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回报
488
老刘的爱人患上了可怕的尿毒症,医生说要想活命,必须尽快进行肾移植。匹配的肾源已找到,可手术费得10多万,老刘全家出动,四处筹款,却进展缓慢,一家人心急如焚。
就在这时,在病房外的走道里,老刘意外地拣到了6000元。老刘本不是贪财之人,要在平时,肯定会马上吆喝寻找失主,而现在他的第一反应是一阵惊喜,然后瞒着爱人,将钱悄悄藏了起来,心里则是嘭嘭直跳。老刘对自己说,这钱是拣的又不是偷的,你紧张个啥?大不了有人找来了,把钱还给人家,如果时间长了还是没人找,就等于说这是天意,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把这钱用于爱人的治疗。
话虽这么说,老刘还是感觉不妥,坐也不是站也不是。2个小时过去了,老刘特意到外面转了两圈,愣是没有听到有人谈论丢钱的事。老刘这心里头就越发地不安,因为他忽然想到,这钱是在医院拣到的,失主一定是病人或病人家属,眼下没一点动静,肯定是直到现在,失主还没有发现丢了钱。失主很可能是跟自己爱人一样的重病患者,家庭条件或许跟自己一样,这钱是东挪西凑而来,一旦失主得知弄丢了救命的钱,该是怎样的紧张和伤心啊。
这么想着,老刘再也坐不住了,急匆匆来到一楼门诊大厅,大声喊了起来:“有人丢钱吗?”“谁丢了钱?”从一楼到三楼,喊了半天,驻足观望的人不少,就是无人应答,这下,反倒是老刘着急了,不知所措。
这时,邻居王小冬带着水果来看望老刘爱人,见老刘一脸焦急,问明缘由后给出了个主意——写几张招领启事贴在医院显眼的地方,或者干脆打晚报热线,登报寻找,这样一定很快就能跟失主联系上。老刘连称这个主意好。
启事贴出去了,晚报张记者也连忙赶来,写了篇表扬稿,介绍老刘在自家急需用钱的情况下,仍然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登在了第二天的晚报上,可奇怪的是,一连三天过去了,失主还是没有出现。张记者帮老刘分析:“蹊跷了,假如失主真的丢了这么多钱,这都好几天了,哪会一点反应没有啊?再联系你拣到钱的地方,我在想,会不会是有人想帮你,又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然后就以这种特殊形式把钱交给你呢?”
经张记者这一提醒,老刘还真想起了一个人,谁呀?王小冬。
早在王小冬还没有出生之前,王小冬家便跟老刘家住一条街上,相距不远,关系一直很好。十几年前,王小冬的父亲因车祸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又下了岗,依靠打零工挣钱养家,家境十分困难,多亏热心的老刘伸出援助之手,资助王小冬上完小学、中学,直到去年升入大学,王小冬一家对老刘自然是感激不尽。这不,听说老刘爱人生病急需用钱,小冬的母亲便赶紧送来了5000元,老刘估摸着这是预备给小冬暑假过后,开学要用的学费,便坚决给退了回去,理由是:“我可能没有能力再帮你们了,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反过来,动孩子上学的钱!”
老刘记得很清楚,当时费了很大劲才还掉那钱的,王家看起来很过意不去。现在,会不会是王家变着法子,把钱又送了回来?老刘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张记者,张记者一听,职业的敏感让他马上感觉到这里头有新闻,便一拍大腿:“极有可能!我们不如这就去王小冬家核实核实!”
张记者陪着老刘来到王小冬家,经过老刘再三逼问,王小冬的父亲这才承认这钱的确是他们的,是王小冬在医院猫了好长时间,才瞅准个机会,把钱丢在了能让老刘最先发现的地方。那多出的1000元,是小冬用这个暑假打工挣的钱后添上去的,六六大顺,图个吉利。
王小冬父亲让张记者帮忙好好劝劝老刘,让他无论如何收下他们一家的心意。王小冬跟老刘解释,别担心他学费的事,他已经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再加上他上大一时勤工俭学挣的钱,下学期的学费完全没问题。王家的真心诚意,再加上张记者竭力劝说,老刘终于收下了6000元。
第二天,晚报头版头条刊载了张记者写的又一条消息:《新闻背后的新闻——拾金不昧故事引出捐资助学佳话》,立即在市民中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市民自发来到医院,看望老刘和他的爱人,并纷纷捐款献爱心。
两天过后的下午,老刘再次来到了王家,王小冬的父亲刚好出门溜弯去了,只有王小冬在家,老刘一进门便说:“小冬啊,我给你家还钱来了。”说着从怀里掏出6000元递给王小冬,王小冬连忙缩回手来,很不解:“刘伯伯,说好的事,您怎么又要变呀?”老刘喜笑颜开地说:“这钱还是留着你上学用吧,做手术的钱有了着落,你婶婶的病有救了!”
老刘接着告诉小冬,一个房地产老板看到晚报上的报道,非常感动,今天上午主动来医院看望他们,还当着张记者的面,答应承担全部的手术费用!
老刘乐呵呵地走了,王小冬兴奋得一蹦三尺高,真是“善良天有报”啊!自己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