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故事

热门圈子

密云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平谷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创业邦服务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昌平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海淀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石景山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怀柔服务社区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热点头条服务分享社区圈子私货资产分享圈服务分享社区圈子

热门故事

[新传说]相片

2271

她,在家中日思夜想,苦苦期盼;他,在城里苦心积虑,愁眉不展,而这些,仅仅是因为一张相片……

  张树国是一位建筑民工,这年春天,跟随一个小包工队来到上海。他原先生活在偏僻的大山里,以前可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能到上海这个大都市走一遭。

  初到上海的时候,他就写信跟媳妇邱玲吹,说距离自己工地不远,就是世界闻名的东方明珠塔,自己一抬头就能看到塔尖。张树国还说,东方明珠塔是上海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到了上海不爬东方明珠塔,就跟没到过上海一样。等碰上休班,他一定要登上去。

  邱玲很激动、很骄傲,男人是村里第一个到上海的人,又是在电视里常出现的东方明珠塔附近干活儿,还要登上去,那多荣耀啊!有一次,她和几个女人到村长家看电视,看到东方明珠塔的时候,忍不住一惊一乍地炫耀:“看,这塔俺家树国爬上去过。”

  女人们一片惊羡,叽叽喳喳,说你家树国真有本事。只有村长的女人不服气,邱玲长得比她好看,她就一直看不过眼,逮着机会就要唱反调,冷不丁哼了一声,说:“吹什么吹?我还说我男人上过天安门城楼呢。”

  女人们闻听,都笑了。村长心脏不好,去年到北京的医院看过病,是村里第一个到北京的人。在村里人心里,北京是圣地,天安门城楼更是圣地中的圣地,那是随便上的吗?他一个小村长,有资格吗?村长女人说他上过天安门城楼,明摆着是吹牛皮。

  村长女人不信,邱玲也不跟她一般见识,自豪地说:“树国真的爬过东方明珠塔,他干活的工地就在那塔的旁边。”村长女人“哧”的一声:“那也证明不了他爬过呀。就像我男人虽然去过北京,却不能证明他上过天安门城楼一样。大伙说,对不对呀?”

  有人就附和,说对呀,空口无凭呀。邱玲气得差点掉眼泪,发狠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瞧,我让树国寄相片回来。”她电视也不看了,“噔噔噔”昂首挺胸地走了。

  回到家,邱玲就趴下来给男人写信,让他一定要去爬东方明珠塔,而且,爬上去后,一定要照张相片。

  张树国回信答应,说没问题,电视塔离工地不远,抬头就能看到,抬脚就能过去,他随时可以去爬。

  后来,张树国才知道,这件事,还并不那么容易呢。

  首先,是时间问题。因为工期紧,工人们经常要加班加点,歇班时间很少。而且即便是有了时间,还有第二个问题,那就是钱的问题。

  第一个歇班日,张树国兴冲冲地赶到东方明珠塔下,这才知道,要想爬上去,还要花钱买门票。到最高处的门票要150元。张树国才不会花这笔巨款爬到塔上去看风景。在他心里,150元能干的事情多着呢,那是他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十斤猪肉,是儿子一学期的杂费,是一袋化肥。看风景儿就要花一百多元,太奢侈了!

  可是,不爬上去,又完不成老婆交给的任务。张树国在广场上转了几圈,看到有不少照相的摊点,灵机一动,就花了十块钱,照了两张以电视塔为背景的相片。相片上,为了将高高的电视塔全部摄入画面,他显得很渺小,面目模糊,不过,他身后的电视塔巍峨耸立,“东方明珠”几个大字清清楚楚。

  邱玲收到相片后,底气立马足了,到处展示给村里的女人看。大家欣赏后,又是一番赞叹,唯有村长的女人依然不服。她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不屑地说:“笑话,站在塔下就能证明你家树国上去过吗?”她拿出一张村长在天安门广场上照的相片,“照你这么说,这张相片是不是也能证明俺家富贵登上过天安门城楼了?”

