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一“错”罚三年

1553

清朝雍正时,杭州有个名叫何云的书生,非常勤奋好学,人又聪明,是远近闻名的人物,可他生性耿直,不愿意攀附权贵,因此一连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都未能考上,他一怒之下便决定永不再参加科举考试。为了养家糊口,他在涌金门外摆了张桌子,专门给人写字。
  
  这一天,何云照例把桌子放到了涌金门外坐定。一个衣着华丽的中年人在他的桌子前停住了。他看了看何云摆放在桌子前的字,不由得连连赞叹:“好字,好字!”
  
  何云一听,瞟了中年人一眼,不以为然地说:“字好能怎样?文章写得好又能怎样?有一腔爱国之心又能怎样?”
  
  中年人听后不觉吃了一惊,忙问道:“听这话,想必你是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儿了?”
  
  何云把手一挥,说:“先生要是需要字,就请言说;要是不需要,就请继续赏景。”
  
  中年人哈哈一笑说:“还真别说,我一看就相中了你的字,那我得烦请你为我写一联了。”
  
  何云根据中年人的要求,一边研墨一边思索,墨研好后,手中的毛笔宛如游走的龙蛇一般,纸上就出现了一副对联:龙点荷叶湖边知水亭,秋沾细雨河塘晓雪阁。那字果然点点如桃,捺捺如刀,笔法甚是精熟。
  
  中年人逐字欣赏着,可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原来何云把这副对联中“秋”字的“火”字旁写在了左边。中年人指着“秋”字问道:“这个‘秋’字是不是写错了?”
  
  何云看了看,不屑一顾地说:“先生有所不知,所谓的‘秋’,乃禾之成熟也,没有火,禾怎么能够成熟?因此,这样写非但不是错误,而是很有道理。你看那金文小篆,哪一个‘秋’字不是火在左边?”
  
  中年人听完何云的一番辩解,微笑着说:“你字写得这么好,又如此博学,为何不去考取个功名,偏偏要在这里卖字求生呢?”
  
  何云的脸色不由得一沉,不耐烦地说:“先生是来买我的字,不是来教导我的,还是赶紧把买字的钱给我,我也好等下一位主顾。”
  
  中年人见他有些不悦,就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银子,放到桌上说:“听你刚才的话音,我感觉着你应该是参加过科举考试,可未能高中,就心灰意冷了,这才蜷缩在这里卖字为生,不过心里一定有股怨气。”
  
  听了中年人的这番话,何云不由得暗暗吃惊,但脸上依然是不耐烦的神情,说:“先生给的银子太多了,我一个穷书生,哪有钱找你。”
  
  中年人说:“实不相瞒,我这人略懂相面卜卦,刚才趁着你写字的当头,好好给你相了一番,我看你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有股入仕之气环绕左右,如果能再参加一次科举考试,一定能够高中。这两块银子多的,算是我借给你的,等你高中的那一天,再还我如何?”
  
  何云吃了一惊,他刚才目测过了,那两块银子,少说也得有二十两之多,足够自己赶考的费用。可人家与自己素不相识,怎么能借人家的钱呢?
  
  中年人看何云正在犹豫,就一笑说:“等你高中了,你还来这里卖字,我自会前来讨要欠账。”
  
  说完这句话,中年人把何云写的对联包裹起来,转身就离开了。
  
  遇上了这么好的事情,何云再也无法静心卖字了,他匆匆忙忙把摊子收拾好,字也不卖了,转身就回到了家中。一番思索后,当下决定在家用心读书,等科考时前去报名,再搏一次。
  
  很快就到了科考的日子,何云当即就报了名,没想到正如那中年人所言,他一路凯歌,最后竟进入了殿试。
  
  到了面见皇上这一天,何云早早地收拾一番,就在午门外等候。后来总算叫到了他的名字,他赶紧随着传旨官进到了大殿之上。朝拜之后,就垂手站在一旁,等着皇上考问。他偷眼看了看皇上,觉得似曾相识,可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皇上并没有说话,而是随手拿起身边的纸笔,刷刷点点在上面写了一个“和”字,命传旨官递给了何云。何云展开一看,发现这个“和”字的口竟然在左边。他看了半天,实在想不出皇上写这个奇怪的字有什么意思。正当他等着皇上解释的时候,传旨官告诉他,殿试已经结束,让他回去等待诏书供职。
  
  第二天,一份诏书被送到何云住处,传旨官说:“你拿着诏书去找浙江巡抚,他自会安排你官职。”
  
