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故事]双龙戏珠砚

3332

一方宋砚
  
  民国年间,嘉兴城里有一家姓王的富户,当家人名叫王仁甫。这王仁甫的祖父王九公曾是清廷宫中的御厨,因有一手绝活,能煨一道“荷叶叫花鸡”,深得慈禧老佛爷的喜爱,曾赐他三品顶戴。慈禧老佛爷归西以后,王九公眼看宫廷中明争暗斗,便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去官职,携带一家老小离开皇宫,同时还把一笔财富运回到老家嘉兴。这王仁甫自小在奇珍异宝堆里长大,对那些古董甚是喜爱,便养成了收藏的爱好。民国以后,一些前清遗老为了生计,常常把一些家传珍宝拿到古玩市场换钱。于是王仁甫经常到古玩市场转悠,看到中意的,就买回家赏玩。
  
  嘉兴府是浙北名城,一条京杭古运河穿城而过,南来北往的客商好比过江之鲫,所以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珍宝流落在这里。那古玩市场在子城脚下,王仁甫每天午睡起床后,都要到古玩市场走走。自民国二十六年底,日本人在金山卫登陆,占领了嘉兴,成立了维持会后,古玩市场冷清了许多。这天,王仁甫来到子城脚下,照例这个摊位站站那个摊位看看,走到子城转角处,一个摊主叫道:“王先生,我这里有一方古砚,您是不是看看?”
  
  王仁甫知道,那些设摊的,时常会拿一些赝品骗人,便漫不经心地走上前,笑道:“小三子,又是什么好东西啊?”
  
  小三子从身后的一只布袋里翻了一会儿,拿出一方沉甸甸的石砚来,道:“我知道王先生是识货的,所以给您留着。”
  
  王仁甫看那石砚,一尺长,八寸宽,石质乌黑,用手指轻叩,无声无息,砚首雕有两条飞龙,昂首探爪,雕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特别是双龙的眼睛,微微外突,有一股灵气外溢,在一片云雾的掩映下,仿佛要腾空而起。
  
  王仁甫把石砚翻转过来,隐约发现镌有字迹。再看那石质,确是宋代之物,便不露声色问道:“你要价多少?”
  
  小三子嘿嘿一笑,伸出三个手指头来。
  
  王仁甫道:“三十?”
  
  小三子道:“王先生说笑了,三十怎么够!”
  
  王仁甫笑道:“三百,这个数凶了些吧!”
  
  最后,两人一番讨价还价,王仁甫以一百二十块大洋买下了这方石砚。
  
  御赐珍宝
  
  王仁甫把石砚拿回家,管家王骏迎上来道:“老爷,蒲爷来访,正在客厅等候。”
  
  王仁甫一听好友来访,连忙进了客厅,只见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鹤发银须,着一身青衣,戴一顶瓜皮小帽,正坐在客厅喝茶,见王仁甫进来,站起身,哈哈笑道:“我猜想仁甫兄必是到古玩市场去了,今天淘到了什么宝物啊?”
  
  王仁甫笑道:“蒲先生,小弟今天淘到了一方古砚,初看好似宋代之物,蒲先生是道上人,请帮我鉴别一下如何?”
  
  原来,这位老者名叫蒲华,擅书能画,是浙北有名的书画鉴定家。因其喜欢喝酒,不修边幅,颇有“竹林七贤”之风,当地人称他为“蒲邋遢”。
  
  蒲华细细看了那方古砚,道:“奇了奇了,这双龙的龙鳞,竟然是歙石特有的螺纹,乃天然形成,绝非手工。且先看那背后的字,再作定论!”
  
  于是,两人用小刷帚细细扫刷石砚背面的字,渐渐地,这些字显露了出来。但见这几行字铁笔银钩,遒劲有力,两人仔细辨识,却是行书“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八个字。
  
  王仁甫不由一阵狂喜:“蒲先生,这方古砚,难道说竟然是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所有?”
  