  邱玲哑口无言,对呀,树国如果上了电视塔,就该有在塔上的相片啊,听说那塔好几百米高,在上面可以俯瞰黄浦江,还可以看到上海的城市全景。为什么没有这种在半空中的相片?邱玲也怀疑了,就写信质问张树国:你到底上没上去过?如果没有,一定要上去,一定要有以上海市区全景为背景的相片。

  张树国只得实话实说,回信说门票要150元呢,我觉得花这钱不值。

  邱玲看到信后,也觉得不值,但再一想,自己已经把话放出去了,这可关系到以后能不能在村里抬起头做人的问题。人要脸树要皮,花再多的钱,也要挣回脸面。她犹豫了几天,一咬牙,去信说:我不管,反正你要把相片寄回来,不然我没脸见人。

  张树国只有服从,不过,一想到拍张照要那么多钱,还是不舍得。

  秋天的时候,邱玲来信更勤了,除了要钱以外,就是要相片。张树国往家里寄了些钱,可想到又要花
一百多块钱去拍相片,还是舍不得,只好附信骗老婆说等年底发了工资,一定到塔上去照相。

  没想到,老婆邱玲很快回信,说:“钱是收到了,但相片比钱更重要!村长前几天到北京医院复检回来,带回一张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相片,在那儿挥着手,神气极了,现在全村都轰动了,村长老婆更是神气活现,说话夹针带刺儿地挖苦我,我现在都不敢出门了。”

  接到这封信,张树国的脸色比以前更沉了。他躺在床上,连饭都不想吃。工友们问他怎么了,张树国就把憋在心里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工友们听了,笑得都透不过气来,说:“原来你憋气,只是为了照张相片啊。花这冤枉钱干什么?咱这楼年底就盖到顶层了,比那电视塔也矮不了多少,保证到时候在楼顶看到的景色跟在电视塔上看到的一样,想照相的话,到时候你爱怎么照就怎么照。”

  张树国心中一亮:对呀,到时候,登上楼顶拍张照,就说是在电视塔上面照的,背景又是半空中俯瞰上海的全景,和塔上拍的一样,保证人人相信,何苦还要去花150元钱呢?

  张树国主意拿定,就给老婆邱玲写信,说现在赶工期,没有时间去爬电视塔,但年底马上就到了,你再忍几天,我保证到时候带着全部工钱和在电视塔上照的相片回来。

  两个月后,大楼终于盖到了最顶层。再过几天,就要放年假了,大家都惦记着能拿着钱回家过年,张树国除了这个,还记挂着照相的事,因为这个更重要。

  这天上午,工地上放假。张树国拉着一个工友,拿着借来的相机,坐升降机上了顶楼。此时,顶楼外围的架子还没拆,外面还围着安全网,遮挡住了视线。张树国拆掉一块安全网后,眼前豁然开朗,果然可以俯瞰对面的市区,只见楼群密密麻麻,黄浦江、外滩等景点尽收眼底。张树国大喜,选好背景,摆好姿势,让工友照相。他嘱咐道:“一定要选好角度,镜头注意避开安全网、铁架子,另外,东方明珠塔也要避开,别让它出现在背景中。”

  这就有点难度了,张树国必须探身到铁架子之外,才能达到要求。

  张树国小心翼翼地将身子探到外面,拍了几张以对面楼群为背景的相片后,还不满足,又想拍几张以下面的黄浦江为背景的。这需要从上往下拍,为了选好角度,同时避开铁架子,张树国就踩着铁管,尽量下蹲、外探,然后就问:“可以照到江面了吗?”

  工友在脚下垫了好几块砖,踮着脚,在取镜框里看了看,说:“还差一点。”张树国再往外探了探:“现在呢?”“还差一点点。”

  张树国竭力外探,脚下只剩下脚尖还在架子上了:“现在呢?”“好了。”

  张树国松开紧握铁管子的左手,举起两指,摆出胜利的“v”形。

  工友“啪”一声摁下了快门。故事会在线阅读

  就在此时,张树国突然失去平衡,脚下一滑,刹那间,他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向楼下飘落下去……

