长,后来回家乡仅读了一年小学二年级罢,便被父母接去了远在千里的广东,之后,四年未归过家乡。
我想不起家乡那一排低矮的土坯房的破旧模样,松软的褐色泥土里拔芽的蔬菜,混杂的芳香曾是怎样勾起了我的谗欲;
想不起在没有围墙的各家小院里和邻居小孩肆意玩闹的身影,那脸上的笑靥是怎样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模糊不清;
想不起那座有着铁栏的石桥,桥下流淌着的溪水里清晰可见的卵石,桥头兀立着石碑上写着村落的名字;
想不起那些已经似是而非的记忆里,曾住过我怎样的幼年时光。
在广东居住时期,总随着父母工作地点的变动而不断辗转,每学期期末固定的搬家让我对家乡的依恋越来越淡薄,在我的思想里,每一个地方都只像是曾接纳过我的一个驿站,我没有夹杂太多感情,更谈不上思念。 ( : )
后来,待到小学毕业,我才回到家乡,只是每周末放假仍然是寄居在亲戚家。我的家乡于我而言,是一个陌生化的小镇,它给予了我生存的汁液,而没有教会我去寻找思念它的理由。
真正体会它是我将近初中毕业了,父母由在外地打工回到了本地,我也终于结束了寄居的生活回到了自己家里,才有了机会近距离地切身感悟家乡给予我的一切。
在这里,没有太有人会在遇见时聊天总以国家政治、社会大事开始,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般的琐碎小事,会隔三差五的坐在一起唠家常 每当赶集市那天,我家总是格外热闹乡里人会热情地打招呼,走进屋里坐会儿,然后再结伴去街上走走,即便是没有什么要购置的必需物品,乡镇没有城市发展得那么迅速,也因此才保留了一份纯粹与朴实,真真正正有了一份属于小镇的美的情怀。
沈从文先生能将《边城)写得那么秀美、清丽,感动无数读者,也是受了美的熏陶吧。乐于其中,醉于其中,自然他的笔下流淌的便是一份赤子情怀和言不尽的感动了。
我的家乡,没有湘西风凰古城那么有情致,亦是我写不出那些让人不觉想要去走一走、让人心生感动的文字,
亦是我,没有真正爱上它。
小镇己经建设得很漂亮了,镇上高楼拔地而起,供人体憩的广场也已经竣工,晚上总会有很多闲暇下来的人去跳广场舞,村子里也修建了楼房,铺设了石子公路,它的发展虽远不及城市,但至少它已得到了“卫生小镇”的美称。
十八岁时,我再次离开家乡,去往县城里完成我的求学之旅,我的心境有些波澜,倒不是太多因为自己没考上理想大学的缘故,只是这次离开家乡,是我自己的选择,而非小时候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随意来来去去,只当作是一个停靠的小地方。
城市的节奏明显比起小镇上要快上许多,这是我第一次只身一人外出求学,心境与年少时在广东完全不同,至少 那时,还有着父母陪伴在自己身旁,为自己打点好一切 。
小镇塑造了我内敛沉稳的性格,踏踏实实,不桀鹫张扬,在我融入此城之时,我仍保留了小镇赋予我的纯朴,虽也像是在随波逐流了,但我知道自己来城市是为了什么。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竟会如此怀念我的家乡,那大片大片从翠绿变得金黄的稻谷,那香甜的融入乡村气息的千净瓜果,那一排排楼房,那桥下汩汩溪流,那些笑容满面的乡亲们,都让我心里涌起阵阵温暖。
原来,给过你生存的汁液,让你觉得无论在哪,都能有一个地方会随时接纳你、包容你的地方,就是家乡。那是让你长大后魂牵梦素都想回去的地方。
原来,我对家乡不是没有感情的,只是隐藏得太深,我从未挖掘那一份情感而已,经时光沉淀与发酵,便已觉更加真切而美好。
我怀念它,因它生我养我育我。
我怀念它,因我更怀念那个逐步成长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