  就这样,何云拿着诏书,马不停蹄地回到了杭州,见过巡抚之后,把诏书呈了上去。巡抚打开诏书一看,不觉笑了,他朗声言道:“圣上诏曰:何云去涌金门外卖字三年,再来供职。”
  
  何云一听,愣住了:皇上怎么会给自己下这么一份奇怪的诏书呢?正当他狐疑不解的时候,巡抚把诏书递给了他,原来在诏书的后面,还有一行文字,只见那上面写道:粮食,禾也,每一张口都有粮食吃,岂不‘和’也,口有禾,而非禾有口,它绝非错字!另,还欠银十八两七钱,交予巡抚。
  
  到了这个时候,何云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初买字的那位中年人是微服私访的雍正皇帝。
  
  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雍正的另一份诏书下来了,命何云进京,成为了翰林院中的一员。从此以后,何云时刻牢记这个教训,再也没有写过这样的“错”字。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关于真心话大冒险的题目
    1、抓着铁门大喊,放我出去2、随便抓个人说,我怀了你的孩子3、找个同班的异性说,我没穿内裤,你能借我么?4、绕着旗杆跳钢管舞。。5、绕操场跑一圈,边跑边喊,我再也不尿床了。。6、买一瓶饮料(要有中奖活动的那种)然后拿着瓶子上的宣传问老板在要一瓶,(当然前提
  • 益智小故事特荐:懂礼貌的小白兔
    小白兔到山上采蘑菇。他走了好多好多路,采了许多蘑菇。等他拎起满满一篮蘑菇准备回家时,却发现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不远处,山羊妈妈正带着小羊在吃草。小白兔跑上前去,鞠了一个躬:“你好,山羊妈妈!我迷路了,我家住在东山坡。您能告诉我怎么走吗?”山羊妈妈微笑用手一指
  • 志在山顶的人不会贪念山腰的风景
    没有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敛1、就像月亮有引力一样,人与人的相遇也有引力。我们的相遇是命中注定。让我们彼此相伴,共同走过今后的人生。2、为生命添一抹亮色,注
  • 清明踏青找春天
    又一年节到了,我和妈妈及姨妈一家去乡下为死去的外公扫墓。终于,一路颠簸来到了目的地,由于外面还下着蒙蒙小雨,山上的路太滑,大人们把我丢在家里,去扫墓去了。这时,我想起外公曾经与我在一起的事情,我开始默默地流泪,心中充满了无限。我望着窗外的淅
  • 朝雾渐渐地淡薄了
    1.她渐渐地变得镇静起来了。2.星星渐渐地从天空中消失了。3.渐渐地,客人们全走了。4.她脸上的红润渐渐地消失了。5.我觉得已经在渐渐地失去知觉。6.渐渐地,他晓得了它的重要性。7.我花在训练上的渐渐地减少。8.夜色里渐渐地充满了馥郁的花香。9.朝
  • 桥
    我们都在河边隔岸相望眼神飞到对岸吻上了绯红的脸蛋叽叽喳喳的喜鹊为什么那么慢
  • 用文字来记录成长
    应该和很多学校都放假有关系吧!火车上拥挤不堪。不仅座位上坐满了人,就连走道里,吸烟处也都是人。但是望眼看去,坐着的基本全都是学生。而站着的全是低薪阶层的工人,农民伯伯们。可能网络还没普及那么深,也许他们还不知道可以网络上提前订票,不知道可以提前打个电话预定
  • 思念的爱情情感语句
    简单的爱情唯美的句子1.一个人难过,一个人开心;一个人自言自语,一个人自哼自唱;一个人坐栏杆上看夜景,一个人等待月落晨起。习惯一个人独坐,没有忧伤,没有烦恼;习惯一个人睡,忘记时间,忘记存在;习惯一个人的世界,因为一个人
  • 诚信在发光
    记得一天,我起得晚了点,顾不得吃早餐便一路小跑冲向学校。我匆匆忙忙地跑到早餐店旁,将五角钱从小钱包中拿出来,递给早餐店的叔叔,上前买了两个花卷,就拎着装有花卷的塑料袋一路飞奔跑入学校,来到了教室。“还好,还没有上课!”我喘着粗气,一边将书包塞入课桌里,一边
  • 你我,这样存在
    我在望你,是一汪新月里年轮的疏影是一泓清泉微漾,那浅浅的背影我在寻你,似水流年往,人流如织逝只余飘渺孤鸿影寻觅的是,风雅美好的你我在念你,愿菱家女的暮鸥声,贝壳聆听的海潮音掬一掌清泪与你我在那朴素老屋的井栏边,落满斜月的庭院旁我在那静夜遥望你在画船的鼓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