  不久,包工头亲自将张树国的骨灰送回老家,除了骨灰,还有几张相片。相片上的张树国摆着胜利的手势,很神气。

  老婆邱玲捧着相片,听着包工头讲述事情经过,哭着说道:“我,我只是想要一张相片,没想到……”

  包工头叹了口气,说:“咳,你着什么急呢?建筑公司原本就打算春节放假前,组织大家集体参观东方明珠塔。可等我去通知他的时候,他已经爬上去了,为了一张面子,丢了一条人命,你说,值吗?”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永远不分开
    他和她相恋了,彼此海誓山盟,永远都不分开。可是一场车祸带走了她的生命,他趴在她的坟前痛哭失声,几次差点晕厥被人抬回了家。夜晚,他醒了。拿着她的照片泪眼迷离,
  • 恐怖的电梯
    上下班经常经常乘的朋友要小心了,听我讲这一段故事……小如在一家三星级酒店上班,做的工作是宾馆部的服务生。由于酒店在郊区,地方比较僻静,所以就成了一些浪人**的风流之地。酒店一共15层,平时入住的客人并不多,小如负责13到15层的房间保洁服务。这工作倒是轻松
  • 鬼脸微笑
    咔的一声,门开了,林凡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了进来,或许这是他一辈子最惊心动魄的一天了。怪就怪他的职业,林凡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报社当了一名记者,这使他父母都很高兴,当然,他也娶到了现在的妻子刘雪蛟,但事不随人意,当了三年记者,使他身心都受到了伤害,最让他受不了的不
  • 车祸现场
    早上起来漱洗一下就到车站等着公交车,上了车里发现人还挺多的,我站在开车师傅后面的一侧。公交车一走一停的,上车的人越来越多。开到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原本乱哄哄的车内有2秒钟的安静,随后车上响起了惊呼声,我正纳闷呢,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出车祸了!太惨了
  • 怕烟火的女鬼
    村里有一个赌鬼叫刘二,有一年的冬天,刚下过一场雪,他去了邻村赌博。待他赌罢博,已是夜里十二点。当时也没有人和他做伴回去,他硬着头皮,急步朝家赶去。从邻村到他要经过一片墓地,每次刘二赌罢博,来到这里时,总感觉到这一片墓地里不干净。幸好今晚的月儿特别亮,照得天
  • 十天
    李玲玲走在路上,想着卷子上惨不忍睹的成绩,就一阵心慌。突然一只手搭上了她的肩,他以为是同学再和她开玩笑,便嬉皮笑脸的转过身去,去发现,什么都没有,她却只看见了一张纸条。李玲玲捡起来看,发现是一张红色的纸条,不是舒适的红,夕阳的红······是那种触目惊心的
  • 烧错坟
    德贵去给老丈母娘上坟,妻子告诉他八号公墓。他稀里糊涂的没记清,在十八号公墓前把纸钱胡乱给烧了。回去后,他就病倒了。躺在床上忽冷忽热,迷迷糊糊看见眼前立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女人说:“我是个孤魂,死后没人为我烧纸拜祭,今日得你拜祭,特来报恩。德贵听完吓出了一
  • 从棺材里爬出的人
    这是一个的故事。二十年前,季崚沟有一位六十开外的妇女,名秀英,她生有五个女儿,只有小女儿在家,招了个胡瑞生做上门女婿。她把女婿当做亲生儿子看待,叫女婿从不叫名字,开口就叫:“儿子。”胡瑞生对待岳父母如同亲生的父母,从不惹两位老人生气,特别是对久病在床的岳母
  • 鬼场
    编者按:调侃诙谐幽默,有的味道。小说以神鬼来讽刺人间的不平之事,小说写的生动有趣,喜笑怒骂,皆成文章。实际上,无论人间还是地狱,都有善有恶,不在于人的身份和外表,要看人的内心。他家人的哭丧呼号声渐去渐远,转瞬间,变成冥界愈来愈大的鼓乐歌声。就这样,曹不正成
  • 鬼眼的故事
    那天都快中午了丁小山才起床,他觉得脑袋有点涨得慌,但还是打开房门,准备开始一天的“营业”,突然,在客厅一侧的墙上,他看见了一只红色的眼珠!那是一只画在墙上的眼珠,直径约十公分,只见它眼白布满血丝,瞳孔里透着一股暗红色的血光,显得十分诡异!丁小山和它对视了半