  蒲华道:“南宋建炎三年,金兵跨过长江,攻陷建康,进犯宣城和广德。大宋广德守将贡祖文见金兵势众,难以抵御,他知道时岳飞领兵驻防钟村,便差人飞驰钟村,向岳飞求援。岳飞听说金兵侵犯宣城、广德,率大军从钟村疾驰增援,在宣城大战金兵,六战六捷,擒杀金军大将孛奄龙,贡祖文趁机火烧金兵统帅金兀术大帐。金兵败退后,贡祖文为答谢岳飞助他大破金兵,便拿出一方歙砚赠予他。这方歙砚名‘双龙戏珠砚’,是金兵统帅金兀术在歙州抢掠而来,贡祖文攻破金兀术帅帐时所获。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石出于古歙州府治而得名。自唐朝开始,歙砚一直是皇室贡品,北宋宣和年间,徽宗皇帝对歙砚更是情有独钟,歙州每年都制砚进贡。这方歙砚取材于一方天然岩石,制于钦宗靖康元年,是宣城知府特地让名匠制作的,‘双龙’寓意徽宗、钦宗,是向朝廷贺喜之贡品,没想到刚刚制成,还来不及送到汴京,就被金兵抢掠去了。岳飞收下歙砚,第二年进京面圣时,将歙砚献予宋高宗赵构,高宗为表彰岳飞抗金有功,将歙砚又赏赐给岳飞,岳飞便在歙砚背面镌刻行书铭文‘持坚守白,不磷不缁’,意在自勉。”
  
  强盗上门
  
  嘉兴城一些文人墨客听说王仁甫得到岳飞的宝砚“双龙戏珠砚”,都来拜访,以求一睹宝砚。
  
  这天午后,王仁甫和蒲华正在赏玩“双龙戏珠砚”,忽然管家王骏来报,嘉兴维持会会长成弘远来访。

话题评论:

未登录服务分享会员
未登录

相关推荐:

  • 茶峒拉拉渡
    最初对拉拉渡的认知与了解,更多的停留在书的字里行间。“渡船头竖起了一枝小小的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
  • 人生路初始梦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一个梦一直做到了今天,路途保留着希望的脚印,梦里持续着初始的夙愿。这条路,不知翻新了多少遍,()这个梦,痴心不改当年。困惑时,庆幸有风雨相
  • 暗恋最终输给时间
    有人说:“最深邃的爱都是‘见人羞,惊人问,怕人知’的,因为一旦公开,就会走样和变味。”就是这样一种深邃的爱,密密柔柔、浅入浅出,不是生离死别,不是哀号啼哭,
  •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
    人生五别,千万别犯1有钱别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健康在,不怕赚不来为了健康,有钱别省该出手时就出手2有福别等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享受眼前福,人生只
  • 最心酸的感情:不删除不聊天不交集
    前几天,在后台看到这样一条留言:很庆幸我们还是微信好友,可悲伤的是我们再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从最爱到彼此陌生,是真的回不去了。即便还对你念念不忘,也不敢再去联
  • [情节故事]最鲜艳的旗帜
    PART.1至关重要的任务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集结了大量兵力向法国进攻,法国陆军部队伤亡惨重。正当指挥官要下令全线撤退的时候,恐怖的事发生了:
  • [民间故事]五天后的秘密
    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五十里处,有一个茶棚村,说起这个小山村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的传说呢。清朝康熙年间,在泰安城的岱鲁书院内,有一对同窗好友,一个叫刘文,一个
  • [情节故事]提前一天
    马正是个怪人,十里八村没有不知道的。马正的怪,怪得有些不同寻常:他从不轻易许诺,只要许了,除非江河都枯竭了。他才会放弃履行诺言。你说说,一个普通的平头百姓,
  • [情节故事]月亮是怎么摘下来的
    从前有个国王,快到六十岁时才得了一位小公主,从此他便视小公主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这一年,小公主得了一种怪病,请遍天下名医都说治不好,这下可把国王急坏了。他
  • [幽默故事]一日好司机
    大李买了辆八成新的夏利车,他特意让朋友在前车门喷涂了醒目的标志:“自用车”。唉,同事们都有车,他大李可不能见人矮三分!星期天一大早,大李开车在城郊兜了一圈风
  • [幽默故事]遭遇艳遇,强烈推荐
    小二自从上回的事以后,着实安份了些日子。可是没出半年,他又想折腾了。那天,小二和哥们们在街上遇到,他们有些日子没见到了,便到酒店吆五喝六的喝开了。三个女人说话离不开男人,三个男人说话离不开女人。这不,三谈两唠的就扯到了女人身上。一扯到女人身上,
  • [新传说]特殊的美容师
    耿红梅是美术学院的高才生。毕业时,院里要留她任教,她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她为自己选择的职业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耿红梅找到爸爸的知青朋友,殡仪馆的馆长老钟,非要干遗体整容师!一开始,钟馆长怎么也不同意,直到红梅说出一段往事—红梅刚上美院那年,
  • [中篇故事]疯狂的改装车
    五一长假期间,羽城镇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说城东一家修车行有人打架。派出所里只有一个警校刚毕业的实习民警小赵,他兴冲冲赶到现场,看见一个胖子和一个小伙子在拉拉扯扯。边上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见穿着制服的小赵,便嚷开了:“现在警察来了,有啥事咱们说说清楚!
  • [幽默故事]我的肋骨断了
    有个叫李四的青年,专干碰瓷的活。他碰瓷可是有讲究的,什么讲究?一根红辣椒!这个道具,能让李四的演技逼真度达到百分之百。每次在车轱辘前倒下时,李四都悄悄往嘴里放一根红辣椒,一咬,脸上立马被辣出了汗。冤大头司机从车上下来,看到李四大汗淋漓,往往深信不疑,待司机
  • [幽默故事]千万别给我涨工资
    局里的门卫换了一茬又一茬,进来的人全都跟局领导沾亲带故的。现在的门卫老张是前任胡局长手上进来的,干门卫已有三四年了。老张是名下岗职工,因还不到退休年龄,所以不能领取劳保保资金,没办法只好托关系找了门卫这个差事,拿点临时工资养家糊口。年初,胡局长退居
  • [新传说]寻找软肋
    落凤坡是临海市一个非常偏远的小山村。这天,村里有一个引人瞩目的活动,那就是新公路的通车仪式。现场热闹非凡,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落凤坡的村长宋振山了。他快活地跑前跑后,忙着接待各方来宾。最先到的嘉宾,是临海市的副市长宋宝明。不过,他这次来,并
  • [海外故事]命运多米诺
    故事发生在20世纪。生活在洛杉矶的汉娜是个单身母亲,三年前,她的消防员丈夫在一场火灾中英勇殉职,给她留下了一个敏感内向的儿子乔治,乔治从此成了汉娜生命中唯一的支撑。但乔治自从父亲去世后,变得孤僻起来,为了儿子,汉娜甚至放弃了再婚的打算,但乔治的自闭症却愈发
  • [幽默故事]见鬼了
    老赵、老钱、老孙、老李四个人是多年的老同事,退休后正好又成了一圈麻将搭子,每天八圈雷打不动。他们打麻将也不图个什么输赢,就图个开心。这老哥几个,老赵有个坏毛病,爱放屁,他放屁还有特点,是又响又臭,一股子大蒜味,别提有多难闻了。所以老哥几个在一起,都
  • [民间故事]驴踢球
    早年,“驴乡”保顶县有个习俗,就是每年举办“骑驴踢足球”比赛。赛场上,一群毛驴“运动员”在赛手们的指挥下左冲右撞,然后进球多者为胜。这天,一场激烈的比赛开始了,两边分别是丁家沟丁大庆带的黑驴队,和西乡村董小强带的灰驴队。正当观众们津津有味地
  • [新传说]这样的搭配伤不起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范老三就是如此。上初三的儿子争气,中考获得全市第一名。市里几所重点高中的校长,轮番来到范老三家中,争夺这位“状元”入校。这天,范老三被办公室主任叫了过去。主任说:“老三,你是咱单位的老员工了。最近高副主任要离职,我想推荐你接任,