  • 血色红色
    “周总,您看这材料就用6号的行不?”刘经理一手拍着监理的肩膀,一手握着监理的手,很是热情的说。周总会心一笑:“刘经理,虽然这6号的材质比不上8号的,不过你办事我放心。“送走了刘经理,周总摊开手,手里面赫然一个小小的红包,拆开红包是一张银行卡,背面附上了密码
  • 开车见鬼
    编者按:一场惊魂未定,奇遇记,惨祸后留下的后遗症。主人公遇上的事情,玄乎的情节,让读者一阵毛骨悚然。这是一位顾客讲述给我们听的,故事是真是假,我也不清楚。为了行文方便,我讲述过程运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一天傍晚,我开着红岩车经过208国道岔路口的时候,一位靓
  • 咒死自己的毒誓
    我们村里有个绰号叫刘倔头的小伙子,脾气倔得跟牛似的,连三岁孩子都喊他刘倔头。这年头,不会待人处世、脑子一根筋的人惹人生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后,村里一般大的小伙子大姑娘都沐浴在的雨露里,双宿双飞,就刘倔头名声不好,无人问津,连最好事
  • 死亡咖啡厅
    1从里出来已经是下午的四点钟了,外面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杨美美用手遮住了自己的额头部分,然后匆匆的走出了校门。“死亡舞蹈”咖啡厅是在这个市里的一个偏僻的地方开的,不知道为什么它会起这么个名字,也可能是这个原因,所以这个咖啡厅并没有多少人光顾,尤其是在这个
  • 背后的眼睛
    阿华最近迷上了网上斗地主,每天都会酣战到深夜,有时候还会通宵。今天,她的人都睡了。阿华把灯关了,一个人继续在电脑前战斗,十二点了,阿华还没有一点睡意,仍然继续在战斗。这一局刚结束,下一局准备开始的时候,阿华一看牌不错,准备叫牌。这时她感觉到有个东西碰了她的
  • 我割掉你的头
    我一觉醒来,发现所有人都在大街上看戏,我也做了准备,去那里看了一下。原来是变魔术呀,我满脸无奇地想:这里怎么会有变魔术的了,是么时候搬来的,怎么这么热闹啊。“悦悦,来吃早饭啦,今天的早饭可好吃了呢!”我吃了早饭,赶忙跑到了,一不小心就绊了一跤,说来奇怪,没
  • 背后有人作者:叶聪灵
    《背后有人》又名《跟踪》作者:叶聪灵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为什么时常感觉到恐惧?你总是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一直跟踪着你,如影相随般,无法摆脱。于是,你一天一天,一点一点,被一种莫名的情绪控制着,你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令你坐立不安,可是,你最终发现,你只要呼
  • 千万不要视频
    晓宁是一个很喜欢网聊的女孩。她经常在午饭和晚饭期间到校外一家叫“白色星空”的网吧上网。今天中午一下课,她又风尘仆仆地奔向网吧,打开电脑,开始聊天。她一般不加陌生人,所以跟她聊天的,全部都是她的亲戚或者同学。大家经常见面,但她还是习惯一打开对话框就点视频。用
  • 夜梦见鬼
    今天五月四日,爷爷坐在院里看书。小明问:“爷爷,看的什么书?”爷爷说:“。”小明说:“聊斋里净讲些鬼的故事,你说世上有这东西没有?”爷爷说:“世上没有鬼,如果有鬼,我们早就看到了。不过有许多现象难以令人理解。”“我看有鬼!”三爷爷来了,进门就说:“我村的张
  • 托梦
    编者按:看去是一个虚拟的故事,但也不无道理,老人死了,他们把儿女养大,人却去了,儿女应该时常到老人的坟前焚一炷香,烧点纸,寄托哀思。我讲的这件事,也许人们听了,不会信的,但我可以告诉人们这件事真的很,我也解释不了的。去年端午节,我回老家辽宁,晚上久不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